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荟萃分析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杰 陈海泉 +7 位作者 张亚伟 周晓燕 沈盛萍 胡鸿 缪龙升 李鹤成 马龙飞 相加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6-281,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90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180名患者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9个标志物分析预后和预测化疗价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1037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接受辅助化疗与未化疗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淋巴结有转移的亚组患者中,辅助化疗显示了提高生存率的趋势。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中,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Ⅰ期患者(P=0.59&P=0.59)、Ⅱ期患者(P=0.2778&P=0.2778)及Ⅲ期患者(P=0.695&P=0.8667)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化疗对肿瘤转移至喉返神经和(或)腹腔淋巴结的患者(Ⅳa亚组)最有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P=0.038,0.01)。Bcl-2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其在化疗组中的表达较无化疗组更有预测意义。结论: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Ⅳa期(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Bcl-2是分析预后及指导辅助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尽管我们是目前文献报道最大样本的食管癌化疗研究,但结论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辅助化疗 荟萃分析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心身症状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
作者 尹营营 赵宽 +18 位作者 王彩莲 汤立晨 何红波 刘向欣 潘昱 杨海龙 杨阳 周波 谢可 林铮 喻林珍 骆艳丽 陆峥 王小平 任涛 邹韶红 魏镜 冯威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09-1822,1830,共15页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相关心身症状的临床管理建议,结合相关文献,整合实用管理工具,全面回答了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医患沟通、诊断评估、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如何建立医-护-患-家属同盟等重要问题,旨在提高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识别、转诊,并在精神心理科及其他多学科团队的互助下有效沟通、开展治疗及管理心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身症状 心身医学 临床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
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陈洁 +9 位作者 聂勇战 吴文铭 樊代明 李洁 李景南 邵成浩 谭煌英 徐巍 殷晓煜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42,共58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NENs的异质性较高,可起源于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皮肤、支气管肺及胸腺、胃肠胰、肾上腺、生殖泌尿器官等,且同一组织或器官起源的NENs分类、分级不同时,亦有显著不同的生物学行为。NENs的高度异质性决定其诊断的困难和复杂性,除了临床症状,还需包括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内镜、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常规影像学检查以及各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整合诊断。此外,NENs的治疗方式也涵盖了内镜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放疗及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等多种手段。治疗策略的制定既要遵循指南规范,又要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整合诊治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选择。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再次组织本领域相关专家,在《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其他相关国内外指南和共识、以及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158。2025年版指南对2022年版指南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及修订,并进一步扩充了除胸部和胃肠胰以外的NENs,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s,PPGLs)及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诊治推荐,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死因分析
4
作者 沈洁 刘婉琳 +7 位作者 王泽洲 牟思博 莫淼 周昌明 袁晶 王宇 郑莹 嵇庆海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中尤为高发。甲状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较高,但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了解甲状腺癌患者的长期观察总生存(overal...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中尤为高发。甲状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较高,但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了解甲状腺癌患者的长期观察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特征及死因分布,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管理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55343例,通过查阅病史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并通过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和死亡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的OS率,并在不同性别、年龄组、治疗时期、肿瘤分期及病理学特征等亚组中分别描述。以上海市人口死亡为参照计算标准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和绝对超额风险(absolute excess risk,AER),并在不同性别、诊断时年龄及组织学亚型中分别描述死亡风险。结果:甲状腺癌患者经中位随访63.01个月后,共发生1256例(2.27%)死亡,1、3、5和10年OS率分别为99.67%(95%CI:99.62%~99.72%)、99.11%(95%CI:99.03%~99.19%)、98.48%(95%CI:98.36%~98.60%)和95.81%(95%CI:95.50%~96.11%);Ⅰ、Ⅱ、Ⅲ和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OS率分别为97.99%(95%CI:97.70%~98.28%)、89.80%(95%CI:87.24%~92.37%)、77.84%(95%CI:70.76%~84.92%)和62.95%(95%CI:55.37%~70.54%)。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生存存在显著差异。1256例死亡患者中,234例(18.63%)因甲状腺癌而死亡,最常见的死因为其他肿瘤(n=639,50.88%),另有92例(7.32%)死亡归因于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甲状腺癌各个亚型患者的全死因死亡率都比一般人群高,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中死亡风险逐步递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24倍(95%CI:2.06~2.44),甲状腺滤泡癌和甲状腺髓样癌的死亡风险分别为一般人群的9.94倍(95%CI:6.79~14.09)和12.16倍(95%CI:8.05~17.69),甲状腺未分化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SMR=79.67(95%CI:58.38~106.31),AER=766.01/1000人年]。结论:报告国内单中心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结果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死因分析,组织学亚型、肿瘤分期是影响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总生存率 医院登记 死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5
