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技术的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外围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娜 陈建平 +1 位作者 唐菊兴 郭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0-289,共10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经过一年的勘探工作,发现矿区外围工业矿体仍未圈闭,其找矿潜力巨大。为了验证在周边区域存在矿化的可能性,笔者运用遥感技术对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成矿预测研究,力图能为甲玛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文中运用ETM+图像进... 甲玛铜多金属矿经过一年的勘探工作,发现矿区外围工业矿体仍未圈闭,其找矿潜力巨大。为了验证在周边区域存在矿化的可能性,笔者运用遥感技术对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成矿预测研究,力图能为甲玛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文中运用ETM+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比值分析、MNF变换,通过蒙赛尔变换,形成HLS图像,根据Fe3+、Si、OH-在解译图像中显示出高亮度反射的特点,设定阈值,从而提取遥感矿化蚀变信息。解译结果与矿区IKONOS图像的蚀变、岩性解译结果相吻合,蚀变提取形态一致,从而确定了ETM+图像信息提取结果的正确性,证实了在甲玛及其外围采用ETM+图像提取与矿化有关的信息是可行的。引入ETM+图像TM6波段,合成746假彩色图像进行构造信息的解译,并综合构造的、蚀变的、地质的研究成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信息的分层提取和叠加分析,在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区周边圈定了6个找矿远景区,这些远景区主要分布在甲玛矿区的周围及其北部一定的辐射范围内,是甲玛矿区外围找矿的重点。目前该研究区域除甲玛、驱龙外,其他地方的勘查程度均较低,但文中采用ETM+图像提取各种成矿信息,再用高空间分辨率的IKONOS图像提取成矿信息,开展对比研究,验证了圈定的找矿远景区的客观性和正确性,从而可用于指导甲玛的外围及冈底斯成矿带的区域找矿勘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IKONOS图像 蚀变 构造信息提取 成矿预测 甲玛铜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模拟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吕鹏 毕志伟 +2 位作者 朱鹏飞 孙玉建 陈建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682,共6页
地学模拟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地学过程分析密切结合,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前者试图通过使用各种数学方法模拟地学随机现象,并对这些不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地学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后者运用计算机的三维可视化功... 地学模拟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地学过程分析密切结合,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前者试图通过使用各种数学方法模拟地学随机现象,并对这些不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地学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后者运用计算机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学解译、空间分析、地学统计与预测、三维图形可视化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计算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结果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并用于地学分析。回顾了地学中计算机三维地学建模技术、地质统计学和地学非线性现象模拟方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加强地学模拟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模拟 三维地学建模 地质统计学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陕西潼关县金矿资源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建平 陈珍平 +1 位作者 史蕊 王丽梅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268-274,共7页
潼关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县,县域南部的秦岭地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在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的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对与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信息、侵入岩信息、构造信息、遥感信息、... 潼关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县,县域南部的秦岭地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在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的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对与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信息、侵入岩信息、构造信息、遥感信息、化探信息、高程信息等进行分析与提取,然后总结归纳出金矿成矿预测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运用证据权重法对潼关地区金矿进行预测,并采用网格单元法与地质体单元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圈定了9处成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多元信息 证据权重法 金矿 成矿预测 陕西潼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伴生碲资源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薛良伟 柴世刚 +1 位作者 朱嘉伟 李明立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4年第2期42-45,共4页
小秦岭金矿是我国品位较富、具有代表性的含金石英脉矿床。金矿床中含有大量的碲化物,如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铅铋矿和自然碲,部分矿段的品位达到碲的工业品位要求。据估计小秦岭金矿中伴生的碲储量可能会有数... 小秦岭金矿是我国品位较富、具有代表性的含金石英脉矿床。金矿床中含有大量的碲化物,如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铅铋矿和自然碲,部分矿段的品位达到碲的工业品位要求。据估计小秦岭金矿中伴生的碲储量可能会有数百吨~上千吨,达到大型碲矿床的规模,是一个以金为主、伴生多种有益组分的特大碲化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矿物 碲资源 伴生组分 小秦岭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岩性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秦凯 陈建平 +3 位作者 赵英俊 孙雨 周家晶 杨国防 《矿产勘查》 2015年第5期594-600,共7页
基于甘肃北山柳园南白石岭研究区航空高光谱遥感CASI/SASI数据(波段范围0.38~2.45 μm),文章提出了一种岩性识别与制图的方法.研究区内的岩石主要包括花岗岩、闪长岩、大理岩、玄武岩和石英闪长岩等,实验室光谱测量结果表现为:该区... 基于甘肃北山柳园南白石岭研究区航空高光谱遥感CASI/SASI数据(波段范围0.38~2.45 μm),文章提出了一种岩性识别与制图的方法.研究区内的岩石主要包括花岗岩、闪长岩、大理岩、玄武岩和石英闪长岩等,实验室光谱测量结果表现为:该区域的花岗岩、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光谱显示铝羟基、镁羟基和铁羟基特征,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含有白云母、高岭土、绿泥石等矿物;大理岩光谱显示2330 nm处的强吸收特征;基于研究区的航空高光谱数据和野外实测地面光谱数据,开展了岩性识别及制图研究,获取了研究区的岩性分布图,并建立了岩性识别与制图的流程和方法.通过与已有岩性图比较和野外验证,证明了流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航空高光谱 地质填图 柳园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隐伏矿体预测 被引量:135
