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金华 曹亚 李惠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共4页
对AM-AOP_n和CMC-AR12EO_n两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碱复配后,AM- AOP_n和 CMC- AR_12EO_n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可达 2.6 ×10^(-3)mN... 对AM-AOP_n和CMC-AR12EO_n两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碱复配后,AM- AOP_n和 CMC- AR_12EO_n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可达 2.6 ×10^(-3)mN/m和 3.2x 10^(-3)mN/m。显微观察表明,碱使胶束解缔是界面张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 原油 界面张力 表面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胶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本文通过激光光散射、紫外光谱、分光光度计和表面张力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增溶作用和微乳液等胶束行为。结果表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虽然出现双临界胶束浓度现象,但在... 本文通过激光光散射、紫外光谱、分光光度计和表面张力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增溶作用和微乳液等胶束行为。结果表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虽然出现双临界胶束浓度现象,但在低浓度区仍存在多分子胶束;亲水链最长的大单体R12EO20A及其共聚物对甲苯的增溶性最强,甲苯增溶在胶束的疏水内核中;共聚物水溶液与甲苯、异丙醇形成的微乳液与低分子乳化剂不同,表现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尺寸大和结构复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胶束行为 羧甲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徐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十余年来通过表面活性单体聚合、亲水/疏水性单体共聚合及大分子化学反应三大类方法制备的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表面活性。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单体均聚或不同种类单体嵌段、接枝、无规共聚,为合成具有指定... 本文综述了近十余年来通过表面活性单体聚合、亲水/疏水性单体共聚合及大分子化学反应三大类方法制备的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表面活性。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单体均聚或不同种类单体嵌段、接枝、无规共聚,为合成具有指定结构和预期性能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化学驱同 油田 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琪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197-1201,共5页
介绍了自行设计制造的可用于聚合物及填料的粉碎、混合及力化学反应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的特点,研究了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二氧化钛等在磨盘碾磨过程中结构性能的变化,讨论了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 介绍了自行设计制造的可用于聚合物及填料的粉碎、混合及力化学反应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的特点,研究了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二氧化钛等在磨盘碾磨过程中结构性能的变化,讨论了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制备 力化学反应器 磨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高分子膜渗透蒸发分离乙醇水溶液 被引量:1
5
作者 倪秀元 许振良 施亚钧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02-204,共3页
应用湿法离子交联技术,研制了聚砜酰胺共混聚丙烯酸复合膜,针对乙醇水溶液,测定了膜的分离系数和渗透通量。实验发现,这种共混膜对乙醇-水具有较高的分离选择性。
关键词 高分子膜 渗透蒸发 乙醇 聚砜酰胺 聚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6
作者 江波 梁子材 +1 位作者 王跃川 李炯 《石油化工动态》 CAS 1998年第2期23-27,共5页
介绍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P(AM-DMDAAC)分子复合型驱油剂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哲 杨旭明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8-130,135,共4页
研究了聚阴离子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聚阳离子(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P(AM-DM-DAAC)]在水溶液中的聚电解质分子复合。结果表明,在二者的离子度及配合比例适当时能形成稳定的均相复合溶液体系,... 研究了聚阴离子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聚阳离子(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P(AM-DM-DAAC)]在水溶液中的聚电解质分子复合。结果表明,在二者的离子度及配合比例适当时能形成稳定的均相复合溶液体系,具有明显增粘效果,复合溶液比组分聚合物溶液粘度增加3.5倍;组分聚合物SPS较为刚硬的分子结构使复合溶液在高温、高剪切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粘度保持能力,可望作为油田驱油剂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 复合溶液 SPS 驱油剂 高聚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EDMDA阳离子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罗开富 叶林 黄荣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共聚物(AM/MEDMDA)。研究了在链结构中引入不同疏水基团含量的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该共聚物在0.256mol/LNa...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共聚物(AM/MEDMDA)。研究了在链结构中引入不同疏水基团含量的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该共聚物在0.256mol/LNaCl溶液中表观粘度较之水溶液有较大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抗盐性能;在剪切作用下,其粘度急剧下降,呈现假塑性流体行为;当剪切作用回复时,粘度回升。对共聚物溶液的粘温性能,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溶液性能也进行了研究。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的研究反映了共聚物中离子基团和疏水基团对其分子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水溶性 共聚物 性能 浓度 高聚物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电解质复合溶液动态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淡宜 王琪 +2 位作者 徐僖 安英丽 左榘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0-366,共7页
