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
朱启超
|
《中国军转民》
|
2024 |
0 |
|
2
|
三螺旋理论下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模 |
刘庆龄
曾立
|
《国防科技》
|
2024 |
1
|
|
3
|
基于结构模型—词频计算的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 |
吴集
刘书雷
杨筱
|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4
|
对新时代国防科技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刘书雷
屈婷婷
|
《智库理论与实践》
|
2020 |
5
|
|
5
|
平台型科技园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基于深圳银星科技园的案例分析 |
谢鹏俊
曾立
|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第二届“科技+军事”未来战争高端论坛专题编者按 |
曾立
刘书雷
|
《国防科技》
|
2024 |
0 |
|
7
|
国防颠覆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邓启文
刘书雷
吴集
|
《国防科技》
|
2022 |
3
|
|
8
|
部队官兵科技素养内涵分析和提升路径 |
刘芳
熊楷悦
杜宏飞
刘丽华
|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
2024 |
0 |
|
9
|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分析 |
屈婷婷
赵阳
|
《国防科技》
|
2024 |
1
|
|
10
|
美国典型国防科技创新主体专利发展态势和布局动向 |
曾张旭阳
曾立
刘书雷
|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助推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军事科技人才“六维”评估方法 |
张守明
李林
唐帮盈
陈国玖
|
《国防科技》
|
2024 |
0 |
|
12
|
国防颠覆性技术推动军事智能化发展 |
邓启文
刘书雷
吴集
|
《国防科技》
|
2023 |
1
|
|
13
|
铸造强国利器70年——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历程与启示 |
朱启超
|
《新华月报》
|
2019 |
0 |
|
14
|
国防专利解密与脱密机制的权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 |
李广威
刘书雷
黄朝峰
马浚洋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5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研究 |
刘新
曾立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6
|
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融入联合作战的优化策略 |
刘新
徐博
曾立
|
《国防科技》
|
2023 |
2
|
|
17
|
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考察与镜鉴 |
曾张旭阳
曾立
曹德斌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国防颠覆性技术管理 |
屈婷婷
沈雪石
刘书雷
吴集
|
《国防科技》
|
2023 |
0 |
|
19
|
颠覆性技术发展演化规律研究——以GPS技术为例 |
梁江海
刘书雷
吴集
杨筱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大国竞争语境下美国战略传播体系:演进特征、运作模式及经验思考 |
冯子剑
陈曦
朱启超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