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泌尿外科急症的诊疗意见》解读
1
作者 韦自卫 王忠 李文智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15-19,共5页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良好,虽然疫苗屏障逐步建立,但各地仍不断出现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和输入型病例,防控工作不能掉以轻心。泌尿外科急诊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减退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风险相对增加。本文对...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良好,虽然疫苗屏障逐步建立,但各地仍不断出现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和输入型病例,防控工作不能掉以轻心。泌尿外科急诊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减退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风险相对增加。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泌尿外科急症的诊疗意见》进行解读,并结合目前疫情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符合当前情况的防控和诊疗建议,以更好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满足泌尿外科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诊疗 防控建议 泌尿外科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生殖系结核5例
2
作者 陆雪强 金伟 +4 位作者 贾国金 陈卓 谢雪锋 马强 陈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96-1497,共2页
泌尿生殖系结核多见于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较为少见。前列腺增生为老年常见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少见,能较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生殖系结核诊断与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 泌尿生殖系结核多见于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较为少见。前列腺增生为老年常见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少见,能较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生殖系结核诊断与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12年4月所有以前列腺增生入院而最终为肾或生殖系统结核的病人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泌尿系结核疾病的病因学分析
3
作者 金伟 李如昌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分析误诊的原因和建立误诊为泌尿系结核疾病的病原学分类。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近30 年间6例误诊病例,皆经手术确诊。结果:依据被误诊的疾病,可分为4大类,肾脏先天性畸形2例,包括一侧肾不发育1 例,先天性肾盏积水继... 目的:分析误诊的原因和建立误诊为泌尿系结核疾病的病原学分类。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近30 年间6例误诊病例,皆经手术确诊。结果:依据被误诊的疾病,可分为4大类,肾脏先天性畸形2例,包括一侧肾不发育1 例,先天性肾盏积水继发结石1例;多源性尿路上皮原位癌1例,肾上盏尿路上皮癌1例;特殊的尿路结石病1例;肾出血性紫癜1例。结论:泌尿系影像资料看似结核的其他疾病易误诊为泌尿系结核,如先天性畸形,不常见的尿路上皮癌和泌尿系结石病。在泌尿系不典型结核的鉴别诊断中还应考虑内科肾脏出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 结核 结石 肿瘤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泌尿系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刚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9期5-6,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系损伤 医源性 防治 解剖位置变异 泌尿系统损伤 泌尿器官 局部病变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MMP-2表达及其与FAK、p53、bcl-2、Ki-67的关系 被引量:20
5
作者 桂律 许祖德 +2 位作者 罗金芳 林梅绥 李如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分化和浸润程度膀胱尿路上皮癌MMP 2表达及其与FAK、p5 3、bcl 2和Ki 6 7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 8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6 8例非肿瘤尿路上皮 ,进行MMP 2、FAK、p5 3、bcl 2和Ki 6 7的表达检测。结果 M... 目的 比较不同分化和浸润程度膀胱尿路上皮癌MMP 2表达及其与FAK、p5 3、bcl 2和Ki 6 7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 8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6 8例非肿瘤尿路上皮 ,进行MMP 2、FAK、p5 3、bcl 2和Ki 6 7的表达检测。结果 MMP 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性移行上皮 ,其表达强度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浸润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强。分化差和浸润性膀胱癌中FAK和p5 3表达增强 ,并与MMP 2表达呈正相关 ;分化差膀胱癌中Ki 6 7表达增强而bcl 2表达丢失 ,Ki 6 7与MMP 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和分化过程中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肿瘤细胞分泌MMP 2越多 ,其浸润和转移的能力也越强。FAK、p5 3、Ki 6 7和bcl 2不但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 ,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MMP 2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MMP-2表达 FAK p53 BCL-2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及宁泌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强 贾国金 +3 位作者 金伟 陆雪强 陈卓 谢雪锋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坦索络辛及宁泌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应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35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及宁泌泰89例;B组:左氧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坦索络辛及宁泌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应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35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及宁泌泰89例;B组:左氧氟沙星和盐酸坦索罗辛88例;C组:左氧氟沙星联合宁泌泰87例;D组:左氧氟沙星91例。4种方法各治疗6周,记录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E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并且比较治疗前后4种疗法的疗效。