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线隅撑和柱端滑移摩擦节点单层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成玉 杨草原 +1 位作者 贾良玖 陈焰周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7,共15页
基于损伤控制概念,提出了一种配置曲线隅撑和柱端滑移摩擦连接的新型梁贯通式分层装配式钢框架体系。在地震作用中,曲线隅撑作为结构的第一道“保险丝”,先发生塑性变形,柱端滑移摩擦连接作为结构的第二道“保险丝”,既可避免梁柱等主... 基于损伤控制概念,提出了一种配置曲线隅撑和柱端滑移摩擦连接的新型梁贯通式分层装配式钢框架体系。在地震作用中,曲线隅撑作为结构的第一道“保险丝”,先发生塑性变形,柱端滑移摩擦连接作为结构的第二道“保险丝”,既可避免梁柱等主要构件出现塑性损伤,又能实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时序的“稳定、渐进、可控”。设计并制作了2个1/2缩尺的单层钢框架试件,其中第一个试件的柱脚为盖板式滑移摩擦节点(CPSFJ),柱顶为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LCSFJ);第二个试件柱顶在第一个试件的基础上配置了曲线隅撑。对两个试件进行了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柱端滑移摩擦节点能有效降低主体结构的塑性损伤,实现框架结构的低损伤;曲线隅撑的钢框架试件较未配置隅撑的钢框架具有更高的初始刚度、承载能力和更优的耗能能力,加载过程中隅撑先于节点转动进入塑性,塑性损伤主要集中在曲线隅撑、CPSFJ盖板和LCSFJ连接件上,梁柱等主要构件均未发生损伤,设置这些节点的框架能够在震后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 损伤控制 滑移摩擦节点 曲线隅撑 损伤时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冬季环境热舒适的武汉市既有住宅改造设计研究
2
作者 屈万英 莫广妤 唐琪宁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对室内热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冬季保温需求逐渐南移。为了改善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本文以武汉市既有多层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参考该地区最新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结合当下新型改造设计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对室内热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冬季保温需求逐渐南移。为了改善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本文以武汉市既有多层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参考该地区最新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结合当下新型改造设计措施,对研究对象进行围护结构改造,并采用以DeST3.0为计算核心的绿建斯维尔软件,对改造前后建筑热工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采用改造措施后住宅室内的热环境改善情况,提出适宜该地区老旧住宅的热环境改造设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宅 夏热冬冷地区 热舒适 改造 围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产物渗滤液作用下改性膨润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琰 邱金伟 +1 位作者 李丹 胡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针对天然钙基膨润土防渗性能弱、在盐溶液中防渗性能会急剧劣化的难题,自主研发了一种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通过渗透试验、自由膨胀指数试验,探究该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在不同离子强度和单价/多价阳离子相对丰度的煤燃烧产物渗滤液... 针对天然钙基膨润土防渗性能弱、在盐溶液中防渗性能会急剧劣化的难题,自主研发了一种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通过渗透试验、自由膨胀指数试验,探究该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在不同离子强度和单价/多价阳离子相对丰度的煤燃烧产物渗滤液作用下的防渗性能,并通过土中结合阳离子浓度变化、XRD测试、SEM测试,研究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的渗透系数在不同煤燃烧产物渗滤液作用下始终维持在10-11 m/s数量级,表明改性后膨润土的防渗性能显著提升;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在煤燃烧产物渗滤液中仍能维持低渗透性,主要依赖于聚合物的高溶胀性能,而不依赖于膨润土自身的溶胀性能;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中聚合物形成的水凝胶填充了膨润土颗粒间的缝隙,使其结构更加致密,水流通道更加狭窄曲折,导致渗透系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膨润土 渗透性 燃煤产物 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成祥 张家琪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0-2136,2148,共8页
为探究钢纤维掺量、聚乙烯醇(PVA)纤维掺量和矿粉掺量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抗渗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钢-PVA HFHPC抗渗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HFHPC抗渗性能的影响程度... 为探究钢纤维掺量、聚乙烯醇(PVA)纤维掺量和矿粉掺量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抗渗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钢-PVA HFHPC抗渗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HFHPC抗渗性能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钢纤维、矿粉和PVA纤维。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得出混凝土试件抗渗性能最佳水平组合:钢纤维体积掺量1.0%、PVA纤维体积掺量0.7%、矿粉质量取代率20%。当钢纤维掺量超1.0%时,HFHPC抗渗性能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基准素混凝土。