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1
作者 朱启超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8期18-19,共2页
我军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许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的辉煌战绩,书写了可载入世界史册的军事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主席提出“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 我军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许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的辉煌战绩,书写了可载入世界史册的军事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主席提出“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可以说,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一直是党和人民的夙愿。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实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 武器装备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 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成 革命战争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螺旋理论下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国防科技》 2024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出以军政系统、学研系统和企业系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模型,论证三方主体的职能分工及其协同合作关系,揭示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在合作模式、顶层设计、制度体系、资源分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分工合... 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出以军政系统、学研系统和企业系统为核心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模型,论证三方主体的职能分工及其协同合作关系,揭示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在合作模式、顶层设计、制度体系、资源分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分工合作、创新服务平台、谋划体制机制、培养创新人才等优化策略建议,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 三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模型—词频计算的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集 刘书雷 杨筱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72,共7页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国防科技发展态势分析定性为主的不足,提出一种综合经典结构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文本计量的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综述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研究;其次,采用PEST“钻石”结构化模型分...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国防科技发展态势分析定性为主的不足,提出一种综合经典结构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文本计量的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综述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研究;其次,采用PEST“钻石”结构化模型分析主要国家国防科技战略政策调整动因;再次,解构主要国家国防科技战略政策文本,并运用NLP文本计量发掘国防科技发展重点热点;最后,结合定性定量研判辨析国防科技发展基本态势。[结果/结论]对2018—2022年主要国家发布的50个国防科技战略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对主要国家国防科技发展策略、高新科技领域重点进行研判。结果表明,文章构建的方法框架能够为认识和研判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动向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 战略情报 分析方法 结构模型 词频计算
原文传递
对新时代国防科技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书雷 屈婷婷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意义]国防科技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防科技智库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强化国防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分析了国防科技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国防科技智库建设应该把握的基本要求,提... [目的/意义]国防科技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防科技智库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强化国防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分析了国防科技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国防科技智库建设应该把握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推进国防科技智库建设的有效路径。[结果/结论]国防科技智库建设要突出科技特色、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未来牵引、注重方法创新,并从确立建智用智理念、构建智库体系、发挥综合性科研机构引领作用、健全机制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智库 建设要求 思考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科技园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基于深圳银星科技园的案例分析
5
作者 谢鹏俊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共8页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依靠技术、业态模式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协同创新。平台型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园区的新兴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管理运营、企业孵化、产业布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存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潜在空间...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新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依靠技术、业态模式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协同创新。平台型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园区的新兴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管理运营、企业孵化、产业布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存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潜在空间。以深圳银星科技园作为分析案例,发现其产业运营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智慧园区与综合服务中心为支撑、以“基础—技术—投资—产业”为平台的“1+2+4”服务体系。专业精准的产业运营服务体系具备了“平台驱动+生态孵化”的创新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同构性。银星科技园善于创新服务供给机制,通过“平台驱动”与“生态孵化”有效互动,从创新联合体建设、壮大耐心资本、布局产业结构、开放数据共享、打造共生关系等方面开展了联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技术、业态模式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积累了平台型科技园区重塑企业科技创新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鲜经验与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 内在逻辑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科技+军事”未来战争高端论坛专题编者按