作者 肖文铉 赵珅 江一舟 《中国科学基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1,共9页
肿瘤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精准诊疗、风险评估、药物研发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肿瘤大数据逐渐成为推动肿瘤领域创新的重要力量。本综述通过描述肿瘤大... 肿瘤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精准诊疗、风险评估、药物研发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肿瘤大数据逐渐成为推动肿瘤领域创新的重要力量。本综述通过描述肿瘤大数据的特征,包括多组学数据(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和多模态数据(如临床、影像、病理等),探讨肿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分析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数据标准化程度不足、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技术瓶颈、模型可解释性有限以及临床验证的缺乏等问题,并初步探讨可能的解决方向。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在肿瘤诊疗中构建专用大模型、实现多维数据融合以及设计个体化需求驱动的精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疗 肿瘤大数据 人工智能 多组学数据 多模态数据 精准医疗
原文传递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德亨 陈鑫 +2 位作者 郝斌 高阳 曹依群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64-566,共3页
脊柱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全身骨肿瘤的6%~10%。脊柱肿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脊柱转移瘤在脊柱肿瘤中最为常见,多由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主要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居多。脊柱原发性肿瘤少见,原发性良性肿瘤占全部脊柱... 脊柱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全身骨肿瘤的6%~10%。脊柱肿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脊柱转移瘤在脊柱肿瘤中最为常见,多由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主要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居多。脊柱原发性肿瘤少见,原发性良性肿瘤占全部脊柱肿瘤10%~20%,包括血管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母细胞瘤等。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脊柱肿瘤15%~25%,包括巨细胞瘤、脊索瘤、多发性骨髓瘤、各种肉瘤等。由于以往对脊柱原发性肿瘤认识不清,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困难。随着对各种脊柱肿瘤生物学特性认识程度提高以及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治疗由最初的保守治疗逐渐向外科手术转变。近年来,脊柱肿瘤外科理念不断更新,外科手术治疗策略也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就几种常见脊柱原发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肿瘤 脊柱肿瘤 外科治疗 原发性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技术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发性骨髓瘤 转移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19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嵇庆海 王星 +2 位作者 李端树 王俊德 田敖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本院头颈外科收治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病人 19例。均采用颈部入路方式的手术治疗 ,其中 3例行锁骨头切除。结果 :甲状腺腺瘤 3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16... 目的 :探讨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本院头颈外科收治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病人 19例。均采用颈部入路方式的手术治疗 ,其中 3例行锁骨头切除。结果 :甲状腺腺瘤 3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16例。除 1例有术后声音嘶哑外 ,无其他的并发症。结论 :由颈部入路行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 良性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颈部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嵇庆海 朱永学 黄彩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75-475,477,共2页
关键词 头颈肿瘤 胸大肌 胸大肌肌皮瓣 岛状头肌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肿瘤外科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1-403,共3页
头颈外科是一门比较年青的学科 ,半个世纪以来 ,头颈外科有了长足的进步 ,治疗的观念从单纯牺牲患病器官为求得生存 ,转变成为不但考虑患者的生存率 ,而且要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度重视综合治疗与功能保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应... 头颈外科是一门比较年青的学科 ,半个世纪以来 ,头颈外科有了长足的进步 ,治疗的观念从单纯牺牲患病器官为求得生存 ,转变成为不但考虑患者的生存率 ,而且要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度重视综合治疗与功能保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头颈肿瘤的微创手术与前哨淋巴结活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外科 头颈部肿瘤 展望 发展 微创手术 前肾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头颈部肿瘤外科医师的培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头颈部肿瘤外科医师 被引量:2
10
作者 嵇庆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头颈部肿瘤种类繁杂,威胁人类健康。头颈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是推进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头颈部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易造成外观损毁及功能丧失,因此其治疗是以外科医师为主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过程。头颈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需注意头... 头颈部肿瘤种类繁杂,威胁人类健康。头颈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是推进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头颈部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易造成外观损毁及功能丧失,因此其治疗是以外科医师为主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过程。头颈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需注意头颈部病种多样、技术多样、手术多样、解剖复杂及注重功能的特点。专科医师要着眼于基础研究,深入理解疾病,建立起多学科综合诊疗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专科化的手术操作特点。头颈外科专科医师必须经规范化专科解剖、手术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自主学习专业书籍,实时跟进最新文献,并不断培养自身科研思路及临床技能。