最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HFHPC渗透系数与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PVA 矿粉 高性能混凝土 抗渗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耗能型摇摆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成玉 姚宗杰 +2 位作者 张睿 贾良玖 陈焰周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基于可恢复功能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摩擦耗能型摇摆柱节点。阐述了该节点的构造形式并研究了其抗震性能。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轴压比、弹簧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及节点在余震和修复情况下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 基于可恢复功能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摩擦耗能型摇摆柱节点。阐述了该节点的构造形式并研究了其抗震性能。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轴压比、弹簧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及节点在余震和修复情况下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层间位移角内,节点呈现出低损伤特性,摇摆柱始终保持弹性。在轴向力作用下,滞回曲线呈明显的“旗帜形”,节点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最大残余转角仅为0.23%。通过重新拧紧螺栓,节点性能即可恢复至震损前水平,实现抗震韧性。弹簧刚度的增大可以显著提高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增大轴压比可以提高节点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在轴向力作用下节点属于典型的半刚性连接,并确定了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取值范围。针对该节点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恢复力模型,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为进一步对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柱 低损伤 自复位 摩擦滑移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浆流变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方法研究
6
作者 廖国胜 丁正 +3 位作者 刘发民 廖宜顺 梅军鹏 何军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通过测定机制砂掺量、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因素下砂浆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宾汉姆流体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得到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指导砂浆组分优化,并基于砂浆-粗骨料两相悬浮原理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测定机制砂掺量、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因素下砂浆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宾汉姆流体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得到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指导砂浆组分优化,并基于砂浆-粗骨料两相悬浮原理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使用超细砂与机制砂、增大胶砂比及掺入粉煤灰都可以有效地改善砂浆流变性,制备强度等级为C50的SCC时,机制砂用量为40%、胶砂比为1.0、粉煤灰掺量为30%的砂浆具有较小的屈服应力和适宜的塑性黏度,其对粗骨料的动力传输能力及包裹性也最佳,制备的SCC表现出优良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汉姆流体模型 砂浆流变性 自密实混凝土 触变性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许成祥 赵晓悦 +1 位作者 许奇琦 肖良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5,共11页
为探究3种因素钢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矿粉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L_(9)(3^(... 为探究3种因素钢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矿粉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L_(9)(3^(3))方案进行正交设计,测试HFHPC遭受高温作用后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并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分数为2.0%时可以有效提高HFHPC的各项强度。PVA纤维能够抑制混凝土爆裂,与钢纤维混杂可体现优势互补。800℃时,当钢纤维体积分数为2.0%、PVA纤维体积分数为0.3%、矿粉掺量为10%时,HFHPC的抗压强度残余率与劈拉强度残余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0.23%和74.5%。当矿粉掺量大于10%时,HFHPC抗压强度可显著提高,而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略有下降。最后分别建立了HF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力学性能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盖板型滑移摩擦节点分层装配钢框架滞回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成玉 李杰 吴东平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快速装配性的新型结构形式。基于低损伤抗震概念,针对柱端盖板型滑移摩擦节点(CPSFJ)分层装配式钢框架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在柱端设置CPSFJ,可以有效实现在大震作用下... 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快速装配性的新型结构形式。基于低损伤抗震概念,针对柱端盖板型滑移摩擦节点(CPSFJ)分层装配式钢框架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在柱端设置CPSFJ,可以有效实现在大震作用下以滑移摩擦耗能代替结构构件的塑性损伤耗能,进而保护结构主体构件免受损伤。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在低周往复加载下,滞回曲线呈现出饱满的弓形,且骨架曲线表现为三段式平顶型,显示出良好的能量耗散能力和稳定的滞回性能。为解决梁端局部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梁端加劲肋布置改进方案,能显著改善梁端应力集中现象,降低塑性损伤的可能性。本研究为分层装配式钢框架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抗震耗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 低损伤 滑移摩擦节点 柱端耗能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蒸压管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靶向增强研究
