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5日,选取关于玛巴洛沙...目的系统评价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5日,选取关于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分别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8篇队列研究。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和拉尼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治疗乙型流感的中位发热持续时间较短(17.0 h vs.48.3 h,P<0.01)。与奥司他韦相比,在甲流和乙流亚组中,玛巴洛沙韦组发热持续时间(甲流:MD=-6.30,95%CI:-10.12~-2.49,P=0.001;乙流:MD=-26.94,95%CI:-47.11~-6.77,P=0.009)、症状持续时间[甲流:MD=-11.13,95%CI:-19.34~-2.93,P=0.008;乙流:(4.9±1.3)d vs.(5.4±2.4)d,P<0.01]均更短;在甲流亚组中,玛巴洛沙韦组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更高[0.81(0.52,1.12)vs.0.63(0.44,0.93),P=0.007];玛巴洛沙韦组复诊率更低(8.05%vs.24.84%,P<0.001)。与扎那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流:0.81(0.52,1.12)vs.0.90(0.65,1.08),P>0.05;乙流:0.77(0.38,1.04)vs.0.55(0.27,0.77),P>0.05]。与拉尼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甲流:0.81(0.52,1.12)vs.0.76(0.45,1.06),P>0.05;乙流:0.77(0.38,1.04)vs.0.37(0.29,0.56),P>0.05]、复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vs.12.35%,P=0.79)。在安全性方面,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相比,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OR=0.66,95%CI:0.44~0.98,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5,95%CI:0.69~1.05,P>0.05)。结论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还需开展更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近些年来,利用行政管理和临床保健数据库等常规收集的卫生数据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与安全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影响药品监管、报销和其他医疗保健决策。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尤其是电子病历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近些年来,利用行政管理和临床保健数据库等常规收集的卫生数据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与安全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影响药品监管、报销和其他医疗保健决策。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尤其是电子病历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蕴含大量症状、体征、诊断相关数据,结合高效可行的临床真实世界数据采集模式,将其整理为可供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研究。目前已发表的多个报告规范详细说明了关于如何规范报告使用常规收集卫生数据开展观察性研究。然而,现有报告规范未对电子医疗记录、登记数据或其他医疗保健数据源中所包含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加以区分。如何更加透明、规范地报告,即将非结构化文本提取,整理成为可以开展比较效果研究和安全性研究分析的结构化字段,对于此类因果推断研究、结果解释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哈佛医学院Shirley V.Wang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并制定《使用非结构化电子健康数据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的报告规范》。本文对基于非结构化EHR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相关技术进行简单归纳,着重介绍现已发表的报告规范中对于非结构化文本处理,如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或机器学习方法时需重点报告的核心要点,以期为研究人员今后更好地开展和报告此类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5日,选取关于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分别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8篇队列研究。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和拉尼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治疗乙型流感的中位发热持续时间较短(17.0 h vs.48.3 h,P<0.01)。与奥司他韦相比,在甲流和乙流亚组中,玛巴洛沙韦组发热持续时间(甲流:MD=-6.30,95%CI:-10.12~-2.49,P=0.001;乙流:MD=-26.94,95%CI:-47.11~-6.77,P=0.009)、症状持续时间[甲流:MD=-11.13,95%CI:-19.34~-2.93,P=0.008;乙流:(4.9±1.3)d vs.(5.4±2.4)d,P<0.01]均更短;在甲流亚组中,玛巴洛沙韦组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更高[0.81(0.52,1.12)vs.0.63(0.44,0.93),P=0.007];玛巴洛沙韦组复诊率更低(8.05%vs.24.84%,P<0.001)。与扎那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流:0.81(0.52,1.12)vs.0.90(0.65,1.08),P>0.05;乙流:0.77(0.38,1.04)vs.0.55(0.27,0.77),P>0.05]。与拉尼米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的中位病毒清除率(单位:log10拷贝数/d)[甲流:0.81(0.52,1.12)vs.0.76(0.45,1.06),P>0.05;乙流:0.77(0.38,1.04)vs.0.37(0.29,0.56),P>0.05]、复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vs.12.35%,P=0.79)。在安全性方面,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相比,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OR=0.66,95%CI:0.44~0.98,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5,95%CI:0.69~1.05,P>0.05)。结论玛巴洛沙韦治疗儿童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还需开展更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文摘近些年来,利用行政管理和临床保健数据库等常规收集的卫生数据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与安全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影响药品监管、报销和其他医疗保健决策。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尤其是电子病历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蕴含大量症状、体征、诊断相关数据,结合高效可行的临床真实世界数据采集模式,将其整理为可供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研究。目前已发表的多个报告规范详细说明了关于如何规范报告使用常规收集卫生数据开展观察性研究。然而,现有报告规范未对电子医疗记录、登记数据或其他医疗保健数据源中所包含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加以区分。如何更加透明、规范地报告,即将非结构化文本提取,整理成为可以开展比较效果研究和安全性研究分析的结构化字段,对于此类因果推断研究、结果解释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哈佛医学院Shirley V.Wang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并制定《使用非结构化电子健康数据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的报告规范》。本文对基于非结构化EHR开展真实世界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相关技术进行简单归纳,着重介绍现已发表的报告规范中对于非结构化文本处理,如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或机器学习方法时需重点报告的核心要点,以期为研究人员今后更好地开展和报告此类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