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2”汶川大地震前线医院病理科应急管理策略
1
作者 杨永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病理科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经验,为紧急状态下病理科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病理科医师和技术人员在完成自救后,科室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进行人力资源调配,主动参与住院... 目的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病理科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经验,为紧急状态下病理科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病理科医师和技术人员在完成自救后,科室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进行人力资源调配,主动参与住院患者转移、配合外科部参与应急救治、组织培训志愿者、协调伤员省内外大转运等工作。结果病理科人员在"5.12"特大地震期间,全科人员在保证科室设备和资料安全的基础上,参加处置受灾伤员200余人次,转运伤员300余人次,培训志愿者80余人次,协助住院患者转移致安全地带10余人次。结论医院病理科必须有完善的处置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在灾难发生后,合理分配科室人员,有利于提高医院应对重大灾害事件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管理 紧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抽屉式收纳盒在病理科免疫组化试剂存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杨 刘丹 +1 位作者 刘盛均 王安群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简称免疫组化)是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上,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检测组织或细胞中某种蛋白的分布、含量的技术。主要用于辅助病理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评估疗效等,是病理科最常用的技术之一[1]。免疫...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简称免疫组化)是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上,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检测组织或细胞中某种蛋白的分布、含量的技术。主要用于辅助病理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评估疗效等,是病理科最常用的技术之一[1]。免疫组化技术操作可分为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自动化染色和病理技术员手工操作,前者应用机械代替冗繁的手工,效率高、结果稳定,各平台产品成熟,现在各医院病理科中被广泛使用;技术员手工操作,结果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试剂管理 收纳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管彬 钟唐力 +4 位作者 刘启榆 林华 何川东 谢刚 谢春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2期1-3,3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的PHL8例,7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其中4例同时进行...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的PHL8例,7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其中4例同时进行了CT及MRI检查。分析PHL的CT及MRI表现。结果 PHL8例,其中单发7例,多发1例。CT表现:平扫所有病变均呈低密度,绝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MRI表现:T1WI所有病变均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高信号,DWI呈特征性的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病灶呈无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1例出现不规则坏死;4例显示血管穿过病灶,而血管本身无明显狭窄、包绕等受侵表现。单发病例中1例呈肝段分布,误诊为脂肪肝,多发1例误诊为转移瘤。病理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结论 PHL呈乏血供肿瘤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内有血管穿过而血管本身无明显受侵(即血管漂浮征)可能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肝脏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永红 陈中苏 +3 位作者 谢刚 谢春燕 余江 吴小戈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 ,从而对该类肿瘤进行更准确的病理诊断。方法 对我院原病理诊断为胃肠道、肠系膜、腹膜后的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病例作回顾性分...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 ,从而对该类肿瘤进行更准确的病理诊断。方法 对我院原病理诊断为胃肠道、肠系膜、腹膜后的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5种抗体 (CD117、CD34、S 10 0、desmin、Ki- 6 7)的表达 ,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4 5例GIMT中GIST 33例占 73. 3%、平滑肌肿瘤 7例占15 . 6 %、神经鞘瘤 1例占 2 . 2 %、4例各种免疫表型均阴性 ,为不能分类者。在GIST中CD117阳性率为6 0 . 6 %、CD34阳性率 90. 9%、CD117和CD34共同阳性 17例 ,占 5 1 .5 3%。结论 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以GIST最多见 ,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非常少见 ,光镜下鉴别十分困难。CD117、CD34、S 10 0、desmin联合检测 ,能对其进行更准确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Ki- 6 7可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7 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 CD34 GIST 神经鞘瘤 病理诊断 表型 消化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春燕 王安群 +1 位作者 柯琦 季语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期16-17,19,共3页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c-MET、EGFR和HER-2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胃腺癌组织病理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0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c-MET、EGFR和HER-2染色和检测,同时与病理检测结果...