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蒸汽驱油井硫化氢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雨 姜茗洲 +3 位作者 吕冲 孙杨 许浩 刘宝成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806-1808,共3页
针对辽河油田矿场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以蒸汽驱油井为模拟对象,以单井硫化氢气体的产出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硫化氢防治和提高单井产油量"增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去除剂随蒸汽进入储层后,一方面降低了... 针对辽河油田矿场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以蒸汽驱油井为模拟对象,以单井硫化氢气体的产出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硫化氢防治和提高单井产油量"增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去除剂随蒸汽进入储层后,一方面降低了原油黏度,另一方面单井硫化氢的产量得到了明显的降低。采用"蒸汽+去除剂"注入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产量,还可进一步去除从油井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从而降低在开发过程中因硫化氢气体而引起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硫化氢 表面活性剂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2
作者 杨为华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如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石热解和储层物性等,对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营四段)致密油藏类型、分布特征、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并从烃源岩评价、储层特征、构造活动和输导体系4个方面对致密... 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如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石热解和储层物性等,对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营四段)致密油藏类型、分布特征、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并从烃源岩评价、储层特征、构造活动和输导体系4个方面对致密油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双城断陷营四段致密油藏的类型及分布规律为,自中部洼槽向两侧斜坡依次发育源内岩性油藏、近源断层-岩性、地层油藏和远源构造油藏,油藏为一期成藏,主成藏期为晚白垩世姚家组沉积末期—嫩江组沉积初期(80~78 Ma)。(2)研究区营四下亚段发育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的生烃潜力较大,中部洼槽为生、排烃中心,生、排烃强度均较高,分别为(20~300)×10^(4)t/km^(2)和(5~53)×10^(4)t/km^(2);营四上亚段发育的扇三角洲相含砾砂岩储层厚度大、连续性好,前缘砂体延伸入湖,平均孔隙度为11.4%,平均渗透率为0.95 mD,其中孔隙度大于8.0%、渗透率高于0.85 mD的相对优质储层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目标;深层各类圈闭在早白垩世泉头组沉积末期即已形成,而主成藏期时研究区构造活动较弱,有利于油藏的形成和保存;由断裂、不整合和连通砂体组成的多类型立体输导体系是油气运移主要通道,促进油气向两侧斜坡汇聚。(3)研究区致密油成藏受“源-扇-体”耦合控制,围绕生烃洼槽呈环带状分布,具有大面积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中部洼槽为源内“源-储叠置、网毯连接、扇体聚集”成藏模式,东部斜坡为近源“源-储紧邻、断-砂匹配、阶梯运移”成藏模式,西部陡坡为远源“源-储分离、‘Y’型运聚、高点富集”成藏模式。被泥岩包裹或与泥岩互层式接触的扇体、油源断裂附近的断层-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靠近油源断裂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分别是中部洼槽、东部斜坡和西部斜坡的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油 断陷盆地 源内自生自储 近源岩性地层油藏 远源构造油藏 输导体系 营城组四段 白垩系 双城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对油藏及流体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选茹 程林松 +2 位作者 刘双全 关宇 贺永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对油藏及流体的适应性及范围进行了研究,给出了 SAGD对原油粘度、油层水平渗透率、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油层埋藏深度的适应性界限,制作了累积油汽比及平均日产油量随上述因素变化...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对油藏及流体的适应性及范围进行了研究,给出了 SAGD对原油粘度、油层水平渗透率、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油层埋藏深度的适应性界限,制作了累积油汽比及平均日产油量随上述因素变化的关系图版,并得出上述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式,进而得到三维关系曲面。利用这些图版和关系式可以对类似油藏SAGD的开发效果及适应性进行分析预测,为同类油藏开展SAGD技术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适应性 数值模拟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选茹 程林松 +3 位作者 刘双全 唐华 关宇 贺永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47,96,共5页
