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外膜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谱(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淑杰 吴凌云 +4 位作者 沈伟利 陈闻东 魏坚 高平进 朱鼎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TGF-β1可以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i fibroblasts,AFs)向肌成纤维细胞(myo- fibroblasts,MFs)分化。为寻找可能涉及MF分化的基因,本实验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动态检测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TGF-β1可以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i fibroblasts,AFs)向肌成纤维细胞(myo- fibroblasts,MFs)分化。为寻找可能涉及MF分化的基因,本实验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动态检测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在芯片上的15866条总探针组中,2121个探针组在TGF-β1刺激后至少一个时间点的表达发生2倍以上变化,其中1318个基因表达上调,761个基因表达下调,还有少数基因(42个)在不同的时间点既有上调又有下调表达。在1231个已知功能基因中,分泌磷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APPI)、Rho- 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kinase 2(ROCK2)的表达趋势与标志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的表达趋势相同,TGF-β1诱导MF分化过程中上调了电压门控性钾通道Shal家族成员2(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Shal-related family and mem- ber 2,KCND2)的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MF的分化;此外,还发现内皮素1(endothelin 1,EDN1)、补体成分、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和NAD(P)H dehydrogenase,quinone 1(NQO1)可能参与了MF分化。本实验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验证了通过其它技术证实的同MF分化相关的基因,并发现了新的涉及该过程的基因,基因表达谱研究有利于鉴定参与细胞分化的基因和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芯片 外膜 成纤维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3A基因马铃薯外源蛋白表达和对马铃薯甲虫抗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晓丽 杨欣 +3 位作者 郭文超 田颖川 付文君 吴家和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3-5,12,共4页
利用生物技术工程的方法获得了转cry3A基因马铃薯株系,首先对这些转基因株系的表达量和抗虫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y3A抗虫蛋白在4个株系C3-6,C3-11,C3v-5,C3-9新鲜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1.4,2.8,5.0,9.0μg/mg;4个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喂养... 利用生物技术工程的方法获得了转cry3A基因马铃薯株系,首先对这些转基因株系的表达量和抗虫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y3A抗虫蛋白在4个株系C3-6,C3-11,C3v-5,C3-9新鲜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1.4,2.8,5.0,9.0μg/mg;4个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喂养马铃薯甲虫6 d的致死率分别为30.0%,46.7%,50.0%,100%,幸存的马铃薯甲虫发育滞后1.4~4.2 d,表明抗虫性和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其次,田间调查C3-9转基因株系幼苗期叶片为害情况低于对照,C3-9百株虫口数为26.6头,对照为1 993头,该株系农艺性状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在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情况下其产量和使用农药的对照相似。因此,转基因株系C3-9为高抗马铃薯甲虫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马铃薯 ELISA检测 致死率 马铃薯甲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嗜铬细胞瘤患者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多娇 周晓鸥 +3 位作者 高平进 张怡 朱理敏 朱鼎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F0002,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开发的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包含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SDHB、SDHD、VHL和RET4个基因的87个突变位点),在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已测序证实的DNA样本中,验证...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开发的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包含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SDHB、SDHD、VHL和RET4个基因的87个突变位点),在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已测序证实的DNA样本中,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的符合率。结果91.4%的基因芯片杂交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基因测序证实的29例突变样本用基因芯片技术检出26例;在6例无突变的样本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基因芯片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嗜铬细胞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基因芯片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RPl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Graves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岚 葛家璞 +3 位作者 伊万 宋怀东 赵双霞 韩兵 《新疆医学》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UGRP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新疆维吾尔族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有无相关性。方法在新疆地区以215例散发维吾尔族Graves病患者及196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血白细胞抽提DNA,设计引物... 目的:探讨UGRP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新疆维吾尔族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有无相关性。方法在新疆地区以215例散发维吾尔族Graves病患者及196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血白细胞抽提DNA,设计引物,多重PCR扩增,应用基因芯片进行SNP位点分析。结果患者UGRP1基因启动子区发现5个多态位点,将这些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有两个位点在以往研究中未见报道。结论本研究提示UGRP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GD可能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GRAVES病 UGRPl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膜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淑杰 吴凌云 +2 位作者 魏坚 高平进 朱鼎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04-1510,共7页