9
作者 廖国胜 秦广崇 +2 位作者 吴振 廖宜顺 何军林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223,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靶向增强组分对NAC-PHC(Non-autoclaved PHC)管桩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用量为430 kg/m^(3),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8%,矿粉掺量为30%,水胶比为0.26,砂率为38%,靶向增强组分... 通过试验研究靶向增强组分对NAC-PHC(Non-autoclaved PHC)管桩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用量为430 kg/m^(3),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8%,矿粉掺量为30%,水胶比为0.26,砂率为38%,靶向增强组分由早强型增强组分硫氰酸钠和三乙醇胺、晶核型增强组分C-S-H晶核和密实型增强组分甲基硅酸钠复合而成时,所制备NAC-PHC管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可达94.3 MPa;其耐久性能显著增强;XRD分析显示NAC-PHC管桩混凝土水化产物与AC-PHC(Autoclaved PHC)管桩混凝土基本相似;SEM分析显示NAC-PHC管桩混凝土微观结构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PHC管桩 靶向增强组分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B溶液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袁瑞祥 胡波 +2 位作者 李丹 王延平 汪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38,共7页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裂隙面强度变化与淋滤时间的关系,揭示淋滤后膨胀土裂隙面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CB溶液沿着预设裂隙面和试样内部淋滤不同天数后,试样形貌特征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裂隙面抗剪强度降低速率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先变快后变慢,在淋滤28 d后裂隙面抗剪强度指标下降明显,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下降51.5%和45.9%;对淋滤后试样表面灰绿土样和直剪试验后剪切面土样进行微细观研究发现,淋滤后灰绿土和剪切面Fe_(2)O_(3)含量下降明显,且黏土矿物衍射峰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微观机理分析可知,DCB溶液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对土中游离氧化铁进行去除,使试样外观形貌出现较大变化,破坏了土中大的团聚体与颗粒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面 抗剪强度 淋滤 游离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缩口钢套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余卓昱 吴东平 +1 位作者 李泽若 李成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8-477,共10页
为研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在端板螺栓连接基础上引入单侧缩口钢套筒的节点形式。以端板和缩口钢套筒厚度为试验变量,设计制作了3个装配式和1个现浇的缩尺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探究节点的各项抗震性能指... 为研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在端板螺栓连接基础上引入单侧缩口钢套筒的节点形式。以端板和缩口钢套筒厚度为试验变量,设计制作了3个装配式和1个现浇的缩尺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探究节点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并与现浇节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包钢套的引入使结构塑性铰外移至距梁套筒1倍梁高处,呈弯曲破坏模式。增加端板厚度不仅对试件的抗震性能有较大提升,而且能有效提升端板抗弯能力,避免塑性变形集中于端板而降低其余部件对试件抗震性能的贡献。替换薄壁套筒能有效降低钢-混凝土界面刚度突变,提升钢节点的协同转动能力,降低混凝土的损伤程度。相较于现浇构件,该装配式节点具有更高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试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延性系数在3.07~3.6之间,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21~0.24之间,可实现等同甚至优于现浇的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改性膏状瓷砖背胶性能研究
12
作者 胡慕 廖国胜 +2 位作者 陈乐舟 廖宜顺 梅军鹏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4年第1期17-19,23,共4页
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对膏状瓷砖背胶在标准养护环境7天、28天龄期以及浸水、冻融和热老化环境下的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P40在热老化环境下的拉伸粘结强度改善尤为明显;在7天时LP40与LP0的拉伸粘结强度相比提高了50%,有效提升... 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对膏状瓷砖背胶在标准养护环境7天、28天龄期以及浸水、冻融和热老化环境下的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P40在热老化环境下的拉伸粘结强度改善尤为明显;在7天时LP40与LP0的拉伸粘结强度相比提高了50%,有效提升了膏状瓷砖背胶的早期粘结强度。XRD、SEM分析表明,石灰石粉可以填充界面砂浆孔隙,加速水泥砂浆水化,使瓷砖与砂浆界面粘结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膏状瓷砖背胶 龄期 养护环境 拉伸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回收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方乾 王泽峰 +4 位作者 潘超 朱佳颖 李俊霖 张子涵 胡格 《水泥》 CAS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废弃混凝土的妥善处置是城镇固体垃圾处理的重要议题,将废弃混凝土进行有效回收并作为再生混凝土再利用被认为是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将水射流引入旧建筑物拆除和废弃混凝土回收领域,研究了水射流拆除旧建筑物回收再... 