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
作者 宋波 周春辉 +2 位作者 侯力 李连宏 唐建武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病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准医学发展需要大力加速病理学科建设 被引量:9
2
作者 谢丰培 石宇 +3 位作者 李连宏 苑希明 吕申 张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共3页
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医学专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基因的可变性和多基因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使人类疾病特别是各种肿瘤呈异质性特征。异质性是个体问和个体内组织细胞与分子在时空两方面的动态变化所致,异质... 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医学专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基因的可变性和多基因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使人类疾病特别是各种肿瘤呈异质性特征。异质性是个体问和个体内组织细胞与分子在时空两方面的动态变化所致,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对疾病的处理应遵从“个性化”宗旨,而个性化的诊治必然要逐步实现“精准性”。精准性治疗依赖于精准性诊断,病理学诊断是多种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病理学科建设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敬东 王莉芬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74-476,共3页
原发性肝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像学检查是利用肿瘤的病理基础,对肝癌的密度及信号的变化及肿瘤的强化情况程度的观察,更深入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判断其预后及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肝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病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连宏 张朝 唐建武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病理学 医学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1042例肾活检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静 孙雷 +3 位作者 孙志刚 王波 白璐璐 赵志英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99年3月~2009年12月大连地区1042例肾脏病患者的肾穿刺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分别进行不同染色,行光镜及免疫荧光病理观察。[结果]活检病例男女比例为1∶1.15,...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99年3月~2009年12月大连地区1042例肾脏病患者的肾穿刺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分别进行不同染色,行光镜及免疫荧光病理观察。[结果]活检病例男女比例为1∶1.15,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占80.6%,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占17.8%,肾小管及间质性肾病占1.5%,遗传性肾病占0.1%。病理类型中IgA肾病(IgA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膜性肾病(MN)是最常见的PGN;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是最常见的SGN。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25.8%,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和41~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分别为22.6%和18.1%。[结论]大连地区肾脏病病理类型中IgA肾病是最多见的类型;性别以女性为多;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和中青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肾活检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1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湛丽 谢丰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 观察卵巢甲状腺肿的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对 18例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查与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 2 3~ 77岁。肿块部位 :右侧卵巢 8例 ,左侧卵巢 10例。甲状腺腺瘤 2例 ,甲状腺肿 16例。甲状腺肿中伴恶变者 2例 (... 目的 观察卵巢甲状腺肿的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对 18例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查与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 2 3~ 77岁。肿块部位 :右侧卵巢 8例 ,左侧卵巢 10例。甲状腺腺瘤 2例 ,甲状腺肿 16例。甲状腺肿中伴恶变者 2例 (其中乳头状癌 1例 ,柱状细胞癌 1例 ) ,合并同侧其他类型卵巢肿瘤者 5例 (其中黏液性囊腺瘤 1例 ,浆液性囊腺瘤 1例 ,浆液性乳头状癌 1例 ,囊性畸胎瘤 1例 ,表皮样囊肿 1例 ) ,合并对侧卵巢囊性畸胎瘤者 3例。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中可见到正常位置甲状腺发生的各种病理学改变 ,如罕见的甲状腺柱状细胞癌。卵巢甲状腺肿可能起源于胚胎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 病理学 胚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教学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军 魏元怡 +3 位作者 于霄 孙雷 李连宏 唐建武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3期59-60,共2页
病理学是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的基础医学学科,同时也是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在临床实践中,病理学诊断是各种临床诊断中最可靠的依据和金标准;是重要的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病理学实验"课属于形态学实验,数... 病理学是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的基础医学学科,同时也是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在临床实践中,病理学诊断是各种临床诊断中最可靠的依据和金标准;是重要的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病理学实验"课属于形态学实验,数字化教学在形态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病理学学科特点,在实验教学建立数字化教学及其应用评价,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标本质量,方便学生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病理实验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病理医师的行业入门之道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众 谢丰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5-1237,共3页
1936年,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AMA)病理和生理部及美国临床病理学协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Pathologists,ASCP)各指派4位专家,授权并组建病理学委员会(AmericanBoardofPathology,ABP)。目前,美... 1936年,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AMA)病理和生理部及美国临床病理学协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Pathologists,ASCP)各指派4位专家,授权并组建病理学委员会(AmericanBoardofPathology,ABP)。目前,美国病理住院医师的从业申请、评估、考核与资格证书的颁发由ABP统一管理。2012年ABP在《BookletofInformation))中公布该机构的任务:确定病理医师资格标准;对申请及经基本专业与亚专业培训人员进行评估,考核并授予病理医师资格证书;对已获得ABP证书的医师提供一种能维持其资格的程序;ABP对病理专业培训程序进行检查,并对受训的住院医师及其指导者给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医师 美国 入门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膀胱壁病理电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治璐 李连宏 高船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症 ( BPH)并发尿潴留膀胱逼尿肌功能变化。