为寻找涉及血管紧张素II(Ang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肌成纤维细胞(MF)分化的蛋白,本研究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从整体水平检测了MF分化前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共找到4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表达水平和/或蛋白位置在AngII和T... 为寻找涉及血管紧张素II(Ang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肌成纤维细胞(MF)分化的蛋白,本研究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从整体水平检测了MF分化前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共找到4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表达水平和/或蛋白位置在AngII和TGF-β1刺激后都发生明显变化的蛋白点14个,4个蛋白上调,6个蛋白下调,2个蛋白位置发生明显变化,2个蛋白表达上调,位置也发生变化;只在AngII诱导的MF中表达发生变化的蛋白20个,只在TGF-β1诱导的MF中表达发生变化的蛋白7个.选取AngII和TGF-β1共同调节的14个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除骨架蛋白外,首次发现MF分化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嘌呤合成有关;septin2的下调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标志.本研究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新的参与MF分化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和干预细胞表型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 成纤维细胞 分化 AngⅡ TGF-Β1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晓虹 朱理敏 +4 位作者 李燕 牛文全 初少莉 朱鼎良 高平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研究组)与61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征,通过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血压参数的特点,计算AASI。... 目的观察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研究组)与61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征,通过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血压参数的特点,计算AASI。结果ABPM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研究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中,79.0%的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对照组(77.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AASI为0.45±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9±0.13(P=0.016)。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夜间血压降幅明显小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ASI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示嗜铬细胞瘤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不同组织器官原花青素含量分析
7
作者 李春雷 朱越 +1 位作者 司怀军 吴家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9期150-154,共5页
旨在研究棉花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原花青素的含量。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棉花品种‘中棉所35’的花萼、叶片、花瓣、茎和根等组织器官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比较其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的原花青素在花萼中的含量最... 旨在研究棉花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原花青素的含量。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棉花品种‘中棉所35’的花萼、叶片、花瓣、茎和根等组织器官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比较其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的原花青素在花萼中的含量最高,为0.040μg/mg(新鲜组织),叶片和花瓣中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030、0.017μg/mg,而根含量最低,为0.005μg/mg;非可溶性的原花青素含量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与可溶性的分布呈大致相同的趋势,花萼、叶片、花瓣、茎和根含量分别为2.324、1.742、1.449、0.417、0.384μg/mg。在棉花中原花青素主要以非可溶性形式存在,而可溶性的含量较低,在花瓣中两者相差达到84倍,在茎里相差也达到29倍。研究结果暗示原花青素在各组织器官中分布不均衡可能与其执行不同功能有关,与棉花抗、耐逆性有着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原花青素 可见分光光度法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的基因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震英 张莉 +4 位作者 孙志坚 宋怀东 章国卫 任勇 杨安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3-565,共3页
目的对收集的汉族山东籍一家系6代共254人的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家系进行基因定位,以期识别该病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选用382对来自常染色体的荧光标记引物,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用Genes... 目的对收集的汉族山东籍一家系6代共254人的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家系进行基因定位,以期识别该病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选用382对来自常染色体的荧光标记引物,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用Genescan和Genotyp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用Linkage软件包进行连锁分析,初步明确致病基因的区域.然后,在该区域内选择覆盖密度更高的10对引物进行精细定位,缩小致病基因的范围.结果定位结果发现DSP致病基因与微卫星标记D12S78两点之间LOD值最大,为3.06(重组率θ=0.00).精细定位后将DSP的致病基因定位于标记物D12S326和D12S79之间约38.5 cM区域内.结论DSP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1.2~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基因 播散性 汗孔角化病 家系 基因定位 外周血 标记物 重组率 精细定位 基因组DNA
