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副作用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副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经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的副作用及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结果50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发生副作用者66例(13.2%),...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副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经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的副作用及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结果50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发生副作用者66例(13.2%),其中色素沉着35例(7.0%),色素减退12例(2.4%),萎缩性瘢痕17例(3.4%),增生性瘢痕2例(0.4%)。术后>6个月仍有皮肤异常者24例(4.8%),其中色素沉着7例(1.4%),色素减退2例(0.4%),萎缩性瘢痕13例(2.6%),增生性瘢痕2例(0.4%)。色素沉着、色素减退、萎缩性瘢痕发生率在激光能量密度≥8.0J/cm2级高于其他能量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草莓状血管瘤组萎缩性瘢痕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出现副作用与治疗次数无关,与激光能量密度、疾病种类有关。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是安全的,无连续激光治疗后引起的增生性瘢痕、持续性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85nm脉冲染料激光 治疗 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 副作用 相关因素 萎缩性瘢痕 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综合方法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福琼 李铮 +2 位作者 李志清 吕蓉 潘宁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激光综合方法治疗各种类型血管瘤的医学美容效果。方法各种类型血管瘤患者1060例,按传统血管病分类方法分为5类,每类分别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瘤和草莓状血管瘤580例,30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泼尼松治疗,280例行单纯激光治... 目的观察激光综合方法治疗各种类型血管瘤的医学美容效果。方法各种类型血管瘤患者1060例,按传统血管病分类方法分为5类,每类分别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瘤和草莓状血管瘤580例,30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泼尼松治疗,280例行单纯激光治疗;口腔黏膜血管瘤102例,50例行平阳霉素加Nd∶YAG激光治疗,52例行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38例,12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曲安奈德治疗,118例行单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肥厚结节型鲜红斑痣80例,5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CO2激光治疗,30例行单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蔓状血管瘤30例和颌骨中枢性血管瘤30例,各选15例共30例行手术激光综合治疗,另30例仅手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各组间比较,各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有效者治疗次数亦少于对照组,副作用相对较少;疗效与血管瘤类型相关。结论根据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激光综合治疗方法,能达到医学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血管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军 蒋献 +6 位作者 刘刚 杨超 严蕾 王芳 王思宇 袁晓慧 张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波长595nm脉冲染料激光(脉冲宽度1.5-40.0ms,光斑5mm、7mm或3mm×10mm,能量密度10.0-13.5J/cm^2)治疗3 346例血管性疾病患者,其中鲜红斑痣1 325例,单纯性血管瘤801例... 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波长595nm脉冲染料激光(脉冲宽度1.5-40.0ms,光斑5mm、7mm或3mm×10mm,能量密度10.0-13.5J/cm^2)治疗3 346例血管性疾病患者,其中鲜红斑痣1 325例,单纯性血管瘤801例,蜘蛛痣587例,酒渣鼻35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235例,血管角化瘤42例,共治疗2-10次。结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鲜红斑痣58.3%(773/1 325),单纯性血管瘤93.0%(745/801),蜘蛛痣100.0%(587/587),酒渣鼻82.0%(292/356),毛细血管扩张症91.5%(215/235),血管角化瘤100.0%(42/42)。术后患者副作用较少。结论应用595nm脉冲染料治疗血管性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激光 血管性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1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常有军 徐嘉 潘福琼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观察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脂溢性角化病患者121例,男性26例,女性95例;年龄36~66岁.根据患者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和组织反应调整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的能量密度,范围在7.0~8.5 J/cm2.治疗1... 目的观察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脂溢性角化病患者121例,男性26例,女性95例;年龄36~66岁.根据患者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和组织反应调整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的能量密度,范围在7.0~8.5 J/cm2.治疗1~3次.间隔4~6个月.结果随诊6个月,治疗1、2、3次的有效率分别为71.4%、81.2%、100%.治疗次数与疗效相关.