方法 :对 10例 BPH并慢性尿潴留患者实施前列腺摘除术时取膀胱平滑肌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同时用 1例外伤性膀胱破裂及 1例膀胱异物患者的膀胱平滑肌组织作对照。结果 :...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症 ( BPH)并发尿潴留膀胱逼尿肌功能变化。方法 :对 10例 BPH并慢性尿潴留患者实施前列腺摘除术时取膀胱平滑肌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同时用 1例外伤性膀胱破裂及 1例膀胱异物患者的膀胱平滑肌组织作对照。结果 :BPH并慢性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平滑肌显示出下列病变 ,即平滑肌细胞肥大 ,排列紊乱 ,细胞间连接结构减少 ,其中以胞突连接为主 ,细胞内线粒体肿胀 ,胞膜有高电子密度沉积物 ,脱落细胞胞浆成分散在细胞间隙 ,平滑肌间隙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结论 :膀胱逼尿肌病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 BPH引起的逼尿肌功能损害 ,有利于对前列腺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正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尿潴留 膀胱逼尿肌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生病毒感染荷瘤小鼠的肿瘤病理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雪飞 白杰 黄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3-374,共2页
本文利用芽生病毒腹腔注射免疫治疗荷瘤小鼠腹水型肿瘤,着重进行了免疫抗肿瘤的实验病理观察。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抗体法,证明被芽生病毒感染的荷瘤小鼠腹水型肿瘤细胞表面具有该病毒的抗原。
关键词 芽生病毒感染 小鼠 腹水型肿瘤 肿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波 唐建武 +3 位作者 王波 崔晓楠 周春辉 侯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4-780,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由肿瘤转移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和其发生机制不清,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高低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高转移)...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由肿瘤转移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和其发生机制不清,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高低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高转移)和Hca-P(低转移)的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提取Hca-F和Hca-P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通过体外反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探针,cRNA探针经片段化处理后分别与AffymetrixGeneChip誖MOE430A(包括22690个转录本对应于约14500个小鼠已知基因和4371个EST)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等处理并用生物信息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Hca-P细胞相比较,Hca-F细胞中有901个(6.2%)基因表达上调幅度≥2倍,有129个(3%)EST上调幅度≥2倍。在公布的差异最显著的33个包括endoglin(EDG;CD105)、Mcam(Muc18;Mel-CAM;CD146)、Cdc42ep5(CEP5;Borg3)、Ptprr(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receptortype,R)、F2r[coagulationfactorⅡ(thrombin)receptor;Par1;ThrR]、D7Ertd458e(necl-5)、NR1D1、Serpinh1(HSP47)、AXL、Mak和Areg(AR)等基因表达中,上调幅度在29.86~13.93倍之间。根据GO(GeneOntology)分类和Treeview分析,这33个基因的功能主要为促血管生成、细胞粘附、信号转导、细胞运动、转录、分子伴侣活性、蛋白激酶活性和受体结合等。结论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大量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对这些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的验证有助于找到淋巴道转移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它们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遗传学 细胞株 基因芯片 淋巴转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VEGF、MMP-9及COX-2蛋白表达与淋巴道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丽辉 王波 +2 位作者 李连宏 湛丽 张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乳腺浸润癌(有淋巴结转移者39例...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乳腺浸润癌(有淋巴结转移者3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5例)中VEGF、MMP-9、COX-2和CD34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VEGF、MMP-9、COX-2的表达与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MMP-9、COX-2蛋白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5);COX-2的表达随着乳腺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强;MVD值高者生存时间短。结论乳腺癌VEGF、MMP-9、COX-2蛋白表达与其淋巴道转移和MVD有关,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血管生成能力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道转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环氧化酶-2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与巨噬细胞浸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静 孙雷 +3 位作者 庄永杰 唐建武 白璐璐 孙喜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4-17,29,共5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与巨噬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宽块形成及冠状动脉进行性狭窄的关系。[方法]从39例尸检标本中获得39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的标本。应用弹力纤维染色及电脑软件分析系统,测量其狭窄...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与巨噬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宽块形成及冠状动脉进行性狭窄的关系。[方法]从39例尸检标本中获得39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的标本。应用弹力纤维染色及电脑软件分析系统,测量其狭窄程度,并根据其狭窄程度将其分为3组(A组:〈50%;B组:50%~75%;C组:〉75%)。B组与C组中又根据粥样斑块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以20%和30%为界,分为两个亚组,即B1(〈20%)、a2(≥20%)和C1(〈30%)、C2(≥30%)。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来检测巨噬细胞(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在冠状动脉宽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组与C组的中膜巨噬细胞浸润的个数(6.38±7.68,6.09±4.95)明显高于A组(0.78±0.67),P〈0.05。B2和C2的宽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42.94±6.54,67.20±15.63)和巨噬细胞数(189.17±78.92,195±71.93)明显高于B1(16.74±3.18,5.20±27.52)和C1(16.84±4.89,110±13.60),P〈0.05。②MCP-1和NF—κB的阳性表达出现在粥样宽块处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尤以在泡沫细胞处更加明显;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2,P〈0.001)。[结论]动脉局部核因子-κB和MCP-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并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及巨噬细胞的浸润,而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进行性狭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巨噬细胞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夏雪雁 李连宏 +1 位作者 李先承 姜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6-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PCa和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TEN的表达。