原文传递
TRβ基因突变致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倩 梁军 +5 位作者 窦连军 邹彩艳 杨曼青 潘春明 占明 宋怀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的甲状腺激素受体p(thyroid hormone rcecptorp)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系5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TRβ基因1~10号外显子,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结果测序...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的甲状腺激素受体p(thyroid hormone rcecptorp)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系5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TRβ基因1~10号外显子,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有2名成员TRβ基因第10外冠子1642位核苷酸发生c转换为A的错义突变,使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P453T),此种突变为杂合子突变。结论经基因测序检测诊断证实患者TRβ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P453T突变,该突变可能导致了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抵抗 甲状腺激素受体β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TSHR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人Graves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丽 杨丽华 +8 位作者 贾兆通 王宝苹 孙玉萍 潘春明 宋怀东 王雪峰 任伟 苗志敏 韩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G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沿海地区471例汉族GD患者和472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aqMan探针技术,在Fluidigm EP1平台上对TSHR基因第一内含子区...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G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沿海地区471例汉族GD患者和472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aqMan探针技术,在Fluidigm EP1平台上对TSHR基因第一内含子区6个标签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并构建单体型。结果 rs179247、rs12101261、rs4903964和rs17111394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4、P=0.001、P=0.005、P=0.012)。rs179247-A、rs4903964-A和rs17111394-C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GD的风险分别增加34%(OR=1.34,95%CI 1.10~1.63)、30%(OR=1.30,95%CI 1.08~1.57)和31%(OR=1.31,95%CI 1.06~1.62)。与对照组相比,GD组rs1210126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36.0%对28.9%,P=0.001),rs12101261-C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GD的风险降低28%(OR=0.72,95%CI 0.60~0.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2101261是GD发病的一个独立的易感位点(P=0.033)。单体型分析发现,G-G-C-G-T-T单体型频率在对照组明显高于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OR=0.762,95%CI 0.609~0.953),而A-G-T-A-C-C单体型频率在G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3),该单体型发生GD的风险增加63%(OR=1.630,95%CI 1.035~2.567)。结论 TSHR基因多态性及单体型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人GD的发生相关,rs12101261是独立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受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体型 格雷夫斯病
原文传递
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致病候选基因的突变筛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晨帆 王震英 +2 位作者 宋怀东 潘春明 张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对已定位的浅表播撒型汗孔角化症(DSP)致病区段的候选基因进行大规模突变筛查及突变分析,以识别该病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和正常人皮肤组织RNA。利用皮肤组织RNA对候选基因进行RT-... 目的对已定位的浅表播撒型汗孔角化症(DSP)致病区段的候选基因进行大规模突变筛查及突变分析,以识别该病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和正常人皮肤组织RNA。利用皮肤组织RNA对候选基因进行RT-PCR,确定在皮肤中表达的基因,根据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用家系样本的DNA做模板,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测序,再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处理测序结果,寻找突变位点,识别致病基因。结果发现了D12s1671~D12s1605之间的24个基因在皮肤中表达。共筛查了56个基因,发现家系4所有患者中存在2个SNP,即:UHRF1BP1L基因c.4242T>G错义突变导致1414位密码子由苯丙氨酸转化为亮氨酸和ANO4基因c.2487G>A突变导致829位密码子发生了同义突变。结论发现了家系4所有患者中存在的2个SNP,排除了56个候选基因是DSP致病基因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大规模突变筛查 致病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房室间隔畸形患者GATA-4基因一个新的突变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名武 庞玉生 +4 位作者 郭颖 刘炳丽 沈捷 宋怀东 刘唐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GATA-4基因的突变以及对所发现的突变点进行功能初步分析。方法选择的50例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GATA-4基因6个外显子编码区和邻近序列后分别直接测序,并与100名同民族健... 目的探讨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GATA-4基因的突变以及对所发现的突变点进行功能初步分析。方法选择的50例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GATA-4基因6个外显子编码区和邻近序列后分别直接测序,并与100名同民族健康者比较;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点突变对GATA-4蛋白结构和功能影响;以野生型pcDNA3.1-GATA4为模板,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突变型GATA-4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和ANF报告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48h后检测下游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发现GATA-4基因一个新的杂合子H436Y突变,在NCBI的SNP数据库中未见报道,且在100名对照者中也未发现;GATA-4基因编码第436位组氨酸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处于高度保守;SIFT和PolyPhen程序预测H436Y突变可能影响GATA-4蛋白质的功能;突变型GATA-4H436Y质粒激活下游报告基因活性明显下降,与野生型GATA-4质粒相比是(53.8±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TA-4基因H436Y杂合子突变可能是中国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致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GATA-4基因 突变 细胞转染
