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本植物低温胁迫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1
作者 乌凤章 王贺新 +1 位作者 徐国辉 张自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128,共13页
低温胁迫限制了许多野生植物和作物的地理分布,降低了生产率。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生存能力差别很大,来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冷敏感植物在温度高于冰点的低温条件下会发生不可逆的伤害,而温带地区的植物能够承受极端的冰冻条件。近年来有关... 低温胁迫限制了许多野生植物和作物的地理分布,降低了生产率。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生存能力差别很大,来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冷敏感植物在温度高于冰点的低温条件下会发生不可逆的伤害,而温带地区的植物能够承受极端的冰冻条件。近年来有关冷敏感植物和温带植物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响应特征,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取得了较快进展,从不同层次阐明了木本植物调节低温反应和抗冷(冻)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为利用抗冷(冻)相关基因进行林木抗(冷)冻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冷敏感树木在1~10℃的低温胁迫下,会出现水分状况、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紊乱,造成冷害甚至死亡。钙信号途径是低温应答过程中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ABA通过ABA依赖的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参与植物胁迫响应基因的调节。低温响应转录调控分为CBF途径和非CBF途径。CBF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过程:植物细胞膜相关受体首先感知环境信号并传送到细胞核,通过Ca2+和MAPKs等感知和传导信号,诱导转录因子CBF的表达,从而激活冷响应基因的启动子,触发冷响应机制(基因激活),转录的mRNA被翻译成不同的蛋白质。这些基因产物参与改变膜质成分组成、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等生理过程,从而提高抗冷性。另外,CBF基因表达也受到上游一些转录因子的调节,包括钙离子信号途径和ICE1-CBF-寒冷响应途径。树木抗冷锻炼和抗冻锻炼的机制与代谢途径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后者可能更复杂,因为它需要面对极端的低温和不正常的温度波动。抗冻锻炼期间低温诱导的抗冻蛋白具有较强的抑制冰晶重结晶的活性;脱水蛋白和胚胎后期丰富蛋白(LEA)通过渗透调节保护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调节蛋白质的折叠和运输,恢复钝化酶的活性;抗氧化酶系统清除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早期光诱导蛋白参与高光胁迫适应过程,这些蛋白在树木抗冻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树木抗冷(冻)领域,未来应加强对控制抗冷(冻)生理变化的转录因子及关键功能基因的全面解析,深入探讨光、温度等环境信号诱导抗冻性形成机制,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阐明低温胁迫下重要蛋白质表达机制和功能,完整地揭示木本植物在低温逆境下的生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低温胁迫 抗冷性 抗冻性 低温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新品种丰可来的选育
2
作者 温立柱 熊熹海 +8 位作者 孙佳艺 宋清秋 吕梓茜 李其煊 王楠 张文基 王贺新 刘国玲 徐国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2-676,共5页
丰可来是从日出(Sunrise)的播种实生苗中筛选而来的北高丛蓝莓新品种,具有果实香甜、细腻多汁、风味佳、有香气、丰产等特点。该品种的果穗密度中等,果蒂痕小,果萼直立生长,果实酸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为10.50%,果个大,平均单果... 丰可来是从日出(Sunrise)的播种实生苗中筛选而来的北高丛蓝莓新品种,具有果实香甜、细腻多汁、风味佳、有香气、丰产等特点。该品种的果穗密度中等,果蒂痕小,果萼直立生长,果实酸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为10.50%,果个大,平均单果大小为1.57 cm×1.78 cm,形状为扁圆形。丰可来的果粉厚度中等、分布均匀,果实颜色为中蓝色(102-B),果实中等硬度(2.77 N),平均单个果实的最大质量为2.34 g,最大果实质量为2.57 g。自然状态下种植,于6月下旬开始成熟,属于早熟品种,适宜在中国北方或高海拔地区种植,土壤质地以壤土或壤砂土为宜,pH值4.0~5.5,种植区域需冷量为600~12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新品种 丰可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高丛蓝莓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自川 李根柱 王贺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以辽南地区引种的6个高丛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片扫描、"指甲油印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比研究了各品种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北高丛蓝莓(以下简称北高)品种叶片的分形维数高于南高丛蓝莓(以下简称南高),大粒蓝金最... 