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障儿童情感语调识别与发音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张芳 杨洋 +4 位作者 崔丽娜 晁欣 史泱 黄露 曲春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3~5岁听障儿童情感语调识别与发音的关系,为听障儿童情感语调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高兴与难过语调材料,选取76名3~5岁听障儿童进行语义中性时的情感语调识别和发音测试。结果①听障儿童情感语调的发音极显著低于识别(P<... 目的探讨3~5岁听障儿童情感语调识别与发音的关系,为听障儿童情感语调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高兴与难过语调材料,选取76名3~5岁听障儿童进行语义中性时的情感语调识别和发音测试。结果①听障儿童情感语调的发音极显著低于识别(P<0.001);②高兴和难过语调的识别和发音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听障儿童的情感语调识别和发音存在显著相关性,情感语调识别困难是其存在发音困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情感语调 识别 发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体质量指数偏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纪文静 杜娟 +2 位作者 李雪玲 徐樨巍 梁爱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1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体质量指数(BMI)偏离的相关性,为通过饮食行为干预降低儿童体格发育异常的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某城区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 391例儿... 目的:探讨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体质量指数(BMI)偏离的相关性,为通过饮食行为干预降低儿童体格发育异常的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某城区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 391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获得儿童的BMI数据,采集儿童家庭基本信息,并对所有儿童进行饮食行为问题的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BMI的相关性。结果:78.9%的儿童BMI在正常范围,超重合并肥胖儿童占13.3%,消瘦儿童占7.8%。其中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为5~6岁儿童(27.0%),消瘦检出率最高为2~3岁儿童(1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进食时间过长、零食过多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过分挑食是儿童消瘦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不良饮食行为与BMI偏离有较高的相关性,应重视儿童期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认识和干预,减少儿童体格发育偏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消瘦 饮食行为问题 体质量指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发育迟缓合并视力障碍儿童的康复个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尹梦雅 史泱 +1 位作者 张芳 曲春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合并视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策略,为多重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针对1例合并视力障碍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开展心理治疗和语言训练,并对家长进行康复指导,对比康复前后儿童言语行为能力变化,总结康复... 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合并视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策略,为多重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针对1例合并视力障碍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开展心理治疗和语言训练,并对家长进行康复指导,对比康复前后儿童言语行为能力变化,总结康复方法和康复流程。结果儿童从最初的抗拒训练到配合训练,再到积极参与,逐步开始发音,达到能够和治疗师自由交谈,日常生活中也能与家人自然沟通,疗效显著。后期儿童通过语言学习行为规则,情绪稳定,问题行为消退。结论对语言发展迟缓合并视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干预不能只关注语言训练,需包含心理治疗在内的全方位干预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建议采用专业人员康复为主,科学指导下的家庭康复为辅的康复模式开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心理治疗 语言康复 视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疫苗接种相关外周血细胞变化特点分析
4
作者 唐艳玲 谷燕 +3 位作者 陈静 袁琳 向秋蒙 黄鸿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疫苗接种后外周血液细胞的变化特点,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在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进行预防接种,且接种后第1~14天(采血日期与疫苗接种日期相减)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过血常规检... 目的:分析婴幼儿疫苗接种后外周血液细胞的变化特点,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在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进行预防接种,且接种后第1~14天(采血日期与疫苗接种日期相减)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过血常规检测的儿童162例,根据采血日期与婴幼儿疫苗接种日期的间隔天数不同,将其分为接种后1~3天组、4~7天组、8~14天组,采用SPSS 23.0软件对其血常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62名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结果,其中1~3天组26人,4~7天组52人,8~14天组84人。疫苗接种后3组婴幼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嗜酸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168、9.185、8.740,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在3组间呈上升趋势,白细胞计数短暂下降又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5,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在疫苗接种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9/162)的儿童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NC<1.0×10~9/L),12.1%(33/162)白细胞计数>10×1012/L,11.7%(19/162)出现血小板增多症(PLT>450×10~9/L),未发现有血小板减少症(PLT<100×10~9/L)。结论:婴幼儿疫苗接种2周内,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特征性的变化趋势,疫苗接种可导致部分正常健康婴幼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短期偏离,可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在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中,对0~1岁婴幼儿血常规指标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疫苗接种对血常规的短期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接种 血常规分析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哺乳期产妇心理和生活状态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庄 于巾越 +3 位作者 黄鸿眉 纪文静 李雪玲 梁爱民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哺乳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支持及鼓励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疫情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市居家且正在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产妇一般情况、... 