一位优秀的专科医师必能为患者诊疗及学科整体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师培训 头颈外科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报告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昌明 莫淼 +8 位作者 袁晶 沈洁 王泽洲 张志红 朱骥 秦一雨 郑莹 吴炅 郭小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4,共14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生存率 医院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肺癌外科治疗领域重要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斌 陈海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39,共5页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023年,肺癌外科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首先是CALGB140503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表明,对于周围型≤2 cm小结节肺癌,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在生存率上差异...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023年,肺癌外科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首先是CALGB140503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表明,对于周围型≤2 cm小结节肺癌,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在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确立亚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其次,JCOG1211研究发现肺段切除术可以用于治疗2~3 cm磨玻璃结节为主的肺腺癌,但是该研究存在过度治疗现象,通过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可能降低过度治疗的风险。ECTOP-1003研究提出了基于肿瘤部位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的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策略,准确率达100%,为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方案。此外,对于肺腺癌治愈窗口期的探索成果也引人瞩目,即在早期肺癌治疗中,需要把握手术治愈的时间窗,避免过度治疗。最后,ECTOP-1008研究结果显示,高分辨率胸部CT有助于判断肺癌的病理浸润程度,有助于治愈窗口期的精准判断。本文对2023年度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予以回顾,以期为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及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研究进展 亚肺叶切除 治愈窗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及同侧乳腺肿瘤复发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辉 尤超 +2 位作者 瞿飞麟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是保乳术后IBTR的高危因素,而不同患者预后各异,仍有待进一步开展风险分层评估。如何早期预测及准确诊断保乳术后IBTR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保障。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保乳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体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MRI在保乳治疗及术后IBTR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磁共振成像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结直肠癌精准诊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文涛 李溟涵 +3 位作者 蔡继东 李聪 宋望 徐烨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的诊断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肿瘤进行实时监测的需求。对比传统的检测手段,ctDNA检测不仅无创,而且能...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的诊断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肿瘤进行实时监测的需求。对比传统的检测手段,ctDNA检测不仅无创,而且能够实时检测肿瘤全面的基因组信息。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逐渐凸显出其在CRC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本文就ctDNA在CRC患者中早期筛查、微小残留病变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DNA 精准治疗 筛查 疗效评估 耐药 肿瘤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
15
作者 胡晓钰 蔡毓文 +3 位作者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是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回顾性三阴性乳腺癌队列(292例为BRCA1/2突变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针对其开展分析,分别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261)与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31)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因素,并对上述两人群中的分析结果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从而评估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检验水准α=0.05。本研究所有样本的获得与使用均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050432-4-2108),且每个患者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结果:在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接受放疗相对于未接受放疗显著增加了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2.479,95%CI:1.971~3.118,P<0.001)。而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效应则不显著。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OR=9.71,95%CI:0.32~295.25,P=0.193)。结论:虽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BRCA1/2胚系突变的患者术后放疗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但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并无相互交叉作用,因而BRCA1/2胚系突变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放疗 第二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1-889,共9页
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由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是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多形核白细胞,约占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70%。中性粒细胞也是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之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仅数小时,依赖骨髓的不断补充维持中性粒... 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由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是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多形核白细胞,约占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70%。中性粒细胞也是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之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仅数小时,依赖骨髓的不断补充维持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稳定。