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结构导向剂合成不同硅含量SAPO-34分子筛的酸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磊 孙毯毯 +6 位作者 闫娜娜 刘晓娜 马超 徐舒涛 郭鹏 田鹏 刘中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4,共8页
SAPO-34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适宜的酸性,在以甲醇制烯烃(MTO)和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为代表的系列催化反应中显示了优良的性能,因此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合成过程中如何通过选择有机模板和控制硅... SAPO-34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适宜的酸性,在以甲醇制烯烃(MTO)和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为代表的系列催化反应中显示了优良的性能,因此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合成过程中如何通过选择有机模板和控制硅含量来得到合适酸量的SAPO-34催化剂是极具挑战的。本文中,四个系列的SAPO-34分子筛,即分别由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二异丙胺(DIPA)、正丁胺(nBA)和吗啉(MOR)为有机模板剂合成不同硅含量的样品,通过热重量分析(TG),结构精修和固态核磁进行了研究。TG和结构精修结果显示在TEAOH和DIPA合成的SAPO-34分子筛cha(一种复合结构单元)笼子中只有一个结构导向剂而MOR和nBA合成的SAPO-34分子筛的cha笼中有两个。采用固态核磁氢谱(^(1)H ss-NMR)探究碱性探针分子氘代乙腈(CD_(3)CN)和分子筛骨架之间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并对其酸性(酸量和酸强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例如,TEAOH合成的SAPO-34分子筛随着硅含量的增加酸强度增加而酸量却保持着不变。而DIPA合成的SAPO-34,与前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即随着硅含量的上升,酸量显著下降而酸强度只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该工作为SAPO-34分子筛催化剂酸性的定向调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 有机模板剂 酸性质 固体核磁 结构精修 硅分布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气液两用甲醇智能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楠 马鸿婷 +2 位作者 陶欢诺 王雪 宿艳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7期149-155,共7页
甲醇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是生产所需的常用溶剂,也是醇类燃料电池的常用燃料之一。然而其具有挥发性,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毒化作用,因此,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甲醇蒸气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个综合实... 甲醇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是生产所需的常用溶剂,也是醇类燃料电池的常用燃料之一。然而其具有挥发性,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毒化作用,因此,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甲醇蒸气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可穿戴智能气液双功能甲醇电化学传感器。实验过程包括无机材料合成、丝网印刷制备、仪器分析表征、电化学传感检测等内容,涵盖多门化学课程主要相关知识点,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和学科前沿性。经过此实验训练,学生不仅能巩固相关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石墨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技能,还能了解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传感器 甲醇 电化学 气液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适用于SAPO-34的有机结构导向剂合成SSZ-13分子筛(英文)
3
作者 王磊 孙毯毯 +5 位作者 闫娜娜 马超 刘晓娜 田鹏 郭鹏 刘中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6-1722,共7页
硅铝分子筛SSZ-13和硅磷铝分子筛SAPO-34已广泛应用于已商业化的催化应用中,如甲醇制烯烃反应(MTO)和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3-SCR).目前,已有多种商业化的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可用于制备SAPO-34,而用于合成SSZ-13的OSDA仍主要依赖... 硅铝分子筛SSZ-13和硅磷铝分子筛SAPO-34已广泛应用于已商业化的催化应用中,如甲醇制烯烃反应(MTO)和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3-SCR).目前,已有多种商业化的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可用于制备SAPO-34,而用于合成SSZ-13的OSDA仍主要依赖经典的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因此,寻找具有较高性价比且可导向合成高硅铝比(SAR)SSZ-13的OSDAs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3种可制备SAPO-34的OSDAs[二异丙胺(DIPA)、二丙胺(DPA)、正丁胺(nBA)]替代部分TMAdaOH,发现即使不加入晶种也可合成出SSZ-13.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固体核磁共振(ss-NMR)分析方法对制备的SSZ-13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具有可调变SARs的SSZ-13负载Cu之后,在NH3-SCR性能上与商业化催化剂相当.此外,通过研究DIPA和TMAdaOH合成SSZ-13的晶化机理发现, DIPA的加入可以加快结晶过程、提高产率并防止非晶相的形成.本文提出的观点可为寻找更高效和商业化的SSZ-13结构导向剂及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SSZ-13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分子筛 结构导向剂 SSZ-13 SAPO-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党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评《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4
