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需求导向下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以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大志 刘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3期160-163,共4页
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已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空间、资金、人才和知识等关键要素,结合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在空间融合方面,根据产... 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已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空间、资金、人才和知识等关键要素,结合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在空间融合方面,根据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来规划和建设学院,逐步扩展和优化办学空间;在资金融合方面,校企双方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学院的高效运行;在人才融合方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人才链更好地融入产业链中;在知识融合方面,打破传统学科的知识壁垒,构建一个以产业化为导向的育人模式。本文对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来增强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牵头建设金普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大学生数字创业服务平台,以及建立产业学院的评价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江世鑫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8期50-53,共4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理念落地落实,促进课程教学讲深讲透讲活。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理论性与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理念落地落实,促进课程教学讲深讲透讲活。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找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三个着力点,通过理念创新、内容创新、评价创新,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政课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 “大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3
作者 蒋如驰 黄英兰 王天璐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7期178-180,共3页
职业生涯规划,指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本文通过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总结特点与问题,针对其内容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 职业生涯规划,指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本文通过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总结特点与问题,针对其内容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就业 升学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校工科院系高质量发展——以大连民族大学工科院系为例
4
作者 王姝懿 云健 +1 位作者 王波 于佳禾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20期174-176,共3页
在高校工科院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动高校工科院系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采取多项措施,以上下结合、层层推进的方式,在“学”字上下功夫,坚持学用结合,推动... 在高校工科院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动高校工科院系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采取多项措施,以上下结合、层层推进的方式,在“学”字上下功夫,坚持学用结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政育人队伍建设,搭建立体化育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校工科院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工科院系党建工作中的探索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工科院系为例
5
作者 云健 王姝懿 +2 位作者 王波 张晓蕊 于佳禾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各民族在交往交融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成就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各民族在交往交融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成就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在党建工作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工科院系党建工作的创新方法和思路还有待拓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机制举措还有待深入探索。这就要求高校工科院系提倡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共同促进相互呼应的“铸牢”。高校的不同学科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需要有统一的思想指导、科学合理的研究规划,结合工科院系党建工作实际,搭建文化交流与学习平台、创新课程思政,发掘并合理利用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调动凝心聚力的向心力,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和专业与学科优势,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在和而不同的相融相生中,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工科院系 党建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北区地下通道环境受潮分析及改善策略研究
6
作者 范嫄嫄 范伟 +3 位作者 覃秋宇晨 齐浩月 赵暄 房兆升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20期50-52,共3页
针对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北区地下通道环境受潮问题提出分析策略,分季节测试通道内环境的温湿度及风速等参数,利用Airpak软件对其速度场进行模拟,结合实验数据及模拟结果对其环境状况进行分析,7、8月份通道内受潮现象明显。提出改善... 针对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北区地下通道环境受潮问题提出分析策略,分季节测试通道内环境的温湿度及风速等参数,利用Airpak软件对其速度场进行模拟,结合实验数据及模拟结果对其环境状况进行分析,7、8月份通道内受潮现象明显。提出改善措施,购置两台除湿机,并测试了除湿后环境湿度大小,对比除湿前后的图片和数据可以得出利用除湿机除湿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改善通道内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受潮 实验测试 软件模拟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路径探寻——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7
作者 刘新圆 佟海熳 李宛丘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9期118-119,共2页
民族高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铸牢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重要课题。情感认同作为深刻、稳定、持久的心理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机制。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从管... 民族高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铸牢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重要课题。情感认同作为深刻、稳定、持久的心理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机制。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从管理制度保障、校园文化涵养、实践体验强化等维度入手,通过情感引领、情感熏陶、情感共鸣等方式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路径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提升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感路径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8
作者 何江 李大为 《新闻传播》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新文科以培养发展人的综合智力为目标,中国新文科建设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新闻学专业在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面对融合发展趋势,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实践平台的整合搭建。本文结合多年在民族院校新闻学专... 新文科以培养发展人的综合智力为目标,中国新文科建设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新闻学专业在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面对融合发展趋势,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实践平台的整合搭建。本文结合多年在民族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推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新闻+传统文化、新闻+民族文化、新闻+时代文化、新闻+红色文化的“新闻+”教育理念,打造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各民族人才。实施“四维”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措施有,课程思政全覆盖;交叉融合长本领;校内模拟环境;校外真实运营;强化实践培养;导师全程指导;实施金课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信息类专业“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以中央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敏 许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65-70,共6页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民族高校的“金课”应处于何种形态,对培养高质量少数民族人才至关重要。民族高校信息类专业应以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主要建设模...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民族高校的“金课”应处于何种形态,对培养高质量少数民族人才至关重要。民族高校信息类专业应以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主要建设模式,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的主次和比例,巧用线上资源和手段,注重课外拓展和多元化全方位评价。疫情期间中央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两所民族高校的线上教学实践为民族高校信息类专业“金课”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金课” 线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民族大学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鑫磊 宋彦涛 +1 位作者 李琳琳 乌云娜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对大连民族大学开发区校区园内植物实地调查,并进行全面统计,结果显示:大连民族大学开发区校区共有种子植物139种,分别隶属56科111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9属,11种;被子植物50科,102属,128种;珍稀濒危物种4种,分别隶属于4科,4属。