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与脉血康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文静 张睿 +1 位作者 李林岭 王利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663-665,共3页
目的评估脉血康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瓣膜性房颤伴发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 目的评估脉血康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瓣膜性房颤伴发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治疗组给予脉血康胶囊0.75 g,口服,3次/d,72 h后开始予华法林1.25 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总有效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变化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INR达到低抗凝强度(1.6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脉血康胶囊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房颤动 脑梗死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5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罗远林 李林岭 +2 位作者 宋雷英 杨锦龙 曹位平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4-35,41,共3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需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途径,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途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需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途径,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途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比经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手术成功率相当,但能明显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桡动脉 股动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DAPT联合治疗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 童素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支架植入术后合...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3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利伐沙班20 mg/d+DAPT的123例患者作为高剂量组,利伐沙班15 mg/d+DAPT的137例患者作为中剂量组,利伐沙班10 mg/d+DAPT的110例患者作为低剂量组。统计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出血事件严重程度。结果 3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项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16 7)。3组大出血、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16 7)。结论 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无论选择何种剂量的利伐沙班+DAPT的三联抗栓方案均有较好的抗栓效果,均能有效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中中等剂量或低剂量利伐沙班+DAPT联合安全性较高,出血事件相对较少,且多为轻微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高危血栓栓塞风险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利伐沙班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宋雷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片...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辅酶Q_(10)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功能减退 阿托伐他汀 辅酶Q10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5
作者 罗远林 刘静婕 刘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15-15,17,共2页
探索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心功能指... 探索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心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情况,评价相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等方面综合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LEDV、LESV、CRP、TNF-α及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左西孟旦,患者血压、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等指标都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洪波 周学锋 童素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A0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0),其中对照...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心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CO、SV、CI、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SV、CI、EF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而试验组CO、SV、CI、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皮功能指标:ET、NO、TXB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TXB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试验组ET、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试验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试验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发作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心功能和内皮功能改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吡格雷 疗效
原文传递
甲状腺激素测定在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杨锦龙 刘欢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7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衰竭分为心衰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心衰组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7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衰竭分为心衰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心衰组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48例,Ⅳ级35例。心衰组患者常规予降压及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予降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B型利钠肽前体、射血分数水平等指标。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BNP、LVEF的关系。结果心衰组患者的TT_3、FT_3、LVE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与对照组TT_4、FT_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衰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加重,TT_3、FT_3、LVEF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BN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TT_3、FT_3、LVEF呈负相关(r=-0.508、-0.251、-0.283,P<0.01),LVEF与TT_3呈正相关(r=0.658,P<0.01)。结论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其中TT_3、FT_3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甲状腺激素 心力衰竭 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童素霞 王玫苏 刘洪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动态变化对慢性肾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乐山市人民医院门诊部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确诊为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419例作为暴露组,同期因... 目的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动态变化对慢性肾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乐山市人民医院门诊部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确诊为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419例作为暴露组,同期因其他疾病就医非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2月收集整理队列内具有完整临床数据的患者,终纳入患者269例。采集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血压、24h尿蛋白及血肌酐等。依据血肌酐水平估算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进行CKD分期(1~5期),依据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将患者区分为高血压轻度、中度、高度三级,比较两组老年人群CKD发病结局。结果经过中位时间3.50年的追踪随访,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新发CKD患者53例,累计发病率19.70%,发病密度56.71/1000人年(95%CI:53.29~59.83)。COX回归结果显示,老年群体高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呈正相关(HR>1);同时,CKD发病风险随着血压分期而增加。进行性别、年龄等因子分层后,高血压与慢性肾病发生仍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老年男性高血压对慢性肾病发生影响显著高于女性。结论我国老年人群尤其男性高血压改变与慢性肾病进展具有显著相关性,需重视老年群体血压控制延缓CK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9
作者 王波 但倩 周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42-43,共2页
分析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30例,依据患者ST-T变化将其分为变化组71例,无变化组59例。结果:变化组患者冠心病阳性率为63.38%,显著高于无... 分析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30例,依据患者ST-T变化将其分为变化组71例,无变化组59例。结果:变化组患者冠心病阳性率为63.38%,显著高于无变化组的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通过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的ST-T改变,诊断其是否患有冠心病,该依据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电图ST-T 冠心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但倩 薛玲 周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31-332,共2页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结...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50例,异常组50例。分析对比两组发病范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正常组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90%的患者有1例,单支血管闭塞病变的患者23例,多支血管闭塞病变的患者0例;异常组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90%的患者有10例。单支血管闭塞病变的患者5例,多支血管闭塞病变的患者4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探析
11
作者 薛玲 王波 周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49-351,共3页
分析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动态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析对比两组疾病诊断阳性率、... 分析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动态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析对比两组疾病诊断阳性率、检出情况。结果:动态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具有比传统心电图更高的检测率和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电图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