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马刀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吴东芳 宇成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79-1783,共5页
近年来,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伽马刀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较以前定位更加准确,放射剂量设计更精准,并发症明显降低,伽马刀的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在眼科的应用增多,治疗眼部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伽马刀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较以前定位更加准确,放射剂量设计更精准,并发症明显降低,伽马刀的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在眼科的应用增多,治疗眼部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对难以手术治疗的眼部疾病,伽马刀既可控制肿瘤的生长,又避免了手术的损伤,在改善外观、治疗费用和心理创伤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治疗眼科疾病的首选方法或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文章对伽马刀的应用历史、治疗原理、伽马刀对眼科疾病的治疗及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伽马刀在眼科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刀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眼科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深板层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鲜依鲆 曾流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评价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深板层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02/2020-10在我院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17例17眼,应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进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6 mo,观察... 目的:评价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深板层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02/2020-10在我院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17例17眼,应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进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6 mo,观察BCVA、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角膜透明情况,并记录有无感染复发以及植片排斥。结果:所有患者中均顺利完成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无失访病例,术后角膜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BCVA均较术前改善(P<0.05)。17眼中16眼术后1 mo上皮完全覆盖角膜植片,仅1眼上皮未完全愈合,为病毒性角膜炎的反复发作。术后1.5 mo所有患者上皮均完全愈合。术后1 mo角膜水肿开始改善,其中1眼角膜植片轻度混浊,16眼中重度混浊;术后3-6 mo角膜透明度稳定,至术后6 mo时4眼完全透明,6眼轻度混浊,6眼中度混浊,1眼重度混浊。随访过程中,无感染复发,有1眼发生眼压升高现象,经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深板层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不仅能有效控制感染,缓解患者角膜刺激症状,恢复角膜的解剖与功能,而且能维持良好的透明性,提高患者视力,可作为替代同种异体人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 角膜移植 感染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高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 被引量:6
3
作者 辛梅 张雪梅 +12 位作者 占煜 刘倩茜 万雪梅 聂惠斌 王晓翔 田茜溪 杨杰 罗洪林 郭晗 杨玲 曾流芝 罗俊 陈泽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高新区4~18岁儿童青少年的屈光状态,分析屈光参数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于2021年8—9月对成都市高新区4~18岁共82024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筛查性近视检出、视力不良、高度近视、屈光状态及眼轴发育情况。结果筛查性近... 目的了解成都高新区4~18岁儿童青少年的屈光状态,分析屈光参数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于2021年8—9月对成都市高新区4~18岁共82024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筛查性近视检出、视力不良、高度近视、屈光状态及眼轴发育情况。结果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40.42%,其中低度近视率为24.51%,中度近视率为13.05%,高度近视率为2.86%。幼儿园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1.81%(233/12848),小学为34.44%(17095/49644),初中为79.73%(9738/12214),高中为83.25%(6092/7318)。4岁开始视力不良率逐年增加,6~15岁为近视检出率增长最快的时间段;高度近视检出率相邻年龄组间两两比较,9~15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357);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比较,5岁、7~17岁男女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岁时总体屈光度中位数为0.40 D,到18岁时发展为-2.90 D,8~15岁女生的屈光度比男生更高(Z值分别为-2.53,-4.09,-5.67,-8.64,-5.56,-4.97,-2.52,-2.14,P值均<0.05)。随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4岁时均值为(22.31±0.59)mm,18岁达到(24.91±1.00)mm。角膜曲率均值随年龄变化不大,均值为(43.19±1.47)D。结论6~15岁为近视发展关键时期,预防近视应该在6岁前,预防高度近视发生应在10岁前,女生的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近视防控应重点关注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近视 患病率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负载曲安奈德水凝胶缓释片在兔眼微创小梁切除术中的抗瘢痕作用
4
作者 何宇 曾召君 +7 位作者 卢嵩杰 刘俊巧 范罕英 荆琳 王素贞 姚曼 舒静 曾流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48-856,共9页
目的:研究负载曲安奈德(TA)的水凝胶缓释片在兔眼“单步隧道法”新型微创小梁切除术(SIGS)中的抗瘢痕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小梁切除术组(Trab组)、SIGS组、在SIGS术中结膜瓣下植入... 目的:研究负载曲安奈德(TA)的水凝胶缓释片在兔眼“单步隧道法”新型微创小梁切除术(SIGS)中的抗瘢痕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小梁切除术组(Trab组)、SIGS组、在SIGS术中结膜瓣下植入聚乙烯醇水凝胶(PVAH)薄片(PVAH组)、在SIGS术中结膜瓣下植入负载TA的水凝胶缓释片(TA/PVAH组)。分别于术后1、2、3、4 wk观察并记录各组眼压、滤过泡形态、前房反应及其它并发症情况,并处死动物,取右眼术区组织行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并行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玫瑰红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Ⅲ型胶原纤维合成情况,计算并比较各组α-SMA、FGF2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阳性面积比。结果:术后2 wk TA/PVAH组均保持了弥散隆起的功能性滤过泡,而Trab组、SIGS组和PVAH组均有术眼出现扁平滤过泡。术后4wk, PVAH组、TA/PVAH组分别有1眼(33%)、2眼(67%)存在功能性滤过泡,其余滤过泡均扁平。Masson染色显示:术后4 wk PVAH组和TA/PVAH组水凝胶均未降解,相对于Trab组和SIGS组,滤过道更为明显,有较少胶原纤维增生。天狼星红染色显示:术后4 wk,与Trab组、SIGS组和PVAH组相比,TA/PVAH组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更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1 wk, TA/PVAH组α-SMA表达较Trab组和SIGS组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2 wk Trab组和SIGS组α-SMA表达最高,而PHAP组和TA/PVAH组结膜组织中α-SMA表达较前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Trab组相比,PVAH组、TA/PVAH组术后1、2、3、4 wk FGF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SIGS组相比,TA/PVAH组术后4 wk FGF2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兔眼SIGS术中联合结膜瓣下填充负载TA的水凝胶缓释片能有效抑制手术区滤过道瘢痕化,可能是TA抗瘢痕作用与水凝胶支架作用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梁切除术 曲安奈德 水凝胶 抗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海嘉 范罕英 +3 位作者 李蓓 陈卓 谢碧华 唐兵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持续性高眼压药物不能控制下,行前房穿刺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对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6/2015-06间我科收入住院治疗的急性闭...