目的调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哺乳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支持及鼓励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疫情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市居家且正在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产妇一般情况、婴儿喂养情况、心理状态、生活情况四个方面,运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2 223名产妇参与了本次调查,产妇平均年龄31.5岁,婴儿平均月龄8.2个月,超过60%的产妇在疫情期间选择了"完全没有"各类消极情绪;14.5%的产妇认为完全无法从容面对疫情,产妇感觉可以从容面对疫情与婴儿月龄、来自丈夫和医院方面的喂养支持有关,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88(0.76~0.91)、1.36(1.14~1.63)、1.24(1.01~1.82),均P<0.05;9.4%的产妇对疫情感到担忧,该变量与婴儿月龄、母亲受教育年限、母乳喂养论坛/微信群交流有关,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34(1.13~1.81)、1.23(1.07~1.41)、2.49(1.22~5.08),均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多数哺乳期产妇未出现明显心理健康问题;母亲是否对疫情感到担忧与其受教育程度及婴儿月龄正相关,疫情期间获得丈夫和医院喂养支持的产妇更能够从容应对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体位性颅型异常的早期筛查及保健护理
6
作者 及春兰 钱月 +1 位作者 梁爱民 黄鸿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2期397-401,共5页
目的 建立婴儿体位性颅型异常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的儿童保健护理模式。方法 按照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查体的健康婴儿作为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接受培训的保健护士对初筛高风险婴儿按流程转... 目的 建立婴儿体位性颅型异常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的儿童保健护理模式。方法 按照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查体的健康婴儿作为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接受培训的保健护士对初筛高风险婴儿按流程转诊,所有转诊婴儿接受美国SmartSoc3D光学扫描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婴儿头部形状的全面数据,并根据美国儿科指南CHOA分级参考标准做出诊断和分度。统计方法以计数资料计算例数和构成比[例数(%)]。结果 保健护士共筛出591例颅型异常高风险婴儿,诊断颅型异常婴儿346例,占比58.54%,异常筛查比例最高在0~4月龄,占60.96%,分型以斜头和短头为主,87.86%为轻度,6.07%为中、重度颅型异常。58.09%纳入一级管理,23.12%纳入二级管理,18.79%纳入三级管理。结论 保健护士对婴儿体位性颅型异常早期筛查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利于在不增加医患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早期识别率,建立婴儿体位性颅型异常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的保健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婴儿体位性颅型异常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颅型异常 婴儿 早期筛查 护理模式 儿童保健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发育水平和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宇田 梁爱民 +4 位作者 陈艳杰 史燕 张雨垚 赵鑫 李文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12期2175-2178,共4页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发育状况和早期运动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为早期识别有感觉统合失调(SID)风险的儿童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体检门诊就诊的3~6岁儿童310例,进行发育情况信息收集...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发育状况和早期运动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为早期识别有感觉统合失调(SID)风险的儿童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体检门诊就诊的3~6岁儿童310例,进行发育情况信息收集、发育评估和感觉统合量表评估,所得数据进行描述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童”“平均DQ<86”和“大运动DQ<86”是总程度失调和前庭失调的影响因素,“早期运动落后”“大运动DQ<86”和“精细动作DQ<86”是本体失调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发育状况、早期运动发展与SID具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失调 发育商 因素分析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0~6岁儿童运动评分对发育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艳杰 梁爱民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4期637-639,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神经心理测评结果中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社交能力之间的关系,为神经心理报告解读提供客观的解读视角。方法 选取2019年门诊全年儿童神经心理测评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大运动和儿... 目的 分析儿童神经心理测评结果中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社交能力之间的关系,为神经心理报告解读提供客观的解读视角。方法 选取2019年门诊全年儿童神经心理测评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大运动和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能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不同发育水平的儿童,大运动能区分值的提升对发育商总分的提升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语言和适应性分值的提升对发育偏低和正常儿童来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 对于不同发育商儿童的评定过程中,大运动的得分高低对儿童的总体评价贡献率并不相同,对于儿童大运动能区的评定亟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大运动 神经心理发育
原文传递
