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细胞亚型和CD3zeta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许芳 刘霆 +3 位作者 朱焕玲 崔旭 徐才刚 毛咏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79-782,共4页
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和 (或 )造血异常被认为是导致MDS患者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 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zeta的表达 ,以进一步评价MDS患者的免疫状态 ,探讨MDS患者血细胞减少可能... 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和 (或 )造血异常被认为是导致MDS患者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 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zeta的表达 ,以进一步评价MDS患者的免疫状态 ,探讨MDS患者血细胞减少可能的原因。对 11例诊断明确的MDS患者 ,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表达IFNγ+CD4 +细胞 (Th1)、IL4 +CD4 +细胞 (Th2 )、IFNγ+CD8+细胞 (Tc1)及IL4 +CD8+细胞 (Tc2 ) ,同时分析CD3zeta在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CD8+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 ;T细胞亚群Th1/Th2、Tc1/Tc2比值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功能蛋白CD3zeta在CD8+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MD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 ,以CD8+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 ;CD3zeta在CD8+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 ,在CD4 +细胞中变化不大 ,提示MDS患者细胞免疫的过度活化主要与CD8+细胞有关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度活化是MDS患者外周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MDS CD8^+细胞 CD3 表达 CD4^+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功能蛋白 造血 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抢救12例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华新 冯贵平 梁效功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51-51,共1页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 (PE)抢救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确诊为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患者 ,在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基础上进行PE ,并观察其治疗反应。结果 :12例病人中 ,10例病人经 1~ 2次PE ,在运行过程中及...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 (PE)抢救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确诊为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患者 ,在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基础上进行PE ,并观察其治疗反应。结果 :12例病人中 ,10例病人经 1~ 2次PE ,在运行过程中及结束时中毒症状很快缓解 ,血氧饱和度上升到 90 %~ 95 % ,住院 10 5天 ,溶血基本控制 ,血红蛋白尿、高胆红素血症消失 ,减少了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有效率 83%。结论 :PE能快速有效地清除蜂毒素及红细胞溶解产物 ,可阻断因溶血及蜂毒素导致的脏器功能衰竭 ,是抢救蜂螫伤危重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蜂螫伤 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肾累及患者HLA-B35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效功 杜继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183-5184,共2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关节等器官。容易反复发作,其发病的免疫及遗传学遗传主要集中在感染后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遗传、...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关节等器官。容易反复发作,其发病的免疫及遗传学遗传主要集中在感染后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遗传、个体的遗传易感性等方面。临床上,多数过敏性紫癜经过治疗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或迟或早会发生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累及),迄今为止,Sano等报道,男性,年龄大于4岁,或伴有严重腹部症状,ⅩⅢ因子活性水平下降,以及是否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过敏性紫癜最终发生肾累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临床意义 肾累及 患者 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 检测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单采加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华新 冯贵平 +2 位作者 梁效功 郑克勤 许芳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09-610,共2页
目的 :观察白细胞单采加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 (HLL)的疗效。方法 :对 4 3例HLL进行白细胞单采后给予化疗药物进行诱导缓解治疗 ,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应用白细胞单采后临床症状改善 ,白细胞中位数由 195× 10 9/L ,... 目的 :观察白细胞单采加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 (HLL)的疗效。方法 :对 4 3例HLL进行白细胞单采后给予化疗药物进行诱导缓解治疗 ,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应用白细胞单采后临床症状改善 ,白细胞中位数由 195× 10 9/L ,降至 5 6 9× 10 9/L。对 4 1例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后 ,完全缓解率 (CR) 5 1 2 % ,总有效率 75 6 % ,早期死亡率 9 3%。结论 :白细胞单采加化疗 ,能减轻HLL的高粘滞血症 ,降低早期死亡率 ,提高缓解率 ,是治疗HLL的有效抢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单采 化疗治疗 高白细胞白血病 缓解 早期死亡率 诱导 临床观察 中位数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效功 吴华新 +2 位作者 徐鹏 冯贵平 娄邦秀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0 8例ITP患者及 10 8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AIg (PAIgG、PAIgA、PAIgM) ,并计算三种指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①灵敏度 :PAIgG &g...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0 8例ITP患者及 10 8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AIg (PAIgG、PAIgA、PAIgM) ,并计算三种指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①灵敏度 :PAIgG >PAIgM >PAIgA :PAIgG特异度 77 8%。②PAIgG在ITP组高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组 (P <0 0 5 )。