结果:4组治疗前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为(24.34±4.65)和(13.72±5.22)分;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为(15.34±3.34)个和(7.08+2.26)个/H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其他3组治疗后NIH-CP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坦索络辛及宁泌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左氧氟沙星 坦索罗辛 宁泌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卓 陈刚 +3 位作者 金伟 陆雪强 谢雪锋 马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2月对65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积极抗感染的同时,一期在膀胱镜下或经皮肾穿刺置管,以引流尿液、解除梗阻,待患者感染控制、全身情况平稳后,二...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2月对65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积极抗感染的同时,一期在膀胱镜下或经皮肾穿刺置管,以引流尿液、解除梗阻,待患者感染控制、全身情况平稳后,二期行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一期膀胱镜下逆行插管,单侧结石53例,成功置入39例;双侧结石12例,双侧均成功置入导管7例,一侧成功置入导管3例。逆行插管失败者,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置管。二期行腔内微创碎石手术,结石成功排出61例,结石清除率93.8%(61/65),再结合ESWL和中药排石等治疗方法,仅2例单侧结石残留,排石率96.9%(63/65)。65例术后6个月随访,肾功能及肾积水程度明显改善,其中55例肾积水消失,7例重度肾积水恢复至中度肾积水,3例重度积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膀胱镜下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顺行置管联合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碎石术操作简便,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利于控制感染及恢复肾功能,两者联合可作为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尿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特罗定联合塞来昔布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 被引量:6
8
作者 谢雪锋 陈刚 +4 位作者 金伟 贾国金 陆雪强 陈卓 马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塞来昔布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托特罗定组,每组75例。比较2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 目的:探讨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塞来昔布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托特罗定组,每组75例。比较2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72 h内膀胱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次数及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术后第2、第3天膀胱痉挛次数分别为(1.26±0.92)次、(0.73±0.69)次,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0.13±0.13)h、(0.12±0.08)h,均少于托特罗定组[(1.90±0.68)次、(1.12±0.83)次;(0.22±0.14)h、(0.29±0.1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用药组的膀胱冲洗时间为(2.2±0.7)d,冲洗液转清时间为(1.7±0.7)d,留置导尿管时间为(5.0±0.8)d,均少于托特罗定组[(2.7±0.8)d、(2.3±0.7)d和(5.4±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术后早期联合应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与塞来昔布是预防患者膀胱痉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内切开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强 贾国金 +3 位作者 金伟 陆雪强 谢雪锋 陈卓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男性后尿道狭窄患者22例,其中7例狭窄段长度<0.5 cm,15例狭窄段长度0.5~2 cm。22例患者均行尿道内切开联合等离子电切术。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尿外...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男性后尿道狭窄患者22例,其中7例狭窄段长度<0.5 cm,15例狭窄段长度0.5~2 cm。22例患者均行尿道内切开联合等离子电切术。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尿外渗、尿失禁、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拔出导尿管后均随访1~24个月,其中18例(81.8%)患者治愈,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5 mL/s;3例术后尿线细,根据尿流率行尿道扩张,目前最大尿流率均>15 mL/s;1例多次尿道扩张后仍排尿困难,改为后尿道狭窄切除端端吻合术,最大尿流率达15 mL/s。结论:尿道内切开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狭窄 尿道内切开 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种不同上皮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雪锋 侯剑刚 +1 位作者 陈刚 丁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比较利用两种不同上皮细胞的组织工程学技术培养片状细胞层体外构建尿道的方法,探索修复长段尿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切取雄性新西兰兔2cm^2左右的尿道黏膜和包皮,用酶分解获得上皮细胞后扩增培养成片状细胞层来构建尿道.培养... 目的 比较利用两种不同上皮细胞的组织工程学技术培养片状细胞层体外构建尿道的方法,探索修复长段尿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切取雄性新西兰兔2cm^2左右的尿道黏膜和包皮,用酶分解获得上皮细胞后扩增培养成片状细胞层来构建尿道.培养出的片状细胞层裹在导尿管上继续培养进一步观察其完整性、张力以及强度.结果 经过2~3周的扩增培养,两种上皮细胞都能形成完整的并具有一定张力的片状细胞层来构建尿道.病理学(HE染色)显示片状细胞层与天然的尿道黏膜和包皮上皮结构类似.给予一定的作用力与导尿管共培养1周后,片状细胞层仍具有完整性.而包皮来源的片状细胞层培养时间最短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厚度.结论 通过组织工程学技术可以获得应用于临床的片状细胞层构建的尿道.包皮来源的细胞可能更加适合于长段尿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片状细胞层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卓 金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液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定期行尿液TCT和手工涂片法找尿中肿瘤细胞和监测肿瘤复发,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74例患者之中,2... 