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1
1
作者 姚革 蒋滨 +4 位作者 田承权 夏先全 蒋凡 廖华明 沈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合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菌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小麦条锈病 流行原因 防治 种植结构调整 品种 抗病基因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再生稻种植区划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实■ 杨明均 崔明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6,共6页
根据1987,1988两年四川省各地再生稻大面积生产结果,结合分析四川省1951~198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从巩固和发展一季杂交中稻——再生稻这一新耕作制度出发,就四川省再生稻合理区域布局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两年再生稻单产稳定在75... 根据1987,1988两年四川省各地再生稻大面积生产结果,结合分析四川省1951~198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从巩固和发展一季杂交中稻——再生稻这一新耕作制度出发,就四川省再生稻合理区域布局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两年再生稻单产稳定在75公斤、100公斤以上的县(市),大多分布在盆南长江河谷区,其面积分别占同年全省再生稻面积的67.30%和68.05%,两年单产比区外各县平均高4.92%和17.82%。区内多数县9月上旬平均温度在25℃以上,中旬在22℃以上,下旬在21℃以上。2.研究了四川省盆地内部份县海拔高度对8~10月旬均温回归关系,大约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8月各旬平均气温下降0.9~1.0℃,9月各旬和10月上旬依次下降0.82、0.58、0.55和0.48℃。回归预测表明,在海拔350米以下的地区9月中旬均温高于22℃的频率较高,这是规划再生稻适宜种植区的一项重要参数。3.以海拔350公尺以下和9月上、中、下旬均温≥25℃、≥22℃、≥21℃为依据,初步规划了当前以汕优63为代表的中迟熟杂交中稻——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此外,还讨论了当前规划再生稻适宜种植区的依据,水稻品种改良与适宜区的关系,再生稻与双季稻生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种植 区划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环境区划与农业环境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峥荣 杨素芬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89年第5期46-47,共2页
四川省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各地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资源也大不相同。正确认识区域的差异性,才能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环境保护发展方向,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和安排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结构,取得最佳经济、
关键词 四川 农业 环境保护 环境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四川省国外引进种苗检疫的浅析
4
作者 赵儒 李刚 宁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96-297,共2页
1983年至1992年,我站审批引进种苗,累计447批(次),1992年种植物,种子172.6万公斤,苗木和繁殖材料230.3万株。按植物分类有33科72属;按产品分为粮谷豆、果树、蔬菜瓜果、观赏植物、经济植物、牧草六类。近年四川省国外引进种苗出现的新特... 1983年至1992年,我站审批引进种苗,累计447批(次),1992年种植物,种子172.6万公斤,苗木和繁殖材料230.3万株。按植物分类有33科72属;按产品分为粮谷豆、果树、蔬菜瓜果、观赏植物、经济植物、牧草六类。近年四川省国外引进种苗出现的新特点:一是批次和数量增加快,1992年引进种苗87批次,为1983年的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苗木 检疫 国外引种 植物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四川省国外引进种苗检疫的浅析
5
作者 赵儒 李刚 宁红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对四川省国外引进种苗检疫的浅析赵儒,李刚,宁红(四川省农牧厅植检站成都610041)四川省是我国主要农业区之一,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省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人力和农业科技人才充裕,这是农业生产的一... 对四川省国外引进种苗检疫的浅析赵儒,李刚,宁红(四川省农牧厅植检站成都610041)四川省是我国主要农业区之一,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省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人力和农业科技人才充裕,这是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计划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苗 检疫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策
6
作者 黄培根 紫敬宗 陈彦 《农业技术经济》 1986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总结我省近两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研究下一步的对策,我们通过对广汉、仁寿、沐川等县的调查,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就1986年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对策,提出初步意见。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思想 四川省 实际情况 粮食生产 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生产条件 农村经济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薛碧秀 孙佩芳 《土壤肥料》 CSCD 1991年第2期40-41,共2页
硅肥在东南亚产水稻为主的国家已被列为增产水稻的第四个大量元素肥料,即氮磷钾硅。日本和朝鲜早就大量施用。据资料介绍台湾省1978—1980连续三年20万亩施硅示范结果,施用硅肥平均每亩增产稻谷40.5公斤,台湾用硅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 硅肥在东南亚产水稻为主的国家已被列为增产水稻的第四个大量元素肥料,即氮磷钾硅。日本和朝鲜早就大量施用。据资料介绍台湾省1978—1980连续三年20万亩施硅示范结果,施用硅肥平均每亩增产稻谷40.5公斤,台湾用硅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超过磷钾肥的作用。我国大陆有关水稻施用硅肥的资料虽然已不少,但全省范围内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还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硅肥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新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及问题
8
作者 黄培根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5-7,共3页
