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曾东建 王永忠 +1 位作者 周华 杨建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48-751,共4页
分析了汽车发动机质量、故障诊断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特点,通过对发动机"飞车"事故的鉴定试验研究,证明了:只有认真仔细,并借助科学合理的检测试验,才能公平、公正、客观地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发动机 故障 诊断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痕迹检验的交通事故再现鉴定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文俊 李师可 张志勇 《中国司法鉴定》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交通事故再现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和事故成因的方法之一。在利用事故再现仿真软件进行交通事故再现过程中,应以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结合一起汽车与两轮车碰撞的交通事故案例,通过交通事故现场痕迹检验,分析交通事故形态,... 交通事故再现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和事故成因的方法之一。在利用事故再现仿真软件进行交通事故再现过程中,应以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结合一起汽车与两轮车碰撞的交通事故案例,通过交通事故现场痕迹检验,分析交通事故形态,确定相关仿真再现参数。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汽车、两轮车和人体模型,进行事故重建,并利用路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等对再现结果进行了验证。在鉴定中将事故过程再现与现场痕迹鉴定结合起来,提高了交通事故鉴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现场痕迹 Pc-crash软件 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与厢式客车碰撞后的运动形态及损伤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奇 张道文 王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厢式客车与行人碰撞后行人运动形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一个真实案例,利用Madymo仿真软件,建立厢式客车的前部结构模型和中国50百分位的假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以人体损伤指标... 为研究厢式客车与行人碰撞后行人运动形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一个真实案例,利用Madymo仿真软件,建立厢式客车的前部结构模型和中国50百分位的假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以人体损伤指标为评价标准,研究不同车速和行人朝向对碰撞后的行人运动形态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和行人朝向是影响行人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行人朝向对碰撞后的行人运动形态影响较大;此外,行人先与厢式客车碰撞一侧的小腿损伤值明显大于后碰一侧,行人与地面二次碰撞造成的头部损伤是导致行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重建 Madymo模拟 厢式客车 运动形态 人体损伤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改进与仿真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新娜 黄海波 +1 位作者 周廷萱 袁洪川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7-30,共4页
通过对比货车是否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对后面追尾车辆所造成的危害,对现有的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根据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最大限度吸收能量的原则,将槽钢改进为圆钢管,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圆钢管型后... 通过对比货车是否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对后面追尾车辆所造成的危害,对现有的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根据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最大限度吸收能量的原则,将槽钢改进为圆钢管,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圆钢管型后下部防护装置比槽钢型后下部防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装置 吸能 圆钢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事故碰撞地点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建军 董大伟 +3 位作者 黄海波 李平飞 张志勇 张诗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阐述了碰撞地点的确定对人车碰撞交通事故再现和事故责任划分的重要性。比较分析了传统的公式推理法和利用PC-Crash软件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利用软件进行事故再现应结合传统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在此基础上,用一例行人参与的人车碰... 阐述了碰撞地点的确定对人车碰撞交通事故再现和事故责任划分的重要性。比较分析了传统的公式推理法和利用PC-Crash软件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利用软件进行事故再现应结合传统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在此基础上,用一例行人参与的人车碰撞交通事故进行了两种分析方法的讨论。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事故碰撞地点及车速确定具有一致性,通过结合传统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能达到对行人碰撞地点的确定,且更具有事故再现的直观可视性,可用于交通事故再现及司法鉴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碰撞地点 交通事故 行人 车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奇 张道文 +1 位作者 王鑫 唐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138,共5页
为研究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的抛距、运动姿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2起真实案例,针对事故中常见的厢式客车和普通轿车车型,基于MADYMO多刚体仿真软件,建立符合中国人体形特征的人车碰撞多刚体模型。在此基... 为研究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的抛距、运动姿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2起真实案例,针对事故中常见的厢式客车和普通轿车车型,基于MADYMO多刚体仿真软件,建立符合中国人体形特征的人车碰撞多刚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2种车型不同车速和碰撞角度对碰撞后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型和车速是影响行人抛距和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而碰撞角度对行人碰撞后的运动姿态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重建 Madymo模拟 车辆类型 运动形态 人体损伤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骑车人与汽车碰撞的动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鑫 张道文 +1 位作者 冉启林 尹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在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13起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事故重建,分析车型、碰撞类型和碰撞速度对碰撞过程中电动自...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在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13起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事故重建,分析车型、碰撞类型和碰撞速度对碰撞过程中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骑车人的动力学响应与汽车车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不同碰撞类型情况下,骑车人的动力学响应随着碰撞速度的变化有所差异;在碰撞事故中,骑车人的头部损伤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动自行车 事故重建 动力学响应 碰撞 Pc-Crash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车碰撞中行人损伤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阳 黄海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9,共5页