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持续性高眼压药物不能控制下,行前房穿刺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对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6/2015-06间我科收入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共37例37眼,术前视力:光感者2眼,手动者3眼,指数者6眼,0.01者8眼,0.05者6眼,0.1者5眼,0.2者3眼,0.25者2眼,0.3者2眼;眼压:40~50mm Hg者14眼,51~60mm Hg者11眼,61~70 mm Hg者7眼,71~80mm Hg者5眼;前房:Ⅱ级浅前房者29例,Ⅲ级浅前房者8例。经过24~72h综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未能控制,即行患眼前房穿刺放液术,眼压降至21mm Hg以下1~2d后,即行小梁切除+房角分离术+MMC,术后全身和局部抗炎、抗感染、对症等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情况:0.1~0.2者3眼,0.25者4眼,0.3者6眼,0.4者8眼,0.5者7眼,0.6者6眼,0.8以上者3眼。眼压: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在10~21mm Hg者26眼,术后用1~2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在23~27mm Hg者8眼,术后用2~3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仍居高不降,在30~38mm Hg之间而再次行手术治疗者3眼。前房分级:Ⅰ级28眼,Ⅱ级6眼,Ⅲ级3眼;滤泡分型:Ⅰ型功能性滤泡21眼,Ⅱ型功能性滤泡13眼,Ⅲ型为非功能性滤泡2眼、Ⅳ型为非功能性滤泡1眼。全部患者术中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脱出及术后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其中有3例患者再次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IOL植入+小梁切除三联术。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在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前房穿刺放液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持续状态 前房穿刺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卓 许海嘉 +2 位作者 鲜依鲆 谢碧华 唐兵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婴幼儿,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87例102眼患儿分成三个不同的年龄段组:第一组:25天龄~3月龄21例26眼;第二组:〉3~7月龄31例36眼;第三组:〉7~24月龄35例40眼。对第...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婴幼儿,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87例102眼患儿分成三个不同的年龄段组:第一组:25天龄~3月龄21例26眼;第二组:〉3~7月龄31例36眼;第三组:〉7~24月龄35例40眼。对第一组实行泪囊鼻泪管按摩+滴眼液治疗;对第二组进行泪道加压冲洗治疗;对第三组施行鼻泪管探通术治疗。 结果:第一组患儿经泪囊鼻泪管按摩+滴妥布霉素眼液治疗通畅者12眼,治愈率为46.2%;第二组患儿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通畅者33眼,治愈率为91.7%;第三组患儿经鼻泪管探通术治疗通畅者36眼,治愈率为90.0%。第二组和第三组效果明显优于第一组(χ2=15.71,P〈0.01;χ2=15.27,P〈0.01);第二组和第三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χ2=0.02,P〉0.05)。 结论: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应该区分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泪道加压冲洗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泪囊鼻泪管按摩 泪道加压冲洗 鼻泪管探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探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鸣 张鸿 +2 位作者 曾流芝 辛梅 姚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70-3073,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术...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普拉洛芬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口服,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IP-10、MCP-1及VEGF浓度变化,同时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IP-10、MCP-1及VEGF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与对照组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治疗后2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眼底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5) 2组患者治疗后IP-10、MCP-1及VEGF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观察组改善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6)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IP-10、MCP-1及VEGF浓度具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新生血管以及改善脉络膜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术后 黄斑水肿 桂枝茯苓丸 VEGI VEGF 血管新生 脉络膜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老年性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谢碧华 许海嘉 +1 位作者 韩冰 陈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MSICS)的实用性。方法:选取经MSICS治疗的30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经超声乳化(Phaco组)治疗的30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MSICS)的实用性。方法:选取经MSICS治疗的30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经超声乳化(Phaco组)治疗的30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进行比较。结果:MSICS组术后7d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33眼(10.78%);术后3mo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76眼(24.84%),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8.7%,角膜散光较术前平均逆规化0.75D。Phaco组术后7d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63眼(20.59%);术后3mo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92眼(30.07%),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21.67%。MSICS组平均角膜散光为-0.5DC,Phaco组平均角膜散光为-0.45DC,3mo时两组角膜散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haco组因要使用超乳机,成本高,且超乳头的机械刺激、损伤、超声能量及灌注液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慢。MSICS不使用超声乳化仪、手工作、成本低、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超声乳化 老年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与雷珠单抗辅助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碧华 何宇 +1 位作者 辛梅 陈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对曲安奈德与雷珠单抗用于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将2016-02/2017-05我院收治的84例弥漫性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1∶1的配对原则将患者分为Ⅰ、Ⅱ两组,两组均采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Ⅰ组光凝术前... 目的:对曲安奈德与雷珠单抗用于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将2016-02/2017-05我院收治的84例弥漫性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1∶1的配对原则将患者分为Ⅰ、Ⅱ两组,两组均采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Ⅰ组光凝术前予以曲安奈德辅助治疗,Ⅱ组术前予以雷珠单抗辅助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Ⅱ组患者治疗后3mo临床总有效率为93%,高于Ⅰ组总有效率77%(χ~2=4.981,P=0.02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BCVA、CMT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Ⅱ组治疗后1、3mo BCVA指标改善优于Ⅰ组(P<0.05);Ⅱ组治疗后1、3、6mo CMT改善更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P=0.621)。两组均未发生视网膜脱落、眼内炎、白内障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与曲安奈德相比较,雷珠单抗用于弥漫性DME的疗效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弥漫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海嘉 陈卓 谢碧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19-321,共3页