通过动态光散射、粘度和透光率测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AMAA)]/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M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AMAA)与P(AM... 通过动态光散射、粘度和透光率测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AMAA)]/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M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AMAA)与P(AMDMDAAC)复合比、溶液浓度和氯化钠用量影响溶液中复合物的构象和流体力学半径.P(AMAA)与P(AMDMDAAC)分子链间适度的库仑相互作用,可形成均相P(AMAA)/P(AM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复合物具有较伸展的构象和较大的流体力学半径,因而溶液粘度较高.P(AMAA)与P(AMDMDAAC)分子链间过强的库仑相互作用或小分子电解质的屏蔽作用,可使复合物构象卷曲,结构紧缩,流体力学半径减小,甚至产生相分离,导致溶液粘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 P(AM-AA) P(AM-DMDAAC) 聚电解质 复合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DMDA水溶性疏水两性共聚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叶林 黄荣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DMDA)疏水两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及聚合物组成、聚合物浓度、电...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DMDA)疏水两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及聚合物组成、聚合物浓度、电解质浓度、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共聚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同一聚合物中引入了疏水结构及两性离子结构,这类疏水两性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抗盐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两性共聚物 AM AMPS DMDA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聚醚的合成、结构与破乳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洁辉 陈锐 +2 位作者 郑邦乾 李成龙 杨玉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4-328,共5页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醋酸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多嵌段聚醚,用IR、GPC、1HNMR方法测定了该多嵌段聚醚的结构,考察了引发剂、催化剂、亲油头、EO含量及实验条件对多嵌段聚醚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醋酸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多嵌段聚醚,用IR、GPC、1HNMR方法测定了该多嵌段聚醚的结构,考察了引发剂、催化剂、亲油头、EO含量及实验条件对多嵌段聚醚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GPC谱图上有3个洗提峰,对应的分子量为3000、4000和10000;以醋酸钙为催化剂合成的多嵌段聚醚的分子量分布较窄。亲油头中多乙烯多胺与环氧丙烷之比为1∶(180—210)、环氧乙烷含量为25%—35%的多嵌段聚醚(破乳剂CD98)在用量100mg/1、温度40℃时,对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原油的2小时脱水率>98%,净化油含水≤0.5%,脱出水清,油水界面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聚醚 合成 原油 破乳 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泥浆处理剂CUD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熙 黄荣华 +3 位作者 代华 欧阳伟 吉永忠 刘晓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1,114,共6页
聚合物钻井液处理剂CUD是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单体合成的多元共聚物。本文报导了CUD的研制与性能评价结果,简要介绍了CUD聚合物泥浆的现场试验结果。CUD的抑制性强,与其它处理剂的配伍性好,具有较强的抗温抗盐能力,可用于... 聚合物钻井液处理剂CUD是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单体合成的多元共聚物。本文报导了CUD的研制与性能评价结果,简要介绍了CUD聚合物泥浆的现场试验结果。CUD的抑制性强,与其它处理剂的配伍性好,具有较强的抗温抗盐能力,可用于配制性能良好的无固相、低固相和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处理剂 CUD 页岩抑制剂 增粘剂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A66共混体系的DSC分析及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解孝林 吴大诚 +1 位作者 谢新光 李瑞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采用溶液法、简单机械共混(熔融法Ⅰ)和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共混法(熔融法Ⅱ)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酰胺66(PA66)共混,系统地进行了DSC分析,并对PET/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 采用溶液法、简单机械共混(熔融法Ⅰ)和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共混法(熔融法Ⅱ)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酰胺66(PA66)共混,系统地进行了DSC分析,并对PET/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PET/PA66共混体系为一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熔融法Ⅱ能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共混物 DSC分析 聚酰胺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NVP-DMDA)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叶林 黄荣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法制备了P(AM-NVP-DMDA)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盐效应、粘温关系、流变性能、热稳定性、与碱、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稀溶液性质等。