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肝细胞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MDT诊治报道
1
作者 朱国庆 胡文豪 +4 位作者 张玉阳 单云峰 殷薇薇 李鹏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介绍1例初诊原发性肝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患者肝脏和盆腔占位性质难以确定。第1次MDT讨论考虑盆腔占位为卵巢癌伴盆腔局部转移,但肝脏病灶性质未定,双原发肿瘤还是转移性癌... 本文介绍1例初诊原发性肝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患者肝脏和盆腔占位性质难以确定。第1次MDT讨论考虑盆腔占位为卵巢癌伴盆腔局部转移,但肝脏病灶性质未定,双原发肿瘤还是转移性癌?患者行肝脏病灶穿刺活检提示肝细胞癌。第2次MDT讨论认为肝脏肿瘤容易破裂出血,2个部位病灶可同时手术切除。患者同时接受肝脏肿瘤、卵巢、子宫及系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肝细胞癌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术后患者采用紫杉醇+卡铂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患者生存已38个月。MDT诊疗模式有利于这种较为罕见的肝和卵巢双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患者也因此获得较好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卵巢癌 双原发癌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内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苗 任正刚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8-13,27,共7页
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因中位居第3,患者的预后很差。涵盖外科、局部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放疗、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的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当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模式。本文概要介绍肝癌的内科治疗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综合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与纤维化-4指数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李曹杰 李嘉浚 +5 位作者 徐叶 陈茂培 罗剑锋 任正刚 杨欣荣 陈荣新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液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液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肝癌复发和生存情况,分析APRI、FIB-4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APRI、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0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RI、FIB-4、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DFS(HR=1.518,95%CI 1.024~2.252,P=0.038)、OS(HR=2.301,95%CI 1.270~4.167,P=0.006)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依赖ROC(time-ROC)结果显示,APRI、FIB-4预测术后1年、3年和5年DF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55~0.596,预测术后1年、3年和5年OS的AUC为0.600~0.679。结论基于血液生化检测的肝硬化指标APRI与FIB-4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预后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纤维化-4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生存森林模型预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4
作者 杜琪 殷欣 任正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目的采用随机生存森林算法分析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 目的采用随机生存森林算法分析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收治的一线治疗为TACE的HCC患者636例,并按照7∶3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445)和验证集(n=191)。根据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指标及随访生存数据,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并评估2种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肿瘤负荷、年龄、基线G-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基线甲胎蛋白水平和白蛋白-胆红素分级是影响TACE治疗不能切除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的训练集1年、3年、5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82、0.796和0.791,验证集为0.750、0.766和0.766。随机生存森林模型训练集1年、3年和5年AUC为0.896、0.894和0.875,验证集为0.743、0.763和0.770。随机生存森林模型能将患者区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两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曲线显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的净获益优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结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是预测TACE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生存森林模型 Cox比例风险回归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细胞癌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毕伟 徐晓晶 +6 位作者 赵志英 田慧 唐文清 陈荣新 葛宁灵 陈漪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 目的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栓塞方法、栓塞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分析血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38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中的31例(81.6%)和4例肝动脉-肝静脉瘘中的2例(50.0%)瘘口栓塞有效;介入及封堵术后无明显肝功能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联合瘘口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动静脉瘘 并发症 动静脉瘘 治疗 肝肿瘤 并发症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治疗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细胞癌的管理》解读 被引量:16
6
作者 葛宁灵 薛同春 叶胜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近日,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2018年版肝细胞癌(HCC)临床实践指南,依据近年来大量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2012年与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联合发布的HCC诊疗指南进行全面更新和充实。新版指南内涵丰富,值得我国临床医生学习... 近日,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2018年版肝细胞癌(HCC)临床实践指南,依据近年来大量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2012年与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联合发布的HCC诊疗指南进行全面更新和充实。新版指南内涵丰富,值得我国临床医生学习和借鉴。1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高居不下,并且呈现全球化增长趋势。绝大多数HCC发病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以及黄曲霉毒素暴露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治疗巨大肝癌60例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列永 任正刚 +7 位作者 叶胜龙 乐凡 张岚 杨毕伟 夏景林 干育红 王艳红 张博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1734-1735,共2页
为了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对1998年9月~2004年12月TACE治疗的直径≥100mm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log-rank单因素分析影响预... 为了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对1998年9月~2004年12月TACE治疗的直径≥100mm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log-rank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TACE治疗后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1.7%、14.7%和7.3%。Child-pugh分级、有无门脉栓子、TACE术后4d白蛋白下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ACE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应用大剂量碘油不能提高巨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门静脉栓子和肝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手术后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栓塞 治疗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化疗药物剂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慧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是世界上第5位最常见和第3位最易导致患者死亡的恶性肿瘤,每年〉60万例患者死于HCCE。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肝动脉 肝细胞 药物疗法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放射学 介入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VX2肝肿瘤模型的转移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志明 任正刚 +5 位作者 叶彤 陈军 王征 王天浩 叶胜龙 汤钊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57-1058,共2页
兔肝VX2肝肿瘤模型为最大的肝移植性癌实验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肝癌局部治疗(射频消融、酒精注射等)研究。本研究探讨兔VX2肝癌的转移特性,为研究局部治疗对肝癌转移的影响打下基础。
