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代小川 张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6期1920-1921,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临床上血常规检验(Blood-RT)中新型的溶血素与传统的溶血素。方法选取2016年3—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将采集的每位受试者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两份,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 目的研究对比临床上血常规检验(Blood-RT)中新型的溶血素与传统的溶血素。方法选取2016年3—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将采集的每位受试者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两份,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溶血素行Blood-RT,观察组使用新型的溶血素行Blood-RT,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液标本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的含量,以及两组的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观察组的HG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WBC,RBC,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型溶血素可以较好地影响WBC,RBC,PLT,HGB的含量,有助于临床检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血常规检验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道开放方法在儿科窒息护理抢救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蒋银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气道开放与传统气管插管在儿科窒息护理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窒息抢救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插管处理,实验组则给予喉罩气道开放法通气,比较2组患儿通气前后Apgar评分、相关临床指标、抢救率、一次置入... 目的探讨喉罩气道开放与传统气管插管在儿科窒息护理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窒息抢救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插管处理,实验组则给予喉罩气道开放法通气,比较2组患儿通气前后Apgar评分、相关临床指标、抢救率、一次置入成功率、相关生命体征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通气5 min后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起效时间与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通气后血糖、p(O2)与B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气道开放通气法短时间内复苏效果更好,起效时间与通气时间更短,且稳定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气道开放 气管插管 窒息 通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效果
3
作者 王淑英 高全霞 《国际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43-43,共1页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入院并明确诊断为贫血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按贫血类别分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设定为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设定为B组,再于同期选取50例健...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入院并明确诊断为贫血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按贫血类别分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设定为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设定为B组,再于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探究。结果:A组患者RDW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与健康体检者;B组患者RBC、HB及RBC/MCV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与健康体检者;A组与B组患者MCV与MCH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MCV与MCH指标作为血液检验贫血联合诊断标准,RDW、RBC、HB及RBC/MCV指标可作为贫血类型的鉴别参考标准,为贫血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 贫血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中地区2009~2011年TORCH检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凯邦 张红伟 +1 位作者 张健 李雪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49-1450,1452,共3页
目的研究巴中地区近3年育龄人群感染弓形体、其他微生物、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的情况,探讨不良妊娠与TORCH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季节TORCH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抽样检测巴中地区近3年2 ... 目的研究巴中地区近3年育龄人群感染弓形体、其他微生物、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的情况,探讨不良妊娠与TORCH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季节TORCH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抽样检测巴中地区近3年2 159例TORCH的抗体水平,比较孕前育龄男性组、育龄女性组、健康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组、婴幼儿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城市和农村人群TORCH抗体的阳性率,不同季节感染阳性率。结果 2009~2011年TORCH分析孕前育龄男性组、育龄女性组及婴幼儿组TORCH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14.7%和12.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P>0.05);3组间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阳性率比较,婴幼儿组抗体阳性率为11.2%,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P<0.05)。与动物有接触史者弓形虫抗体(TOX-IgM)阳性率为8.2%,无接触史者TOX-IgM阳性率为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P<0.05)。不良妊娠组妇女所有TORCH项目的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P<0.05);城市人群TOX-IgM阳性率为6.9%,农村为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P<0.05)。春、夏季TORCH-IgM总阳性率和TOX、CMV、单纯疱疹(HSV)的IgM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6,P<0.05),而风疹病毒(RUV-IgM)阳性率冬、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结论 TORCH感染无性别、年龄差异,普遍易感。农村人群与家畜接触机会多,感染机会大。因季节不同,机体抵抗力有差异,感染率需要实际关注,尤其是孕妇、儿童免疫力下降极易被感染。因此建议将TORCH检测作为育龄夫妇常规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ORCH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HC增高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实验室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乾元 李武 李继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2813-2814,共2页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作为红细胞检测中的计算项目之一,配合着其他红细胞参数共同解释着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教材只针对MCHC正常和小于正常的情况下配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RBC进行了...