结论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脂溢性角化病 调Q-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的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所致的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经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后的副反应及其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结果5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副反应者49例(9.8%),... 目的观察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所致的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经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后的副反应及其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结果5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副反应者49例(9.8%),其中暂时性色素沉着36例(7.2%),暂时性色素减退11例(2.2%),永久性色素减退1例(0.2%),萎缩性瘢痕1例(0.2%)。出现副反应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无关,与治疗能量有关。结论副反应的出现与激光治疗本身没有特异性关系,随治疗能量的增加副反应发生率上升。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无连续激光治疗后所致的增生性瘢痕、持续性色素沉着等副反应,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 治疗 色素性疾病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Alexandrite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评价调Q-Alexandrite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随访的经调Q-Alexandrite激光(波长755nm、光斑直径3mm、脉冲时间50ns、能量密度6.0~10.0J/cm2)治疗的329例太田痣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与治疗次数、治疗剂... 目的评价调Q-Alexandrite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随访的经调Q-Alexandrite激光(波长755nm、光斑直径3mm、脉冲时间50ns、能量密度6.0~10.0J/cm2)治疗的329例太田痣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与治疗次数、治疗剂量、治疗间隔时间、治疗部位及年龄的关系。结果329例患者中,无一例有瘢痕形成,疗效随治疗次数、剂量增加而提高,治疗间隔5~6个月较为合理,睑、颞、颧部疗效逊于额、颊部位,婴幼儿治疗次数明显少于成年人。结论调Q-Alexandrite激光能无创性治疗太田痣,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治疗剂量、病变部位、患者年龄和治疗时间间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lexandrite激光治疗 太田痣 色素 临床资料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清 彭大文 +2 位作者 赵蓉萍 杨洲 杨映云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患者428例,首先采用泵浦染料激光(SPTL)治疗,术后第6周若病变消退>50%,继续SPTL治疗,直至病变完全消失;若病变消退<50%,改用Nd∶YAG激光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多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患者428例,首先采用泵浦染料激光(SPTL)治疗,术后第6周若病变消退>50%,继续SPTL治疗,直至病变完全消失;若病变消退<50%,改用Nd∶YAG激光治疗,治疗后血管瘤厚度>1·5mm继续该激光治疗,瘤体厚度<1·5mm,改用SPTL治疗。上述激光治疗后均用He-Ne激光照射创面。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治愈307例,治愈率71·7%;显效121例,显效率28·3%。显效患者中病变面积较大者出现轻度萎缩性瘢痕。结论多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具有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颌面部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500例皮肤色素性疾病副反应分 被引量:1
8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0,共1页
关键词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 治疗 皮肤色素性疾病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54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8-128,135,共2页
关键词 颧部褐青色痣 激光治疗 宝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紫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52例观察
10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常有军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6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雀斑 激光疗法 疗效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酒渣鼻23例
11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赖龙清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酒渣鼻 脉冲染料激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2例门诊尖锐湿疣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吕蓉 常有军 李惠琼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流行病学 发病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志清 杜琼 +3 位作者 宋林红 杨映云 赵蓉平 杨州 《皮肤病与性病》 2006年第3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尖锐湿疣鳞癌变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病毒基因亚型分布,与同期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相比较。结果尖锐湿疣鳞癌变病程长(平均31m),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病程较短(平均3m);病...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尖锐湿疣鳞癌变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病毒基因亚型分布,与同期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相比较。结果尖锐湿疣鳞癌变病程长(平均31m),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病程较短(平均3m);病理切片显示前者核硝酸银染色硝酸银颗粒/核面积比显著大于后者;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感染的HPV基因亚型主要为低危型6/11型,尖锐湿疣鳞癌变感染的HPV基因亚型主要为高危型16/18型。