作者 徐迎华 李长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承担起引导责任,...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承担起引导责任,基于时代发展进行创新。《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由刘川生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围绕“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关键所在”“基层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活力源泉”“宣传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的精神动力”“反腐倡廉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内在要求”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理论建设 高校党建创新 基层组织建设 高等教育 和谐校园建设 立德树人 实践探索 干部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极性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婷 常蒙蒙 +1 位作者 石先哲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0-940,共11页
极性农药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种类丰富,成本低廉,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其滥用易导致水资源和土壤等环境污染,人类通过间接接触动植物源性食品和环境中的极性农药残留也增加了农药暴露风险。极性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大,通常痕... 极性农药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种类丰富,成本低廉,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其滥用易导致水资源和土壤等环境污染,人类通过间接接触动植物源性食品和环境中的极性农药残留也增加了农药暴露风险。极性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大,通常痕量存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等复杂基质中,这对其准确检测分析带来了挑战。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一种人工制备的选择性吸附剂,具有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大小尺寸和功能基团上互补的特定识别位点,且易于制备,成本低,稳定性好,重复利用率高,已被广泛用于极性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中。MIPs可以作为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磁性固相萃取(MSPE)、搅拌棒固相萃取(SBSE)等前处理方法的吸附剂,还可用于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作为质谱检测的离子源基底和拉曼光谱的增强基底。目前针对极性农药残留的检测,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多种分子印迹材料用于高效分离分析各种复杂基质中的极性农药残留,但未见此方面的综述报道。该文首先介绍了MIPs的印迹策略、聚合策略,并针对传统MIPs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概括了一些新型的分子印迹策略和制备技术;然后从极性农药残留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了分子印迹材料近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各种极性农药残留(包括新烟碱类、有机磷类、三嗪类、唑类、脲类等)检测中的应用,并针对现存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农药残留 分子印迹聚合物 样品前处理 复杂基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荧光素后修饰的金属有机三元环光解水制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言 杨阳 +2 位作者 黄慧琳 景旭 段春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88-1996,共9页
将具有N、O、P三齿配位点的直线型双臂席夫碱配体L1与钴离子配位自组装得到一例[3+3]金属-有机三元环Co-L1。在该配体的苯环侧链上引入易于修饰的NH2基团,通过组装后修饰的方法把光活性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分子以共价键方式键合到金... 将具有N、O、P三齿配位点的直线型双臂席夫碱配体L1与钴离子配位自组装得到一例[3+3]金属-有机三元环Co-L1。在该配体的苯环侧链上引入易于修饰的NH2基团,通过组装后修饰的方法把光活性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分子以共价键方式键合到金属-有机三元环上,并将其用于可见光下的光解水制氢。该体系属于无须引入额外光敏剂的双组分放氢体系。与传统的三组分体系相比,在同等金属催化剂和光敏剂浓度下,组装后修饰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Co-L3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转换数(TON)可以达到80,大约是Co-L1光催化效率的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大环 光催化产氢 组装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功能化的金属有机大环模拟氢化酶光催化硝基还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靖 杨阳 +2 位作者 魏忠 景旭 段春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69-2478,共10页
使用二茂铁构筑了2个新型金属有机大环:M_(Cu)和M_(Fe)。2个大环化合物有效猝灭了有机染料的荧光,并可触发光致电子转移。较低的还原电位导致M_(Cu)在光催化质子还原和硝基还原2个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底物的大尺寸导致硝基还... 使用二茂铁构筑了2个新型金属有机大环:M_(Cu)和M_(Fe)。2个大环化合物有效猝灭了有机染料的荧光,并可触发光致电子转移。较低的还原电位导致M_(Cu)在光催化质子还原和硝基还原2个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底物的大尺寸导致硝基还原过程的效率降低。用Michaelis‑Menten机理对光催化体系进行了验证,揭示了底物与催化剂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大环 二茂铁 光催化 超分子 Michaelis-Menten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酶正交酶切的蛋白质复合物规模化精准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韩若楠 赵丽丽 +4 位作者 安雨馨 梁振 赵群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4-233,共10页
