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表型方法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基因型别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声雷 周春妹 +5 位作者 曹锦楠 史庆丰 马艳 王蓓丽 郭玮 胡必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 评估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e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基因型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复旦大学中山医院2020年1-12月耐厄他培南或亚胺培南... 目的 评估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e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基因型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复旦大学中山医院2020年1-12月耐厄他培南或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190株肠杆菌目细菌,分别用mCIM/e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CRE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型别,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和PCR比较,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98.16%,特异性为100.00%;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100.00%。mCIM/eCIM检测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为95.70%,特异性为100.00%;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灵敏度93.10%,特异性为100.00%,但eCIM试验无法检测同时产A和B类酶的菌株。结论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和mCIM/eCIM方法检测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中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操作性更强,并能区分同时产A和B类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但测试成本较mCIM/eCIM高。因此不同层级的微生物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包括成本、人员、场地和设备等客观因素,选择性地常规开展CRE的表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方法 碳青霉烯酶型别鉴定 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198株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声雷 胡必杰 +5 位作者 郭玮 浦炳春 周春妹 王蓓丽 潘柏申 马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药现状并检测其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CRE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非重复分离株共198株,使用肉汤...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药现状并检测其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CRE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非重复分离株共198株,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分离株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CRE的碳青霉烯酶进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198株CRE菌株中,165株产blaKPC占83.33%,20株产blaNDM占10.10%,3株产blaIMP占1.52%,还有2株同时产blaKPC+NDM占1.01%。本研究中产丝氨酸酶的CRE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敏感率为100.00%,产金属酶的CRE菌株对CZA敏感率为0,此外CRE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90%。结论和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相比,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目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此外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产丝氨酸酶的CRE菌株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耐药性 临床分离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