针对双水平井及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两种常用布井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Surfer 制图软件制作出重力过程中泄油初期、高峰期及泄油后期不同泄油阶段蒸汽腔截面的温度场、压力场、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场图,更直观、形... 针对双水平井及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两种常用布井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Surfer 制图软件制作出重力过程中泄油初期、高峰期及泄油后期不同泄油阶段蒸汽腔截面的温度场、压力场、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场图,更直观、形象的描述了SAGD的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过程以及不同泄油阶段蒸汽腔形状及泄油机理,并对两种布井方式的重力泄油效果进行了比较,为SAGD技术的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渗流机理 重力泄油 布井方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分形分维方法研究流动单元 被引量:9
5
作者 师永民 张玉广 +3 位作者 何勇 郑海飞 吕文忠 郑红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利用取心井铸体薄片获得的图像资料和毛管压力曲线,通过图像分形几何学方法以分维数的形式定量地表征出了复杂的微观孔隙喉道结构特征,发现能够很好地划分和评价孔隙岩石中油、气、水的渗流差异,可以用于储层微观流动单元表征。文中阐... 利用取心井铸体薄片获得的图像资料和毛管压力曲线,通过图像分形几何学方法以分维数的形式定量地表征出了复杂的微观孔隙喉道结构特征,发现能够很好地划分和评价孔隙岩石中油、气、水的渗流差异,可以用于储层微观流动单元表征。文中阐述了岩石微观孔隙喉道结构分形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应用于表征流动单元的依据。建立了中国西部砾岩低渗透油藏微观孔隙喉道分维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计算图版,据此在油藏中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获得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计算微观孔隙喉道分维数,开展全油藏流动单元划分与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分形分维方法研究储层微观流动单元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毛管压力曲线 分形几何学 砾岩油藏 低渗透 微观孔隙喉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浸水对应力应变扰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易金 李自安 +4 位作者 张露 朱江建 朱炎 陈广浩 林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9,103,共6页
以大庆油区杏树岗南部开发区为例,对注采过程中泥岩浸水软化引起的应力应变局部扰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泥岩浸水对应力应变的扰动,以及对地层压力与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泥岩浸水对不同层位应力的扰动情况各不相同,造... 以大庆油区杏树岗南部开发区为例,对注采过程中泥岩浸水软化引起的应力应变局部扰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泥岩浸水对应力应变的扰动,以及对地层压力与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泥岩浸水对不同层位应力的扰动情况各不相同,造成了层间应力状态的差异。层间应力状态的差异、泥岩层浸水后自身力学性质的弱化、注采引起的层内及层间孔隙流体压差、泥岩层与砂岩层之间渗透率和岩性的差异以及高压注水引起的有效应力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萨尔图油层组的萨Ⅰ—萨Ⅱ泥岩夹层附近剪切应变高度集中,进而引起泥岩夹层套管的剪切变形与错断。萨Ⅰ—萨Ⅱ泥岩夹层的剪切应变增量随泥岩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其随地层压力增大而增大的速率在泥岩浸水后明显增大。因此,在泥岩浸水后,应适当降低泥岩夹层毗邻储层的注水压力和地层压力,从而缓解泥岩夹层的剪切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浸水 应力应变套管损坏 储层注水 数值模拟 大庆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测量套管应力
7
作者 孟凡顺 王再山 王春镛 《无损检测》 2003年第11期579-580,584,共3页
根据超声波法测量材料应力原理,采用声速仪对套管进行了应力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声速与套管的应力变化有较明确的对应关系,单轴应力的测量结果具有相当高的精度。该试验可为套损预测和套管超声应力检测仪的研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套管 应力测量 声速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电隔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高翔 刘春凤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7期37-38,41,共3页
电磁波发射系统采用垂直电场激励方式,需要将井下钻具分为相互绝缘的两极,因此井下电隔离技术是电磁波无线传输仪器的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将井下钻具分成相互绝缘的两极,另一方面需要和内部天线的两极分别连接并导通。... 电磁波发射系统采用垂直电场激励方式,需要将井下钻具分为相互绝缘的两极,因此井下电隔离技术是电磁波无线传输仪器的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将井下钻具分成相互绝缘的两极,另一方面需要和内部天线的两极分别连接并导通。对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其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短节 电磁波 无线传输 垂直电场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及其在页岩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51