蛋白质主要以复合物的形式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化学交联质谱(CXMS)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蛋白质复合物解析技术,不仅可实现蛋白质复合物规模化解析,而且普遍适用于任意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的蛋白质复合物样品,因此已成为X-射线晶体衍射技... 蛋白质主要以复合物的形式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化学交联质谱(CXMS)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蛋白质复合物解析技术,不仅可实现蛋白质复合物规模化解析,而且普遍适用于任意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的蛋白质复合物样品,因此已成为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冷冻电镜技术等蛋白质复合物解析经典技术的重要补充。目前,CXMS主要采用胰蛋白酶将交联后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酶切,并进行质谱鉴定。然而鉴定到的交联肽段谱图中b/y特征碎片离子的鉴定数目不足,且因肽段序列匹配连续性较差导致谱图可信度相对较低,影响了蛋白质复合物交联位点的鉴定精准度。该文基于镜像酶正交切割的互补特性,采用胰蛋白酶镜像酶与胰蛋白酶联合酶切的方法,对交联后的蛋白质复合物分别进行酶切,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酶解产生的交联肽段进行鉴定,进而实现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相互作用和结构位点距离约束的解析。对牛血清白蛋白和大肠杆菌全蛋白的交联肽段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增加交联肽段谱图中特征碎裂离子的数目和连续性,鉴定到的大肠杆菌全蛋白的交联位点,较单一胰蛋白酶酶切,提高了16%。因此,镜像酶正交酶切策略能有效提高交联肽段的鉴定准确度和覆盖度,有望为实现规模化的蛋白质复合物精准解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交联质谱 多酶酶切 蛋白质复合物 镜像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金属-自由基相互作用调控自由基的定向转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志鹏 杨阳 +7 位作者 穆骏驹 李根恒 韩建宇 任濮宁 张健 罗能超 韩克利 王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0-131,共12页
近年来光催化研究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传统自由基化学的发展.在光照下,被激发的光催化剂会与底物发生电荷转化,从而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中间体.自由基物种非常活泼,可快速地发生各类C–C偶联或者断键反应,但自由基的高活性同时... 近年来光催化研究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传统自由基化学的发展.在光照下,被激发的光催化剂会与底物发生电荷转化,从而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中间体.自由基物种非常活泼,可快速地发生各类C–C偶联或者断键反应,但自由基的高活性同时意味着难以实现其可控的转化.特别是在多相光催化体系中,实现自由基物种的定向转化仍非常困难.光照条件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生电子或空穴可以活化底物产生各种活泼的自由基物种,但往往在随后的自由基转化反应中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即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可以自由地扩散和反应,它们会彼此碰撞发生自由基-自由基偶联反应,与表面活性氢物种反应,或者进一步被氧化为相应的碳正离子进而转化为一系列复杂的产物.因此,多相光催化剂表面不受控的自由基反应限制了其在很多重要领域(例如合成化学以及生物质转化等)的进一步应用.本文提出在半导体催化剂表面构建特定的金属位点,利用金属-自由基相互作用来调控在半导体表面产生的自由基物种的定向转化.以苯乙酸在金属/TiO_(2)催化剂上的光催化脱羧为模型反应进行研究.光照条件下,苯乙酸在TiO_(2)上被光生空穴氧化发生脱羧反应,产生苄基自由基.若该自由基物种能被稳定在负载的金属颗粒表面,就会优先与金属上光生电子还原质子产生的活性氢物种反应,选择性地生成甲苯,否则将会自由地碰撞反应,得到联苄和甲苯的混合物.结果表明,Pd/TiO_(2)能高选择性地催化苯乙酸脱羧产生甲苯,得到与其它金属/TiO_(2)催化剂截然不同的产物分布.同时,利用瞬态吸收光谱可原位地观测产生的苄基自由基在金属/TiO_(2)催化剂上转化.研究发现,苄基自由基的Pd/TiO_(2)催化剂上的转化遵循准一级的反应动力学行为,而非完全自由的自由基转化路径.基于以上结果,推测Pd纳米颗粒能够将在TiO_(2)上产生的自由基稳定在其表面,并调控自由基的后续转化.DFT计算表明,Pd与自由基物种存在强电子相互作用,使其对自由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种强金属-自由基相互作用为高效自由基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可能.在催化剂表面构建特定的金属位点,例如Pd纳米颗粒,可将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上产生的自由基物种稳定在表面,避免其发生无序的自由基反应,同时进一步修饰金属位点,即可促进表面稳定的自由基物种的定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自由基相互作用 自由基反应 光催化 反应机理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晶体学和电子晶体学在分子筛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超 刘晓娜 +5 位作者 乜晨阳 陈陆 田鹏 徐弘毅 郭鹏 刘中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则孔道或笼结构的晶态微孔材料,在吸附、分离和催化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为了探索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原子尺度上研究分子筛的微观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本综述介绍了一系列与X射线晶体学和电子晶体学相关的表征技术... 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则孔道或笼结构的晶态微孔材料,在吸附、分离和催化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为了探索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原子尺度上研究分子筛的微观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本综述介绍了一系列与X射线晶体学和电子晶体学相关的表征技术(倒易空间和正空间)在分子筛结构表征中的应用.随后,基于分子筛的结构表征方法和化学组成,对2007年之后发现的85种新分子筛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其中9种具有独特合成方法或结构特征的分子筛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结构表征 X射线晶体学 电子晶体学 骨架类型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金属有机大环催化叠氮-炔烃环加成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雨桐 黄慧琳 +1 位作者 何丽娜 景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47-2052,共6页