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作为红细胞检测中的计算项目之一,配合着其他红细胞参数共同解释着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教材只针对MCHC正常和小于正常的情况下配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RBC进行了相关的意义解释。可在实际工作中,MCHC高于正常值时有发生,笔者在相关资料和文件中并未找到MCHC增高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HC 实验室质控 临床意义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体积 应用 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2期3356-3358,共3页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146例(观察组),根据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84例)和阴性组(62例),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146例(观察组),根据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84例)和阴性组(62例),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D4^+、CD4^+/CD8^+、白细胞介素(IL)-6、IL-32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IL-6、IL-3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CD4^+、CD4^+/CD8^+水平依次降低,IL-6、IL-32、CD8^+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CD4^+、CD4^+/CD8^+水平低于阴性组,CD8^+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IL-32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和IL-6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D4^+、CD8^+、CD4^+/CD8^+比值、IL-32和IL-6水平的变化与乙型肝炎严重程度相关,对乙型肝炎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IL-32和IL-6水平与病毒复制无关,仅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与肝脏功能指标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血小板毛细管交叉配型法探讨
7
作者 罗乾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93-1293,1296,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型血小板交叉配型法。方法将受者血浆和供者血小板在试管中混匀并加入适量助色剂,吸入毛细管中孵育10 min。以微柱凝胶检测试验(MGT)作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血小板配血不符时,因血小板凝集导致混合液不易从...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型血小板交叉配型法。方法将受者血浆和供者血小板在试管中混匀并加入适量助色剂,吸入毛细管中孵育10 min。以微柱凝胶检测试验(MGT)作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血小板配血不符时,因血小板凝集导致混合液不易从毛细管中挤出,且挤出时在生理盐水中呈蓝色条带状;血小板配型相符时,混合液能较为容易地从毛细管中挤出,且挤出后在生理盐水中迅速散开,无蓝色条带形成。检测结果与MGT一致。结论所建立血小板毛细管交叉配型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型 毛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核苷酸酶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贞美 王官容 +2 位作者 王淑英 王华 郭兴梁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比色法测定对照组43例和各类肝脏相关疾病共118例的5′-NT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胆结石组5′-NT平均值分别为6.20、18.75...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比色法测定对照组43例和各类肝脏相关疾病共118例的5′-NT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胆结石组5′-NT平均值分别为6.20、18.75、36.07、27.90、45.38IU/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NT在肝脏各类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可以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核苷酸酶 肝脏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理分期与高凝状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燕 陈檬 贾维军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特点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54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Durie-Salmon)分期法分为Ⅰ期(24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三期,比较不同DS分期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 ...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特点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54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Durie-Salmon)分期法分为Ⅰ期(24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三期,比较不同DS分期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结果 MM患者a PTT、PT、TT下调;D-D、Fbg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MM病理分期升高,变化亦更显著(P<0.05)。本文共5例发生VTE,发生率9.3%(5/54),其中Ⅰ期0.0%,Ⅱ期3.7%(2/54),Ⅲ期5.6%(3/54)Ⅲ期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期(χ2=9.000、χ2=4.000,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 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反应杯和管路清洗的技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华 梁丁兮 郭兴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2期2908-2908,共1页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株式会社研究生产的一种适用于大中型医院的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只要严格按照维护保养程序进行日保养、周保养和月保养,该仪器就会减少故障的发生,使仪...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株式会社研究生产的一种适用于大中型医院的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只要严格按照维护保养程序进行日保养、周保养和月保养,该仪器就会减少故障的发生,使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本科室发现了一些关于反应杯,管路等的一些清洗技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管路清洗 反应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H和INHB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1