9
作者 黄文彪 邓守伟 +3 位作者 卢双舫 于玲 胡硕 张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4-711,共8页
泥页岩存在较强的有机非均质性,实测地化数据受到样品数量的限制,难以精确描述油气在泥页岩体系中的分布特征。基于改进的ΔlgR模型评价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和残留烃含量,参照页岩油资源评价分级标准,可清楚地刻画页岩油富集、低效、无效... 泥页岩存在较强的有机非均质性,实测地化数据受到样品数量的限制,难以精确描述油气在泥页岩体系中的分布特征。基于改进的ΔlgR模型评价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和残留烃含量,参照页岩油资源评价分级标准,可清楚地刻画页岩油富集、低效、无效资源的空间分布。根据热解色谱分析参数校正实验和组分生烃热模拟实验,确定S1的重烃、轻烃补偿系数,采用体积法定量评价不同级别页岩油资源量,指明有利的勘探区块。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ΔlgR模型较好地改善了测井资料评价地化参数的精度,可操作性强。应用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页岩油资源主要富集在青山口组一段中、下部,区域上分布于扶新隆起、红岗阶地和长岭凹陷北部,富集资源量48.08×108t,约占总资源量的1/3。通过有机非均质性刻画来评价页岩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不仅阐明了页岩油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还节约分析化验的成本,为页岩油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实质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页岩油气 资源评价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凹陷姚一段致密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5-645,共11页
综合地震、地质、地球化学、生产测试等资料,在古龙凹陷姚一段致密油藏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古龙凹陷姚一段发育5种致密油藏,由古龙向斜向周缘斜坡由砂岩透镜体油藏变为上倾尖灭岩性油... 综合地震、地质、地球化学、生产测试等资料,在古龙凹陷姚一段致密油藏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古龙凹陷姚一段发育5种致密油藏,由古龙向斜向周缘斜坡由砂岩透镜体油藏变为上倾尖灭岩性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和断块油藏,鼻状凸起顶部为断背斜油藏;致密油藏的形成受烃源岩及超压分布、圈闭类型、油源断裂和优质储集层联合控制,青一段湖相泥岩不仅是致密油藏的物质基础,其形成的异常高压是古龙向斜致密油充注的主要动力;大规模成藏前各类圈闭已形成,两侧高部位构造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是致密油运移指向区以及有利的聚集部位,主成藏期开启的反转期断层是致密油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分流河道优质储集层是致密油聚集的有利储集层;各构造单元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存在差异,古龙向斜为“超压驱动、断层垂向输导、局部甜点富集”成藏模式,新站鼻凸为“超压+浮力接力驱动、断层垂向输导、有利圈闭聚集”成藏模式,新肇斜坡为“超压+浮力联合驱替、断-砂接力运移、有利储集层聚集”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凹陷 致密油藏 姚家组 青山口组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如何正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问题
11
作者 陈纯福 《大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企业 中国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永恒主题──兼论如何解开政治体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束缚
12
作者 王永洲 《大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强化管理 政治体制影响 政企分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岗位观念
13
作者 权贵春 《大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企业职工 岗位观念 主观能动性 人事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ТБВ1-108和УТБВ1-108型设备对油井井底附近地层进行热压处理的技术规范
14
作者 В.Н.Макаров М.Д.Еникеев +2 位作者 胡德新(翻译) 田立志(翻译) 赵耀五(校对) 《石油石化节能》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介绍了俄罗斯油田用于油井井底热压处理增产措施的两种设备ТБВ1- 10 8和УТБВ1- 10 8,并从技术角度对设备的原理、结构及现场应用给予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油井 热压处理 处理设备 结构 工艺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中烃源岩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翔 何生 +2 位作者 陈召佑 刘萍 