咔唑经过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以及席夫碱缩合反应得到含有硫脲基团的咔唑基配体2,2’-[(9-丁基-9H-咔唑-3,6-二基)双(亚甲基亚烷基)]双(肼-1-碳硫酰胺)(DCT),其与铜离子构筑了1例[2+2]型金属有机大环〔[Cu2(DCT)2Br2]·1.6(C3H7NO)&... 咔唑经过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以及席夫碱缩合反应得到含有硫脲基团的咔唑基配体2,2’-[(9-丁基-9H-咔唑-3,6-二基)双(亚甲基亚烷基)]双(肼-1-碳硫酰胺)(DCT),其与铜离子构筑了1例[2+2]型金属有机大环〔[Cu2(DCT)2Br2]·1.6(C3H7NO)·1.6(CH3OH)〕(CuBr-DCT),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Br-DCT具有良好的光化学物理性能,考察了其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CuAAC)的性能。对于叠氮化合物、炔烃、三乙胺(电子牺牲剂)及CuBr-DCT组成的反应体系,Cu Br-DCT在反应结束后容易分离回收,且能够避免一价铜盐催化该反应时容易发生的歧化或氧化反应。结果证实,当反应在室温下利用家用节能灯进行照射,产物收率可达100%,且产物具有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金属有机大环 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 非均相催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胺四羧酸配体构筑的新型锌金属有机骨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瑞轩 石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晶型多孔材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仿生、荧光、化学传感、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新型的以二苯胺四羧酸(TDPC)为桥连配体,以双核锌为金属节点... 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晶型多孔材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仿生、荧光、化学传感、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新型的以二苯胺四羧酸(TDPC)为桥连配体,以双核锌为金属节点的锌金属有机骨架Zn-TDPC,[Zn1.33(TDPC)(EtOH)]n产量高达52%.通过单晶衍射分析可以看出Zn-TDPC的框架有一个大的四边形孔道和一个小的四边形孔道.并且通过后续的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一系列表征可以初步判断出该MOF材料为一种全新的MOF结构,易于合成且拥有超高的稳定性,在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晶体结构 二苯胺四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蛋白质复合物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褚宏伟 郑诗颖 +4 位作者 赵群 赵宝锋 梁振 张丽华 张玉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7-1394,共8页
膜蛋白质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膜蛋白质复合物(Membrane protein complexes,MPCs)形式来行使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譬如参与细胞-细胞交流、信号传导与分子识别等。MPCs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临床治疗耐药等问题。研究完... 膜蛋白质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膜蛋白质复合物(Membrane protein complexes,MPCs)形式来行使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譬如参与细胞-细胞交流、信号传导与分子识别等。MPCs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临床治疗耐药等问题。研究完整MPCs的组装对于绘制全景式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而揭示膜蛋白质机器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MPCs的过表达和纯化仍面临巨大挑战,如何从细胞中实现MPCs的高效提取尤为重要。因此,亟需发展既可确保MPCs提取效率,并能保持其结构稳定性的提取方法。该文对现有MPCs提取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加以展望,以期为MPCs的功能解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质复合物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高效提取 结构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作为化学品原料的高效利用途径:与烷烃耦合反应
14
作者 危长城 张雯娜 +4 位作者 杨阔 柏秀 徐舒涛 李金哲 刘中民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8-149,共12页
CO_(2)作为碳资源的规模化高附加值利用是实现其减排的重要方向.然而,由于其热力学稳定,以CO_(2)为原料高效转化为大宗化学品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业上普遍以富氢的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相对缺氢的烯烃和芳烃产品,但其存在原料和目标产... CO_(2)作为碳资源的规模化高附加值利用是实现其减排的重要方向.然而,由于其热力学稳定,以CO_(2)为原料高效转化为大宗化学品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业上普遍以富氢的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相对缺氢的烯烃和芳烃产品,但其存在原料和目标产品之间的碳氢不平衡问题.理论上,采用CO_(2)与富氢的烷烃耦合,可以改善二者的平衡关系,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同时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已有研究采用CO_(2)与烷烃反应,将CO_(2)转化为CO并减少氢气的生成,但CO_(2)的碳原子没有进入烃类产物中.本文系统研究了酸性分子筛催化的CO_(2)与烷烃耦合反应,大幅提高了芳烃选择性,证实部分CO_(2)中的碳原子直接进入了芳烃产品中.