作者 梁丁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5期2245-22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激素(AMH)及抑制素B(INHB)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20例PCOS患者(PCOS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于月经第3天抽取静脉血3mL测定两组AMH、INHB及...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激素(AMH)及抑制素B(INHB)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20例PCOS患者(PCOS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于月经第3天抽取静脉血3mL测定两组AMH、INHB及性激素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MH、INHB在PCOS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COS组血清AMH、INHB、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AMH与T、LH呈正相关,而与E2负相关(P<0.05),而INHB与T呈正相关(P<0.05),而与E2呈负相关(P<0.05)。AMH、INHB诊断PC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0.810;AMH诊断PCO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12%、80.39%,INHB诊断PCO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12%、75.39%。结论PCOS患者血清AMH、INHB明显高于健康女性,且与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可能与激素合成失调有关,测定血清AMH、INHB水平将可有助于PCOS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激素 抑制素B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巴中地区感染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新悦 周淑敏 李宜蔓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巴中地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巴中地区2018—2020年在定点医院门诊或住院的876... 目的分析巴中地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巴中地区2018—2020年在定点医院门诊或住院的876例HFMD患儿,根据EV71感染HFMD患儿病情分为普通型组、重症组及危重症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咽拭子标本,了解肠道病毒类型,分析EV71感染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M、IgG和IgA水平。结果2018—2020年巴中地区HFMD患儿EV71阳性557例(63.58%),其中男性315例,女性242例,男性HFMD患儿EV71型占比明显高于女性(χ2=4.028,P<0.05)。EV71型HFMD患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占77.78%,多数为散居儿童(62.48%);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5~8月。根据HFMD患儿病情分普通型病例407例、重症病例246及危重症病例143例,其中重症和危重症HFMD患儿EV71型占比明显高于普通型HFM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7,P<0.05)。EV71型HFMD患儿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非EV71型HFMD患儿,lgA水平明显低于非EV71型HFMD患儿(P<0.05);三组IgM水平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最高,其次为重症和普通型(P<0.05);三组IgG水平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最高,其次为重症和普通型(P<0.05);三组IgA水平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最高,其次为重症和危重症(P<0.05)。结论EV71感染能够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与HFMD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助于病情预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感染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巴中地区重型β-TM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与HGB和SF水平的相关性
13
作者 刘娜 李迎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巴中地区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 major,β-TM)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与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相关性,为巴中地区β-TM患儿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 目的分析巴中地区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 major,β-TM)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与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相关性,为巴中地区β-TM患儿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92例β-TM患儿,采用Z评分法评估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根据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分为正常组(生长发育正常,n=163)和迟缓组(生长发育迟缓,n=129),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HGB、血清SF、游离三碘甲状酪氨酸(Free thyroxine3,FT3),游离四碘甲状酪氨酸(Free thyroxine4,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并从病例系统收集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β-TM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β-TM患儿生长发育迟缓与HGB和血清S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迟缓组血清SF和TS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HGB和血清F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迟缓组和正常组在发病年龄、病程、初次输血年龄、去铁治疗依从性、输血治疗依从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糖代谢异常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去铁治疗依从性差、HGB<90 g/L、SF>2000 ng/mL是影响β-TM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GB与β-TM患儿HAZ评分呈负相关(r=-0.452,P<0.05),SF与β-TM患儿生长HAZ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巴中地区β-TM患儿常伴有生长发育缓慢,且与HGB和血清SF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去铁治疗依从性差、HGB<90 g/L、SF>2000 ng/mL的患儿,应定期监测身高、体质量、HGB及血清S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生长发育 血红蛋白浓度 血清铁蛋白水平
原文传递
梅毒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和hs-CRP表达水平及其凝血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轩 李迁 何浩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究梅毒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和hs-CRP表达水平及其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梅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8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 目的 探究梅毒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和hs-CRP表达水平及其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梅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8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hs-CRP、凝血功能,分析梅毒患者甲状腺功能、hs-CRP与凝血功能相关性,分析以上参数预测梅毒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FT3、FT4、TSH、hs-CRP的值均高于对照组与疾病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与hs-CRP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与疾病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TT均高于对照组与疾病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与疾病对照组(P<0.05)。一期梅毒FT3、FT4、TSH、hs-CRP、PT、APTT、TT均低于二期与三期,而二期上述参数均低于三期(P<0.05)。梅毒病情程度均与FT3、FT4、hs-CRP、APTT、TT呈正相关(P<0.05)。以上指标中FT3诊断梅毒效能较高。结论 梅毒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现象,伴凝血功能紊乱以及hs-CRP异常增高,均与梅毒患者的病情存在一定关联性,联合预测梅毒患者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 甲状腺功能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分析