③对 36例急性ITP患者不同血小板数量组间PAIgG分析 ,结果示血小板数量越低 ,PAIgG均值越高 ,0~ 10× 10 9/L组 ,10~ 30× 10 9/L组 ,30~ 80× 10 9/L组间PAIgG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④ 8例急性ITP患者治疗前后PAIgG明显高于普通ITP组 ,且伴有PAIgM升高。⑥低巨核细胞型ITP患者PAIgM均升高 ,治疗前后PAIgM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是ITP患者诊断、治疗反应的有用指标。难治性或低巨核细胞型ITP患者除有PAIgG升高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车祸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许芳 胡宏 吴华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车祸伤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GCS评分13~15分50例;9~12分105例;3~8分48例;对照组105例。并检测PT、APTT、F'IB、TT及血小板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PT、APTT、TT、FIB、血小板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其凝血功能... 目的探讨颅脑车祸伤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GCS评分13~15分50例;9~12分105例;3~8分48例;对照组105例。并检测PT、APTT、F'IB、TT及血小板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PT、APTT、TT、FIB、血小板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其凝血功能异常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检测PT、APTT、TT、FIB及血小板变化可以了解颅脑车祸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颅脑车祸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PT APTT TT FIB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5、CD59表达缺陷在几类常见贫血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7
作者 许芳 庄利栋 +1 位作者 胡宏 吴华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99-2300,共2页
目的比较CD55、CD59在几类常见贫血中表达缺陷的不同,分析其对于诊断的鉴别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连续收治的176例贫血、骨髓衰竭患者CD55、CD59表型。结果 PNH组CD55、CD59在红细胞、粒细胞表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目的比较CD55、CD59在几类常见贫血中表达缺陷的不同,分析其对于诊断的鉴别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连续收治的176例贫血、骨髓衰竭患者CD55、CD59表型。结果 PNH组CD55、CD59在红细胞、粒细胞表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55、CD59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程度下降。结论 CD55、CD59表达缺陷是PNH的主要特征,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多参数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5 CD59 贫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者XⅢ因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效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XⅢ因子活性检测对初发过敏性紫癜肾累及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10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者XⅢ因子,随访12个月,分别于第3月及第12月统计肾累及患者数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在随访3月及12月两个时点的肾累及率,XⅢ因子降低组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XⅢ因子活性检测对初发过敏性紫癜肾累及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10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者XⅢ因子,随访12个月,分别于第3月及第12月统计肾累及患者数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在随访3月及12月两个时点的肾累及率,XⅢ因子降低组明显高于XⅢ因子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月时点:χ2=5.47,P<0.05,12月时点:χ2=5.30,P<0.05,);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XⅢ因子浓度与肾损害程度有关联性(χ2=135.15,P<0.005),且关联性很强(r=0.995)。结论 XⅢ因子浓度降低与过敏性紫癜肾累及有关,可作为肾累及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累及 XⅢ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80份输血病历质量的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赵小燕 邓文斌 《国际临床医学》 2020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临床输血病历质量的监管。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归档的输血病历2880份.检查病历申请输血情况、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单情况、病程记录、护理记录等6个项目,计算缺陷率和合格率,采...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临床输血病历质量的监管。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归档的输血病历2880份.检查病历申请输血情况、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单情况、病程记录、护理记录等6个项目,计算缺陷率和合格率,采用X2检验,以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880份输血病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178例缺陷病历比例为6.18%.其中2013年-2018年每年各抽查的480份病例中不合格率分别达到9.37%。7.50%。6.25%、5.21%。4.58%。4.17%;2016年(x2=6.16,P<0.05)、2017年(x2=8.49,P<0.01)、2018年(x2=10.31,P<0.01)不合格率与2013年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病历存在缺陷.必须规范输血病历填写,加强对输血病历质量的监管,从而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分析 输血 病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10