6
作者 曾立 刘书雷 《国防科技》 2024年第1期15-15,共1页
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学校以建校70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坚持面向世界军事和科技前沿、面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勇担时代重任,... 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学校以建校70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坚持面向世界军事和科技前沿、面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勇担时代重任,锐意开拓进取,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努力在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人才强军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大学 科技自主创新 高端论坛 科技前沿 立德树人 新型军事人才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颠覆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启文 刘书雷 吴集 《国防科技》 2022年第6期84-88,共5页
国防颠覆性技术是国防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科学识别和评价国防颠覆性技术,对于前瞻布局未来发展、赢得未来军事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与延续性技术相比,国防颠覆性技术具有引发军事领域深刻变革、诞生于科技发展前沿、面临巨大技术挑战... 国防颠覆性技术是国防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科学识别和评价国防颠覆性技术,对于前瞻布局未来发展、赢得未来军事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与延续性技术相比,国防颠覆性技术具有引发军事领域深刻变革、诞生于科技发展前沿、面临巨大技术挑战等主要特征。从概念内涵和典型特征出发,设计以军事应用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性、技术发展可行性为核心的国防颠覆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国防颠覆性技术评价识别提供标准支撑。军事应用颠覆性指标细分为大幅提升现有武器装备作战系统效能、催生重大新型武器装备、形成新质作战能力和开辟全新军事应用领域四类;技术创新引领性指标细分为替代现有技术和催生新的技术方向两类;技术发展可行性指标细分为符合科学原理、技术概念明确和若干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颠覆性技术 发展特征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队官兵科技素养内涵分析和提升路径
8
作者 刘芳 熊楷悦 +1 位作者 杜宏飞 刘丽华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基层官兵只有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才能熟练掌握新武器、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战法,才能使新装备加速形成战斗力。研究从科技素养的概念、官兵科技素养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新时代官兵科技素养的能力谱系及提升官兵科技素养的重要意义,从... 基层官兵只有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才能熟练掌握新武器、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战法,才能使新装备加速形成战斗力。研究从科技素养的概念、官兵科技素养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新时代官兵科技素养的能力谱系及提升官兵科技素养的重要意义,从机理研究、知识供给、学习形式和环境政策等方面为官兵科技素养提升提出对策建议,为多方位培塑官兵科技素养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素养 部队官兵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屈婷婷 赵阳 《国防科技》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基于对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创新能力考察结构的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计适应我军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人才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并总结其特点规律,为... 基于对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创新能力考察结构的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计适应我军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人才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并总结其特点规律,为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选拔、培养,以及军队人才质量和水平、潜力变化特点与差距评估等提供依据和支撑。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有助于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创新能力考察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典型国防科技创新主体专利发展态势和布局动向
10
作者 曾张旭阳 曾立 刘书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4,共10页
利用图表软件对专利数据进行横向静态特征与纵向动态特征统计和可视化处理,对美国典型国防科技创新主体专利整体态势、技术分布和布局动向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主体多元且实力强劲,技术发展均衡,热点领域突出,并在... 利用图表软件对专利数据进行横向静态特征与纵向动态特征统计和可视化处理,对美国典型国防科技创新主体专利整体态势、技术分布和布局动向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主体多元且实力强劲,技术发展均衡,热点领域突出,并在近年来逐步重视对华专利布局。为此,中国应借鉴美国发展经验,谋划科学的技术发展路径,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格局,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制定理性中美博弈策略,切实推动国防科技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典型国防科技创新主体 专利发展态势 布局动向
原文传递
助推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军事科技人才“六维”评估方法
11
作者 张守明 李林 +1 位作者 唐帮盈 陈国玖 《国防科技》 2024年第5期7-15,共9页
为加快新质战斗力生成,聚焦完善军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瞄准新质战斗力生成链路中的战略指导、理论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装备建设、实战训练等关键要素,分析军事科技人才需要具备的深刻的战略领悟力、扎实的理论建构力、强烈的创... 为加快新质战斗力生成,聚焦完善军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瞄准新质战斗力生成链路中的战略指导、理论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装备建设、实战训练等关键要素,分析军事科技人才需要具备的深刻的战略领悟力、扎实的理论建构力、强烈的创新内驱力、敏锐的知识学习力、高效的成果产出力、持续转化为战斗力等能力需求。构建军事科技人才新质战斗力生成潜力评估体系,细化评估方法框架,为选人、育人、用人提供价值标准和理论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战斗力 军事科技人才 人才评价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颠覆性技术推动军事智能化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启文 刘书雷 吴集 《国防科技》 2023年第5期46-50,共5页
