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SSCP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桂芳 张卓然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PCR- SSCP是利用DNA单链构象具有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的一种分析技术 ,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学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总结。
关键词 PCR-SSCP 微生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跨校学习的成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慎侠 刘欣 +3 位作者 王云华 张伟 黄敏 孙文长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大连医科大学作为建课方,利用超星平台录制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大连大学作为使用方与大连医科大学合作跨校学习。迄今共有5届医学检验专业的345名学生注册使用。为了总结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根据不足做好整改,本文向2016—2018级的227... 大连医科大学作为建课方,利用超星平台录制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大连大学作为使用方与大连医科大学合作跨校学习。迄今共有5届医学检验专业的345名学生注册使用。为了总结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根据不足做好整改,本文向2016—2018级的227名学生发放相应问卷,共收回2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跨校学习总体满意程度为79.7%,学生也对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意见,如及时沟通、加强互动等。通过调查,本文总结了经验,发现了不足,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持续地改进,同学们的满意度也升高了28.9%。基于互联网+的跨校学习模式,实现了两校间优质教学资源和师资的共享,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可能是今后高等院校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学微生物学 跨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在微生物学理论课中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婧 宁安红 黄敏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多媒体 传统教学 微生物学理论课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邓国英 杨淑凤 +1 位作者 祝丹娜 孙文长 《微生物与感染》 2018年第5期319-322,共4页
在讲授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本文提出了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可融入人文教育的几项知识点,希望对该课程的医学人文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 医学人文 教育 医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和考试模式下的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国英 孙文长 +3 位作者 杨淑凤 李星云 戴晓冬 刘欣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6期378-384,共7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和总结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使用大连医科大学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对2021年参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线上学习和考试的641名学生的试卷进行分... 本研究旨在评估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和总结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使用大连医科大学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对2021年参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线上学习和考试的641名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试卷各章节的正确率、难度系数、信度和区分度。结果显示,本次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各章节正确率为70%~90%,考试平均分72.28,及格率85%,优秀率4%。试卷总体质量良好,难度略偏易,难度系数0.72。信度和区分度好,区分度0.29,信度为0.9。2021年线上教学与2019年线下教学的学生期末试卷成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证实本次线上考试试卷总体质量良好,能够客观体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线上教学效果基本满意。本研究还比较了试卷中各题型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线上考核试卷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世航 张卓然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分析技术之一。近年来,CE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多肽、药物等大分子物质的分析,核酸序列测定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在微生...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分析技术之一。近年来,CE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多肽、药物等大分子物质的分析,核酸序列测定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在微生物学领域,CE除了在微生物基因测序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在微生物学检测方面,CE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CE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颗粒及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技术 微生物学研究 应用 高效毛细管电泳 大分子物质 生物学领域 生物学检测 生命科学 序列测定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体会
7
作者 宁安红 董晓宇 +1 位作者 曹婧 范晓磊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欣 邓国英 +2 位作者 杨淑凤 李星云 戴晓冬(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69-2173,F0004,共6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由过强自身免疫应答导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研究认为AID的发病主要源于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叠加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与AID发生的相关性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由过强自身免疫应答导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研究认为AID的发病主要源于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叠加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与AID发生的相关性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病原微生物感染与AID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微生物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非培养鉴定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卓然 高鹏 +2 位作者 李琳 周世航 詹銮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24,共7页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3S 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 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 微生物非培养法鉴定技术 16S RDNA PCR—CE—SSCP PCR—CE—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实验室食品检验质量控制分析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月守 赵文琪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2期45-4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国家对食品微生物检验也更加重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要详细了解食品中微生物检验流程,查找影响检验结果的要素,增强食品检验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本文针对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国家对食品微生物检验也更加重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要详细了解食品中微生物检验流程,查找影响检验结果的要素,增强食品检验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本文针对微生物实验室食品检验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实验室 食品检验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科研融入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以提高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体会 被引量:7
11
作者 钟民涛 刘磊 黄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53-354,356,共3页