废弃混凝土的妥善处置是城镇固体垃圾处理的重要议题,将废弃混凝土进行有效回收并作为再生混凝土再利用被认为是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将水射流引入旧建筑物拆除和废弃混凝土回收领域,研究了水射流拆除旧建筑物回收再生混凝土构件和水射流致裂混凝土回收再生粗骨料的应用潜力,分析了断面粗糙度对于新老混凝土界面连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射流拆除后再生混凝土的剩余强度保留在91%到98%,表明水射流拆除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再生混凝土的断面粗糙度保持在1.10~1.31,水射流拆除造成的粗糙表面对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非常有利。水射流冲击下,粗骨料和砂浆能够有效分离,再生粗骨料的附着砂浆含量低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拆除 再生混凝土 剩余强度 断面粗糙度 再生粗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14
作者 陈一纯 梅军鹏 +1 位作者 何香香 董崇 《胶体与聚合物》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下会出现性能劣化,聚合物常作为硅酸盐水泥的改性剂以提高其抗蚀性能,但将其作为硫铝酸盐水泥(CSA)改性剂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酯乳胶粉(SAE)对CSA净浆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 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下会出现性能劣化,聚合物常作为硅酸盐水泥的改性剂以提高其抗蚀性能,但将其作为硫铝酸盐水泥(CSA)改性剂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酯乳胶粉(SAE)对CSA净浆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SAE改性前后CSA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水化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SAE的掺入有效提高了试件的抗折抗蚀系数,且SAE掺量越大,抗蚀系数越大;微观分析表明,在Na_(2)SO_(4)溶液侵蚀条件下,CSA浆体中钙矾石(AFt)的含量随着SAE掺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E 硫铝酸盐水泥 硫酸盐侵蚀 抗折强度 抗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余震影响的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易损性分析
15
作者 许成祥 石晗晨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1-19,33,共10页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基于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拟静力试验,采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桥墩数值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挑选来自12次地震...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基于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拟静力试验,采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桥墩数值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挑选来自12次地震事件的81条真实型主余震地震序列,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方法,考虑不同余震强度(ΔPGA)的影响,对框架式桥墩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主震,余震强度的增大对结构附加损伤影响较小,主震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随着结构主震损伤的增大,结构在余震下的累积损伤也随之增加,当PGA_(MS)达到0.4 g时余震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已不可忽略。ΔPGA=0.4~1.0时,余震使得结构超过各损伤极限值的概率要高于仅主震作用,超越概率最大值平均提升1.60%~2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 主余震 抗震性能 余震强度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流线型箱梁扭转涡激气动力的简化涡模式与气动措施抑振机理
16
作者 胡传新 官绪龙 +1 位作者 赵林 葛耀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以典型流线型闭口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原始断面与优化断面(栏杆扶手抑流板断面和检修轨道导流板断面)涡振响应,并分析其典型风速下断面周围分布气动力矩贡献,结合简化涡和数值模拟方法,推演断面周围流场演变特征,... 以典型流线型闭口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原始断面与优化断面(栏杆扶手抑流板断面和检修轨道导流板断面)涡振响应,并分析其典型风速下断面周围分布气动力矩贡献,结合简化涡和数值模拟方法,推演断面周围流场演变特征,揭示了流线型箱梁扭转涡振及气动措施抑振机理,为主梁扭转涡振及抑振机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研究表明:原始断面存在明显扭转涡振现象,其振幅达0.112°,增设检修轨道导流板后振幅降低35.7%,增设抑流板后涡振现象消失。原始断面和导流板断面涡振时,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贡献值远大于下表面,二者均由上表面大尺度前缘分离涡主导,分离涡漂移时长约为2.5个断面振动周期,对应2阶扭转简化涡模态。增设导流板后,断面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的贡献显著减小,旋涡漂移模式与断面振动之间的相位关系发生改变,断面周围旋涡作用强度减小,故涡振振幅降低。增设栏杆扶手抑流板后,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贡献值显著减小且其波浪式分布消失,上表面前缘大尺度分离涡的形成得到抑制,故断面涡振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扭转涡振 简化涡方法 流线型闭口箱梁 抑流板 检修轨道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磷石膏矿渣水泥的水化历程与长期强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宜顺 汪凯 李豪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08-4415,共8页