以辽南地区引种的6个高丛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片扫描、"指甲油印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比研究了各品种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北高丛蓝莓(以下简称北高)品种叶片的分形维数高于南高丛蓝莓(以下简称南高),大粒蓝金最大,库帕最小,但北高品种叶厚小于南高;南高品种气孔大于北高,而气孔密度小于北高品种,品种间气孔形状无明显差异;气孔分布随观察视野的变大皆呈均匀分布到随机分布,北高品种先于南高变为随机分布;南高品种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大于北高,角质层和中脉厚度南高、北高差异较小,但北高品种的中脉与叶片厚度之比高于南高品种;叶片组织紧密度、疏松度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南北两大种植品系之间无规律性变异,品种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叶片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苗木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根柱 张自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7-39,共3页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以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1∶1(处理1)、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2∶1(处理2)、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3∶1(处理3)为不同扦插基质处理,以草炭土和原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土壤扦插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苗...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以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1∶1(处理1)、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2∶1(处理2)、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3∶1(处理3)为不同扦插基质处理,以草炭土和原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土壤扦插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苗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够提高扦插成活率,草炭土对照、处理3、处理2黑果腺肋花楸苗木当年成活率在80%~90%。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草炭土对照〉处理3〉处理2〉处理1〉原土对照,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处理3与草炭土对照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2次之,处理1与原土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草炭土含量比例越高,对黑果腺肋花楸扦插苗木生长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嫩枝扦插 成活率 生长量
原文传递
长白山笃斯越桔群落越冬期温湿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乌凤章 王贺新 +1 位作者 陈英敏 李根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8,共7页
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长白山2种落叶松林内笃斯越桔群落的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笃斯越桔群落越冬期长达约7个月,最寒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约为-30℃,极端低温达到-40℃以下;越冬期相对湿度较... 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长白山2种落叶松林内笃斯越桔群落的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笃斯越桔群落越冬期长达约7个月,最寒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约为-30℃,极端低温达到-40℃以下;越冬期相对湿度较低、空气干燥,尤其是仲冬至早春季节湿度偏低;越冬期土壤上层温度较低且变幅较大,下层较高且变幅较小,20 cm土层的极端低温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桔 温度 湿度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源地区蓝莓优良品种引进及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根柱 王贺新 骆国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6,共3页
为推动广东省蓝莓产业化发展,在广东省河源地区首次引进9个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南高丛蓝莓品种为LM1号(Misty)、LM2号(Bluerain)、LM3号(O′Neal)、LM4号(Sharpblue);兔眼蓝莓品种为LM5号(Brightwell)、LM6号(Cl... 为推动广东省蓝莓产业化发展,在广东省河源地区首次引进9个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南高丛蓝莓品种为LM1号(Misty)、LM2号(Bluerain)、LM3号(O′Neal)、LM4号(Sharpblue);兔眼蓝莓品种为LM5号(Brightwell)、LM6号(Climax)、LM7号(Powderblue)、LM8号(Gardenblue)、LM9号(Baldwin)。结果表明,LM1号、LM3号、LM4号表现为不适应当地气候,受到夏季高温伤害,栽培2年后大部分苗木死亡;LM8号虽植株生长正常,但果实产量过低,单株均产仅为0.45kg。LM2号、LM5号、LM6号、LM7号和LM9号能够适应当地高温高湿条件,生长正常,栽培后5年幼树单株产量在1.60~5.25kg之间。试验中就地取材的土壤改良配方能够满足蓝莓的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优良品种 栽培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新品种珍珠蓝的选育
7