结论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在病程,病理,病毒基因亚型上显著区别于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癌变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蓉 《皮肤病与性病》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尖锐湿疣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异常及细胞因子产生失衡所引起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 ,全身和局部单核—巨噬细胞功能障碍。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免疫功能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64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 :观察调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调 Q开关紫翠宝石 75 5 nm波长激光治疗雀斑 6 4例。结果 :6 4例全部治愈 ,其中经 1次治愈 5 8例 ,经 2次治愈 6例 ,总有效率为 10 0 % ,未发生瘢痕 ,随访 3~ 2 4个月 ,... 目的 :观察调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调 Q开关紫翠宝石 75 5 nm波长激光治疗雀斑 6 4例。结果 :6 4例全部治愈 ,其中经 1次治愈 5 8例 ,经 2次治愈 6例 ,总有效率为 10 0 % ,未发生瘢痕 ,随访 3~ 2 4个月 ,无一例复发。结论 :调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是治疗雀斑的一种新的方法。激光治疗雀斑疗效高、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雀斑 调Q开关 紫翟宝石激光 临床治疗 皮肤色素
原文传递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副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副作用。方法:分析500例经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的副反应。结果:5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副反应者89例。其中色素沉着35例、色素减退12例、萎缩性瘢痕40例、增生性瘢痕2例。出现副...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副作用。方法:分析500例经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的副反应。结果:5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副反应者89例。其中色素沉着35例、色素减退12例、萎缩性瘢痕40例、增生性瘢痕2例。出现副反应与疾病种类、治疗能量无关,与治疗次数有关。结论: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无连续激光治疗后所致的增生性瘢痕、持续性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是比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染料激光 皮肤 副作用 激光 血管性疾病
原文传递
引流术联合CO_2激光部分甲切除治疗嵌甲性甲沟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蓉 尹健华 倪佰川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引流术 CO2激光 甲切除 治疗 嵌甲性甲沟炎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福琼 吕 蓉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6,44,共3页
目的:观察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和组织病理改变,探讨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机理.方法:应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238例. 其中3例共取8次组织病理活检,观察其结果.结果:临床疗效观察显示所有患者治疗1次病损色... 目的:观察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和组织病理改变,探讨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机理.方法:应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238例. 其中3例共取8次组织病理活检,观察其结果.结果:临床疗效观察显示所有患者治疗1次病损色素消退30~40%,4~5次消退95~100%.组织病理光镜下显示激光照射后即刻表皮损伤轻,而真皮浅、中层黑素细胞明显肿胀,黑素颗粒外溢,细胞轮廓不清,真皮中形成圆形空泡;照射后3个月到一年,见真皮、中层黑素细胞逐渐减少,无纤维组织增生.结论: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由于选择性地破坏真皮黑素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组织,故能达到疗效高、无疤痕、无创性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镜 真皮黑素细胞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 治疗 太田痣
原文传递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性疾病10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蓉 潘福琼 +1 位作者 常有军 赖龙清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年第6期327-327,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皮肤血管性疾病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原文传递
Alexandrite激光治疗雀斑近远期疗效观察
20
作者 吕蓉 陶丁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07-308,共2页
目的观察Alexandritc(Alex)激光治疗雀斑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998年10月-2006年5月经Alex激光治疗的172例雀斑患者的近期(术后半年)效果及31例远期(治愈后满5年的患者)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术后3~6个月复查,172... 目的观察Alexandritc(Alex)激光治疗雀斑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998年10月-2006年5月经Alex激光治疗的172例雀斑患者的近期(术后半年)效果及31例远期(治愈后满5年的患者)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术后3~6个月复查,172例雀斑患者经1次治疗治愈165例,占95.9%,2次治愈3例(1.7%),1次治疗有效但中断治疗4例,总有效率100.0%。远期疗效:经Alex激光治愈后满5年的患者。符合条件的随访者87例,回收信息31条。复发18例,复发率58.1%(18/31)。结论Alex激光治疗雀斑近期疗效良好,远期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xandrite激光 雀斑 近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