15
作者 伍柳柳 鲜渊 +1 位作者 李雪洁 杨浩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了解成年群体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联性,为该类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6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入... 目的了解成年群体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联性,为该类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6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并无任何心血管疾病37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全血样本,PCR法检测患者的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病例组肺炎衣原体感染率为35.49%,支原体感染率为40.37%,混合感染率为11.37%;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感染率为12.04%,支原体感染率为15.83%,混合感染率为3.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926,P=0.023)。支原体、衣原体以及混合感染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影响具有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感染率更高。此外,支原体、衣原体以及混合感染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影响具有年龄差异,主要集中于55~70岁年龄段(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全人群肺炎衣原体感染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OR=1.303,95%CI:1.043~1.677),男性群体中肺炎衣原体(OR=1.472,95%CI:1.037~1.556)、支原体(OR=2.003,95%CI:1.637~3.842)以及混合感染(OR=1.937,95%CI:1.380~2.184)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而女性群体中混合感染(OR=1.699,95%CI:1.263~1.765)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结论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且其对男性群体的影响更大,需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衣原体 支原体 关联性
原文传递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淑敏 张欣悦 李宜蔓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MS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MS患者176例,采用尿毒[^(13)C]片呼气试验药盒测定Hp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MS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MS患者176例,采用尿毒[^(13)C]片呼气试验药盒测定Hp感染情况,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n=59)和Hp阴性组(n=117),测定所有研究对象FBG、2hPG、HbA1c和FINS等糖代谢指标及血清TC、HDL-C和LDL-C等脂代谢指标水平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合并MS的危险因素;对MS患者血清LDL-C、HbA1c和FINS水平与DOB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Hp阳性组患者FBG、2hPG、HbA1c、FINS、LDL-C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患者LDL-C和TC水平间无差异(P>0.05);LDL-C、HbA1c和FINS是Hp感染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S患者DOB值与血清LDL-C、HbA1c和FINS水平呈正相关(r=0.475,0.512,0.459,P<0.05)。结论Hp感染会影响老年MS患者糖脂代谢,Hp感染与老年MS患者LDL-C、HbA1c和FINS时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代谢综合征 糖血脂代谢
原文传递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钙、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郭兴梁 刘芙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钙、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分析MS患者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分析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期间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65岁以上就诊患者,共纳入579例受试对象。... 目的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钙、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分析MS患者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分析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期间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65岁以上就诊患者,共纳入579例受试对象。收集受试对象相关社会人口学信息,测定BMI值、血清钙及游离脂肪酸水平、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水平;随访1年至2021年12月1日,统计MS患者预后情况、M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等情况,根据MS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不良预后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讨论血清钙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与M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1年,579例MS患者不良预后共108例(18.65%),两组在LDL-C、HDL-C、SBP、FBG、HbA1c、Ca、FFA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1.952),肥胖(OR=2.088)、SBP异常增高(OR=2.828)、HbA1c水平异常增高(OR=3.022)、血清钙水平异常增高(OR=4.798)、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异常增高(OR=5.803)为M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MS患者不良预后与血清钙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呈正相关(r=0.472,0.458,P<0.05)。结论老年MS患者血清钙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异常是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给予积极预防,可改善MS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清钙水平 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 分布 关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