作者 赵倩 孙佳艺 +6 位作者 熊熹海 李雨彤 冀相栋 韩建业 韩世明 王贺新 徐国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247,共4页
珍珠蓝为北高丛蓝莓新品种,由蓝金自然杂交实生苗选育而成。中等果穗密度,中等厚度且质地均匀的果粉,小而干的果蒂痕,果实蓝色,呈扁圆形,果实较硬(3.82 kg·cm^(-2)),单果平均大小为1.43 cm×1.77 cm,单果平均质量为2.32 g,果... 珍珠蓝为北高丛蓝莓新品种,由蓝金自然杂交实生苗选育而成。中等果穗密度,中等厚度且质地均匀的果粉,小而干的果蒂痕,果实蓝色,呈扁圆形,果实较硬(3.82 kg·cm^(-2)),单果平均大小为1.43 cm×1.77 cm,单果平均质量为2.32 g,果实最大可达2.4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为17.2%,甜度高、酸度低。该品种的始熟期大约在6月下旬,早熟种。该品种风味好,产量中等,适宜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新品种 杂交 越橘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与落叶松、苔藓的种间关系问题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贺新 乌凤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3,共4页
文章从我国笃斯越橘生长环境及其与落叶松和苔藓间组成的森林群落的种间适生环境的互创、土壤养分积累及养分供应、菌根作用、化感作用以及群落更新等生态学角度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笃斯越橘资源的合理保护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笃斯越桔 落叶松 苔藓 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高丛越橘四个品种的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根柱 张自川 +2 位作者 王贺新 骆国华 郑云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9,共5页
以大连地区引种栽培的4个南高丛越橘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量仪,研究了净光合速率对25~36℃间各温度区间的光合-温度响应曲线,以及净光合速率对1200、1000、800、600、400、200、100、50、30、10、0/μmol·m... 以大连地区引种栽培的4个南高丛越橘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量仪,研究了净光合速率对25~36℃间各温度区间的光合-温度响应曲线,以及净光合速率对1200、1000、800、600、400、200、100、50、30、10、0/μmol·m-2·s-1各光合有效辐射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光合生理活动表现较好的是“海岸”、“比格克西”,其次是“库帕”,再次是“蓝铃”;利用光强能力最强的是“海岸”,其次是“比格克西”,再次是“蓝铃”、“库帕”;耗水量大的品种是“海岸”,“库帕”和“比格克西”适中,耗水量小的品种是“蓝铃”;该研究结论旨在为其它地区引进栽培南高丛越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高丛越橘 越橘品种 光合特征
原文传递
2012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越桔属新品种及其特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国辉 王贺新 高雄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2012年美国农业部(USDA-ARS)公布了一些越桔属新品种以及特点。包括蓝莓新品种34个,具体包括北高丛蓝莓新品种14个,南高丛蓝莓新品种11个,兔眼蓝莓新品种9个;除公布蓝莓新品种外,还公布了蔓越桔新品种2个。北高丛蓝莓育出新品种的数量最... 2012年美国农业部(USDA-ARS)公布了一些越桔属新品种以及特点。包括蓝莓新品种34个,具体包括北高丛蓝莓新品种14个,南高丛蓝莓新品种11个,兔眼蓝莓新品种9个;除公布蓝莓新品种外,还公布了蔓越桔新品种2个。北高丛蓝莓育出新品种的数量最多,南高丛次之,兔眼最少。近年来的育种趋势是蓝莓育种研究者逐渐在提高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育种数量,同时也有更多的育种研究者越来越重视蔓越桔新品种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桔属 蓝莓 蔓越桔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蓝莓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乌凤章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2-35,共4页
以从日本引进在大连地区栽植的越橘属7个蓝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蓝莓种子的形态及其萌发特性,以期为辽宁南部地区蓝莓的引种栽培、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蓝莓品种之间种子形态特征和萌芽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半高丛... 以从日本引进在大连地区栽植的越橘属7个蓝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蓝莓种子的形态及其萌发特性,以期为辽宁南部地区蓝莓的引种栽培、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蓝莓品种之间种子形态特征和萌芽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半高丛蓝莓"北空"的种子千粒重最大,南高丛蓝莓最小;南高丛蓝莓"奥尼尔"种子长度明显高于其余品种;南高丛蓝莓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余类型,"布里吉塔"和"芝妮"种子萌发率最低;蓝莓的发芽速度很慢,平均发芽时间为30d左右。相关分析表明,蓝莓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种子 萌发 形态特征 萌芽率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蓝莓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英敏 李根柱 张自川 《辽宁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4,8,共5页