6
作者 陈建平 吕鹏 +2 位作者 吴文 赵洁 胡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2,共9页
在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商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一套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隐伏矿体三维立体定量预测方法和流程,结合云南个旧锡矿实例探讨大比例尺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的数据预处理、三维地质建模过程和三维定... 在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商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一套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隐伏矿体三维立体定量预测方法和流程,结合云南个旧锡矿实例探讨大比例尺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的数据预处理、三维地质建模过程和三维定量预测方法。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找矿信息量法确定了研究区找矿有利靶区,计算了含矿远景单元的找矿概率,估算了工程验证区金属资源矿体量。应用实例表明了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隐伏矿体三维定量、定位和定概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大比例尺 隐伏矿体 成矿预测 三维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三维定位定量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陈建平 陈勇 +6 位作者 曾敏 胡忠德 赵洁 胡青 尚北川 唐宇 段毅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2-559,共8页
以数字矿床为手段,进行资源三维定位、定量研究是危机矿山隐伏矿体找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的地质模型、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以Mincromine软件为平台建立了3号脉9个共生结构带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 以数字矿床为手段,进行资源三维定位、定量研究是危机矿山隐伏矿体找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的地质模型、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以Mincromine软件为平台建立了3号脉9个共生结构带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钻孔数据开展隐伏矿体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可可托海3号脉仍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矿体中大于工业品位的BeO保有资源量60t,预测资源量63t,可为矿山的复采提供4 ̄5年的资源保证。在矿脉的外围及深部,大于边界品位的BeO远景资源量1118t,Li2O大于边界品位的资源量241t,显示3号脉具有良好的深入勘探开发的前景。对实例的研究也表明,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研究方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床模型 新疆可可托海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以赤峰地区为例 被引量:87
8
作者 陈建平 陈勇 王全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6,共9页
由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找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GIS技术已成为多元信息深层次提取与综合,实施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有效工具。文中以赤峰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成矿... 由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找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GIS技术已成为多元信息深层次提取与综合,实施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有效工具。文中以赤峰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成矿预测研究为例,在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利用GIS平台提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并利用航磁、重力资料进行隐伏构造、岩体等相关地质找矿信息的推断与解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成矿地质背景与深部找矿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地质异常信息找矿模型,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多元找矿信息的综合,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预测结果显示,在赤峰地区北部有三条北东-南西向的有利成矿区带,在南部有一条北西-南东向有利成矿区带,已知的86%的矿床或矿点位于这些有利区内,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为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其成果为赤峰地区的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信息 成矿预测 GIS 赤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产资源成矿预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建平 董庆吉 +1 位作者 郝金华 李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9-529,共11页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表明,与斑岩型钼铜矿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矿化异常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依据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两个成矿远景区: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远景区(Ⅰ)、阿多-结多成矿远景区(Ⅱ)。在两个成矿远景区内又可划分出A类铜钼矿有利靶区5处、B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C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利用丰度模型法估算青海"三江"北段区域内铜资源量为7 412 730 t,钼资源量为8 566 18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证据权法 资源潜力预测 斑岩型钼铜矿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产品、技术、共享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翔 李景朝 +4 位作者 陈辉 茹湘兰 范海明 郑啸 梁婉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9-1315,共7页
地质工作需加强成果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转变服务方式,开展地质资料信息大数据服务迫在眉睫。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主线,需求、技术、共享为分支,开展新形势下地质调查成果深层分析,研究地质调查成果体系建设方案,对需求转换方式... 地质工作需加强成果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转变服务方式,开展地质资料信息大数据服务迫在眉睫。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主线,需求、技术、共享为分支,开展新形势下地质调查成果深层分析,研究地质调查成果体系建设方案,对需求转换方式、地质产品理论实践研究、地质成果共享等进行详细论述,充分研究地质大数据思想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地质资料 联动共享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信息分析技术在西藏林周地区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娜 郭科 +4 位作者 胡敬仁 唐菊兴 陈建平 张廷斌 钟婉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3-470,共8页