目的: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分析。方法:患者63例63眼中,18例18眼施行角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辅助切口,白内障注吸针头手动抽吸冲洗术;32例32眼施行自闭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 目的: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分析。方法:患者63例63眼中,18例18眼施行角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辅助切口,白内障注吸针头手动抽吸冲洗术;32例32眼施行自闭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灌注抽吸术;13例13眼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患者63例63眼术后视力:1.0以上者9例9眼,占14.3%;0.6~0.8者13例13眼,占20.6%;0.4~0.5者11例11眼,占17.5%;0.3者8例8眼,占12.7%;0.2者7例7眼,占11.1%;0.15者5例5眼,占7.9%;0.1者3例3眼,占4.8%;0.01~0.05者3例3眼,占4.8%;指数2例2眼,占3.2%;手动2例2眼,占3.2%。结论:前房积血患者,根据积血量的多少、凝血块的大小、在前房内凝聚的时间、眼内组织损伤的轻重等并发症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获得不同的手术效果。同时术中合理应用黏弹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前房积血 青光眼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度数对白内障患者预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鸣 曾流芝 杨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预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2017-02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白内障患者84例168眼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单眼视设计中近附加度数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低...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预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2017-02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白内障患者84例168眼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单眼视设计中近附加度数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低近附加度数组(1.25~1.75D)和高近附加度数组(2.25~2.75D)每组各42例84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6mo双眼裸眼近视力、中距离视力、远视力及立体视,以及治疗前后的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低近附加度数组患者的双眼裸眼中、远视力分别为0.27±0.20、0.09±0.08,高近附加度数组患者的双眼裸眼中、远视力分别为0.29±0.25、0.10±0.07,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近附加度数组患者的双眼裸眼近视力为0.03±0.06,显著优于低近附加度数组0.07±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分别为27.93±4.52、28.24±4.91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分别为82.04±14.31、81.22±13.7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F-14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近附加度数组患者正常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及黄斑立体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6%、31.0%、21.4%,高近附加度数组正常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及黄斑立体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2.9%、23.8%、33.3%,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的两种近附加度数对提高单眼视设计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患者的裸眼视力、视功能生存质量及立体视均有相似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手术 单眼视 近附加度数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精补阳还五汤辅治开角型青光眼对其眼压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宇成达 朱爱平 高小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益精补阳还五汤辅治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对其眼压控制及预后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7/2017-07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3例18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94眼,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结合益精... 目的:研究益精补阳还五汤辅治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对其眼压控制及预后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7/2017-07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3例18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94眼,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结合益精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对照组46例92眼,仅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测定值、平均缺损范围、视野平均光敏度以及图像诱发视觉电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 1%vs63. 0%)(P<0. 01)。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RI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PSA、EDV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1、<0. 01)。观察组治疗后视野平均光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01),平均缺损范围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11)。结论:使用益精补阳还五汤辅治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水平,扩大视野范围,促进血流循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精补阳还五汤 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测定值 眼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鲜依鲆 周杨琳 姚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干眼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04/2021-04我院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12例212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干眼情况将患者分为干眼组(43例43眼)和无干眼组... 目的:探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干眼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04/2021-04我院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12例212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干眼情况将患者分为干眼组(43例43眼)和无干眼组(169例169眼),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1wk实验室检查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并发干眼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角结膜疾病史、翼状胬肉、睑板腺功能障碍、晶状体核硬度、疾病认知水平、术后焦虑、术后抑郁、手术切口、用药依从性、术后1wk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焦虑、术后抑郁、手术切口为3.0mm、术后1wk IL-1β>31.26ng/mL、IL-6>29.42ng/mL、TNF-α>77.68ng/mL、HbA1c≥6.50%均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干眼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和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预测概率大多分布在0和1附近,准确性较高;干眼组患者的视功能评价、环境触发因素、眼部不适症状、眼表疾病指数(OSDI)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无干眼组(P<0.05)。