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被引量:30
1
作者 沈卫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8期2297-2299,共3页
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安全隐患发生的各种原因,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识别、评估、处理,以制定更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住院病人 安全隐患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神经内科行DSA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沈园 朱佳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561-0562,共2页
探讨全程护理在神经内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 -2022 年 6 月在我院例行 DSA 治疗的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 探讨全程护理在神经内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 -2022 年 6 月在我院例行 DSA 治疗的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发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两者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HAMA、HAMD 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行 DSA 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以使患者改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5
3
作者 施晓红 陈英辉 周连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干预Hcy表达观察其对DPN的影响。方法200名DPN患者(DPN+组)和200名无DPN患者(DPN-组),均检测血浆Hcy水平,将高水平Hcy患者随机分成两亚组。干预亚组给予叶...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干预Hcy表达观察其对DPN的影响。方法200名DPN患者(DPN+组)和200名无DPN患者(DPN-组),均检测血浆Hcy水平,将高水平Hcy患者随机分成两亚组。干预亚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6,对照亚组不给予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组Hcy水平,并通过临床和电生理方法评估两组神经病变的改变。结果DPN+组中高Hcy血症患者占40%,其Hcy水平明显高于DPN-组(P<0.05)。经治疗后高Hcy患者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Hcy为DPN危险因素,有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助于改善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敏 祖衡兵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主要包括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和亨丁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神经细胞渐进性功能异常并最终导致死亡的疾病。在成...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主要包括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和亨丁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神经细胞渐进性功能异常并最终导致死亡的疾病。在成年男性,雄激素有助于维持脑的正常功能。男性衰老后,血和脑内睾酮水平均明显下降,睾酮耗竭会引起脑等雄激素敏感的组织功能障碍和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保护作用 雄激素 睾酮水平 性功能异常 亨丁顿病 神经细胞 正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甾体与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子高 祖恒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2,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初有研究发现,切除外周腺体后,脑内仍可检测到脱氢表雄酮等甾体物质的存在,因此,便提出“神经甾体”的概念,研究认为脑组织可不依赖外周腺体而合成甾体类物质,这个概念被后续大量的研究所论证。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 20世纪80年代初有研究发现,切除外周腺体后,脑内仍可检测到脱氢表雄酮等甾体物质的存在,因此,便提出“神经甾体”的概念,研究认为脑组织可不依赖外周腺体而合成甾体类物质,这个概念被后续大量的研究所论证。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中也存在甾体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纤维 雌二醇 神经元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施晓红 周连华 陈英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神经病变分成两组。比较各...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神经病变分成两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Ⅱ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46.7%。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比较,SBP、糖尿病病史、吸烟史、FPG、HbA1c与空腹C肽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BP、糖尿病病史、吸烟史、FPG,PBG,和HbA1c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神经病变在Ⅱ型糖尿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发病与众多的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
7
作者 刘爱民 陈玉清 余竹元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脑卒中病灶大小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病例组,选择200例性别、年龄和种族等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用胶乳增强免疫...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脑卒中病灶大小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病例组,选择200例性别、年龄和种族等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并比较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的差异。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脑卒中患者住院时及住院第1天、3天、5天和15天时血清NSE浓度的动态变化。通过CT检查脑出血或梗死病灶体积。结果:脑卒中组Hs-CRP(6.25±0.25mg.L-1)高于对照组(2.42±0.18m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TC(5.54±0.72mmol.L-1)高于对照组(4.42±0.68mmol.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脑出血组在住院时及住院第1天、3天和5天时的平均血清NSE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NSE浓度和梗死出血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P<0.01),但在第15天脑卒中组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和NSE水平变化可能是判断脑损伤和评价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固相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一体化居家护理脑卒中失能老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沈卫红 陈本梅 +1 位作者 叶丽萍 罗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居家护理对于脑卒中失能老人的效果。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80例脑卒中失能老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家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居家护理。比较出院后...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居家护理对于脑卒中失能老人的效果。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80例脑卒中失能老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家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居家护理。比较出院后2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状况,评估居家护理的有效性并比较2组平均住院时间和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焦虑程度改善(P<0.01),观察组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满意度和跌倒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实施居家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失能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脑卒中失能老人居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能老人 居家护理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熊璐 徐文庆 王子高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原发性躯体感觉系统损害或疾病所致的疼痛[1]。