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部分地区老年男性日常感知歧视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关系
1
作者 叶志华 李苑 +10 位作者 黄俊 彭瑾 李娜 金月 何佳 李双如 袁将 杨碧辉 梁俐 梁姝 杨义 《中国艾滋病性病》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 探究四川省部分地区老年男性(≥50岁)日常感知歧视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2023年7-8月,在四川省通过三阶段抽样招募老年男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感知歧视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关... 目的 探究四川省部分地区老年男性(≥50岁)日常感知歧视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2023年7-8月,在四川省通过三阶段抽样招募老年男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感知歧视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关系,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共调查841名老年男性,日常感知到歧视的占31.99%,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较为严重的占64.80%,其中,耻辱偏见[(3.75±0.87)分]和担心感染[(3.39±1.04)分]得分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感知到歧视显著关联于严重的艾滋病歧视态度(aOR=1.56,95%CI:1.11~2.18)。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一步验证这一关联的稳健性(ATT=0.09~0.10,P<0.05)。此外,未上过学(aOR=2.33,95%CI:1.30~4.17)、不知晓艾滋病知识(aOR=1.61,95%CI:1.16~2.22)及性观念较保守(aOR=2.00,95%CI:1.43~2.86)均与严重的艾滋病歧视态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 四川省部分地区老年男性中,日常感知到歧视的占比较低,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道德偏见和对传播途径的误解。日常感知歧视与艾滋病歧视态度显著相关,而普及知识对减少严重歧视态度的作用有限。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性观念较保守及不知晓艾滋病知识的老年男性,通过健康教育、消除刻板印象和营造包容性社会环境等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感知歧视 艾滋病歧视 倾向性评分匹配 老年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