以大连地区引种栽培的南高丛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测量其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光合曲线分析表明,高温环境下光合生理活动表现较好的是蓝雨、海岸、比格克西,表现适中的是开普菲尔、奥尼尔、夏普蓝、蓝脊,表现较差的是蓝铃... 以大连地区引种栽培的南高丛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测量其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光合曲线分析表明,高温环境下光合生理活动表现较好的是蓝雨、海岸、比格克西,表现适中的是开普菲尔、奥尼尔、夏普蓝、蓝脊,表现较差的是蓝铃、薄雾、库帕;不同品种利用光强能力大小顺序为海岸>比格克西>蓝雨、开普菲尔、蓝铃、库帕>蓝脊>奥尼尔、夏普蓝>薄雾;各品种随温度变化蒸腾耗水潜力大小顺序为海岸>库帕、夏普蓝>比格克西>开普菲尔、蓝铃>蓝脊>薄雾>蓝雨>奥尼尔。研究结果对我国其他地区引种蓝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不同品种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高丛越橘的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13
作者 张自川 李根柱 +1 位作者 王贺新 徐国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26,共5页
以辽南地区种植的6个品种南北高丛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便携光合仪测量其在0、20、50、100、200、500、800、1 000、1 200、1 500、1 8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梯度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以辽南地区种植的6个品种南北高丛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便携光合仪测量其在0、20、50、100、200、500、800、1 000、1 200、1 500、1 8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梯度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参数,并用光合参数分析高丛越橘的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利用光强和适应强光的能力南高丛品种高于北高丛品种,依次为"库帕">"奥扎克蓝">"蓝脊">"蓝鸟">"卡拉">"大粒蓝金",利用弱光的能力和表观量子效率多数北高丛品种高于南高丛品种,为"大粒蓝金">库帕>"卡拉">"蓝鸟">"蓝脊">"奥扎克蓝";多数南高丛越橘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北高丛品种,为"蓝脊">"库帕">"卡拉">"大粒蓝金">"奥扎克蓝">"蓝鸟",北高丛品种"大粒蓝金"和"卡拉"蒸腾速率小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是节水耐旱的品种;研究结论旨在为我国种植高丛越橘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光合特征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越橘抗寒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乌凤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108,共7页
低温是限制越橘栽培区域和影响果实产量的重要环境胁迫因子。近年来,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鉴定许多与越橘抗寒性有关的基因或蛋白,为开发抗寒越橘新品种提供依据。文章从越橘抗寒性特点、内在冰核分布特征、抗寒分子机制及分子标... 低温是限制越橘栽培区域和影响果实产量的重要环境胁迫因子。近年来,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鉴定许多与越橘抗寒性有关的基因或蛋白,为开发抗寒越橘新品种提供依据。文章从越橘抗寒性特点、内在冰核分布特征、抗寒分子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归纳和总结,并预测今后越橘抗寒性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抗寒性 低温锻炼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蓝莓叶片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朱玉 黄磊 +6 位作者 党承华 王贺新 姜国斌 李根柱 张自川 娄鑫 郑云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5,共8页
为探讨不同强度高温对南高丛蓝莓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4个温度处理:对照(25℃)、轻度高温(30℃)、中度高温(35℃)和重度高温(40℃)对两年生南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幼苗(海岸、奥尼尔及蓝... 为探讨不同强度高温对南高丛蓝莓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4个温度处理:对照(25℃)、轻度高温(30℃)、中度高温(35℃)和重度高温(40℃)对两年生南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幼苗(海岸、奥尼尔及蓝脊)进行为期90 d的光照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增加海岸和蓝脊叶片的气孔密度,但对奥尼尔的气孔密度无影响。中度高温增大奥尼尔和蓝脊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和面积,但海岸的气孔长度比轻度高温减小23.5%(P<0.05)。高温使奥尼尔的气孔空间分布更加规则,而对海岸和蓝脊的影响不大。3个品种的叶片净光合反应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随高温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但其最大值随品种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南高丛蓝莓具有调整气孔结构特征和优化气孔空间分布格局提高其气体交换效率的功能,但在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导致气体交换参数对高温产生不同的响应,尤其表现在抵抗极端高温能力方面。结果有助于从叶片气孔特征变化角度深入理解不同高温强度对南高丛蓝莓气体交换产生影响的潜在机理,为蓝莓耐高温胁迫选育及引种栽培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胁迫 优化 蓝莓 高温胁迫 气孔结构和功能 气孔分布格局 气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片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28