本文以H-ZSM-5为催化剂,对比研究了正丁烷、正戊烷和正己烷在He和CO_(2)气氛中的转化反应,并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CO_(2)/n-butane比例、接触时间以及分子筛酸量等条件对耦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的引入可大幅促进芳烃的生成,同时甲烷和乙烷等小分子烷烃的生成受到抑制.在优化反应条件下,CO_(2)/n-butane比例为0.475时,CO_(2)和n-butane转化率分别可达17.5%和100%,芳烃选择性高达80%.使用^(13)C同位素标记的CO_(2)与n-butane进行耦合反应,发现芳烃产物中含有部分13C同位素标记的碳原子,表明这部分碳原子来自CO_(2)中的碳.对耦合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溶积碳并采用色质谱分析,发现大量甲基取代的内酯和甲基取代的环烯酮等含氧物种.同位素标记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含氧中间体由CO_(2)与烃类耦合转化生成.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了反应途径,即CO_(2)与碳正离子反应得到环内酯,环内酯进一步转化为甲基环烯酮,甲基环烯酮转化为芳烃产物.提出了H-ZSM-5催化CO_(2)与烷烃耦合反应的机理,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耦合反应机理各步骤的能垒,结果验证了耦合反应机理的可行性.综上,本文提出的耦合反应为CO_(2)碳资源的大规模直接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转化 轻质烷烃 芳烃 催化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丝网印刷传感器用于多巴胺和尿酸检测
15
作者 Almas Kiran 崔择唯 +1 位作者 马俊林 朱楠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4期247-249,24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修饰有四氧化三铁(Fe3O4)/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的丝网印刷电极阵列在生物小分子检测方面的研究。Fe3O4-CNT复合材料作为活性层修饰在柔性SPE的电极表面,基于Fe3O4-CNT对多巴胺和尿酸的催化氧化作用,借助于不同电位下的瞬时... 本文介绍了修饰有四氧化三铁(Fe3O4)/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的丝网印刷电极阵列在生物小分子检测方面的研究。Fe3O4-CNT复合材料作为活性层修饰在柔性SPE的电极表面,基于Fe3O4-CNT对多巴胺和尿酸的催化氧化作用,借助于不同电位下的瞬时电化学反应,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这两类小分子进行浓度检测。结果表明,Fe3O4-CNT对多巴胺和尿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该方法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即控制一种小分子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另一种小分子的特异性检测。同时,Fe3O4-CNT-SPE能够实现对于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多巴胺 尿酸 碳纳米管 四氧化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Vibrational and Rotational Excitations on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Dynamics of N_(2) on Fe(111)
16
作者 Huixia Shi Tianhui Liu +3 位作者 YanlinFu Hao Wu Bina Fu Dong H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43-450,I0001,I0002,共10页
The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of N_(2) is the rate-limiting step for ammonia synthesis in industry.Here,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initially vibrational excitation and ro-tational excitation of N_(2) for its reactiv... The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of N_(2) is the rate-limiting step for ammonia synthesis in industry.Here,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initially vibrational excitation and ro-tational excitation of N_(2) for its reactivity on the Fe(111)surface,based on a recently developed six-dimensional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ix-dimensional quantum dynamic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ibrational excitation for incidence energy below 1.6 eV,due to sig-nificant quantum effects for this reaction.The effects of vibrational and rotational excitations at high incidence energies were revealed by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s.We found that raising the translational energy can enhance the dissociation probability to some extent,however,the vibrational excitation or rotational excitation can promote disso-ciation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same amount of translational energy.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mode-specific dynamics of this heavy diatom-surfac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dynamics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Vi-brational excitation Rotational exc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四齿膦配体合成及其与过渡金属配位反应研究
17
作者 朱芝材 廖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35,共7页