原文传递
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一例的临床分析与基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倩 梁军 +6 位作者 王玉 卞文 乔洁 刘炳丽 刘威 潘春明 宋怀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明确其21-羟化酶(21-hydroxylase,CYP)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外周血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亚克隆,并将产物割胶纯化后进行... 目的分析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明确其21-羟化酶(21-hydroxylase,CYP)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外周血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亚克隆,并将产物割胶纯化后进行测序,对CYP21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并在192例正常人中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患者内含子B上2333位点C→A,同时由于真假基因融合,导致了CYP21A2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1793T→C(L39L),1813T→C(L45L),1817T→C(Y47H)。结论经基因检测证实患者第1外显子存在Y47H突变,该突变类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丰富了CYP21A2基因突变数据库,同时从分子遗传学方面证实了对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陷症 基因突变 CYP21A2基因 Y47H突变
原文传递
GhCyt b5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参与电子传递功能的分析
14
作者 刘金芝 司怀军 +1 位作者 张宁 吴家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3,共6页
从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盐胁迫EST文库中筛选到与其它植物高度同源的细胞色素b5蛋白(Cyt b5)基因片段,利用RACE技术,获得Cyt b5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GhCyt b5,基因全长810bp,最大阅读框402 bp,编码由13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 从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盐胁迫EST文库中筛选到与其它植物高度同源的细胞色素b5蛋白(Cyt b5)基因片段,利用RACE技术,获得Cyt b5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GhCyt b5,基因全长810bp,最大阅读框402 bp,编码由13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7kDa。将该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为pET32a-Cyt b5,对不同条件下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分析,发现在28℃和1 mmol/L IPTG条件下能够获得可溶性的GhCyt b5蛋白。利用Ni2+柱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鉴定分析表明获得重组蛋白为目的蛋白。通过提取棉花细胞物质为反应介质,进行体外电子传递功能分析,发现GhCyt b5能够从还原态变为氧化态,参与电子的传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色素b5蛋白 原核表达 电子传递
原文传递
SCGB3A2——一个与多人群、不同种族的Graves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
15
作者 赵双霞 宋怀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Graves病(GD),也称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致病的多基因疾病。在目前公认的9个GD易感基因中,SCGB3A2是唯一一个利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技术、通过定位克隆策略识别鉴定的一个易感... Graves病(GD),也称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致病的多基因疾病。在目前公认的9个GD易感基因中,SCGB3A2是唯一一个利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技术、通过定位克隆策略识别鉴定的一个易感基因,并随后在英国和俄罗斯两个独立样本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目前多基因疾病研究专家一致认为SCGB3A2是GD的一个新的致病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易感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多态性与Graves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邵英 刘威 +4 位作者 薛丽琼 赵双霞 潘春明 梁军 宋怀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江苏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179247和rs12101261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技术,在FluidigmEPl平台上对1066例Graves病患者和110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 目的探讨中国江苏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179247和rs12101261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技术,在FluidigmEPl平台上对1066例Graves病患者和110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样本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rs179247-A、rs12101261-T与Graves病易感性关联(分别为OR=1.35,95%C/1.19~1.54,JP=5.92x10-:OR=1.32,95%C/1.16~1.50,P=2.22×10^-5);Logistic回归提示rs179247是独rL的易感位点。