结果:43例PCa组织中Survivin...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PCa和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TEN的表达。结果:43例PCa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为81.40%,随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5例BPH组织中未见其阳性表达。PTEN蛋白在43例P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23%,PTEN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5例BPH组织中PTEN蛋白均呈阳性反应。结论:Sur-vivin蛋白和PTEN的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Survivin和PTEN,对诊断PCa、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URVIVIN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术中细胞学与冷冻诊断的互补作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平 王燕霞 +2 位作者 赵俊军 白艳 张庆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2-112,i014,共2页
为提高乳腺肿瘤术中诊断的准确性,对717例乳腺肿瘤病例进行分析,针对印片、刮片细胞学诊断中出现的可疑阴性及假阳性病例,重点探讨细胞学诊断与冷冻诊断的互补作用.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术中 细胞学诊断 冷冻诊断 互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丰 龚开政 +2 位作者 张振刚 王波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细胞培养 差速贴壁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urvivin、TrkB和BDN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天卿 任海军 +1 位作者 温爽 张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和分析Survivin、TrkB和BDNF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原... 目的观察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和分析Survivin、TrkB和BDNF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黏膜组织和34例淋巴结癌转移组中对应的阳性淋巴结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7%(46/64)、60.93%(39/64)和59.37%(38/64),而癌旁黏膜组织无一例表达。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浸润至胃壁全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Ⅲ~Ⅳ组的Survivin、TrkB和BDN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浸润至胃壁全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Ⅰ~Ⅱ组(分别P〈0.01)。研究还显示,Survivin与TrkB和BDNF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Survivin阳性表达与TrkB和BDNF呈正相关(P〈0.05)。胃癌转移组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2.35%,28/34;76.47%,26/34;70.58%,24/34)均较原发癌(88.23%,30/34;85.29%,29/34;82.35%,28/34)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分别P〉0.05)。结论Survivin、TrkB和BDNF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urvivin、TrkB和BDNF可有助于判断胃癌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素基因蛋白 酪氨酸激酶受体B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CDK4、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疏楠 李连宏 +2 位作者 孙志刚 王波 李静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P16、CDK4、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P16、CDK4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P16、CDK4在Ⅰ级与Ⅱ... [目的]探讨P16、CDK4、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P16、CDK4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P16、CDK4在Ⅰ级与Ⅱ级、Ⅲ级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16、CDK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cyclinD1在Ⅰ级与Ⅱ级、Ⅲ级中的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呈现升高趋势。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ER、PR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16蛋白的失表达和CDK4、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CDK4 CYCLIND1 乳腺癌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异质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众 王华新 谢丰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1肿瘤异质性概述 异质性是哺乳类动物在体内生长与体外培养细胞群表现的普遍特征。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群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由多能性与部分定向性细胞组成。成体器官干细胞含有多种不同再生能力的细胞亚群。干细胞的分化后代在一定... 1肿瘤异质性概述 异质性是哺乳类动物在体内生长与体外培养细胞群表现的普遍特征。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群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由多能性与部分定向性细胞组成。成体器官干细胞含有多种不同再生能力的细胞亚群。干细胞的分化后代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发育的可塑性。可见,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既具自我更新及繁殖分化后代的共同干性,也在一定条件下表达干细胞的多能性与分化后代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质性 瘤间异质性 瘤内异质性 遗传异质性(克隆选择) 癌干细胞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和ERK在大鼠心肌缺氧预处理延迟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丰 龚开政 +1 位作者 张振刚 吕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在大鼠缺氧预处理 (APC)延迟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 (A/R)损伤和APC延迟心肌保护模型 ,用PKC兴奋剂 (PMA)模拟预处理延迟保...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在大鼠缺氧预处理 (APC)延迟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 (A/R)损伤和APC延迟心肌保护模型 ,用PKC兴奋剂 (PMA)模拟预处理延迟保护模型 ,分别应用PKC和ERK抑制剂干预模型 ,并在各组相当于预处理后 10min取材检测ERK活性。以实验终点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细胞存活率、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结果 :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SOD含量均显著高于A/R组 (P <0 0 5 ) ,培养液内LDH漏出和心肌细胞内MDA含量显著低于A/R组 (P <0 0 5 ) ,ERK活性显著高于A/R组 (P <0 0 5 ) ,应用PMA激活PKC可以模拟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ERK阻滞剂PD980 5 9消除了缺氧和PMA的预处理保护作用 ,并抑制了预处理后的ERK活性的升高 ;PKC抑制剂多粘菌素B对APC引起的ERK激活及延迟保护作用无明显影响 ,但可抑制PMA诱导的保护现象。结论 :ERK活化可能是APC延迟保护机制中的必须信号转导途径 ;PKC活化可以通过激活ERK启动缺氧预处理的延迟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 ERK 大鼠 心肌缺氧 预处理 延迟保护机制 作用 蛋白激酶C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