通过多步膦烷基化反应和还原脱苄基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双碳链连接体的新型四齿膦配体,该配体中含有一个1,4-二磷环己烷的结构以及两个—P(H)_(2).研究了配体合成过程中含磷环的顺反异构现象,以及该配体与Ni^(2+)的配位反应.结果表... 通过多步膦烷基化反应和还原脱苄基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双碳链连接体的新型四齿膦配体,该配体中含有一个1,4-二磷环己烷的结构以及两个—P(H)_(2).研究了配体合成过程中含磷环的顺反异构现象,以及该配体与Ni^(2+)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该膦配体能够很好地与Ni^(2+)螯合,形成平面四边形配位的配合物Ni{[PH_(2)(CH_(2))_(3)]_(2)P_(2)C_(4)H_(8)}^(2+),使用核磁共振和计算化学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结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齿膦配体 配位反应 金属配合物 P-H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APO-17:A novel catalyst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18
作者 Xiaona Liu Yi Cao +5 位作者 Nana Yan Chao Ma Lei Cao Peng Guo Peng Tian Zhongmin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5-1722,共8页
The high-temperature(HT) and low-temperature(LT) hydrothermal stabilities of molecular-sieve-based catalysts are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ammonia(NH3-SCR).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The high-temperature(HT) and low-temperature(LT) hydrothermal stabilities of molecular-sieve-based catalysts are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ammonia(NH3-SCR).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catalyst, Cu2+ loading SAPO-17, synthesized using cyclohexylamine(CHA), which i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d inexpensive and is utilized in NH3-SCR redu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Si and Cu2+ cont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Cu-SAPO-17-8.0%-0.22 displays favorable catalytic performance, even after being heated at 353 K for 24 h and at 973 K for 16 h. Moreover, the locations of CHAs, host–vip interaction and the Bronsted acid sites were explored by Rietveld refinement against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data of as-made SAPO-17-8.0%. The refine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CHAs exist within one eri cage and that the protonated CHA forms a hydrogen bond with O4,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oton bonding with O4 will form the Bronsted acid site after the calc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7 molecular sieve Rietveld refinement Host-vip interaction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by ammonia(NH3-SCR) Hydrothermal stability Location of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诚不改——一位辅导员的初心
19
作者 宗伟 《教育家》 2021年第29期17-18,共2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大幕徐徐拉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又让人平添无限期许。五千年弦歌不辍,一百载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大幕徐徐拉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又让人平添无限期许。五千年弦歌不辍,一百载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弦歌不辍 历久弥新 建党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 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链合成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圣 高文波 +2 位作者 曹湖军 郭建平 陈萍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6-927,共12页
氨不仅是氮肥的主要原料,近年来亦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载体".现有的Haber-Bosch合成氨工艺是一严重依赖化石能源、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过程.开发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新型"绿色"合成氨过程是实现人类社... 氨不仅是氮肥的主要原料,近年来亦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载体".现有的Haber-Bosch合成氨工艺是一严重依赖化石能源、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过程.开发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新型"绿色"合成氨过程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两个或多个分步反应,即化学链合成氨过程,具有易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常压操作、规避反应物竞争吸附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本综述阐述了化学链合成氨的发展历史及近期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载氮体材料的研发现状,并对高效载氮体的设计筛选以及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化学链 载氮体 氮化物 亚氨基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