在rs179247_GG、AG、AA3种基因型之间相比,血清TRAb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5);其他临床表现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rs179247、rs12101261与徐州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相关联,并且rs179247是一个独立易感位点;该多态性与血清TRAb水平有关,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病年龄、甲状腺肿大程度、Graves病眼征分级、复发与否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TSHR基因内含子1 TSH受体抗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多态性及其与Graves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冉 张晓梅 +6 位作者 刘炳丽 杨静静 滕晓蕾 孙卫华 刘威 薛丽琼 宋怀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安徽蚌埠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l79247、rsl2101261、rs2284722、rs4903964、rs2300525、rsl7111394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TaqMan探针技术,在Flui... 目的探讨中国安徽蚌埠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l79247、rsl2101261、rs2284722、rs4903964、rs2300525、rsl7111394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TaqMan探针技术,在FluidigmEPl平台上对618例Graves病患者和64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等位基因分型;同时对Graves病患者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在6个分析的SNP位点中,除rs2300525外,余5个SNPs均与Graves病易感性关联,以rsl79247-G,rsl2101261-C,rs4903964-G与Graves病相关性最显著(P=2.85x10-10,OR=1.73,95%C/1.46~2.05;P=1.74×10-10,OR=1.73,95%C/1.46~2.05;P=2.24×10-10,OR=1.69,95%C/1.44~1.99);logistic回归提示rs12101261和rs4903964是TSHR基因内含子1上的主效易感位点。rsl79247-G,rsl2101261-C及rs4903964-G与TRAb阳性Graves病患者显著关联(P=4.24×10-13=5.48×10-13,P=3.89×10-12)。结论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rs179247、rs12101261、rs4903964与蚌埠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明显相关联;并且rs12101261和rs4903964是TSHR基因内含子1上的主效易感位点;TSHR基因可能是TRAb持续阳性Graves病患者的一个主效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TSHR基因内含子1 TSH受体抗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孙媛媛 杜文华 +8 位作者 梁翠格 刘晓萌 李守杰 李文侠 董庆玉 王月丽 刘炳丽 宋怀东 高冠起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山东临沂地区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TaqMan探针技术,对1759例GD患者和1740名健康对照者TSHR内含子1区域进行基因分... 目的探讨中国山东临沂地区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TaqMan探针技术,对1759例GD患者和1740名健康对照者TSHR内含子1区域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选取GWAS研究中发现的5个SNPs位点进入扩大样本的验证,发现rs12101261_T与GD关联性较强(OR=1.257,95%CI1.137~1.390,P=8.23×10^-6),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rs12101261是GD一个独立致病位点(P=1.61×10^-3);rs12101261_T与治疗1年后TRAb阳性的患者显著相关(OR=1.317.95%CI1.171~1.481,P=4.14×10^-4),与TRAb阴性者无相关性(OR=1.056,95%C10.892~1.251,P=0.524)。rs12101261的3种基因型在TRAb阳性和阴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其他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5个SNP与山东临沂地区汉旅人群GD相关,其中rs12101261是一个独立致病位点.该基因多态性与血清TBAb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促甲状腺素受体 内含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原文传递
管理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降低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景琰 宁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7-369,共3页
血糖变异性是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新指标。长期血糖变异性,反映血糖从几个月到几年的波动,主要表现为随访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异性,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全因死亡相关。对大型临床试验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行动(... 血糖变异性是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新指标。长期血糖变异性,反映血糖从几个月到几年的波动,主要表现为随访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异性,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全因死亡相关。对大型临床试验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行动(ACCORD)的分析发现,在强化治疗组,HbA1c变异性与平均值结合,可以解释强化降糖治疗组的全因死亡增加。这给予日常糖尿病管理重要的启示:为了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应采取措施将HbA1c的变异性纳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变异性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4 p14区段rs6832151多态性与Graves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文娣 孙卫华 +2 位作者 赵双霞 宋怀东 张晓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7-790,共4页
用TaqMan 探针技术,在Fluidigm EPI 平台上对安徽蚌埠地区汉族617例Graves 病(GD)患者和4915名健康对照者4p14区段上rs683215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4p14区段rs6832151 G 与 Graves 病易感性有统计学意义(OR =1.39,P〈0.01)... 用TaqMan 探针技术,在Fluidigm EPI 平台上对安徽蚌埠地区汉族617例Graves 病(GD)患者和4915名健康对照者4p14区段上rs683215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4p14区段rs6832151 G 与 Graves 病易感性有统计学意义(OR =1.39,P〈0.01);且根据该位点基因分型构建的三种遗传模型(累加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甲状腺肿大程度在该位点基因型亚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4p14上rs6832151的G 等位基因为蚌埠地区人群GD 的易感基因,显著增加GD 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4p14 Rs683215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