关键词 肿瘤移植 肿瘤转移 VX2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腹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志英 徐晶 +5 位作者 杨毕伟 唐文清 陈荣新 葛宁灵 陈漪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腹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水均在中等量以上。结果 4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腹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水均在中等量以上。结果 4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4.0%、34.0%。白蛋白≤35 g/L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0.090,P=0.001)。有23例(52.3%)患者术后1月随访腹水较术前消失或明显减少,21例(47.7%)与术前相当。44例术后无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治疗 抗肿瘤药 投药和剂量 腹水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巨块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天浩 任正刚 +4 位作者 叶青海 夏景林 叶胜龙 樊嘉 吴志全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巨块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56例资料完整的巨块型肝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其中13... 目的:探讨巨块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56例资料完整的巨块型肝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其中136例患者于术后4~6周接受辅助性TACE治疗,另120例患者仅接受单纯手术切除。根据是否伴有残癌高危因素(子灶、门静脉二级分支以上的癌栓和包膜不完整)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果:对于不伴有残癌高危因素的巨块型肝癌,术后辅助TACE组与单纯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3%、59.92%、47.18%与74.05%、53.40%、45.77%,2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 3)。对于伴有残癌高危因素的巨块型肝癌,术后辅助TACE组与单纯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32.27%、22.35%与45.36%、22.47%、19.67%,2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9)。COX回归分析表明,术后辅助TACE治疗[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20(95%的可信区间为0.441~0.870)]和残癌高危因素[HR=2.235(95%的可信区间为1.491~3.351)]是影响巨块型肝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巨块型肝癌患者术后行辅助性TACE治疗有助于提高术后的长期生存率,而其中伴有残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其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菲尼治疗肝癌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岚 任正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68-1271,共4页
索拉菲尼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作用于Raf激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3(VEGFR-1,-2,-3),以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索拉菲尼通过抑制肿... 索拉菲尼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作用于Raf激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3(VEGFR-1,-2,-3),以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索拉菲尼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已被多个国家批准作为首个系统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恶心、腹泻、体质量减轻、高血压等,影响了患者的长期使用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正确地认识和管理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则有助于发挥索拉非尼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效果。本文从索拉菲尼靶向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索拉菲尼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临床指南更新版解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叶胜龙 陈荣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29-32,共4页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
关键词 临床指南 肝移植 肝细胞癌 肝硬化患者 监测方法 医学证据 肝功能 超声检查 影像学诊断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明 任正刚 +5 位作者 陈漪 葛宁灵 干育红 王艳红 夏景林 叶胜龙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9-590,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瘤内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ection,PEI)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病灶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行PEI治疗,部分患者合用射频毁损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肝动脉化疗... 目的:研究经皮瘤内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ection,PEI)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病灶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行PEI治疗,部分患者合用射频毁损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复发后的生存期,并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58例术后复发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59.2%、29.3%,中位生存期为42.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为疗效差的影响因素,合用RFA有助于提高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酒精注射冶疗复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治疗 复发 无水酒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临床指南更新版解读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叶胜龙 陈荣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AASLD在线发表了<HCC临床指南更新>[2](简称:...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AASLD在线发表了<HCC临床指南更新>[2](简称:更新版指南),根据5年来HCC临床实践的循证医学证据,对2005年指南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病灶 临床指南 更新版 肝细胞癌 索拉非尼 美国肝病学会 AFP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妍 任正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1-414,共4页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非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受到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射频毁损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做一综述。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肿瘤位置临近大血管或肝脏包膜下、不足够的治疗范...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非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受到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射频毁损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做一综述。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肿瘤位置临近大血管或肝脏包膜下、不足够的治疗范围、以及术者经验缺乏是使局部复发率升高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高、术前肝功能分级差、肿瘤病理分期晚等因素是肝内远处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局部复发 肝内远处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姚蓉蓉 王艳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癌症患者病死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750 000例[1].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近年来,...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癌症患者病死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750 000例[1].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近年来,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受到关注[2].HCC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肝炎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糖尿病、血色素沉着病,氯乙烯、黄曲霉毒素等的误食,过量饮酒或咖啡以及过量吸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微环境 肝细胞肝癌 carcinom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原发性肝癌 肿瘤发生发展 肝炎病毒感染 血色素沉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毕伟 唐文清 +5 位作者 赵志英 陈荣新 葛宁灵 陈漪 邹静怀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292例分成3组,A组伴有白细胞减少85例;B组伴有血小板减少41例;C组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66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3.0月,1年生存率72.2%;A、B和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月、36.0月和20.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7.5%和69.5%。对292例患者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2.0×109/L(r=0.657,P=0.016)、肿瘤>5 cm(r=3.175,P=0.000)和白蛋白≤35 g/L(r=0.452,P=0.000)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不是生存的影响因素。60例(20.5%)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和(或)术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用药与否对生存没有影响。介入术后1月内随访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肝动脉 抗肿瘤药/投药和剂量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30
19
作者 叶胜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19-823,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重点评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分子分型和干细胞基础研究、病理和临床诊断、临床分期、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分子...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重点评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分子分型和干细胞基础研究、病理和临床诊断、临床分期、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门静脉癌栓治疗、抗病毒治疗、肝内胆管癌诊治及多模式综合治疗等方面当前的进展和研究难点,探讨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水平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肿瘤治疗方案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志英 黄佩新 +6 位作者 杨毕伟 唐文清 陈荣新 葛宁灵 陈漪 邹静怀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门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门脉主干和(或)一级分支癌栓的原发性肝癌。其中合并门脉一级分支癌栓者76例,合并门脉主干(包括同时合并门...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门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门脉主干和(或)一级分支癌栓的原发性肝癌。其中合并门脉一级分支癌栓者76例,合并门脉主干(包括同时合并门脉一级分支)癌栓者96例。结果 172例肝癌的中位生存期为8.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5%、22.3%、17.0%。伴有门脉一级分支癌栓与伴有门脉主干癌栓的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月vs 18.5月,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1%、15.7%、13.7%vs 39.8%、29.3%、20.3%,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AFP水平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172例患者共行377次介入,无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肝动脉 抗肿瘤药/投药和剂量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