采用大掺量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和熟石灰制备石膏矿渣水泥,通过水化热、化学收缩、孔溶液pH值和抗压强度试验,并结合XRD和SEM-EDS测试,探究磷石膏掺量对石膏矿渣水泥的水化历程与长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磷石膏的掺量从40%增大... 采用大掺量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和熟石灰制备石膏矿渣水泥,通过水化热、化学收缩、孔溶液pH值和抗压强度试验,并结合XRD和SEM-EDS测试,探究磷石膏掺量对石膏矿渣水泥的水化历程与长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磷石膏的掺量从40%增大到70%(质量分数,下同)时,水泥浆体的第三放热峰峰值逐渐减小,14 d化学收缩从0.066 mL·g^(-1)增大到0.193 mL·g^(-1),早期(0~1 d)化学收缩速率明显增大,孔溶液pH值在28 d龄期内趋于稳定,且与28 d龄期相比,90 d龄期试件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2.3%~27.8%。XRD和SEM-EDS分析表明,水泥浆体中主要包含二水石膏、石英、钙矾石和C-S-H凝胶等物质。28 d龄期时,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大,钙矾石的生成量从7.48%减小到2.84%,C-S-H凝胶的钙硅比(摩尔比)从1.08增大到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石膏矿渣水泥 粒化高炉矿渣 水化热 化学收缩 水化产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效定型相变平板热特性模拟分析
18
作者 高佳佳 熊琬钰 +3 位作者 肖俊安 柳晟 徐新华 周传辉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单一相变材料常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并以被动方式实现建筑的隔热保温,但因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室内外温度条件的差异,很难同时很好地实现夏季保冷和冬季保暖。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双效定型相变材料,该材料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单一相变材... 单一相变材料常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并以被动方式实现建筑的隔热保温,但因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室内外温度条件的差异,很难同时很好地实现夏季保冷和冬季保暖。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双效定型相变材料,该材料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单一相变材料混合后定型制成。热物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双效相变板具有两个相变温度,且相变焓值为两种单一材料的质量加权平均。进一步建立了双效相变平板数值传热模型,并模拟了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的传热过程。结果表明,在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双效相变平板均具有较长的隔热保温时间,夏季时相对于低温相变平板,有效隔热时间延长95 min,冬季时相对于高温相变平板,有效保温时间延长285 min。双效定型相变平板能很好地适应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室内外温度条件的差异,既能在夏季很好地隔热保冷,又能在冬季很好地隔热保暖,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定型相变平板 热物性测试 数值传热模型 传热特性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国胜 谢文彦 +2 位作者 张涛 廖宜顺 梅军鹏 《中国建筑防水》 2023年第12期11-15,26,共6页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三乙胺(TEA)和乙二胺(E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再向体系中加入硫酸钡及其他助剂配制成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探究了异氰酸...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三乙胺(TEA)和乙二胺(E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再向体系中加入硫酸钡及其他助剂配制成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探究了异氰酸根指数(R值)、DMPA含量、中和度及后扩链系数对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值为1.55、DMPA含量为5%、中和度为100%、后扩链系数为40%时,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异氰酸根指数(R值) DMPA含量 中和度 后扩链系数 力学性能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环氧树脂界面冻融后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红兵 郭正发 +1 位作者 韩蓓 段亦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8-584,共7页
采用全轻陶粒混凝土加固普通混凝土构件,可在实现既有结构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加固体自重,改善加固结构承载特性.为研究新老混凝土环氧树脂粘结界面冻融损伤后抗剪性能退化规律,开展了7组新老混凝土试件和2组整浇试件的冻融试验,测试各... 采用全轻陶粒混凝土加固普通混凝土构件,可在实现既有结构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加固体自重,改善加固结构承载特性.为研究新老混凝土环氧树脂粘结界面冻融损伤后抗剪性能退化规律,开展了7组新老混凝土试件和2组整浇试件的冻融试验,测试各组试件分别在经历0、5、10、15、20、25及30次冻融后的界面抗剪强度,分析试件外观损伤、抗剪破坏形态及抗剪强度退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冻融次数低于15时试件剪切破坏均发生在普通混凝土与环氧树脂界面剂之间,冻融次数超过25时发生在全轻陶粒混凝土与环氧树脂界面剂之间,15~25次时为过渡状态;冻融后试件界面抗剪强度出现明显退化,经历5、10、15、20、25、30次冻融循环后,界面抗剪强度较冻融前的下降率分别为7.83%、20.91%、25.54%、31.11%、36.54%、45.27%.建立了环氧树脂界面的抗剪强度退化计算公式,可较准确地预测出冻融后环氧树脂界面抗剪强度.研究结论可为工程结构加固及类似新老混凝土连接界面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陶粒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加固 冻融 环氧树脂界面 抗剪性能 试验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