16
作者 郑云普 徐明 +2 位作者 王建书 邱帅 王贺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12,共12页
气孔是植物叶片表面控制大气与植物间气体交换的孔状结构,对于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实验增温平台,研究了未来气候变暖对玉米叶片的气孔特征(包括气孔频度、气孔开口大小和形状以... 气孔是植物叶片表面控制大气与植物间气体交换的孔状结构,对于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实验增温平台,研究了未来气候变暖对玉米叶片的气孔特征(包括气孔频度、气孔开口大小和形状以及气孔分布格局)和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尽管增温并没有改变气孔密度(P>0.05),但却由于表皮细胞数目的减少导致气孔指数显著增加12%(P<0.05);(2)增温使气孔开口的长度显著减小18%(P<0.01),宽度增加26%(P<0.01),面积和周长分别增加31%(P<0.01)和13%(P<0.05);(3)实验增温还使单个气孔之间最近邻域的平均距离显著增加,表明气孔在玉米叶片上的分布变得更加均匀;(4)增温导致玉米叶片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增加52%(P<0.05)、163%(P<0.001)和81%(P<0.05);与此相反,玉米叶片的暗呼吸速率(Rd)却显著降低24%(P<0.01)。增温没有对细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通过改变玉米叶片的气孔频度、气孔开口大小和形状及其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来改变其气体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玉米 气孔特征 气体交换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笃斯越橘菌根形态结构及内生菌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苗迎秋 王贺新 +2 位作者 李根柱 张自川 汤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根的次生构造中,周皮由3~6层木栓细胞组成,其中最外1~2层呈凋落状,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均不明显,各占1~2层细胞。毛根包裹着1层或疏松... 对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根的次生构造中,周皮由3~6层木栓细胞组成,其中最外1~2层呈凋落状,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均不明显,各占1~2层细胞。毛根包裹着1层或疏松或紧密的菌丝层,没有根毛;内生菌根真菌主要侵染周皮细胞,个别也有侵染木质部的情况,但没有改变根的基本解剖结构。初步观察发现,长白山笃斯越橘的根部具有欧石楠类菌根菌(ERM)、暗隔内生菌根菌(DSE)和泡囊-丛枝菌根菌(VAM)等三种类型菌根真菌的分布,含有菌丝体的表皮细胞壁具有明显加厚迹象。另外,几乎所有笃斯越橘毛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笃斯越橘 菌根形态结构 内生菌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2个蓝莓品种幼苗生长及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乌凤章 朱心慰 +2 位作者 胡锐锋 王贺新 陈英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49,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2个高丛蓝莓品种幼苗的盐响应,以揭示其盐适应机制,为耐盐蓝莓品种选育及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北高丛蓝莓‘蓝丰’和南高丛蓝莓‘奥尼尔’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0、100、200和300 mmo...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2个高丛蓝莓品种幼苗的盐响应,以揭示其盐适应机制,为耐盐蓝莓品种选育及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北高丛蓝莓‘蓝丰’和南高丛蓝莓‘奥尼尔’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0、100、200和300 mmol·L^(-1)NaCl溶液处理40天,研究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受害情况以及矿质离子(Na^+、K^+、Ca^(2+)、Mg^(2+)和Cl^-)含量变化及其在根、茎、叶中积累、运输与分布特征。【结果】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各器官干物质量逐渐降低,其中‘蓝丰’在低盐(100 mmol·L^(-1))处理下,干物质量降低不明显,在高盐(200~300mmol·L^(-1))处理下明显降低,而‘奥尼尔’在盐处理下干物质量明显低于对照;2个蓝莓品种盐害指数明显增大,但相同盐浓度处理下,‘蓝丰’盐害指数低于‘奥尼尔’。2)随着盐胁迫的加重,2个蓝莓品种幼苗各器官Na^+和Cl^-含量均明显增大,叶片盐离子积累量高于根和茎,各器官K^+含量降低,根Ca^(2+)和Mg^(2+)含量以及茎Mg^(2+)含量降低;‘奥尼尔’茎Ca^(2+)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蓝丰’茎Ca^(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2个蓝莓品种幼苗叶Ca^(2+)和Mg^(2+)含量总体上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盐胁迫下,‘奥尼尔’茎、叶Na^+和Cl^-含量以及根Cl^-含量均高于‘蓝丰’;而‘蓝丰’各器官Mg^(2+)含量均高于‘奥尼尔’。3)盐胁迫下,2个蓝莓品种根、茎、叶中K^+/Na^+、Ca^(2+)/Na^+和Mg^(2+)/Na^+值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在高盐处理下,‘蓝丰’叶离子比值高于‘奥尼尔’。