同时编写... 对大连民族大学开发区校区园内植物实地调查,并进行全面统计,结果显示:大连民族大学开发区校区共有种子植物139种,分别隶属56科111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9属,11种;被子植物50科,102属,128种;珍稀濒危物种4种,分别隶属于4科,4属。同时编写了大连民族大学校园植物名录,为相关专业教师学生及校园绿化人员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民族大学 植物调查 校园植物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优化路向——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志杰 丁洋 《文教资料》 2018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优良家风是一种优质社会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起着规制和催化作用,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今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采取问卷调... 优良家风是一种优质社会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起着规制和催化作用,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今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分析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家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连民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校园绿色发展潜能与对策分析——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巨勇 汤雨萌 +1 位作者 李洪俊 姜胜民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8期64-67,共4页
大学校园作为自然界中一个具有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它的健康程度与大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国际上评价校园生态化水平的主流方法是成分分析法,利用此种方法计算校园生态足迹,需要考虑六种成分:能源、食物、垃圾、纸张、水和交通。本... 大学校园作为自然界中一个具有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它的健康程度与大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国际上评价校园生态化水平的主流方法是成分分析法,利用此种方法计算校园生态足迹,需要考虑六种成分:能源、食物、垃圾、纸张、水和交通。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的数据,同时,引入弹性概念,以统计的分类数据作为自变量,由于像食物、垃圾、纸张等变量随时间波动较小,采集到的数据均已为均值,无法计算其弹性,因此,仅进行了生态足迹的能源(电力、煤炭、天然气)弹性分析与水弹性分析,其中,对于煤炭弹性分析,生态足迹富有弹性,对于电力、天然气、水弹性分析,生态足迹缺乏弹性。并且,调查结果显示,能源的生态足迹最大,食物次之,文末对开展节能减排与节约粮食等活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弹性分析 大连民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友善观融入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13
作者 张伟 吴宝宁 张利国 《科教导刊》 2015年第06X期77-78,共2页
"友善"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友善观既是对传统友善观的继承,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道德修... "友善"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友善观既是对传统友善观的继承,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追求。以社会主义友善观作为切入点,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校园文化核心主题相融合,创新思路,总结经验,为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 社会主义友善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感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探讨——大连市检验检疫局
14
作者 郭鹏 黄依婷 张泽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8期33-34,共2页
生物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服务民族地区以及大连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校理念,注重应用研究是比较务实的思路。生物技术专业与2010年与大连市检验检疫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对近几年的工作做了一... 生物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服务民族地区以及大连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建校理念,注重应用研究是比较务实的思路。生物技术专业与2010年与大连市检验检疫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对近几年的工作做了一个总结,并对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说明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民族大学 生物技术 大连市检验检疫局 大学生实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工作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15
作者 李丽娜 王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24期42-42,44,共2页
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通过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养路径、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帮扶教育等有效措施,丰富了学... 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通过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养路径、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帮扶教育等有效措施,丰富了学生党建工作实践,相关经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 发展党员 大连民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冮洁 胡文忠 +2 位作者 姜爱丽 于基成 陈晨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63-466,共4页
为向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食品类人才,对食品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产教融合,推进食品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设... 为向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食品类人才,对食品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产教融合,推进食品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加强协同育人,建立食品校外实践基地群等措施,全面提升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OBE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创新研究——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落实“三个突出”战略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杰 张树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90-95,共6页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下,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以"六抓"入手,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凝聚力和社会号召...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下,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以"六抓"入手,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凝聚力和社会号召力有利于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学校"三个突出"战略。将党建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加强党建工作主体和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方向感和责任感,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水平,推动"三个突出"战略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思想引领 “三个突出”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慕课资源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探讨——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秀玲 黄凌宇 +1 位作者 朱瑞雪 谭会萍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慕课不仅对高等教育传统课程产生冲击,同时也给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契机,更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融入丰富的在线慕课资源,对英语能力要求很高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达到... 慕课不仅对高等教育传统课程产生冲击,同时也给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契机,更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融入丰富的在线慕课资源,对英语能力要求很高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需要在国际化课程体系中设置国际化视野课程、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学科基础双语课程和国际事务能力等课程。应按照"强化基础英语——开设双语学科基础课程—实施全英语的专业课程并引入慕课资源"的思路和方法来加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国际化课程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日语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秦颖 张春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21-424,共4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连民族大学日语专业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以...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连民族大学日语专业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应用为导向、具有自身特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积累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经验,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日语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探索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丹 于楠楠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5期56-57,共2页
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总结开展学科服务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 文献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