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均可诱发NP,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疱疹病毒感染、脊髓炎及脑卒中等。NP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诱发痛及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原发性躯体感觉系统损害或疾病所致的疼痛[1]。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均可诱发NP,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疱疹病毒感染、脊髓炎及脑卒中等。NP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诱发痛及痛觉过敏。当前NP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常用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抗癫痫药物、阿片类药物以及利多卡因贴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神经电刺激、经颅磁刺激及神经根切断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向因子调节海马苔藓状纤维出芽及其与颞叶癫癎相关性
10
作者 邵一叶 陈英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神经导向因子参与神经导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展过程中神经元的迁移,它负责提供目标信息引导轴突沿预定的路径发展。海马苔藓状纤维异常出芽(MFS)是颞叶癫痫患者常见的病理现象,被认为与颞叶癫痫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神... 神经导向因子参与神经导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展过程中神经元的迁移,它负责提供目标信息引导轴突沿预定的路径发展。海马苔藓状纤维异常出芽(MFS)是颞叶癫痫患者常见的病理现象,被认为与颞叶癫痫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导向因子在MFS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目前有关于神经导向因子在颞叶癫痫患者海马苔藓状纤维出芽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苔藓状纤维出芽 神经导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卡病毒的NS2B蛋白通过CITED2调控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的凋亡
11
作者 曾维晨 张建峰 +1 位作者 徐逸轩 祖恒兵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塞卡病毒(ZIKV)的NS2B蛋白通过CITED2调控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中,ZIKV感染后过表达NS2B,通过Annex-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NS2B蛋白与CITED2的相... 目的探讨塞卡病毒(ZIKV)的NS2B蛋白通过CITED2调控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中,ZIKV感染后过表达NS2B,通过Annex-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NS2B蛋白与CITED2的相互作用、CITED2蛋白与MDM2的相互作用,以及NS2B对P53和MDM2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核蛋白抽取检测NS2B对P53的核定位的影响。结果 ZIKV能够引起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的凋亡,且NS2B蛋白促进SK-N-BE的凋亡;CITED2蛋白与ZIKV的NS2B蛋白存在相互作用;CITED2蛋白与MDM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ZIKV的NS2B蛋白抑制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ZIKV的NS2B蛋白促进P53入核。结论 ZIKV的NS2B蛋白通过与CITED2相互作用,抑制了MDM2对P53在细胞浆中的定位,促进了P53的入核,引起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NS2B Cbp/P300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因子2 SK-N-BE细胞株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寒冬 王吉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研究成年癫痫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自我管理量表(The Epilepsy Self-Management Scale,ESMS)对上海某区180例癫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和临床因... 目的研究成年癫痫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自我管理量表(The Epilepsy Self-Management Scale,ESMS)对上海某区180例癫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和临床因素(癫痫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服用药物种数等)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结果癫痫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102.62±6.11)分。不同职业的患者在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0,P<0.05);不同家庭收入的患者在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98,P<0.05);患者漏服抗癫痫药物次数越少得分越高(F=35.948,P<0.05);不同专科随访频率的患者在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19,P<0.05)。药物管理与安全管理相关性最高(r=0.435,P<0.05),安全管理与发作管理得分相关性最低(r=-0.15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与专科随访频率是自我管理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癫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提高患者就业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加专科随访频率对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自我管理 ESMS量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联合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
13
作者 郭梦 渠井泉 邬军锋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5期52-56,共5页
目的评估医联体联合干预模式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干预治疗,试... 目的评估医联体联合干预模式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干预治疗,试验组实施医联体联合干预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巴氏量表(BI)评分。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干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12个月后,试验组HAMD、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医联体联合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开展早期干预,可以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医联体模式 家庭医生 脑卒中康复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团队干预模式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评估
14