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c-MET、EGFR和HER-2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胃腺癌组织病理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0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c-MET、EGFR和HER-2染色和检测,同时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200例胃腺癌组织中,c-MET表达率为44.00%(88/200),其中神经受累、肿瘤浸润深度深及弥漫型Lauren分型组织中c-MET表达阳性率更高(P<0.05)。EGFR表达率为11.00%(22/200),其中病理组织检测可见血管癌栓阳性率较无血管侵犯者高(P<0.05)。HER-2表达率为34.00%(68/200),其中病理组织检测提示远处转移和Lauren分型(肠型)、中高分化者阳性率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人胃腺癌组织中c-MET、EGFR和HER-2高表达与肿瘤组织中Ki-67高增殖指数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c-MET、EGFR和HER-2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状况,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病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弥漫型 肠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永红 季语祝 +1 位作者 王安群 谢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peritonei,PMP)的临床病理特征、来源、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MP的临床及病理资料。20例均行CK7、CK20、Ki-67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58岁(17~73岁),男女比例...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peritonei,PMP)的临床病理特征、来源、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MP的临床及病理资料。20例均行CK7、CK20、Ki-67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58岁(17~73岁),男女比例为1:3,原发灶为卵巢8例、阑尾10例、不能确定组织来源2例;失访1例,死亡1例,18例健在。来源不同的20PMP,CK7/CK20各有不同程度表达;各例Ki-67指数0~10%。结论PMP可来源于阑尾和卵巢的粘液性肿瘤,亦可能原发于腹腔或其它脏器;病理形态可随原发肿瘤表现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其生物学行为属低度恶性或恶性。CK7/cK20免疫组化标记对判断肿瘤来源意义有限;Ki-67指数大于10%提示交界性或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黏液瘤 腹膜 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刚 杨永红 +1 位作者 王安群 吴永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TACC患者的标本进行免疫组化CD117、p63、p53、Ki-67标志检查,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染色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TACC患者的标本进行免疫组化CD117、p63、p53、Ki-67标志检查,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染色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TACC均发生于气管中、上段,生长缓慢;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在黏膜下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排列呈典型的筛网状、管状结构,管腔内有PAS阳性黏液样物;肿瘤细胞均表达CD117、p63,而p53表达率分别为30%、50%、70%,Ki-67表达率分别为3%、5%、40%。结论TACC生长缓慢,其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对其鉴别诊断及预测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8
作者 冯岗 谢刚 +2 位作者 任素蓉 李慧 戴堂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2185-218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5例,B期1例,C期1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5例;手术加术后放疗1例;未治1例。结果本组7例患者随访期间共死亡2例(28.57%),存活5例(71.43%)。A期5例患者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5例,B期1例,C期1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5例;手术加术后放疗1例;未治1例。结果本组7例患者随访期间共死亡2例(28.57%),存活5例(71.43%)。A期5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生存期达5年以上,有1例手术结合放疗后生存期已达1年,目前正在随访中;B期1例患者单纯手术后生存期达5年以上;C期1例患者未行治疗,于出院后1年内死亡。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治疗上则根据不同分期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观察
9
作者 王安群 谢春燕 +2 位作者 杨永红 谢刚 原庆会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851-852,共2页
目的:观察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手术切除的HAML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2岁、26岁,1例为男性,57... 目的:观察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手术切除的HAML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2岁、26岁,1例为男性,57岁。均无慢性肝炎病史。影像学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组织学上表现为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均可见髓外造血。经典型2例,上皮样型1例。免疫组化表现为HMB45(+)、MART-1(+)、SMA(+)、CD117(+)、CK(-)、AFP(-)。结论:HAML为罕见间叶性肿瘤,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本病确诊须依靠病理形态学改变与免疫组化表达,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粘液腺癌临床病理观察结果与预后关系
10