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倡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作为一种有效尝试,经过40年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诸多知名高校普遍效仿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部... 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倡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作为一种有效尝试,经过40年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诸多知名高校普遍效仿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秉承这一思路,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Research Training Plan,简称SRTP),被普遍认为是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 教学改革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淑凤 邓国英 +1 位作者 刘欣 孙文长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实验的考核及评价等几方面来探讨数字...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实验的考核及评价等几方面来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资源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生物学组建及教学模式的探讨
13
作者 崔昱 黄敏 +3 位作者 范晓磊 郑莉莉 戴晓冬 秦元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01-403,共3页
伴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和学科发展正面临着各种问题。作者提出病原生物学组建方式,并对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式及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所施行措施。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学科组建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星云 钟民涛 +5 位作者 刘欣 王晓丽 张伟 杨淑凤 邓国英 黄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53-854,共2页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学生今后的实践能力。而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坚实本文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科学设计...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学生今后的实践能力。而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坚实本文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科学设计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平台同步对接四个方面阐述了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原文传递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体会与改革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婧 宁安红 +1 位作者 张蓓蓓 徐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5-1068,共4页
通过分析留学生及医学微生物学的特点,从教师的选择、教材的选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考试方法和加强实验教学等环节改进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归纳对比法教学、典型病案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来提... 通过分析留学生及医学微生物学的特点,从教师的选择、教材的选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考试方法和加强实验教学等环节改进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归纳对比法教学、典型病案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来提高授课质量等,探索医学微生物学留学生教学,为医学微生物学留学生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留学生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更正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巴斯德制备狂犬病疫苗的一处描述错误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国英 杨淑凤 +2 位作者 张伟 刘欣 孙文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968-970,共3页
在目前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关于巴斯德研制狂犬病疫苗的过程有一处描述错误,即兔脑中的固定毒株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本文根据文献特此更正为"明显增强",并利... 在目前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关于巴斯德研制狂犬病疫苗的过程有一处描述错误,即兔脑中的固定毒株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本文根据文献特此更正为"明显增强",并利用现今的免疫学原理解释了当时疫苗发挥作用的机制。同时也对巴斯德的学术贡献略加叙述,让医学生对疫苗背后的人文知识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 狂犬病病毒 兔疫苗
原文传递
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邓国英 孙文长 +3 位作者 杨淑凤 刘欣 赵越 范晓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031-1032,共2页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要注重教材的选取、多媒体课件的制备、备课及课堂组织教学等方面。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学过程中重视相关问...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要注重教材的选取、多媒体课件的制备、备课及课堂组织教学等方面。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学过程中重视相关问题的出现并积极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医学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某些知识点的更新与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淑凤 邓国英 +2 位作者 张伟 刘欣 孙文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460-1463,共4页
医学微生物学教材是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必备工具,同时也是接触该学科前沿知识的重要媒介。随着生命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教材应及时更新。本研究就我国医学院校普遍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8版)教材中需要更... 医学微生物学教材是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必备工具,同时也是接触该学科前沿知识的重要媒介。随着生命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教材应及时更新。本研究就我国医学院校普遍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8版)教材中需要更新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解析。这些知识点的更新和解析将有助于《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的再版,也有利于该学科的教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有氧呼吸 卡介苗 乙型肝炎病毒 肺孢子菌属
原文传递
PBL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欣 戴晓冬 +3 位作者 邓国英 李星云 杨淑凤 范晓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46-1046,1054,共2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国外医学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其优越性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极大关注。在这种模式的启发下,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堂病例讨论课,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取得了令人满...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国外医学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其优越性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极大关注。在这种模式的启发下,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堂病例讨论课,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乳酸杆菌 ATCC7469 粪链球菌 ATCC 8043 叶酸
原文传递
溶脲脲原体及其两个生物群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世航 张卓然 +3 位作者 高鹏 许国旺 郑白宇 张振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阐明溶脲脲原体及其2个生物群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系。方法使用通用引物-PCR-毛细管电泳法对淋菌性尿道炎组,非淋菌性尿道炎组和对照组中的溶脲脲原体的2个生物群进行检测。结果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检出率高于... 目的阐明溶脲脲原体及其2个生物群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系。方法使用通用引物-PCR-毛细管电泳法对淋菌性尿道炎组,非淋菌性尿道炎组和对照组中的溶脲脲原体的2个生物群进行检测。结果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在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对照组中,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是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一定关系的,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可能才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而生物群1不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球菌的增殖有可能抑制尿道中的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生物群 非淋菌性尿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