历史的转折重大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首先是农村生产关系得到合理调整,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和经营自主权,... 历史的转折重大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首先是农村生产关系得到合理调整,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和经营自主权,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从而破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使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流通形式得到适当发展,创建了农业再生机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商品生产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 农业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制 多种经济成份 农村生产关系 农业持续发展 流通形式 经济作物面积 粮食总产量 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有害生物的化学防治与农药需求
9
作者 熊道巨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87年第2期29-31,共3页
病、虫、杂草、害鼠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我省每年因这类有害生物为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据多年估计,粮食作物一般减产8—10%,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减产15—20%。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损失的60—70%;如不防治,以197... 病、虫、杂草、害鼠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我省每年因这类有害生物为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据多年估计,粮食作物一般减产8—10%,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减产15—20%。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损失的60—70%;如不防治,以1978年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需求 作物减产 农业生产 农药品种 害鼠 氯氰菊醋 拟除虫菊醋类 化学除草 农药销售 农田鼠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10
作者 邓力平 杨祥禄 陈彦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4-25,9,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服务体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到1991年底。全省已建市地州农技推广中心4个,已建和在建县农技推广中心165年。其中建成121个;已建乡(镇) 农技站7277个,乡镇农经站6987个。配备乡(镇) 农技员22062人。乡(镇) 农经员...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服务体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到1991年底。全省已建市地州农技推广中心4个,已建和在建县农技推广中心165年。其中建成121个;已建乡(镇) 农技站7277个,乡镇农经站6987个。配备乡(镇) 农技员22062人。乡(镇) 农经员28155人,乡(镇) 农技站内建立植保专业队6300个;已建村农业综合服务站11500个,村农经服务组37144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00万户。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拥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从业人员及农村专业会计9.4万人。一个以县为中心、乡为纽带、村为基础、示范户为样板、专群结合、上下相通的农业服务体系网络已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中心 农业综合服务 专业会计 建设构想 万户 植保专业 经营管理服务 技术推广 经营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进一步搞好科技兴农的思考
11
作者 黄培根 柴进宗 熊世成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4,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农业经过高速发展转入徘徊,再由恢复性增长转向稳定增长。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农业形势越好,越要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发展农业,切实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基础、首位、重点来抓,真正依靠政策、依靠科学、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农业经过高速发展转入徘徊,再由恢复性增长转向稳定增长。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农业形势越好,越要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发展农业,切实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基础、首位、重点来抓,真正依靠政策、依靠科学、依靠投入,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根据四川十年发展规划,全省人口将增加1377万人,耕地减少148万亩,人均耕地0.75亩;复种指数为210%,提高11.9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为46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开发 农技推广服务 粮食总产量 农机技术推广 新技术推广 发展规划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机具 中低产田土 推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1992年农村经济统计分析
12
作者 严敏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4,共3页
1992年,四川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广农用科学技术,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一、农村经济总收人突破千亿元大关,增加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2模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24亿元,比上... 1992年,四川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广农用科学技术,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一、农村经济总收人突破千亿元大关,增加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2模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增长幅度比1991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年增加额229.42亿元,比上年增加112.19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从10大行业看,商饮业、建筑业增长最为迅速,与上年相比,增长速度在53%以上;其次是服务业、工业,增长45%;第三是运输业,增长38.3%,种养业比上年增长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粮食产量 农村改革 统计分析 增长速度 幅度比 乡镇统筹费 工副业 集体经济实力 基本建设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国营农场奶牛业的现状及出路
13
作者 邹道荣 《中国奶牛》 1992年第1期8-9,共2页