西藏林周盆地已经成为冈底斯东段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线性体密度的基础上,提取2个隐伏环形穹窿构造,以及NW向为主的各种断裂构造;通过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围岩蚀变信息,为遥感找矿建立了标志;运用马氏距离+多元统... 西藏林周盆地已经成为冈底斯东段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线性体密度的基础上,提取2个隐伏环形穹窿构造,以及NW向为主的各种断裂构造;通过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围岩蚀变信息,为遥感找矿建立了标志;运用马氏距离+多元统计的方法剔除了化探异常中的背景值数据,确定了区域内的地球化学异常等值线图。在地质、遥感、化探的GIS叠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3个找矿远景区,提出了林周盆地典型火山岩出露区的找矿技术方法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周盆地 遥感 化探 多元信息综合分析 找矿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初至拾取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曾富英 李敏锋 申维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 ,传统的方法都是以振幅、频率、相位等的变化为依据来拾取地震初至波。作者突破了这些传统依据 ,根据分形的原理 ,用时窗的变化来反映地震道曲线的局部形态特征 ,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出曲线的形态特征参数—... 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 ,传统的方法都是以振幅、频率、相位等的变化为依据来拾取地震初至波。作者突破了这些传统依据 ,根据分形的原理 ,用时窗的变化来反映地震道曲线的局部形态特征 ,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出曲线的形态特征参数———分数维 ,然后由分数维的变化来判断初至地震波 ,得出了一种高效的拾取初至地震波的新方法。针对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开发了处理软件模块。理论的模拟证明该方法非常适用于目前越来越庞大而复杂的地震勘探数据资料的处理。通过实际的试算表明软件模块的适用性强。该方法精度高 ,计算速度极快 ,抗噪能力强 ,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也能快速精确地拾取初至地震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维 地震数据处理 振幅 频率 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芦塘坝研究区三维预测模型及靶区优选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严琼 陈建平 尚北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6-293,共8页
通过对云南个旧芦塘坝研究区成矿信息分析,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深部隐伏矿体预测。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概况与成矿规律,确定地层和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条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该研究区的数字矿床模型,应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 通过对云南个旧芦塘坝研究区成矿信息分析,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深部隐伏矿体预测。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概况与成矿规律,确定地层和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条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该研究区的数字矿床模型,应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地层、断裂、构造定量化信息、化学元素异常,将其作为预测变量,最终通过计算圈定出预测远景区进而优选出4个预测靶区。预测远景区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其矿产预测方法有效性较好。构造定量化信息分析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三维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塘坝研究区 数字矿床模型 立方体预测模型 构造定量化信息 预测远景区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数字地形定量分析的月球线性构造自动提取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珂 陈建平 +3 位作者 Paolo TAROLLI Giulia SOFIA 冯增文 李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222,共11页
月球表面构造对于理解和重建月球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月岭、月溪等线性构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与月球内动力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极为有限的样品和难度极高的野外勘察使得遥感成为行星科学研究的最主要手段。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月球表面构造对于理解和重建月球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月岭、月溪等线性构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与月球内动力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极为有限的样品和难度极高的野外勘察使得遥感成为行星科学研究的最主要手段。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先后发射的多颗新型探月卫星获取了大量高质量数据,尤其是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数据(DTM,Digital Terrain Model)。高分辨率的DTM为月球表面构造特征的自动提取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中利用多种分辨率的DTM数据,基于多尺度数字地形定量分析方法,识别和提取月球表面的线性构造。使用的地形数据包括500m分辨率"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数据,100m分辨率LRO-WAC广角相机数据,60m分辨率的LRO-LOLA激光测距仪数据以及分辨率高达5m的LRO-NAC窄视角相机数据。文中使用地形曲率来识别月溪月岭等线性构造,并利用不同滑动窗口大小和阈值进行线性构造的自动提取。对研究区试验结果的定量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地形曲率的月表线性构造自动提取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其结果可为月球表面线性构造解译提供重要参考,提高构造解译时效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定量分析 月表线性构造 自动提取 地形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SOFM网络分类的五种城市增长方式鉴别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戴芹 陈雪 +1 位作者 马建文 冯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528,538,共5页
