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化学课程建设创新实践——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
作者 赵俭波 白慧 +2 位作者 戴勋 刘渊 欧阳平 《科技视界》 2024年第26期18-21,共4页
高分子化学课程依托塔里木大学应用化学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找准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通过“四融合”对教学内容重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任务驱动型与问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并在实践教... 高分子化学课程依托塔里木大学应用化学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找准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通过“四融合”对教学内容重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任务驱动型与问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并在实践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手段,探索形成了“以评为主,考评结合”全过程考核模式,培养了具有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扎根边疆的综合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课程建设 创新举措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2
作者 白慧 唐风琴 +2 位作者 姜建辉 胡立兵 赵俭波 《科技视界》 2024年第18期20-23,共4页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既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当前我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预...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既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当前我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基于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学;建立并完善了课后总结与反思评价体系。这种多维度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能为今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多维度教学改革 创新与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化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张京京 朱纪奎 赵俭波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97-201,共5页
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OBE理念设计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实施路线,明确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素材库;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深耕教学设计,重视参... 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OBE理念设计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实施路线,明确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素材库;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深耕教学设计,重视参与式学习及学习成果反馈,重构课程评价体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真正实现学生全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大学化学 课程思政 BOPPPS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实验》教改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4
作者 唐风琴 孙源 +1 位作者 白慧 吴瑛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本文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和研究了该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实... 本文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和研究了该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实验教学模式,包括基础实验及适当设计性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动力,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巩固实验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基础实验的规范操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思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教学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大学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5
作者 穆金城 戴勋 +3 位作者 欧明 田维亮 白红进 阳庆元 《化工管理》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基础知识的创新人才,助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塔里木大学主要以“厚基础、宽专业”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以化工和生物两个校新疆特色学科...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基础知识的创新人才,助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塔里木大学主要以“厚基础、宽专业”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以化工和生物两个校新疆特色学科为优势,着力打造交叉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围绕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办学,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提供建设参考,也为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办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学科交叉融合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在酸性介质中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缓蚀性能研究
6
作者 杨元庄 陈亚辉 +2 位作者 、冯瑞彤 沈焕焕 戴勋 《电镀与涂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目的]缓蚀剂是金属防腐的常用手段,而开发和应用绿色缓蚀剂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法]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及表面形貌观察,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在1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化工设备常... [目的]缓蚀剂是金属防腐的常用手段,而开发和应用绿色缓蚀剂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法]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及表面形貌观察,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在1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碳钢、铜、铝和铸铁)的缓蚀性能。[结果]在相同质量浓度下,PASP对不同金属缓蚀的效果排序为:碳钢>铜>铝>铸铁。随着PASP质量浓度的增大,4种金属材料的缓蚀效率均提高。PASP对碳钢、铸铁主要表现为抑制阳极型缓蚀剂,对铜、铝则呈现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行为。[结论]PASP对化工常用金属材料都具优异的缓蚀性能,其作用机理符合吸附膜理论。本研究为绿色缓蚀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缓蚀 浸泡腐蚀 电化学测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进与优化措施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宝昌 刘伟 +1 位作者 陈聪 梁鹏举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化工原理讲授的是复杂的工程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难度大、理论与实践脱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样化教学、生活/工程实际和多维度评价等手段,探讨化工...