结论:手术切口、术后焦虑、抑郁、用药依从性、血清炎症因子及HbA1c水平均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干眼有关,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干眼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内障 干眼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洋 唐兵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板蓝根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在治疗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2019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75例(78只眼)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板蓝根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在治疗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2019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75例(78只眼)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板蓝根组和板蓝根雾化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点眼,板蓝根组采用板蓝根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交替点眼治疗,板蓝根雾化组采用板蓝根滴眼液超声雾化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结果对照组与板蓝根组、板蓝根雾化组的治愈率分别为28%(7例)、64%(16例)、56%(14例),对照组与板蓝根组、板蓝根雾化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蓝根组、板蓝根雾化组患者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蓝根雾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与对照组、板蓝根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滴眼液超声雾化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好,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滴眼液 更昔洛韦滴眼液 上皮型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联合U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术4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卓 许海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E01期58-59,共2页
眼外伤中发生下睑裂伤和泪小管撕裂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陈旧性泪小管断裂如何修复,对伤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吻合术的关键是找到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2009年3月-2013年3月作者采用显微镜直视下用... 眼外伤中发生下睑裂伤和泪小管撕裂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陈旧性泪小管断裂如何修复,对伤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吻合术的关键是找到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2009年3月-2013年3月作者采用显微镜直视下用探针引导找寻泪小管泪囊侧断端,进行陈旧性泪小管断裂Ⅱ期吻合及u形硅胶泪道引流管置入术45例45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 鼻侧断端 U型硅胶泪道引流管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术中并发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艳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8期280-281,共2页
本文总结了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中并发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ESCH)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
关键词 硅油眼 继发青光眼 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术后护理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敬宁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652-652,共1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且在术后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同时对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术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精心、综合性的护... 目的:观察与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且在术后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同时对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术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精心、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能够极大促进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术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连闭合法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建初 张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2,共2页
粘连闭合法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孙建初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张苏以青光眼、白内障为代表的内眼手术,传统的方法术中帮需要作结膜瓣,手术结束时又常需连续或间断缝合,达到遮盖创面、闭合创口的目... 粘连闭合法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孙建初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张苏以青光眼、白内障为代表的内眼手术,传统的方法术中帮需要作结膜瓣,手术结束时又常需连续或间断缝合,达到遮盖创面、闭合创口的目的.笔者采用灼烙粘连闭合法,手术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闭合法 内眼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三联手术临床观察
19
作者 陈豫川 宇成达 谢碧华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2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 三联手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疗效对比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丹 罗荣莹 +4 位作者 钟兵 杜进涛 刘锋 刘世喜 刘亚峰 《西部医学》 2020年第9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endonasal DCR)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external DCR)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以寻求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颅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5例复发性...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endonasal DCR)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external DCR)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以寻求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颅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5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鼻内镜组)24例,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外路径组)51例。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后,对每组20例配对良好的患者进行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溢泪分数评估。结果鼻内镜组与鼻外路径组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溢泪分数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复发性泪囊炎患者的溢泪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可作为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 倾向得分匹配 溢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