为降低行人在碰撞过程中的损伤程度,探讨碰撞中的多元因素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机制,搭建人车碰撞仿真平台,建立人车碰撞数学模型,利用真实事故案例现场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借助该仿真平台,计算在不同多元关联因素影响后的行人的运... 为降低行人在碰撞过程中的损伤程度,探讨碰撞中的多元因素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机制,搭建人车碰撞仿真平台,建立人车碰撞数学模型,利用真实事故案例现场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借助该仿真平台,计算在不同多元关联因素影响后的行人的运动学响应及损伤程度。研究表明:二次碰撞中行人头部损伤是导致行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保险杠高度越接近胫骨高度,胫骨加速度和膝关节的弯曲角度越大;减小保险杠倾角能降低行人腿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碰撞 运动学响应 行人损伤 多元因素 仿真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追尾碰撞货车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易红 周廷萱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交通事故中,轿车追尾碰撞货车的后果往往极其严重。文章针对三起典型的轿车追尾碰撞货车案例分析认为,大多数货车没有合适的后下部防护装置,车厢、车架刚度大,车厢又高,轿车的受力点正好是挡风玻璃下沿处,就造成了碰撞相容性的恶化,轿... 交通事故中,轿车追尾碰撞货车的后果往往极其严重。文章针对三起典型的轿车追尾碰撞货车案例分析认为,大多数货车没有合适的后下部防护装置,车厢、车架刚度大,车厢又高,轿车的受力点正好是挡风玻璃下沿处,就造成了碰撞相容性的恶化,轿车的顶盖被切掉从而容易造成车内乘员的伤亡。提出了在强调安全驾驶的同时,汽车设计中应通过合理设计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阻止钻入碰撞发生,让后下部防护装置尽量多地吸收碰撞能量,改善轿车与货车的碰撞相容性,提高轿车与货车追尾碰撞时轿车内乘员的安全性,而且交通管理部门也应该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轿车 追尾 货车 碰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的公路避险车道事故三维动态仿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诗波 黄海波 李平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0期247-250,254,共5页
针对目前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可靠性评价方法及其事故再现方法缺失的问题,利用交通事故再现软件PC-Crash,以经典的贝克理论作为模拟制动床集料特性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动力学响应输出的避险车道事故三维仿真方法;给出了利用P... 针对目前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可靠性评价方法及其事故再现方法缺失的问题,利用交通事故再现软件PC-Crash,以经典的贝克理论作为模拟制动床集料特性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动力学响应输出的避险车道事故三维仿真方法;给出了利用PC-Crash再现制动失效车辆利用避险车道避险过程的具体流程,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参数标定方法;给出了不同参数组合下避险车道制动床所需长度的试验结果,介绍了一个工程应用案例。该方法主要用于直观、定量地测试避险车道的坡度、长度、集料特性等参数或三维再现具体的避险车道事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动态仿真 避险车道 事故再现 PC—Cra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强度汽车车轮螺栓的异常断裂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华 金应荣 刘锦云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典型断口形貌对失效分析工作的作用。方法利用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某交通事故中汽车车轮螺栓的异常断裂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观察到了一种少见的高强度螺栓断口形貌,其上有聚集成群的球状碳化物,有的在疲劳裂纹的起... 目的研究典型断口形貌对失效分析工作的作用。方法利用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某交通事故中汽车车轮螺栓的异常断裂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观察到了一种少见的高强度螺栓断口形貌,其上有聚集成群的球状碳化物,有的在疲劳裂纹的起始部位,有的在撕裂台阶的根部。结论螺栓成型时的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工艺匹配不合理可能是引起碳化物异常析出的原因,这些碳化物使螺栓的有效承载面积减小,从而引起了高应力疲劳断裂,并留下了低应力疲劳断裂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疲劳断裂 车轮螺栓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汽车制动系统缺陷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宁 黄海波 +1 位作者 曹毅 刘娜 《标准科学》 2017年第7期90-95,共6页
汽车制动系统缺陷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是汽车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汽车召回效率,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汽车制动系统缺陷引发召回的情况,梳理提出了汽车制动系统缺陷引发交通事故的危害分级以及引发事故的概率分级,并以风险等级为... 汽车制动系统缺陷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是汽车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汽车召回效率,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汽车制动系统缺陷引发召回的情况,梳理提出了汽车制动系统缺陷引发交通事故的危害分级以及引发事故的概率分级,并以风险等级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缺陷风险评估程序。结合我国汽车召回真实案例,进行风险评估程序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矩阵法可以准确的识别汽车制动系统缺陷,因此,风险矩阵法能指导汽车制动系统缺陷的风险评估和汽车召回,也可扩展到汽车其他缺陷的召回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缺陷 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法 汽车召回 汽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5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华 张诗波 +1 位作者 李平飞 黄海波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3期68-71,共4页
