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要素市场与数据产品市场
1
作者 叶雅珍 朱扬勇 《大数据》 2025年第1期191-195,共5页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发展数据产业、数字经济的重要问题。经济学认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两大类不同的市场,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三大经济问题。要素市场是劳...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发展数据产业、数字经济的重要问题。经济学认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两大类不同的市场,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三大经济问题。要素市场是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通交易的场所;产品市场则是主要提供或销售最终产品或服务交换的场所,能满足最终消费者的直接需求。绝大部分实物商品交易能被清晰地划归到在要素市场交易或在产品市场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商品 数据产品 经济学 数据产业 相互依存 交易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一种可流通交易的数据权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雅珍 朱扬勇 《大数据》 202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数据流通交易的标的通常是“数据+一种权益”[1],数据资产的确定也要求“拥有数据权属”[2]。数据确权问题是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数据“交易难”的难点所在。在尚未对数据所有权立法的情况下,数据知识产... 数据流通交易的标的通常是“数据+一种权益”[1],数据资产的确定也要求“拥有数据权属”[2]。数据确权问题是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数据“交易难”的难点所在。在尚未对数据所有权立法的情况下,数据知识产权是目前可流通交易的一种数据权。2024年2月29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于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进数据要素赋能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数据知识产权探索将进入实际运用实施阶段,拥有知识产权的数据有望率先合法进入数据要素市场,率先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 数据资产 当前数据 知识产权 数据所有权 数据权 产权改革 征求意见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财政: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共利益实现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扬勇 谢波峰 《大数据》 202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其中最有价值、最广泛的数据是个体(企业或个人)行为数据。然而,单个个体行为数据的价值难以衡量(甚至可以说没有价值,当然也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个人基本不能在其个体行为数据的价值开发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益...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其中最有价值、最广泛的数据是个体(企业或个人)行为数据。然而,单个个体行为数据的价值难以衡量(甚至可以说没有价值,当然也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个人基本不能在其个体行为数据的价值开发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如果行为数据也没有体现公共利益,就会导致个体对任何形式的行为数据开发、利用持反对态度。另外,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用于产生价值的过程中,其天然的公共属性必然要求公有的利益,而国家财政是实现公共利益、共享发展红利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当今,探索通过财政税收工具和手段从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中取得一定比重的财政收入,并发挥财政的基础性、支柱性国家治理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性 反对态度 行为数据 单个个体 财政收入 个体行为 人民共享 数据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入表需要一种可计量的技术形态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扬勇 叶雅珍 《大数据》 2023年第6期184-187,共4页
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数据资产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据《暂行规定》可将满足条件的数据资源确认到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资产类别科目下,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数据资产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据《暂行规定》可将满足条件的数据资源确认到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资产类别科目下,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于数据资产自身表现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双重特征[1],对数据资产进行可靠的货币计量并不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数据资源 货币计量 无形资产 双重特征 暂行规定 有形资产 会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财政的非税收入及其分配机制实践探索
5
作者 谢波峰 朱扬勇 《大数据》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2025年2月11日,《福建日报》头版以“我省首单数据资产交易收入缴入国库”为题报道了福建省开出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名称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总额为100723.2元,形成的数据资产使用费缴入国库。福建案... 2025年2月11日,《福建日报》头版以“我省首单数据资产交易收入缴入国库”为题报道了福建省开出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名称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总额为100723.2元,形成的数据资产使用费缴入国库。福建案例标志着数据财政的实践探索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数据财政的非税收入,意味着在数据财政“收入侧”的实践已经开始。建议地方政府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数据收益分配等“支出侧”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由多样化的“收入+支出”财政政策措施组成的多元化财政模式,将公共数据资产的收益转换成公共利益[1],让全民分享数据要素带来的红利,实现良性数据财政闭环,即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推动以数据要素为特色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电子票据 公共数据 非税收入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探索 特色创新 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财政:公共数据运营的现实需要和构建逻辑 被引量:17
6
作者 谢波峰 朱扬勇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5,共10页
公共数据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来源,对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公共数据运营中存在多种形态,但都没有发挥财政在数据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多样化功能,缺少与公共数据运营匹配的财政制度,现有财政“只出不入”的投资运营模式不可持... 公共数据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来源,对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公共数据运营中存在多种形态,但都没有发挥财政在数据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多样化功能,缺少与公共数据运营匹配的财政制度,现有财政“只出不入”的投资运营模式不可持续,数据财政的理念概念和实践探索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包括投入、价值形成、收益分配三个环节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公共数据运营中数据财政的构建逻辑,对现实中的多样化数据财政政策工具、可选模式匹配性等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了公共数据运营中“多对多”的数据财政模式,最后提出了树立公共数据运营中数据财政概念和地位、形成数据财政工具包、紧密配合数据市场建设其它工作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运营 数据财政 数据要素 数据市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