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化工原理讲授的是复杂的工程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难度大、理论与实践脱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样化教学、生活/工程实际和多维度评价等手段,探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进与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教学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鑫宇 吕喜风 +2 位作者 梁鹏举 孙源 赵俭波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19-220,共2页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将物理化学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符合新时代对于化学化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阐述了将思政理念融入物理化学课程的必要性、物理化学适合课程思政以及...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将物理化学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符合新时代对于化学化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阐述了将思政理念融入物理化学课程的必要性、物理化学适合课程思政以及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以期培养合格的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为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思政教育 培养目标 实施方法 参考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全面精准”考核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翠平 丁慧萍 +2 位作者 侯进鹏 李恺 田维亮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178-190,共13页
针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和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难题,在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行闯关式学习方式,将教学大纲考核点细化,分步骤给分,部分实验实行分类教学,根据权重赋分,形... 针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和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难题,在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行闯关式学习方式,将教学大纲考核点细化,分步骤给分,部分实验实行分类教学,根据权重赋分,形成全面考核体系。线下实验实行线上控制给分,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查看成绩,调整学习状态。建立网络机器人答疑平台,在线答疑,真正实现全过程教学,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助力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实验 虚拟仿真 “过程全面精准”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物理化学教学设计
10
作者 孙源 赵俭波 +4 位作者 吕喜风 赵苏亚 杨鑫宇 梁鹏举 孙宝昌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202-204,211,共4页
课程思政与物理化学教学有机融合对高校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亟须巧妙设计课堂环境,寓形于无声融入思政元素于课堂之中来提高课堂质量。本文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地设计课堂思路、课程教学等环节,... 课程思政与物理化学教学有机融合对高校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亟须巧妙设计课堂环境,寓形于无声融入思政元素于课堂之中来提高课堂质量。本文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地设计课堂思路、课程教学等环节,对学生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在培养民族自信,个人担当使命的同时高效地理解课堂内容。总之物理化学教学的同向同行以及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促进物理化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融合 翻转课堂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教学化学反应工程课改基本思路
11
作者 陈亚辉 胡立兵 +2 位作者 朱纪奎 戴勋 张红喜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本文宗旨阐述以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为指导,对《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对象的确定从划定框架范围开始,在子一级或更小的界定范畴,明确要研究什么。研究方法是建立模型,把模型化思想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普遍... 本文宗旨阐述以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为指导,对《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对象的确定从划定框架范围开始,在子一级或更小的界定范畴,明确要研究什么。研究方法是建立模型,把模型化思想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普遍化方法。以三种理想反应器特征分析建立物料衡算式的不同结果分析为例及教学效果,实践了如何培养学生构筑坚固理论基础,为学生厚积薄发打好基础,把新工科建设落实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模型法 化学反应工程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化工工艺学”教学方法改革
12
作者 赵苏亚 吕喜风 +1 位作者 梁鹏举 田维亮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70-173,共4页
基于OBE理念对“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梳理,针对“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传统僵化、考核方式单一、课堂中缺少工程教育等问题,提出采用项目式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引入... 基于OBE理念对“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梳理,针对“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传统僵化、考核方式单一、课堂中缺少工程教育等问题,提出采用项目式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引入虚拟仿真操作与化工实验,做到虚实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教融合,将科研前沿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活化课堂教学形式;优化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中国特色绿色化工的思想理念,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化工工艺学 改革方法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互动、三段齐进、四级融合”用于有机化学教学
13
作者 夏旭东 张红喜 马小燕 《科技视界》 2024年第26期14-17,共4页
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存在理论联系实际匮乏、课程传授体系僵化、智慧进阶引导不足和立德树人功能不全的教学痛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双向互动、三段齐进、四级融合”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态。... 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存在理论联系实际匮乏、课程传授体系僵化、智慧进阶引导不足和立德树人功能不全的教学痛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双向互动、三段齐进、四级融合”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态。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并经过近几年的实施,教学效果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提升,有机化学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在落实过程中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基础课程 教学痛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设计竞赛背景下《化工设计》实践课程改革探究
14
作者 欧明 杨元庄 +2 位作者 卢亚玲 陈亚辉 穆金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13-016,共4页
针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背景下,化工设计实践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竞赛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 针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背景下,化工设计实践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竞赛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化工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竞赛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成效显著,为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新工科”课程教学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计 化工设计竞赛 教学质量 工程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改性蛭石为硅源合成SAPO-34分子筛