四川省现有国营农垦场和良(原)种场331个,其中养奶牛的场有67个。1990年末存栏奶牛12719头,其中成母牛3126头,年产牛奶3342万公斤,供应市场3200万公斤。国营农场提供的牛奶占大中城市市场鲜奶供应量的70%左右。长期以来,在保证市场鲜... 四川省现有国营农垦场和良(原)种场331个,其中养奶牛的场有67个。1990年末存栏奶牛12719头,其中成母牛3126头,年产牛奶3342万公斤,供应市场3200万公斤。国营农场提供的牛奶占大中城市市场鲜奶供应量的70%左右。长期以来,在保证市场鲜奶稳定供应的同时,国营农场还发挥了奶牛种源基地和先进科技示范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 成母牛 农垦系统 供应市场 乳品加工 乳品公司 牛群 技术服务 胚胎移植技术 经产母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罗蜀华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1991年第11期23-25,共3页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组成部分,应当同步进行。四川省从1979年试行会计专业化起,经过创建农经服务体系,兴办合作基金会,开拓新的工作领域等不同发展阶段,已有12个年头。这项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要根据经营管理二重性的理论...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组成部分,应当同步进行。四川省从1979年试行会计专业化起,经过创建农经服务体系,兴办合作基金会,开拓新的工作领域等不同发展阶段,已有12个年头。这项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要根据经营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原理和农村变革后的新情况,正确确立农村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 四川 管理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发展食用菌的条件前景与建议
15
作者 李昌祥 《长江蔬菜》 1988年第6期6-7,共2页
一、四川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广阔前景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必须充分地把植物生产所截获的太阳能转化为人类所需的营养和能最。加速农业的发展,以较快提供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特别... 一、四川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广阔前景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必须充分地把植物生产所截获的太阳能转化为人类所需的营养和能最。加速农业的发展,以较快提供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特别在农业耕地减少,单产幅度和复种指数难以大增的情况下,发展食用菌,无疑是一条开发蛋白质资源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食用菌 生产条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大豆生产 丰富群众生活──四川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发展对策
16
作者 赵玉庭 《大豆通报》 1994年第6期2-3,共2页
发展大豆生产丰富群众生活──四川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发展对策四川省农牧厅粮油处赵玉庭大豆在我省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对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要,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 发展大豆生产丰富群众生活──四川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发展对策四川省农牧厅粮油处赵玉庭大豆在我省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对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要,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四川省大豆生产现状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发展 对策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柑桔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技术及体系研究”工作总结
17
《四川果树科技》 1992年第2期41-43,共3页
柑桔病毒类病害是柑桔生产的潜在危险,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影响品质,难于防治,已成为影响柑桔业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柑桔主产国中,已将建立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推广无病毒苗木作为柑桔生产发展与科... 柑桔病毒类病害是柑桔生产的潜在危险,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影响品质,难于防治,已成为影响柑桔业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柑桔主产国中,已将建立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推广无病毒苗木作为柑桔生产发展与科研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类果树 苗木 无病毒 育种
全文增补中
四川省农业害虫天敌资源开发利用
18
作者 瞿宗浦 《四川农业科技》 1993年第4期15-16,共2页
一、丰富多样的四川农业害虫天敌资源。据调查,全省有制约农业害虫的天敌1100种,常见的841种,分属13目99科,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361种,占43%,捕食性天敌昆虫313种,占37%,有益蜘蛛152种,占18%。
关键词 农业害虫 天敌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茶树病虫种类调查及重大害虫(螨)田间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忠全 陈德西 +9 位作者 毛建辉 尹勇 罗林明 沈丽 封传红 罗怀海 王红 刘欢 黄腾飞 胡容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46-2551,共6页
2008-2014年,通过对四川主要不同生态区茶树病害、昆虫、螨类、蜘蛛种类和4种重大害虫(螨)种群数量动态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从调查采集的5000余份茶树病害、昆虫、螨类、蜘蛛标本中,鉴定出真菌病害20种,其中... 2008-2014年,通过对四川主要不同生态区茶树病害、昆虫、螨类、蜘蛛种类和4种重大害虫(螨)种群数量动态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从调查采集的5000余份茶树病害、昆虫、螨类、蜘蛛标本中,鉴定出真菌病害20种,其中,叶部病害12种,枝干病害6种,根部病害2种;鉴定出昆虫纲种类9目,39科34种,其中,害虫25科29种,天敌15科7种;鉴定出蛛形纲种类2目,9科10种,其中害螨4科4种,蜘蛛5科6种。2根据病虫害发生范围、出现频率和危害程度,明确了四川茶园主要病害包括:茶饼病、茶网饼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炭疽病、赤星病、白星病8种;主要害虫包括:茶蚜、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茶尺蠖、茶银尺蠖、茶蚧类等11种(类)。3系统观察了茶蚜、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茶跗线螨4种重大害虫在茶园中种群数量消长动态,明确了在四川生态条件下不同时段发生危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茶园 病虫种类 调查 重大害虫 种群动态 系统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异新趋势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姬红丽 廖华明 +5 位作者 龚爱清 朗冬梅 刘文德 张燕 涂建华 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 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体获得了对其他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其中对全部参试恢复系致病菌株出现频率为11 90%,显著高于仅对一个恢复系致病的菌株频率(P 0 01),水稻多样化抗性逐步为病菌所克服。利用pot2 1和pot2 2引物,对68个对多恢1号致病菌株rep PCR扩增获得多种指纹图谱,各菌株指纹图谱与其地区和品种来源无相关性,表明对多恢1号致病的菌株是由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演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群体 致病性变异 2004年 趋势 四川 致病菌株 指纹图谱 恢复系 致病力分化 PCR扩增 杂交水稻 出现频率 品种来源 遗传背景 多样化 相关性 抗性 病圃 接种 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