作者 郭梦 渠井泉 邬军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估全科医生团队干预模式对社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山阳镇辖区内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卒中后抑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社区常规干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评估全科医生团队干预模式对社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山阳镇辖区内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卒中后抑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社区常规干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社区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全科医生团队干预,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的差别,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Barth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全科医生团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整自身精神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团队 综合干预 卒中后抑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心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并抑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杨雷 沈德根 +4 位作者 荣积峰 俞萍 仇慕磊 李念 蒋理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5-587,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已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后功能康复的...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已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后功能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脑卒中后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治疗将对随后的神经功能康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抑郁患者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功能 心理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脑病1例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子高 张建峰 +3 位作者 邬军锋 陈英辉 祖衡兵 洪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7-407,共1页
现报告丙戊酸钠脑病1例如下。1病例男,45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40年,加重2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岁始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尿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约1~3min,诊断为原发性癫痫,予口服苯妥英钠治疗;后因控制欠... 现报告丙戊酸钠脑病1例如下。1病例男,45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40年,加重2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岁始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尿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约1~3min,诊断为原发性癫痫,予口服苯妥英钠治疗;后因控制欠佳逐步调整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氯硝西泮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脑病 口服苯妥英钠 四肢抽搐 联合治疗 原发性癫痫 发作性 意识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β淀粉样蛋白40诱导白细胞介素-1α和S100β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祖衡兵 陈生弟 +1 位作者 梁梁 徐洁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808-3809,T002,共3页
目的:探讨SD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40(amyloid-βprotein40,Aβ40)的沉积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S100β表达的关系。方法:普通级SD雄性大鼠24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各12只。Aβ40处理组将Aβ40定向微注射于大鼠的双侧海马CA1,... 目的:探讨SD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40(amyloid-βprotein40,Aβ40)的沉积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S100β表达的关系。方法:普通级SD雄性大鼠24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各12只。Aβ40处理组将Aβ40定向微注射于大鼠的双侧海马CA1,CA2~CA3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IL-1α和S100β的表达。结果:术后3,7d的IL-1α和S100β免疫组化均显示Aβ40处理组的大鼠海马区有细胞因子IL-1α,S100β的表达,而在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大鼠海马区未出现IL-1α,S100β的阳性表达。结论:Aβ40可诱导大鼠海马IL-1α和S100β表达。作为重要的病理性细胞因子,Aβ40诱导的细胞因子IL-1α和S100β上调表达可能具有重要的神经毒性效应,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40 白细胞介素-1Α S100Β 大鼠 海马区 IL-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点燃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英辉 赵永波 +2 位作者 祖衡兵 赵永飞 邬军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结果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药物难治性癫癎大鼠组皮层和海马PGP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癎模型组内皮层和海马间的多药耐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癫癎组大鼠脑内皮层和海马的PGP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癫癎大鼠脑内高表达的PGP参与了难治性癫癎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癎 P-糖蛋白 杏仁核 点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40诱导SD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祖衡兵 陈生弟 +1 位作者 梁粱 徐洁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8-230,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 β淀粉样蛋白 4 0 (Aβ4 0 )诱导凋亡相关蛋白p5 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实验组将Aβ4 0立体定向微注射至双侧大鼠海马的CA1、CA2 CA3 区诱发其沉积 ,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通过p5 3单克隆抗体免... 目的 探讨 β淀粉样蛋白 4 0 (Aβ4 0 )诱导凋亡相关蛋白p5 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实验组将Aβ4 0立体定向微注射至双侧大鼠海马的CA1、CA2 CA3 区诱发其沉积 ,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通过p5 3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p5 3的表达 ,并通过原位TdT末端标记 (TUNEL)法、透射式电镜法观察了Aβ4 0的脑内致凋亡效应。 结果 术后 3d、7d的实验组大鼠切片上可见海马区明显的p5 3蛋白的表达 ,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的相应切片检测未见p5 3蛋白的表达 ;术后 3d、7d的TUNEL染色切片上可见海马区明显棕褐色阳性着染的凋亡细胞 ,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大鼠海马切片上未见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 ;术后 3d、7d的透射式电镜观察发现 ,实验组大鼠组织切片上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征象 ,凋亡细胞的核染色质呈现环状、凝块状或星月状小体 (凋亡小体 ) ,对照组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征象。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 ,Aβ4 0可诱导p5 3蛋白的表达 ,p5 3蛋白可能参与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40 SD 大鼠 海马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P53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在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恺 邬军锋 祖恒兵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研究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细胞模型,给予Agomelatine预保护,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检... 目的:研究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细胞模型,给予Agomelatine预保护,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检测氧化应激指标MDA水平以及SOD活性。结果:Aβ_(25-35)显著地提高Tau蛋白磷酸化表达以及MDA水平,增加细胞总凋亡率并降低SOD活性(P<0.05),而加入阿戈美拉汀预保护后,与Aβ_(25-35)单独处理组相比,阿戈美拉汀预保护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MDA水平以及细胞总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在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中具有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阿戈美拉汀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