不同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曲线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鸿眉 陈益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曲线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差别,为合理选择新生儿出生体重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研究,整群抽样2014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期间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出生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单... 目的比较不同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曲线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差别,为合理选择新生儿出生体重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研究,整群抽样2014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期间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出生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共计8587例,其中男婴4466例(52%),女婴4121例(48%),分别用国内外四种常用新生儿生长曲线评价不同胎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比较分析评价结果。结果不同胎龄段男婴和女婴的出生体重平均值与中国2015曲线和INTERGROWTH-21^(ST)曲线P50参考值趋势一致。中国1988曲线各胎龄男婴和女婴小于胎龄儿(SGA)的检出率偏低,均低于5%,胎龄越小检出率越低,而大于胎龄儿(LGA)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均显著高于10%;2013 Fenton曲线39周后SGA的检出率偏高,胎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男婴尤其显著,所有胎龄LGA的检出率均低于5%;中国2015曲线各年龄阶段男婴和女婴的SGA和LGA的检出率约在5%~10%;INTERGROWTH-21^(ST)曲线除41周男婴外,SGA的检出率均低于5%,LGA检出率约在6%~14%的范围。结论采用中国2015曲线评价本研究中新生儿群体出生体重更为合适,符合目标人群的出生体重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参考曲线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全流程管理在语言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春丽 汪小容 +1 位作者 贾冰堰 黄鸿眉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6期2846-2848,共3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全流程管理在语言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9年6-12月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语言门诊就诊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1-7月就诊患儿31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全流程管理在语言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9年6-12月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语言门诊就诊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1-7月就诊患儿31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就诊模式,干预组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全流程管理模式。比较2组检查和测评时间、首诊到康复治疗时间,以及对语言门诊就诊流程的满意率。结果2组检查和测评时间、首诊到康复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就诊流程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语言门诊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全流程管理,能缩短患儿完成检查和测评的时间,加速首诊到康复治疗的进程,提升诊疗效率,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率,从而促进语言门诊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门诊 专科护士 流程管理 规范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水合氯醛在2~10月婴儿听力诊断中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
11
作者 曲春燕 宋戎 +5 位作者 阮自琦 史泱 张芳 赵敏 尹梦雅 焦玉勤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49-251,256,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听力诊断前口服水合氯醛后入睡时间、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00例2~10月婴儿口服水合氯醛后入睡时间和镇静效果数据,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镇静成功率为94%,失败率为6%,包括5例部分有效和1例无效。1例... 目的分析婴儿听力诊断前口服水合氯醛后入睡时间、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00例2~10月婴儿口服水合氯醛后入睡时间和镇静效果数据,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镇静成功率为94%,失败率为6%,包括5例部分有效和1例无效。1例无效是因屏气发作停止喂药,未入睡没有进行测试。服药后0~5分钟入睡66例(66.7%),6~10分钟入睡22例(22.2%),11~30分钟入睡11例(11.1%)。不良反应包括即刻吐出或呕吐5例、屏气发作4例和过敏性皮疹1例。结论多数婴儿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好,可以配合完成听力诊断测试,服药后入睡时间短,为临床药物的选择、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点提供了依据。屏气发作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发作后不补药也入睡好。过敏性皮疹的症状差异为服药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经验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诊断 婴儿 水合氯醛 不良反应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听力诊断中服用水合氯醛入睡用时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曲春燕 焦玉勤 +5 位作者 阮自琦 杨洋 潘江莉 Liang Linda 赵敏 张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听力诊断服用水合氯醛后入睡用时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99例2~9月婴儿口服水合氯醛前清醒时间、空腹时间、喂药时长、入睡用时和镇静效果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镇静成功率为94%;失败率为6%。镇静成功患儿服药前清... 目的 探讨婴儿听力诊断服用水合氯醛后入睡用时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99例2~9月婴儿口服水合氯醛前清醒时间、空腹时间、喂药时长、入睡用时和镇静效果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镇静成功率为94%;失败率为6%。镇静成功患儿服药前清醒1.74±0.88h,空腹时间2.25±0.88h,喂药时长9.49±5.44min,入睡用时6.04±4.64min。入睡用时与前三者和性别、体重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婴儿口服水合氯醛是高效的镇静方法,空腹时间和睡眠剥夺时间不影响服药后入睡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用时 婴儿 水合氯醛 睡眠剥夺 空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BALID综合征的分子诊断及听力语言康复个案分析
13
作者 曲春燕 孙毅 +5 位作者 叶红 贾欣玥 赵敏 尹梦雅 谭慧敏 苗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分析1例罕见CEBALID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和基因诊断,总结其听力语言康复效果。方法 针对一个综合征耳聋小家系,包括1名听障儿童及其正常父母,通过临床资料、耳聋基因二代测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患儿致病基因和突变,评估助听... 目的 分析1例罕见CEBALID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和基因诊断,总结其听力语言康复效果。方法 针对一个综合征耳聋小家系,包括1名听障儿童及其正常父母,通过临床资料、耳聋基因二代测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患儿致病基因和突变,评估助听前后听觉和言语能力。结果 患儿有典型的CEBALID综合征颅面部表型,听力诊断为左耳重度、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二代测序发现患儿携带MN1基因c.3846_3849del(p.V1283Tfs*36)新发杂合突变,通过为期1年家庭为主的听力语言康复,听觉能力分级(CAP)由0级提高到4级,言语可懂度分级(SIR)仍然未达到1级。结论 二代测序有助于确定CEBALID综合征耳聋临床诊断,明确其分子机制,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综合征患儿听觉言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1 CEBALID综合征 MCTT综合征 综合征耳聋 听力语言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