王芙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5-1066,共12页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重要的含油气层位,属典型的岩性油藏,具有含油层位多、成藏关系复杂的特点,其中烃源岩发育特征对岩性油藏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露头和测井资料,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重要的含油气层位,属典型的岩性油藏,具有含油层位多、成藏关系复杂的特点,其中烃源岩发育特征对岩性油藏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露头和测井资料,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和SQ3三个三级层序,研究了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力烃源岩赋存于湖侵体系域,以长7段为代表,属湖泊扩张至最大湖泛期物源补给欠补偿时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缺乏大量陆源碎屑注入而发育腐泥组占绝对优势的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高位体系域亦发育有烃源岩,如长9段和长6-4+5段,属最大湖泛期后物源补给超过基准面上升而向湖盆推进的滨湖相、浅湖相沉积,陆源碎屑输入致其表现为腐植型占优势且具较高有机质丰度的烃源岩.油源对比显示延长组油源主要来自晚三叠世延长组最大湖泛期形成的长7段湖侵体系域,说明不同体系域烃源岩对延长组油藏的贡献存在差异.层序地层沉积动力背景下体系域可容纳空间垂向与侧向变化,不仅决定体系域内部沉积相类型展布,更直接控制体系域内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研究层序地层格架中不同体系域内烃源岩赋存的差异性,有助于在层序沉积背景下预测和评价盆地内烃源岩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三叠系延长组 层序地层学 烃源岩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天然气微渗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广群 陈敏烨 《国外油田工程》 2002年第8期31-33,共3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裂缝中连续气相流及微渗漏机理。气泡上升机理不能解释观察到的微渗漏。裂缝的几何形态控制渗漏的速度和流量。在较大裂缝的条件下 ,气体毛细管压力很低 ,此时地表渗漏可能由地层运移路径及油气藏上方的裂缝引起。可...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裂缝中连续气相流及微渗漏机理。气泡上升机理不能解释观察到的微渗漏。裂缝的几何形态控制渗漏的速度和流量。在较大裂缝的条件下 ,气体毛细管压力很低 ,此时地表渗漏可能由地层运移路径及油气藏上方的裂缝引起。可采用解释宏观渗漏机理来解释垂向微渗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微渗机理 研究 连续气相流 裂缝
原文传递
用化学-负压综合处理工艺强化开采低渗透储层
17
作者 杨淑香 张淑敏 《国外油田工程》 2002年第10期16-18,共3页
俄罗斯研制出一种强化开采低渗透储层的化学负压综合处理工艺。主要程序是 :依次往产层注入化学剂 ,延缓反应 ,在负压条件抽汲出已反应的化学剂。实验表明 ,该方法可以成倍地增加原油产量 ,降低含水率 。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化学-负压综合处理工艺化学剂 CH∏X-9030型 组合剂 三次采油
原文传递
气举插入式管柱完井可节省资金和增加适应性
18
作者 J.D.Brakel I.Taggart 何继峰 《国外油田工程》 2002年第9期44-46,共3页
Brent油田从 70年代中叶开始开发 ,目前正走向其经济生命的终点。然而较大的剩余油储量———尽管只有原始储量的 4 0 % ,以及较高的油气比都使该油田可以通过降低油藏压力来延长开采寿命。这种降压措施将使油田增加约10~ 15年的经济... Brent油田从 70年代中叶开始开发 ,目前正走向其经济生命的终点。然而较大的剩余油储量———尽管只有原始储量的 4 0 % ,以及较高的油气比都使该油田可以通过降低油藏压力来延长开采寿命。这种降压措施将使油田增加约10~ 15年的经济生命。由于Brent油田的规模和复杂性 ,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降压工程给油田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完井设计对于管理这些不确定因素异常重要。经济有效的油藏管理 (层间隔离 )是一个先决条件 ,而且所选定的完井设计应该适应砂、垢 ,甚至H2 S的管理。尤其是某些井将需要人工 (气 )举升 ,尽管这些井的数量和位置在很大程度上事先并不知道。所采用的单孔眼完井设计适应性强 ,资金投入少 ,简单易行 ,并可随时下入气举设备。与Brent油田以往采用的多级跨越式组合完井相比 ,单孔眼完井节省了 30 %的资金投入和6 5 %的施工时间。本文描述了这种完井的主要特点和气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插入式 管柱 完井 油气井 节资 适应性
原文传递
用ТБВ1-108和УТБВ1-108型设备对油井井底附近地层进行热压处理的技术规范
19
作者 В.Н.Макаров М.Д.Еникеев +1 位作者 胡德新 田立志 《国外油田工程》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介绍了俄罗斯油田用于油井井底热压处理增产措施的两种设备ТБВ1- 10 8和УТБВ1- 10 8,并从技术角度对设备的原理、结构及现场应用给予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TЪB1-108型 уTЪB1-108型设备 油井 热压处理 技术规范 结构 工艺
原文传递
厚板吊车梁的焊接与矫正
20
作者 宋忱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第9期104-,122,共2页
油田开发生产已经几十年了,一些注水厂房中的吊车因长期受高温烘烤,严重变形需要更换,更换时有几项必须注意的工序一定要注意,焊前准备、焊接材料和焊条材料的匹配性、焊接时的装配顺序、坡口形式;焊接规范、和变形的矫正等要严格把关,... 油田开发生产已经几十年了,一些注水厂房中的吊车因长期受高温烘烤,严重变形需要更换,更换时有几项必须注意的工序一定要注意,焊前准备、焊接材料和焊条材料的匹配性、焊接时的装配顺序、坡口形式;焊接规范、和变形的矫正等要严格把关,才能确保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前准备 焊接材料的选择 坡口的确定 焊接规范的确定 定位焊和焊接顺序的和里性 焊接坡口的确定 H型钢的矫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