作者 王安群 谢刚 吴永红 《四川肿瘤防治》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观察乳腺粘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 15例乳腺粘液腺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15例乳腺粘液腺癌中单纯型 11例 ,混合型 4例。单纯型ER、P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81 8%及 63 6%... 目的 :观察乳腺粘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 15例乳腺粘液腺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15例乳腺粘液腺癌中单纯型 11例 ,混合型 4例。单纯型ER、P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81 8%及 63 6%。C erbB 2染色阳性率 3 6 4% ;混合型ER、P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2 5 %及5 0 % ,C erbB 2阳性率 75 %。结论 :单纯型粘液腺癌较混合型粘液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粘液腺癌 单纯型 阳性率 预后 c—erbB-2 临床病理观察 PR 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区域基层远程病理诊断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茜 谢刚 +1 位作者 王安群 刘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5,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精准医疗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医疗领域的主题,在医联体模式下这些发展将重新定义病理学在精准医学时代中的桥梁作用。然而现阶段基层病理科已经很难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需求,我科通过建立远程病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精准医疗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医疗领域的主题,在医联体模式下这些发展将重新定义病理学在精准医学时代中的桥梁作用。然而现阶段基层病理科已经很难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需求,我科通过建立远程病理会诊、跨区域专科联盟、对口支援等方式,提升区域内基层病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病理 基层病理 全面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萌 王安群 +1 位作者 杨永红 谢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217-218,共2页
患者1,男,50岁,以“持续左腰部疼痛5天”为主诉于2015年1月1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感乏力,活动后较明显,伴解茶色尿,于外院检查提示“脾大、脾功能亢进”,未行正规检查治疗,2年来症状反复发作。10月前,患者到我院就诊,诊断... 患者1,男,50岁,以“持续左腰部疼痛5天”为主诉于2015年1月1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感乏力,活动后较明显,伴解茶色尿,于外院检查提示“脾大、脾功能亢进”,未行正规检查治疗,2年来症状反复发作。10月前,患者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后在我院行白血病化疗6次,化疗后偶有恶心呕吐不适。近2月余患者自觉双下肢寒冷不适,白细胞数WBC 2.76×10 9/L,淋巴细胞比值(LYMPH)0.101,血小板数(PLT)48×10 9/L。患者彩色多普勒示脾脏多发实性占位,左肝血管瘤,脾脏中度增大。CT检查:脾脏体积重度增大,邻近组织结构明显受压移位,内见多发小片结状稍低密度影。术前诊断为:①脾亢脾肿大;②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③左肝血管瘤。大体所见:脾脏表面光滑,灰红色,体积19 cm×14 cm×6 cm,被膜光滑,边缘钝,脾切迹消失,切面暗红,见弥漫灰红结节,界清,直径0.2~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病理分析 临床 淋巴细胞比值 CT检查 肝血管瘤 脾脏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淋巴瘤的MR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春燕 钟唐力 +3 位作者 刘启榆 林华 何川东 谢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瘤(PHL)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PHL 8例,分析PHL的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PHL均为单发病变,T1WI所有病变均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瘤(PHL)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PHL 8例,分析PHL的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PHL均为单发病变,T1WI所有病变均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特征性的高信号,多数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无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1例可见不规则坏死;6例病灶内可见血管穿行其中,而血管未见确切狭窄及包绕等受累征象,呈血管漂浮征。结论肝脏原发性淋巴瘤以单发多见,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少血供及血管漂浮征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表达量与血清及病灶中标志分子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语祝 陈曦 +2 位作者 谢刚 谢春燕 王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表达量与血清及病灶中标志分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作为食管癌组并采集食管癌病灶组织、癌旁病灶组织及血清标本,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采集血清...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表达量与血清及病灶中标志分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作为食管癌组并采集食管癌病灶组织、癌旁病灶组织及血清标本,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采集血清标本。测定食管癌病灶组织、癌旁病灶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抑癌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病灶;食管癌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YFRA21-1、SCC-Ag、CD44v5、Stathmi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志愿者且与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食管癌病灶中PTEN、Spink8、p21、p18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病灶且与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食管癌病灶中nestin、β-catenin、Snail、Viment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病灶且与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的高表达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细胞周期蛋白B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肿瘤标志物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启榆 王东 +5 位作者 谢晓东 朱毅 王安群 林华 刘丽 廖丽萍 《华西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412-413,共2页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6例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超选择插管 ,用褐藻胶微球栓塞。结果 :16例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成功 ,成功率 10 0 % ,一次成功率 88%。栓塞后甲状腺机能逐...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6例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超选择插管 ,用褐藻胶微球栓塞。