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考核机制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杰 戴磊 +1 位作者 赵显嵩 王天卓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做好考核工作是检验组织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重要举措,是激励组织员勇于担当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高校组织员考核工作中存在考核指标设置不够完善、考核主体范围不够全面、考核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和考核... 做好考核工作是检验组织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重要举措,是激励组织员勇于担当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高校组织员考核工作中存在考核指标设置不够完善、考核主体范围不够全面、考核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和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的问题,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设定考核主体、科学设定考核方式和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是新时代高校组织员考核机制的创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 问题 路径 高校组织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2
作者 戴磊 刘阅 +1 位作者 王瑜 赵佳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第17期42-43,48,共3页
分析当代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现状,提出增强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的培育对策,以期进一步筑牢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根基,更好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党员 媒介素养 两微一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3
作者 徐晓英 杨立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2-54,共3页
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所以,必须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前提,努力保证大学生中党员数量稳中有升。要切实做好上述工作,就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总结经验,为这项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党员工作 入党积极分子 组织部 学期 推优 团组织 大学生党员 预备党员 候补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线上组织生活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佳明 刘阅 +1 位作者 李长利 金德辉 《大学教育》 2021年第9期182-184,共3页
在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党建载体正逐步向大数据迈进,智慧党建、云党建将成为未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的创新点、着力点、落脚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既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发挥支部战斗... 在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党建载体正逐步向大数据迈进,智慧党建、云党建将成为未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的创新点、着力点、落脚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既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组织生活要求,创新5G党建+新模式,充分挖掘媒介应用功能,坚持“少开会、少见面,多线上、多视频”,开启线上组织生活主阵地,实现组织生活“线上过”、党建工作“不断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基层党组织 线上 组织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美国公民教育的嬗变及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振业 刘世丽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二战后,美国公民教育经历了高度的意识形态化后,逐步走向了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其发展的原因,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教育必须与国家政治发展相一致,要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有效方法的使用。
关键词 美国 二次世界大战后 公民教育 政治社会化 意识形态 国家政治 专业化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惠晓丽 刘宇彤 +1 位作者 徐鹏 张丽 《管理观察》 2007年第3期79-80,共2页
高校作为承担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重任的实践者,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更要有一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关键词 教学科研队伍 基层干部队伍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政治理论 学会学习 职业倦怠现象 工作方法 工作初期 个人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党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评《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7
作者 徐迎华 李长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承担起引导责任,...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要承担起引导责任,基于时代发展进行创新。《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由刘川生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围绕“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关键所在”“基层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活力源泉”“宣传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的精神动力”“反腐倡廉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内在要求”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理论建设 高校党建创新 基层组织建设 高等教育 和谐校园建设 立德树人 实践探索 干部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先争优长效化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8
作者 胡云 李哲 《共产党员》 2012年第10期24-24,共1页
创先争优不是一项阶段性活动,而应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追求和长期实践,需要一以贯之抓落实、持之以恒抓到底。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把它转化为制度和机制,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一以贯之 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22
9
作者 庞丹 边悦玲 张晓峰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36-46,共11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应然要求,对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具有深远意义。在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和利好政策指引下,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东北振兴提速等历史性成就,为...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应然要求,对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具有深远意义。在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和利好政策指引下,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东北振兴提速等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受资源禀赋差异、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困境,主要表现为东中西发展不平衡、南强北弱发展局面显现、城乡融合发展鸿沟亟待弥合。为此,文章认为,应秉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自主创新和科技富民两大原则,促进“江”“河”国家战略有机衔接,形成“4+5+7+N”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英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0-72,共3页
新时期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文中就为什么要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及从哪些方面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进行探析。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生命线开展主题教育
11
作者 李长利 赵显嵩 戴磊 《决策探索》 2019年第24期88-88,共1页
新时代,高校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带领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自学、集中研讨互学、联系实际深学,在学懂弄... 新时代,高校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带领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自学、集中研讨互学、联系实际深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立德树人 主题教育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深学 理论引领 生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新闻的技术“迷思”与伦理调适路径——基于主体解构与后验真理的审思
12
作者 李瑛琦 李晓杰 《东南传播》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不同主体对算法的不同认识建构起学界和业界关于算法新闻的技术“迷思”。算法对新闻生产“主体”的解构是迷思之根源,算法新闻的“后验真理”逻辑是迷思之生成动力。破解技术迷思的根本在于:从人的主体性视角切入,探求算法新闻生产的... 不同主体对算法的不同认识建构起学界和业界关于算法新闻的技术“迷思”。算法对新闻生产“主体”的解构是迷思之根源,算法新闻的“后验真理”逻辑是迷思之生成动力。破解技术迷思的根本在于:从人的主体性视角切入,探求算法新闻生产的伦理调适路径。首先,算法技术亟待人的社会建构行为“透明”而非技术细节“透明”;第二,调适“后验真理”逻辑背后的社会建构要素需使宏观力量与微观角色相得益彰;第三,政策规约的制定需从政府向商业媒体平台辐射,进而建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算法新闻伦理建设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新闻 技术迷思 人的主体性 后验真理 伦理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高校基层组织决策模式
13
作者 徐鹏 姚山 +1 位作者 张丽 孟秀英 《才智》 2009年第32期261-262,共2页
院系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其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党组织、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三种组织形式,在新时期,如何处理好三者的权力决策分配、实现高校基层组织的权责明晰、科学发展,建立科学的基层决策管理模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
关键词 高校 基层组织 决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