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超速离心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冬冬 褚文丹 李文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3,共8页
分析超速离心技术(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AUC)是检测生物大分子溶液中生物物理性质的重要技术,利用沉降速率(sedimentation velocity,SV)和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SE)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光、干涉光以及荧光检测... 分析超速离心技术(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AUC)是检测生物大分子溶液中生物物理性质的重要技术,利用沉降速率(sedimentation velocity,SV)和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SE)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光、干涉光以及荧光检测器来记录样品池中生物大分子径向浓度分布,以获得其水力学、生物物理学特性。该文介绍了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测试原理与数据分析方法,列举了分析超速离心技术在蛋白质性质分析、蛋白质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测定、蛋白质结构解析以及蛋白类生物类似药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并展望了其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超速离心技术 沉降速率 沉降平衡 蛋白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测定蛋白质热稳定性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翠燕 俞敏达 李文奇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1年第4期252-259,共8页
蛋白质的热稳定性一般使用热变性中点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_(m))来表示,即蛋白质解折叠50%时的温度.测定蛋白质T_(m)值的常用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圆二色光谱法(circular dichroism,CD... 蛋白质的热稳定性一般使用热变性中点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_(m))来表示,即蛋白质解折叠50%时的温度.测定蛋白质T_(m)值的常用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圆二色光谱法(circular dichroism,CD)和差示扫描荧光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等.为了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特点和效果,选择了5种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蛋白,分别使用上述方法对其T_(m)值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得的T_(m)值整体上较为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还发现,结构更复杂的蛋白,并不一定具有更多T_(m)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热稳定性 热变性中点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 圆二色谱 差示扫描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酸性氨基酸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李亚妃 武沈阳 +3 位作者 褚文丹 周翠燕 施清华 李文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选取碳末端富含酸性氨基酸的拟南芥SnRK2.6(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6)和人源PDI(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以及近球形蛋白拟南芥PYL10 (PYR like protein 10),分别将重复酸性氨基酸序列添加到SnRK2.6(1... 选取碳末端富含酸性氨基酸的拟南芥SnRK2.6(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6)和人源PDI(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以及近球形蛋白拟南芥PYL10 (PYR like protein 10),分别将重复酸性氨基酸序列添加到SnRK2.6(1-332)、PDI(1-440)、PYL10碳末端,利用大肠杆菌BL21重组表达,经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进行纯化,综合利用分析超速离心技术,分子排阻层析技术以及多角度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人为设计的多聚氨基酸末端对蛋白质分子排阻行为,聚合状态和其他水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多聚酸性氨基酸末端虽不影响蛋白质分子的聚合状态,但会明显减少分子排阻色谱中蛋白质的洗脱体积,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斯托克斯半径和轴长比等水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超速离心 多角度静态光散射 分子排阻层析 多聚酸性氨基酸 水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