目的:探讨尿液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定期行尿液TCT和手工涂片法找尿中肿瘤细胞和监测肿瘤复发,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74例患者之中,25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随访近1年,复发13例,其中尿液TCT找到肿瘤细胞11例,灵敏度84.6%,且有6例患者尿液TCT检查要早于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复发;手工涂片法尿中找到肿瘤细胞7例,灵敏度为53.8%。41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中,随访近1年,复发6例,其中尿液TCT检查找到肿瘤细胞4例,灵敏度66.7%;手工涂片法尿中找到肿瘤细胞2例,灵敏度为33.3%。结论:尿液TCT检查较手工涂片法更为灵敏,可以应用于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且对肿瘤复发能起到早发现、早诊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液基细胞学 尿路上皮癌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脱落细胞LewisX检测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桂律 张文夏 +2 位作者 罗金芳 王丽 李如昌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LewisX抗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非侵袭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 5 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16例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标本中LewisX抗原的表达情况 ,并与细胞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尿... 目的 :探讨LewisX抗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非侵袭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 5 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16例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标本中LewisX抗原的表达情况 ,并与细胞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4 6 %和87 5 % ,其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病理学。结论 :尿脱落细胞LewisX抗原免疫染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 LEWISX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抗原Lewis X免疫组化染色法与尿液脱落细胞学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比较
13
作者 张文夏 李如昌 +1 位作者 陈刚 桂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尿液LewisX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与尿液脱落细胞学(voided urine cytology,VUC)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诊断价值。方法:受试时象为258例因怀疑膀胱癌收住入院的患者以及97... 目的: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尿液LewisX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与尿液脱落细胞学(voided urine cytology,VUC)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诊断价值。方法:受试时象为258例因怀疑膀胱癌收住入院的患者以及97例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随访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标本分别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LewisX抗原染色,计数每100个脱落细胞所含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结果:根据ROC曲线得出最佳阈值为5个阳性细胞/100脱落细胞,此时灵敏度单次试验为82.1%~84.2%,特异性为80.3%~78.9%,2次测定作为平行试验灵敏度为86.8%,特异性为77.0%;灵敏度提高,特异性略有下降。以11个阳性细胞/100脱落细胞为阈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0%和95.4%。VU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7.6%和94.7%。结论:LewisX抗原灵敏度高于VUC,对低分级、早期肿瘤差别尤其明显。与B型超声结合可以提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病理学 移行细胞/代谢 尿/细胞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附2725例报告)
14
作者 陈刚 李如昌 +2 位作者 顾卫星 金伟 汤中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2-483,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993-2004年采用ESWL治疗尿路结石患者2725例,其中肾结石922例,输尿管结石1789例。膀胱结石14例。结果: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94.4%(2572/2725),...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993-2004年采用ESWL治疗尿路结石患者2725例,其中肾结石922例,输尿管结石1789例。膀胱结石14例。结果: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94.4%(2572/2725),结石残留109例(4.0%),16例无效(0.6%),改用手术治疗。结论:ESWL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无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治疗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畸形伴感染1例
15
作者 姜雪 李如昌 +3 位作者 郑发寿 陈卓 金权 曹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年第8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脐尿管畸形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尿液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如昌 张文夏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433-436,共4页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尿液 生物学标记物 研究进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昊 崔昊昱 +3 位作者 陈卓 金伟 谢雪锋 陈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诊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积水,接受PTH检测的患者128例,根据肌酐清除率将其分为肾功能损伤组和无肾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诊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积水,接受PTH检测的患者128例,根据肌酐清除率将其分为肾功能损伤组和无肾功能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PTH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TH预测肾功能损伤的价值。结果128例患者中,PTH升高39例(30.5%)、发生肾损伤患者38例(29.7%)。