作者 杨利群 梁效功 +4 位作者 何畅 魏徵霄 周宇 王磊 李良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3-1014,共2页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发热、腹胀1个月余就诊,最高体温达39℃,夜间加重伴潮热盗汗,伴心慌、心悸,伴胸闷、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3~4次/天)。查体:体温38℃,脉搏114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17/68 mmHg,神清,营养中等,贫血貌,检查...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发热、腹胀1个月余就诊,最高体温达39℃,夜间加重伴潮热盗汗,伴心慌、心悸,伴胸闷、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3~4次/天)。查体:体温38℃,脉搏114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17/68 mmHg,神清,营养中等,贫血貌,检查配合,无黄染,无皮下出血及皮疹,左胫前见形态不规则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稍增粗,双肺未闻及确切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14次/分,心率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分子生物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期间帐篷病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芳 冯贵平 +1 位作者 胡宏 吴华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2,共2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则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时段,如何在重大灾难来临时在户外临时病房对这类患者予以及时化疗的同时预防和降低感染风险,目前尚无大宗研究报道。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汶川特大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则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时段,如何在重大灾难来临时在户外临时病房对这类患者予以及时化疗的同时预防和降低感染风险,目前尚无大宗研究报道。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汶川特大地震及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期间户外帐篷病房中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院内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化疗后感染 血液系统 大地震 病房 预防 帐篷 医院内感染
原文传递
409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文菁菁 周佳丽 +2 位作者 刘志彬 刘霆 徐才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诊断的409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生存的不同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层分析。结果409例患者中男244例,女165例,中位年龄56(1... 目的探讨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诊断的409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生存的不同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层分析。结果409例患者中男244例,女165例,中位年龄56(16~8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2-10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体能状态ECOG评分、国际预后指数(IVI)评分、骨髓受累、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ALC)降低、LDH升高、B:微球蛋白较正常升高2倍、治疗方案及近期疗效等对患者总体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vs)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Arbor分期Ⅲ~Ⅳ期、LDH升高是影响患者OS与PFS率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当纳入IPI评分时,ALC降低、IPI3-5分是影响CHOP类方案治疗组患者(232例)OS及PFS率的不良因素(P值均〈0.05),修正(R)-IPI评分是影响RCHOP类方案治疗组患者(177例)OS与PFS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AnnArbor分期Ⅲ。Ⅳ期、LDH升高是影响DLBCL患者OS及PFS率的不良预后因素;ALC降低及IPI3-5分是影响CHOP方案治疗患者OS与PFS率的不良预后因素;R-IPI评分是影响RCHOP方案治疗患者OS及PFS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国际预后指数 淋巴细胞计数 存活率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48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文菁菁 周佳丽 +1 位作者 刘志彬 徐才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总体及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探讨影响治疗方案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489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所接受化疗方案有无利妥昔单抗的不同... 目的分析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总体及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探讨影响治疗方案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489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所接受化疗方案有无利妥昔单抗的不同,分为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地塞米松)样组(n=184)和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地塞米松)样组(n=299),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分析可能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RCHOP样组方案有效率高于CHOP样组方案(84.3%vs.75.6%,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脾大、淋巴细胞绝对值(ALC)降低、国际预后指数(IPI)3~5分及CHOP方案是影响总体疗效的不良因素,ALC降低〔优势比(OR)=2.060,95%CI:1.159~3.661,P=0.014〕和IPI3~5分(OR=2.157,95%CI:1.170~3.978,P=0.014)是影响CHOP样组疗效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HGB)降低(OR=3.010,95%CI:1.238~7.314,P=0.015)和IPI3~5分(OR=2.872,95%CI:1.193~6.914,P=0.019)是影响RCHOP样组疗效的危险因素;ALC在0.8×109/L^1.0×109/L时,RCHOP样组方案有效率高于CHOP样组;Bcl-2+/-、GCB/non-GCB在不同治疗方案间疗效无差异。结论 RCHOP样组方案疗效优于CHOP样组及二线治疗方案;ALC降低、HGB降低分别是影响CHOP样组及RCHOP样组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分型 生发中心 治疗疗效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112例CD5阳性与15例CD5阴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芳 程澍 +1 位作者 翁香琴 李军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类累积性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典型CLL表达T细胞抗原CD5,国外文献报道5%~10%CLL患者CD5表达阴性或弱阳性(CD5^-/+)。目前普遍认为,我国CLL患者在发病率、性别分布、CD5^-/+ CLL所占比例方面...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类累积性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典型CLL表达T细胞抗原CD5,国外文献报道5%~10%CLL患者CD5表达阴性或弱阳性(CD5^-/+)。目前普遍认为,我国CLL患者在发病率、性别分布、CD5^-/+ CLL所占比例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但缺乏大宗病例报道。CD5^-/+ CLL作为一类独特类型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在其生物学特征及疾病预后方面均具有特殊性。我们对112例CD5^+CLL和15例CD5^-CLL在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检查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5阳性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阴性 T细胞抗原 CLL 生物学特征 国外文献
原文传递