国防颠覆性技术能够推动技术性能的大幅跃升,牵引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军事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从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视角探讨新一轮军事革命的未来发展方向:简要梳理国防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和军事影响;回顾军事革命历史,梳... 国防颠覆性技术能够推动技术性能的大幅跃升,牵引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军事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从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视角探讨新一轮军事革命的未来发展方向:简要梳理国防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和军事影响;回顾军事革命历史,梳理热兵器军事革命、机械化军事革命和信息化军事革命发展过程中火药技术、动力技术、信息技术等颠覆性技术的引领作用;梳理提出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国防颠覆性技术发展的重点,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不断取得重要进展,进入发展应用快速道。人工智能技术是基础性使能技术,其发展将不断提升智能无人装备占比,推动决策制胜成为战争制胜的核心和关键,催生人机协同作战、无人集群作战等新型作战样式,引领智能化军事革命登上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颠覆性技术 军事智能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强国利器70年——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历程与启示
13
作者 朱启超 《新华月报》 2019年第22期118-120,共3页
我军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许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的辉煌战绩,书写了可载入世界史册的军事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主席提出"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到习近平主席在十九... 我军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许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的辉煌战绩,书写了可载入世界史册的军事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主席提出"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到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_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可以说,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一直是党和人民的夙愿。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实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 武器装备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 武器装备发展 历程与启示 铸造强国 全面建成
原文传递
国防专利解密与脱密机制的权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广威 刘书雷 +1 位作者 黄朝峰 马浚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0,共9页
[目的/意义]为促进"沉睡"国防专利转化运用,军委装备发展部自2015年起上线运营国防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国防专利信息公布机制从完全解密转变为脱密处理,是权衡国防知识产权工作运行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以后做出的重大政策转变... [目的/意义]为促进"沉睡"国防专利转化运用,军委装备发展部自2015年起上线运营国防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国防专利信息公布机制从完全解密转变为脱密处理,是权衡国防知识产权工作运行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以后做出的重大政策转变。基于全军采购网公布的国防专利数据,评价解密和脱密两种机制的政策实施效果。[方法/过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排除脱密机制对国防专利的选择性偏差,测度两种机制下信息披露质量的差异。[结果/结论]脱密机制显著降低了国防专利公开周期,提升了公开效率,通过选取军民通用性更强的专利成果脱密发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防专利受关注程度;但脱密形式下国防专利信息含量较低,这种公布方式总体上并未实现扩大其传播范围、增进需求方对技术成果吸收的政策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专利 解密 脱密 倾向得分匹配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新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7,共7页
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大国博弈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的主导力量,是形成非对称优势和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把握新兴领域发展规律,探索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内在逻辑,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导向与话语指引作用,对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 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大国博弈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的主导力量,是形成非对称优势和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把握新兴领域发展规律,探索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内在逻辑,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导向与话语指引作用,对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从应对大国博弈新形势和国家发展与安全战略全局的角度,阐明加快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有效路径,以期更好地将强军事业融入强国复兴大局、充分发挥强军对强国的战略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兴领域 战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融入联合作战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新 徐博 曾立 《国防科技》 2023年第2期39-47,共9页