4)盐胁迫下,2个蓝莓品种从根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高于对照;从茎到叶和从根到叶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低于对照,其中‘蓝丰’从根到叶片钾和镁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强于‘奥尼尔’。【结论】低浓度盐胁迫对‘蓝丰’生长影响较小,对‘奥尼尔’生长影响较大;高浓度盐胁迫对2个蓝莓品种生长均产生较大影响。盐胁迫下,‘蓝丰’幼苗体内Na^+和Cl^-积累量低于‘奥尼尔’,各器官Mg^(2+)积累量高于‘奥尼尔’,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能力以及钾和镁的整体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强于‘奥尼尔’,这可能是其耐盐性强于‘奥尼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高丛蓝莓 离子平衡 吸收与运输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玉 黄磊 +6 位作者 郑云普 郝立华 姜国斌 王贺新 李根柱 张自川 弓晓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456,共1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高温对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方法】以6个高丛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品种的2 a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南高丛品种‘奥尼尔’‘海岸’和‘蓝脊’;北高丛品种‘公爵’‘布里吉他’和...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高温对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方法】以6个高丛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品种的2 a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南高丛品种‘奥尼尔’‘海岸’和‘蓝脊’;北高丛品种‘公爵’‘布里吉他’和‘蓝丰’),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生长温度的条件下,共设置4个温度处理,即对照(25℃)、轻度增温(30℃)、中度增温(35℃)和重度增温(40℃),利用印迹取样法及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6个越橘品种叶片气孔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结果】研究发现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增温产生的响应在南高丛和北高丛越橘2个类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区别。然而,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对高温的响应在不同品种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温改变了‘海岸’‘蓝脊’‘布里吉他’和‘蓝丰’的气孔结构特征,但没有对‘奥尼尔’和‘公爵’产生影响;同时,高温导致‘奥尼尔’和‘布里吉他’叶片气孔的空间分布变得更加规则。另外,高温处理导致高丛越橘品种叶片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其最大值随着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结论】高温条件下高丛越橘通过调整气孔结构特征和优化气孔的空间分布格局来进一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然而,气孔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能力在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各品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高温响应的不同,特别是在抵抗极端高温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高温胁迫 气孔结构和功能 气孔分布格局 气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积雪与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娄鑫 谷岩 +1 位作者 张军辉 韩士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0,共8页
以长白山地区3种不同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样观测与室内模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积雪与冻融过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季冻融过程使白桦成熟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MWD)出现显著下降(P<0.01),但并未显著... 以长白山地区3种不同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样观测与室内模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积雪与冻融过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季冻融过程使白桦成熟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MWD)出现显著下降(P<0.01),但并未显著影响白桦幼龄林和阔叶红松成熟林。冬季冻结及春季冻融过程都能显著影响团聚体MWD值(P<0.01);2)提前雪盖能够防止土壤秋冬季冻融及冬季土壤结冻,并能够显著增加团聚体MWD值,但并不能防止春季融雪冻融阶段团聚体MWD值下降。3)土壤团聚体在冻融过程中受到不同冻融次数、不同林型以及不同含水率影响,差异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冬季降水格局变化这些全球变化因素能够影响到雪盖、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从而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水稳性团聚体 温带森林 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