成年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文菁菁 许芳 +1 位作者 周巧林 石林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例初发继发性HPS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比较铁蛋白高水平组(≥5 000 μg/L)... 目的探讨成年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例初发继发性HPS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比较铁蛋白高水平组(≥5 000 μg/L)和低水平组(<5 000 μg/L)间、淋巴瘤相关HPS组与感染相关HPS组间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患者均以发热为主诉,起病时或治疗中均有感染表现。88.4%(38/43)患者骨髓有噬血现象;88.4%(38/4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36.6%(15/41)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中位值0.93 g/L(0.50~1.35 g/L)];76.7%(33/43)患者氨基转移酶升高。与铁蛋白低水平组(19例)相比,高水平组(21例)单核细胞比例低(0.081±0.040比0.163±0.076,P=0.016),纤维蛋白原降低发生率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均高[60.0%(12/20)比11.1%(2/18),P=0.002;95.2%(20/21)比52.6%(10/19),P=0.006]。与感染相关HPS患者相比,淋巴瘤相关HPS患者淋巴结大发生率高[72.7%(16/22)比27.8% (5/18),χ2=8.021,P=0.005],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低[59.1%(13/22)比94.4%(17/18),χ2=4.848,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比例高(OR=0.886,95%CI 0.786~0.998,P=0.046)及清蛋白水平高(OR=0.376,95%CI 0.156~0.907,P=0.030)是患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初发继发性HPS成年患者中,铁蛋白≥5 000 μg/L者单核细胞比例降低,更易出现肝损害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淋巴瘤相关HPS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大,感染相关HPS患者更易出现肝损害。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低蛋白血症提示继发性HPS成年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淋巴瘤 感染 临床表现 生物学标记 铁蛋白质类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芳(综述) 孟凡义(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以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凝血功能异常、表达特征性PML—RARn融合基因、且预后良好为特征的一类独特类型白血病。APL的治疗分为诱导、巩固、维持三个阶段。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诱导、巩固治疗可提高完全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以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凝血功能异常、表达特征性PML—RARn融合基因、且预后良好为特征的一类独特类型白血病。APL的治疗分为诱导、巩固、维持三个阶段。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诱导、巩固治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改善长期预后,而是否需应用于维持治疗阶段尚存争议;蒽环类药物用于诱导及巩固治疗,可降低早期病死率、改善预后;砷剂不仅可作为复发、难治性APL的二线治疗药物,也可用于新发APL的诱导治疗,且在巩固、维持治疗各个阶段应用砷剂可提高总体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对于复发、难治及晚期APL,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去甲基化药物的出现在未来可能对复发、难治及晚期APL的治疗发挥作用。现就此对APL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GMED方案诱导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复发患者再次缓解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效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7期446-447,共2页
患者女,23岁,主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年,复发6个月”于2010年6月第23次入院。4年前,患者因“心悸、乏力半个月,上肢痛3d,加重伴发热1d”于2006年3月18日入院。查体体温39.2℃,右颈部可扪及-1.5cm×1.0em淋巴结... 患者女,23岁,主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年,复发6个月”于2010年6月第23次入院。4年前,患者因“心悸、乏力半个月,上肢痛3d,加重伴发热1d”于2006年3月18日入院。查体体温39.2℃,右颈部可扪及-1.5cm×1.0em淋巴结,颌下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IDA-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肺曲霉菌感染一例
18
作者 梁效功 吴华新 +2 位作者 胡宏 冯贵平 许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6期383-384,共2页
患者男,43岁,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年,拟行化疗”于2007年10月15日第6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因头昏、乏力于2007年5月22日第1次入院,查体:贫血貌;血常规示:WBC26.4×10^9,Hb99g/L,Plt53×10^9/L,经... 患者男,43岁,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年,拟行化疗”于2007年10月15日第6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因头昏、乏力于2007年5月22日第1次入院,查体:贫血貌;血常规示:WBC26.4×10^9,Hb99g/L,Plt53×10^9/L,经骨髓穿刺及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诊为AML—M2a,先予以DA3+7方案2个疗程后复查骨髓未缓解,遂改为TA方案(拓扑替康+阿糖胞苷)化疗1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CR),应用TA方案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药物疗法 联合 曲霉菌病
原文传递
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的亚型分析
19
作者 许芳 吴华新 +3 位作者 徐鹏 胡宏 冯贵平 梁效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A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的亚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9992004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例激素治疗无效、4例激素+环孢菌素A治疗无效以及30例激素...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A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的亚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9992004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例激素治疗无效、4例激素+环孢菌素A治疗无效以及30例激素治疗有效ITP患者的PAIg亚型进行检测。结果17例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PAIg各亚型抗体较之激素治疗有效IT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激素治疗无效组PAIg各亚型水平均明显增高;激素+环孢菌素A治疗无效组PAIgM较之激素治疗有效ITP患者有所增高(P<0·05)。结论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PAIg各亚型均显著增高,提示PAIg在介导ITP患者异常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Ig各亚型水平的增高可能有助于预测ITP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亚型
原文传递
关于“血三系下降 发热”的诊断思考(2)
20
作者 许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发热 诊断 多浆膜腔积液 肢体水肿 上腹压痛 浅表淋巴结 青年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