为深入探讨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融入联合作战的动因及意义,充分发挥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战略效能,实现联合作战能力整体性提升,在科学分析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融入联合作战发展态势基础之上,综合解构未来战争对国防动员的迫切要求,... 为深入探讨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融入联合作战的动因及意义,充分发挥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战略效能,实现联合作战能力整体性提升,在科学分析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融入联合作战发展态势基础之上,综合解构未来战争对国防动员的迫切要求,诠释目前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进而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措施。实现联合作战与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交融共振,需明确联合作战目标、精准动员靶向定位,夯实备战打仗根基、实施全域多维动员,确保把控战争态势、取得“制信息权”动员效能,同时推行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塑造改革创新动员优势等举措,从而充分发挥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特色和优势,助推联合作战体系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动员 新域新质力量 联合作战 未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考察与镜鉴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张旭阳 曾立 曹德斌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经历近百年探索建立了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用于平衡国防利益和私人利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美国国防采办中的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进行考察,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在对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经历近百年探索建立了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用于平衡国防利益和私人利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美国国防采办中的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进行考察,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在对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演进与改革的历史考察基础上,分析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的内容和效用,并提出对于中国的现实镜鉴。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排除了专利权在国防采办中的干扰,实现了国防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钟摆平衡,维护了国防利益优先地位。当前中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尚且缺失,可参考美国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知识产权 国防使用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颠覆性技术管理
18
作者 屈婷婷 沈雪石 +1 位作者 刘书雷 吴集 《国防科技》 2023年第2期19-25,共7页
国防颠覆性技术是通过另辟蹊径的技术轨迹创新,颠覆当前军事技术衡量标准与主流用户价值偏好,提供新颖性能或在以往未重视的性能上有突破,创造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并对军事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传统的国防科技管理模式更适用于... 国防颠覆性技术是通过另辟蹊径的技术轨迹创新,颠覆当前军事技术衡量标准与主流用户价值偏好,提供新颖性能或在以往未重视的性能上有突破,创造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并对军事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传统的国防科技管理模式更适用于延续性技术创新,不太适用于颠覆性技术创新。当前,国防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已得到高度肯定,但对于如何管理国防颠覆性技术创新仍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必要。从国防颠覆性技术的特点出发,分析国防颠覆性技术给管理者带来的问题挑战,并对相应的创新管理提出建议。颠覆性技术是否产生及何时产生不仅受技术限制,还与创新者的眼界、规划、资金、时间以及外界环境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颠覆性技术 管理挑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发展演化规律研究——以GPS技术为例
19
作者 梁江海 刘书雷 +1 位作者 吴集 杨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3,共13页
掌握颠覆性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是开展颠覆性技术识别、评估、预见的重要前提。采用典型颠覆性技术案例,基于学术论文、技术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数据信息,从基础理论、创新研发、科技政策3个方面构建论文发表数量生长率、论文引... 掌握颠覆性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是开展颠覆性技术识别、评估、预见的重要前提。采用典型颠覆性技术案例,基于学术论文、技术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数据信息,从基础理论、创新研发、科技政策3个方面构建论文发表数量生长率、论文引用数量生长率、论文被引数量生长率、专利申请数量生长率、专利引用数量生长率、专利被引用数量生长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生长率7个维度的颠覆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上述开源数据提取颠覆性技术发展各指标,结合颠覆性技术发展标志性事件,综合使用单源数据指标分析、多源数据指标融合、“客观数据+历史事件”耦合等方法揭示颠覆性技术发展演化规律。以GPS技术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需求、基础理论、创新研发、科技政策是影响颠覆性技术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是颠覆性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基础理论是颠覆性技术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创新研发是颠覆性技术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科技政策是颠覆性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助催剂。其中,创新研发中的技术应用对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影响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演化规律 技术识别 GP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语境下美国战略传播体系:演进特征、运作模式及经验思考
20
作者 冯子剑 陈曦 朱启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4,101,共8页
[研究目的]美国的战略传播体系是其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在所谓“大国竞争”时代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与舆论攻击的重要手段。该文拟通过对美国战略传播体系演进特征与运作模式的系统研究,在指出其为霸权护持目的服务的同时... [研究目的]美国的战略传播体系是其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在所谓“大国竞争”时代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与舆论攻击的重要手段。该文拟通过对美国战略传播体系演进特征与运作模式的系统研究,在指出其为霸权护持目的服务的同时,总结其优势特点,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相关借鉴。[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系统梳理新世纪以来美国颁布的战略传播文件分析其演进特征,并结合美国开展战略传播行动的具体案例剖析其在大国竞争语境下战略传播体系的具体运作模式,最后通过分析其开展战略传播行动的效能总结相关优势,提出对我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有关思考。[研究结论]从概念提出到体系成熟,美国的战略传播体系在演进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军方主导到军民一体,从单一部门负责到跨职能部门整合运转,从单一目标信息投送到全领域舆论攻势的发展,形成了全政府协同、政府——社会联动、盟友追随配合的运作模式,并在政府机制协调、国家舆论力量统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传播 大国竞争 国际传播 舆论 战略传播体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