共聚物分子中由于引入了...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法制备了P(AM-NVP-DMDA)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盐效应、粘温关系、流变性能、热稳定性、与碱、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稀溶液性质等。共聚物分子中由于引入了较多的疏水基团而具有较强的疏水缔合效应,在聚合物浓度较低时具有较高粘度。NVP结构单元的引入可适当提高共聚物溶液的热稳定性。对共聚物溶液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其水溶液中存在着微相分离结构,它对共聚物溶液的增粘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驱油剂 疏水缔合 水溶性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速气流粉碎作用下PVC的力化学降解及形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少云 王泽琼 徐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4-117,共4页
通过GPC、FT-IR、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在高速气流作用下聚氯乙烯(PVC)的力化学降解反应、颗粒形态和微晶结构变化及其对PVC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速气流处理PVC,分子量将有所降低,... 通过GPC、FT-IR、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在高速气流作用下聚氯乙烯(PVC)的力化学降解反应、颗粒形态和微晶结构变化及其对PVC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速气流处理PVC,分子量将有所降低,晶体结构发生变化,颗粒尺寸和表观密度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力化学 气流粉碎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处理涤纶织物表面接枝丙烯酸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玉海 张建春 +1 位作者 施楣梧 朱蓉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39,7,共4页
本文研究DMF处理时间,引发剂浓度,电晕处理时间,接枝共聚时间、温度,单体浓度等各种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谱图确定接枝的发生,SEM观察接枝仅发生在纤维表面.
关键词 涤纶织物 电晕放电 接枝共聚 丙烯酸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共聚物的酶降解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倪秀元 刘白玲 徐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5-129,共5页
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HEC)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在超声波辐照作用下的共聚反应;并研究了共聚物的纤维素酶降解;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关键词 羟乙基纤维素 酶降解 纤维素 共聚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接触热传导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孔祥安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5-19,共5页
用接触力学计算方法中的缩聚技术,通过能量传递建立接触表面温度和热流边界条件,得到建立在接触边界的热接触有限元方程组。固体接触力学中的各类有限元数值方法因而可用于时变热传导问题,对于精确确定由摩擦功转化而来的表面温升不... 用接触力学计算方法中的缩聚技术,通过能量传递建立接触表面温度和热流边界条件,得到建立在接触边界的热接触有限元方程组。固体接触力学中的各类有限元数值方法因而可用于时变热传导问题,对于精确确定由摩擦功转化而来的表面温升不容忽视时的温度场分布、温度梯度及其对结构强度、材料相变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当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例如高分子粘弹性材料时,尤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聚乙烯材料和不锈钢摩擦接触的计算,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一些为其它数值方法所不易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力学 有限元 热传导 高分子材料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球形微粒作为新型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标 官文超 余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37,共2页
根据边界润滑中的“滚珠”模型,将聚合物形微粒(PMB)作为新型的润滑添加剂引入到水基润滑中.扫描电镜测度表明PMB在水基液中为均匀分散的微米球形微粒。四球机测试结果显示PMB加入选定的两种水基液中,水基液的极压抗磨性能都得到较大的... 根据边界润滑中的“滚珠”模型,将聚合物形微粒(PMB)作为新型的润滑添加剂引入到水基润滑中.扫描电镜测度表明PMB在水基液中为均匀分散的微米球形微粒。四球机测试结果显示PMB加入选定的两种水基液中,水基液的极压抗磨性能都得到较大的幅度的提高,PMB在水基液中的含量有最佳浓度范围存在.结合PMB的特殊特征,推测PMB润滑机理中有微观的滚动和成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润滑 添加剂 聚合物 微粒 球形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离子导电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林 李郁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对聚苯胺呋喃季铵盐的物理性质及导电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季铵盐最高电导率可达10-4S·cm-1量级,其导电性随季铵化程度增加而增加。温度、湿度对其导电性有较大的影响;在环境温度、湿度基本恒定的条... 对聚苯胺呋喃季铵盐的物理性质及导电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季铵盐最高电导率可达10-4S·cm-1量级,其导电性随季铵化程度增加而增加。温度、湿度对其导电性有较大的影响;在环境温度、湿度基本恒定的条件下,季铵盐有较好的电导稳定性。此季铵盐是通过离解的阴离子而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 导电聚合物 电导率 导电机制 季铵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