15
作者 孙丹 刘刚 +2 位作者 李自文 王杰 欧明 《广州化工》 2025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新疆蛭石为原料,经过清洗、膨胀、粉碎、改性获得改性蛭石粉,最后通过超声、离心获取0.5μm与10μm粒径的蛭石粉,将得到的蛭石粉做为硅源,磷酸为磷源,二乙胺为模板剂,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采用水热合成法来制备SAPO-34分子筛。研究显示,... 以新疆蛭石为原料,经过清洗、膨胀、粉碎、改性获得改性蛭石粉,最后通过超声、离心获取0.5μm与10μm粒径的蛭石粉,将得到的蛭石粉做为硅源,磷酸为磷源,二乙胺为模板剂,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采用水热合成法来制备SAPO-34分子筛。研究显示,当蛭石粉尺寸在0.5μm左右更有利于SAPO-34分子筛的合成。通过XRD、TEM、FT-IR等证明成功合成了以蛭石为硅源的SAPO-34分子筛。通过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实验发现,以硅溶胶为硅源合成的分子筛去除率为67.58%,而以蛭石为硅源合成的分子筛去除率高达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蛭石 硅源 SAPO-34分子筛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掺杂BiOBr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顾杰 李双硕 +3 位作者 崔天伊 颜菀旻 赵俭波 姜建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以棉浆废液为生物质炭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生物质炭掺杂的BiOBr(C-BiOBr)。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产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iOBr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98.56%,... 以棉浆废液为生物质炭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生物质炭掺杂的BiOBr(C-BiOBr)。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产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iOBr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98.56%,为BiOBr降解率的2.8倍;对盐酸四环素的光降解率达90.4%,为BiOBr降解率的1.6倍。在循环实验中,5次循环后C-BiOBr对罗丹明B的降解依旧能达到88.3%。机理研究结果证明光生空穴和超氧自由基为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所制备的C-BiOBr拥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废水处理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 生物质炭 光催化剂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杨元庄 欧明 +1 位作者 雷朝 戴勋 《大学教育》 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从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到进行设备设计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近年来,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需求的普遍增加,关于此课程的...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从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到进行设备设计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近年来,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需求的普遍增加,关于此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塔里木大学当前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单调、学时分配不足以及考核制度固化等,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建议,旨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行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及CAD 课程教学改革 操作能力 创新思维 高校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LDHs/VM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解尿素制氢性能
18
作者 黄丽丽 徐康康 +4 位作者 唐风琴 李仲 孙丹 胡群洋 孙源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8-646,共9页
以Ni(NO_(3))_(2)·6H_(2)O、Co(NO_(3))__(2)·6H_(2)O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与蛭石(VMT)复合,制备了NiCo-LDHs/VMT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TEM、SEM、XPS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尿素电解制氢,考察... 以Ni(NO_(3))_(2)·6H_(2)O、Co(NO_(3))__(2)·6H_(2)O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与蛭石(VMT)复合,制备了NiCo-LDHs/VMT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TEM、SEM、XPS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尿素电解制氢,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OR)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电极体系对NiCo-LDHs/VMT工作电极电解尿素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NiCo-LDHs/VMT复合材料上既有VMT的微米片状结构,还具有NiCo-LDHs的六边形结构;在n(Ni)∶n(Co)=2∶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 h的条件下制备的Ni_(2)Co_(1)-LDHs/VMT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UOR过电位为0.98 V;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位为1.35 V的条件下,Ni_(2)Co_(1)-LDHs/VMT可电解尿素产生N_(2),在–0.23 V电位下电解尿素产生H_(2);Ni_(2)Co_(1)-LDHs/VMT具有稳定的电解尿素性能,可稳定工作10 h电位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尿素 电解 复合材料 有机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背景下《化工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春辉 卢亚玲 +1 位作者 穆金城 赵俭波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257-259,共3页
以《化工设计基础》课程为导入条件,综合的梳理了目前高校对于此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将高校对于此课程授课及考核的陈旧模式进行了辩证。为改变这种落后的“金字塔”式教学,利用塔里木大学优质的虚拟仿真软件作为课程的调节手段,将... 以《化工设计基础》课程为导入条件,综合的梳理了目前高校对于此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将高校对于此课程授课及考核的陈旧模式进行了辩证。为改变这种落后的“金字塔”式教学,利用塔里木大学优质的虚拟仿真软件作为课程的调节手段,将课程与虚拟仿真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统一,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良性循环式课程教学,力争以虚拟仿真为背景形成重实践、重知识综合利用的特色创新性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金字塔”式教学 循环式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化工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苏亚 田维亮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2期49-55,共7页
分析了当前化工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难,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化工实践教学中,打造“四个层次、七大模块”的教学模式。此模式中加大了设计占比难度,形成了基本理论、认识实习、仿真操作、实训操作和过程设计的... 分析了当前化工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难,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化工实践教学中,打造“四个层次、七大模块”的教学模式。此模式中加大了设计占比难度,形成了基本理论、认识实习、仿真操作、实训操作和过程设计的递进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化工生产实习面临的难题,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性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通过本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全程在线的监管、答疑、考核,使实践教学进入云教学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化工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