使用了自主研发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SOFM)方法[1~3],选择了1988、1994、2001和2003年5~6月份TM+时间序列多光谱遥感数据,对北京城市增长方式进行了30m分辨率遥感时序数据的鉴别,包括填充式增长方式、扩张式增长方式、独立式增长方... 使用了自主研发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SOFM)方法[1~3],选择了1988、1994、2001和2003年5~6月份TM+时间序列多光谱遥感数据,对北京城市增长方式进行了30m分辨率遥感时序数据的鉴别,包括填充式增长方式、扩张式增长方式、独立式增长方式、线状式增长方式和簇状增长方式,并绘制了三个时期的城市增长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北京城市增长环线驱动的特点,分别对四环内、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1988~1994年、1994~2001年、2001~2003年的5种城市扩展方式面积进行了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分类 城市五种增长方式鉴别模型 城市环线增长面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徐红燕 陈建平 +3 位作者 孔锐 田毅 陈晶 李逸川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6期32-39,共8页
青海是西藏、新疆地区联接内地的纽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的特色矿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围绕青海省"十二五"矿业发展总体规划,运用SWOT模型... 青海是西藏、新疆地区联接内地的纽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的特色矿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围绕青海省"十二五"矿业发展总体规划,运用SWOT模型对青海发展绿色矿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创建绿色勘查与开发体系,以示范工程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协同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绿色矿业建设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业 发展策略 SWOT分析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陆日格矿床中铋碲赋存形式的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金华 尹京武 陈建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4-509,共6页
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对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的Bi、Te矿物进行X射线元素图像分析及定量分析,明确了Bi、Te的赋存状态、分布形态及元素成分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Bi、Te主要以两种形式赋存于矿石中。一种以类质同象... 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对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的Bi、Te矿物进行X射线元素图像分析及定量分析,明确了Bi、Te的赋存状态、分布形态及元素成分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Bi、Te主要以两种形式赋存于矿石中。一种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包体或裂隙中。独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因硫铋碲矿、辉硫铋碲矿及硫铋铅矿等。矿床勘探开发需考虑Bi、Te等分散元素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矿区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e化合物 赋存形式 电子探针 陆日格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床规模模型的西南三江北段区域资源潜力定量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鹏 陈建平 +2 位作者 张路锁 朱鹏飞 曾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1,共6页
建立以矿床规模为模型的区域矿床成矿潜力指标,一方面可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模的定量化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在区域资源定量化评价过程中,可用于对矿床时间谱系的研究。同时,使用矿床成矿潜力指标对西南三江北段地区铅锌、铜、银矿进行... 建立以矿床规模为模型的区域矿床成矿潜力指标,一方面可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模的定量化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在区域资源定量化评价过程中,可用于对矿床时间谱系的研究。同时,使用矿床成矿潜力指标对西南三江北段地区铅锌、铜、银矿进行了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得到了成矿潜力预测图,最后使用成矿概率法则对西南三江北段矿产资源总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潜力指标 矿床预测 定量评价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P虚拟校园建设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6
19
作者 马贺清 陈建平 +1 位作者 于淼 于萍萍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年第5期153-157,共5页
虚拟校园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虚拟校园,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虚拟地游览、规划实际校园的场景。该研究基于3ds Max建模软件,借助VRP三维互动仿真平台,将三维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中国地质大学(... 虚拟校园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虚拟校园,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虚拟地游览、规划实际校园的场景。该研究基于3ds Max建模软件,借助VRP三维互动仿真平台,将三维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虚拟校园及主要建筑物室内的漫游,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为未来真正意义上将要建立的地上地下三维仿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校园 虚拟现实 3ds MAX VRP 地上地下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表线性构造自动提取新方法研究:以澄海地区月岭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婧 陈建平 +1 位作者 王楠 何姝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228,共6页
月岭作为月球表面上最常见的线性构造之一,可以反映月球区域性的构造特征和应力状态,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前人对线性构造的解译方式通常是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应用遥感影像数据和激光高度计数据等对月表线性构造进行解译... 月岭作为月球表面上最常见的线性构造之一,可以反映月球区域性的构造特征和应力状态,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前人对线性构造的解译方式通常是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应用遥感影像数据和激光高度计数据等对月表线性构造进行解译和提取。随着数据精度的提高,以及对研究效率的要求,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线性构造自动提取方法具有必要性。文中以地形曲率为原理,借鉴前人应用地形曲率提取地表特征线的方法,以"嫦娥一号"CCD2C影像数据和LOLA激光高度计数据和LRO的宽视角影像数据为基础,以澄海为研究区域,进行线性构造的自动提取。研究区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地形曲率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与人工解译的月岭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精确度更高,反映地形变化更为明显,为进一步研究构造演化提供基础,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表线性构造 自动提取 地形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