结果 :16例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成功 ,成功率 10 0 % ,一次成功率 88%。栓塞后甲状腺机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治疗甲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注意操作要点、作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对扁桃体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杰 王安群 +7 位作者 蒋振华 杨永红 董钏 邓素云 刘国旗 尹建平 付启红 张珍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6期360-361,I000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功率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激光对扁桃体组织的损伤情况,确定CO2激光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最佳能量范围。方法采用传统方法摘除的扁桃体组织50侧,在相同照射时间条件(4s)下,以不同输出功率(1.0、2.0、3.0、4.0 W)的CO... 目的观察不同功率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激光对扁桃体组织的损伤情况,确定CO2激光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最佳能量范围。方法采用传统方法摘除的扁桃体组织50侧,在相同照射时间条件(4s)下,以不同输出功率(1.0、2.0、3.0、4.0 W)的CO2激光(光斑直径为0.2 mm)对同一扁桃体进行定点照射。照射后即刻制备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功率密度为0.4 W/m2[(0.000 50±0.000 04)mm3]和0.8 W/m2[(0.000 81±0.000 03)mm3]两组间、0.8 W/m2和1.2 W/m2[(0.001 25±0.000 02)mm3]两组间,热损伤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率密度为0.4 W/m2和1.2 W/m2两组间、0.4 W/m2和1.6 W/m2[(0.003 72±0.000 05)mm3]两组间、0.8 W/m2和1.6 W/m2两组间、1.2 W/m2和1.6 W/m2两组间热损伤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率密度与热损伤容积相关系数为0.791。结论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最佳能量范围为1~3 W,应根据患者年龄及扁桃体局部炎性粘连程度适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二氧化碳 扁桃体 组织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1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岗 王忠 +9 位作者 廖东彪 张羽 王晋 谢刚 赵振华 仁素蓉 李雪松 周筱秋 刘启瑜 杜小波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TACE)肝癌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行TACE治疗1~2次。对照组先行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然后用丝裂霉素同碘化油混合物动脉栓塞;药物组在常规介入灌注化疗...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TACE)肝癌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行TACE治疗1~2次。对照组先行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然后用丝裂霉素同碘化油混合物动脉栓塞;药物组在常规介入灌注化疗基础上,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15~30 mg同碘化油10~20 ml混合后行肝动脉栓塞。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右上腹疼痛,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体积、AFP水平均明显小于或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组治疗后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肝癌未见明显副反应,肿瘤缩小、AFP降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栓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5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春燕 柯琦 +3 位作者 王安群 杨永红 谢刚 季语祝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P5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收集病理标本,...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P5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收集病理标本,利用免疫组化分析技术检测其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讨VEGF及P53蛋白对鉴别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1VEGF及P53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中阳性率逐渐上升;2在所有标本中,VEGF与P53蛋白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685,P<0.05);3VEGF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0.881、特异度0.687、准确率74.8%;P53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0.466、特异度0.822、准确率62.1%。结论 VEGF及P53蛋白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初步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恶变印戒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建波 章静 季雨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580-580,共1页
病例女,7岁,因“反复中上腹不适4个月”入院。患者人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中上腹不适,伴有腹胀、返酸、嗳气、恶心、头昏,无黄疸、纳差、乏力、消瘦、畏寒、发热、口渴、尿少、抽搐、心累气促、肛门排气排便、双下肢无水... 病例女,7岁,因“反复中上腹不适4个月”入院。患者人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中上腹不适,伴有腹胀、返酸、嗳气、恶心、头昏,无黄疸、纳差、乏力、消瘦、畏寒、发热、口渴、尿少、抽搐、心累气促、肛门排气排便、双下肢无水肿。在当地反复就诊治疗后(具体治疗情况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门诊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等抑酸护胃治疗后,症状仍缓解不明显。复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狭窄。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印戒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统腺性炎症诊洽(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光亚 杨永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自1992年~2000年我们收治泌尿系统腺性炎症患者36例,就其诊治,报告如下.
关键词 泌尿系统 腺性炎症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