以发生在G5高速公路雅西段避险车道上的一起交通事故为研究内容,分析避险车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PC-CRASH的"车轮-松软路面相互作用模型"对事故避险车道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与视频记录的过程进行比较,初步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 以发生在G5高速公路雅西段避险车道上的一起交通事故为研究内容,分析避险车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PC-CRASH的"车轮-松软路面相互作用模型"对事故避险车道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与视频记录的过程进行比较,初步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模型的坡度及沉陷深度参数改进后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货车以120km/h驶入制动床后经历不到100m距离即可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险车道 PC-CRASH 车轮-松软路面相互作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货车右转弯事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明 李平飞 刘娜 《汽车实用技术》 2017年第9期84-87,共4页
为研究重型货车右转弯行驶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及对策,课题以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交通事故鉴定数据及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深度调查数据为依托,收集重型货车右转弯交通事故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和统计分... 为研究重型货车右转弯行驶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及对策,课题以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交通事故鉴定数据及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深度调查数据为依托,收集重型货车右转弯交通事故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和统计分析,提炼出个性和共性的规律、主要原因等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右转弯事故中预警区域的概念,并针对该区域提出货车驾驶员和车外人员辅助预警系统,对避免车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起到预警作用。运用Pc-Crash软件,以一起重型货车右转弯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事故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预警系统的可行性。为局部微观控制乃至落实具体的事故防范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并提出有效的整治方法和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货车 交通事故 Pc—Crash软件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鑫 张道文 张光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3-17,共5页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主要包括传统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PC-Crash和Madymo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3类,分别用3类模型对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一起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重建,对各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主要包括传统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PC-Crash和Madymo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3类,分别用3类模型对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一起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重建,对各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还原事故的碰撞过程,重建事故过程中的碰撞车速、碰撞对应关系、人员损伤等;基于Madymo软件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重建骑车人损伤的详细事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 事故重建 模型分析 车速计算 碰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驾乘关系的确定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平飞 周华 《交通标准化》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到驾乘关系的确定。本案例结合车体的变形痕迹特征、事故现场的轮胎痕迹及其他现场痕迹,运用动力学基本理论再现事故过程,同时结合人体的损伤特征,分析确定事故发生时的事故车驾驶员。此方法将事故过程...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到驾乘关系的确定。本案例结合车体的变形痕迹特征、事故现场的轮胎痕迹及其他现场痕迹,运用动力学基本理论再现事故过程,同时结合人体的损伤特征,分析确定事故发生时的事故车驾驶员。此方法将事故过程再现与法医学鉴定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乘关系 痕迹 再现 事故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正三轮摩托车转向前叉断裂原因分析
17
作者 刘锦云 金应荣 周华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2,共4页
通过对一辆导致了事故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转向前叉左侧减震器筒与其底座焊接部位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经过对断口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观察,以及对断裂部位材质、金相组织的检验分析,判断转向前叉的断裂为沿焊接结合面发生的沿晶韧窝断... 通过对一辆导致了事故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转向前叉左侧减震器筒与其底座焊接部位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经过对断口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观察,以及对断裂部位材质、金相组织的检验分析,判断转向前叉的断裂为沿焊接结合面发生的沿晶韧窝断裂,是因焊接工艺不合理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转向前叉 断口分析 沿晶韧窝断裂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车辆动力性原理计算事故车车速误差的探究
18
作者 张志勇 黄海波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高速公路上追尾事故时有发生,事故责任判定常要求鉴定被追尾车的车速,尤其对超载货车的车速鉴定。方法本文利用车辆动力性与车速的关系对发生追尾事故的事故车车速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应用此法明确了功率平衡方程中主要参数的... 目的高速公路上追尾事故时有发生,事故责任判定常要求鉴定被追尾车的车速,尤其对超载货车的车速鉴定。方法本文利用车辆动力性与车速的关系对发生追尾事故的事故车车速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应用此法明确了功率平衡方程中主要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最终车速计算误差的不同影响程度。结论研究表明,滚动阻力系数与坡度两者的取值误差对车速计算结果影响明显,应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性 滚动阻力系数 空气阻力系数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车碰撞事故速度计算理论方法综述
19
作者 李平飞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11-13,共3页
对目前国内外人车碰撞的事故速度计算理论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车事故再现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人车碰撞 速度计算 综述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基本特点分析
20
作者 许海华 周廷萱 《南昌高专学报》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本文,作者通过对成都至南充南高速公路(0~75km)自2002年12月通车到2004年11月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路段交通事故的特点、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