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短效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过程,并构建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激活和调节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性粒细胞主要与急、慢性炎症和抗感染过程相关,而由于其寿命较短和不可增殖的特性,一度忽视了其在癌症中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癌症中的作用远超以往的认知。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前列。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的身心健康。最近有研究证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已成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TANs是由多种肿瘤源性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刺激诱导中性粒细胞募集至TME中积累形成的。中性粒细胞的强可塑性和多样性赋予TANs促进和抑制肿瘤的双重潜能。TANs可通过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推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和生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来促进乳腺癌进展。反之,TANs也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参与形成抗肿瘤的免疫网络间接介导抗肿瘤反应。TANs相关的乳腺癌治疗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本综述回顾乳腺癌中TANs起源、形成、分型和功能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TANs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进一步结合近期乳腺癌中TANs的相关临床研究,系统总结针对乳腺癌患者靶向TANs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乳腺癌中TANs作用机制研究和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乳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类器官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肖毅 吴名 姚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76,共14页
肿瘤类器官是指来源于患者肿瘤组织的三维结构模型,拥有与亲代肿瘤类似的基因谱系和病理学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肿瘤在体内的微观形态和生长情况,是肿瘤研究的新型体外模型,在研究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高通量筛选药物、指导个体化治... 肿瘤类器官是指来源于患者肿瘤组织的三维结构模型,拥有与亲代肿瘤类似的基因谱系和病理学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肿瘤在体内的微观形态和生长情况,是肿瘤研究的新型体外模型,在研究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高通量筛选药物、指导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细胞共培养、血管化和微流控等技术与类器官模型的融合发展,催生了器官芯片(Organ-on-a-Chip,OoC)等新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类器官模型在研究肿瘤耐药机制、筛选敏感药物和指导精准治疗临床试验等肿瘤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然而,目前类器官模型还存在培养质量不稳定、高通量检测成本高、难以精确模拟肿瘤微环境和空间结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克服技术瓶颈,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肿瘤学研究,进一步提升肿瘤研究水平。本综述对肿瘤类器官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在肿瘤类器官的最新应用方面,本文介绍疾病的建模、肿瘤创新药的研发及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近期开展的类器官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汇总;此外,在肿瘤类器官的技术进展方面,本综述详细阐述开发新型培养装置、模拟肿瘤微环境、诱导血管生成等。综上,本综述梳理肿瘤类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肿瘤类器官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器官芯片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及复发后二次手术后远处转移的风险预测价值
18
作者 李金辉 瞿飞麟 +2 位作者 尤超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680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7例发生IBTR并在本院完成术前MRI检查,按照年龄、临床分期、纤维腺体密度进行1∶2匹配,纳入134例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RI特征及临床病理学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可预测IBTR的独立因素。此外,在67例发生IBTR的患者中,筛选出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同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范围1.9~101.1个月),其中15例发生了远处转移,32例没有发生远处转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资料中的组织学分级、阴性切缘距离及分子分型,临床资料中有无术后辅助放疗以及术前MRI中的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水平、病灶强化类型和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均与术后IBTR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和分子分型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未接受放疗是发生IBTR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在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ER2-和术前MRI中的高BPE水平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高风险相关。结论:术前MRI对辅助临床管理预保乳和IBTR患者有所裨益。术前MRI中的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提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高风险,而复发灶MRI中的高BPE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保乳手术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 二次手术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性肿瘤诊治原则
19
作者 钱利强 华杰 王巍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是以胰腺囊性病变为其主要特征的一类肿瘤,起源于胰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组织。其分类复杂,最为常见的是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SCN)、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是以胰腺囊性病变为其主要特征的一类肿瘤,起源于胰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组织。其分类复杂,最为常见的是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SCN)、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SPN),约占PCNs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性肿瘤 手术指征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的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高 被引量:32
20
作者 叶蓓 柳光宇 +2 位作者 陆劲松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7-808,共2页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已知血清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CEA等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已知血清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CEA等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 早期诊断 CEA AFP CA125 CA153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