肾功能损伤组患者PT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高于无肾功能损伤组(P<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TH升高(OR=1.495,95%CI 1.058~2.114,P=0.023)、sCr升高(OR=1.035,95%CI 1.013~1.058,P=0.002)是肾功能损伤的独立相关因素。PTH水平与sCr、BUN、UA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440、0.462、0.304,P<0.001),与血钙水平相关性不明显。ROC曲线分析显示,PTH诊断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87,其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88.5 pg/mL,约登指数、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370、75.8%、61.3%。结论PTH与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相关性,有助于发现肾功能损伤,但诊断价值有限,须联合其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甲状旁腺激素 肾积水 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尿路结石患者脓尿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武昊 崔昊昱 +1 位作者 马强 谢雪锋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4期774-778,共5页
目的 探索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泌尿外科的198例老年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脓尿分为脓尿组(n=84)和无脓尿组(n=114)。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索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泌尿外科的198例老年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脓尿分为脓尿组(n=84)和无脓尿组(n=114)。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无脓尿组比较,脓尿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构成比较多,身高较矮,多发性结石患者较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血红蛋白(Hb)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多发和NLR升高是老年患者尿路结石发生脓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Hb升高是老年患者尿路结石发生脓尿的保护因素(P<0.05)。以NLR为3.54作为预测脓尿的临界值,结果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特异度为86.90%,敏感度为41.20%,正确诊断指数为28.10%;以Hb为139.50 g/L作为预测脓尿的临界值,结果AUC为0.703,特异度为70.20%,敏感度为64.00%,正确诊断指数为34.20%;NLR与Hb联合预测的AUC为0.757,特异度为68.40%,敏感度为78.60%,正确诊断指数为47.00%。结论 结石多发和NLR升高可能是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危险因素,Hb升高可能是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尿路结石 脓尿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F促进前列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9
作者 王适雨 谢雪锋 陈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68,共10页
目的研究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F,HNRNP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临床相关性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HNRNP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免疫... 目的研究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F,HNRNP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临床相关性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HNRNP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免疫浸润特征及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使用RNA干扰在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中沉默HNRNPF基因,使用CCK-8、EdU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使用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相比正常前列腺组织,HNRNP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HNRNPF的表达量与前列腺癌患者的T分期、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以及多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显著相关。HNRNPF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较短。沉默HNRNPF基因显著抑制了PC-3和DU14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结论HNRNPF是一个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的基因,具有显著临床相关性,且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NRNPF)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附253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强 陈卓 +3 位作者 贾国金 金伟 陆雪强 谢雪锋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标准结合两杯判定试验(PPMT)及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对2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NIH分类以及疗效判定。... 目的:探讨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标准结合两杯判定试验(PPMT)及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对2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NIH分类以及疗效判定。253例均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2~4周并联合α受体阻滞剂及舍尼通治疗4~6周。结果:按NIH制定的CPSI分类,253例患者中Ⅱ型23例(9.1%),ⅢA型109例(43.1%),ⅢB型121例(47.8%)。治疗6周后根据CPSI评分判定疗效:治愈18.6%,显效45.5%,有效14.6%,无效21.3%,总有效率77.7%。治疗后平均白细胞数(WBC)为(5.4±1.6)个/高倍镜视野(HP),与治疗前[(24.6±3.8)个/H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Ⅱ型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后,PPMT结果显示,19例转为阴性,转阴率为82.6%。结论:CPSI是一种较好的疗效评价方法。联合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及舍尼通治疗前列腺炎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喹诺酮 Α受体阻滞剂 舍尼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