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几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 1
-
-
作者
周贤轩
杨波
陈新华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38,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 0 0 3C2 0 31 2 )
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五"课题 (DY1 0 5 - 2 - 0 4 - 0 2 )资助
-
文摘
REP -PCR指纹法、PCR -RFLP分析法、16SrDNA序列分析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菌种鉴定、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最高分辨能力及适用性各不相同。该文采用上述方法对从厦门温泉分离到的嗜热菌进行了鉴定分析 ,并对GeneBank数据库中的同源性较近的细菌 16SrDNA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在这三种鉴定方法中 ,REP -PCR法最简单 ,分辨能力最强 ,可鉴别 16SrDNA序列同源性大于 99.5 %甚至完全相同的不同菌株 ;16SrDNA分析能快速准确地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 ,它在分类学中的核心地位不可替代 ,但当 16SrDNA序列同源性大于 99.5 %时难以获得准确的鉴定结果 ;PCR -RFLP法分辨力弱 ,可用于种到属水平的研究 ,16SrDNA序列相似性在 96 %以上 ,酶切图谱就难以区分了 。
-
关键词
REP-PCR
PCR-RFLP
16SrDNA序列分析
嗜热菌
-
Keywords
REP-PCR
PCR-RFLP
16S rDNA analysis
thermobacteria
-
分类号
Q93-331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一株深海中等嗜热嗜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漆辉洲
陈红
敖敬群
周洪波
陈新华
-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8,共7页
-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32)
国际海底区域研发项目(DYXM-115-02-2-07)
-
文摘
从太平洋热液区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中等嗜热嗜酸菌,命名为TPY。文中对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以及亚铁和单质硫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TPY菌株为短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大小为(0.3~0.5)μm×(1~3)μm;最适生长温度为50℃,最适生长pH值为1.8;该菌既能利用亚铁盐、单质硫自养生长,也能利用酵母粉、葡萄糖、蛋白胨和甘油等有机物异养生长;TPY菌与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AB089842)的16S rDNA序列高度相似,其同源性为99%。这些结果表明,TPY菌是一株来自深海的嗜酸硫化芽孢杆菌(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该菌的成功分离将有助于对太平洋热液区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全面了解。同时,TPY菌对亚铁和单质硫的良好氧化能力显示出其在生物浸矿中的应用潜力。
-
关键词
太平洋热液区
嗜酸硫化芽孢杆菌
16S
RDNA
生物浸矿
-
Keywords
hydrothermal vent of the Pacific Ocean
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
16S rDNA
bioleaching
-
分类号
Q93-311
[生物学—微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