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测绘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作者 师维娟 刘勤 《四川水利》 2016年第4期91-93,共3页
测量工作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测绘成果的精度和测绘速度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文章从测绘新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测绘新技术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RTK技术的穿越河流管道外检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小莉 梁文旭 +1 位作者 李建 李任之 《地理空间信息》 2016年第3期99-101,9,共3页
针对穿越河流管道检测的工程需求问题,研究了基于GPS-RTK技术的穿越河流管道外检测方法,综合运用DM管道防腐层检测仪、测深仪、GPS、全站仪等构建穿越管道外检测系统,通过采取岸边检测和水下检测的方法,实现了对穿越河流管道的精确探测... 针对穿越河流管道检测的工程需求问题,研究了基于GPS-RTK技术的穿越河流管道外检测方法,综合运用DM管道防腐层检测仪、测深仪、GPS、全站仪等构建穿越管道外检测系统,通过采取岸边检测和水下检测的方法,实现了对穿越河流管道的精确探测,达到了保证穿越河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能为水下管道运行、检测及维修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管道 管道检测 RTK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的地铁施工监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小莉 俞荭 《测绘工程》 CSCD 2014年第9期36-39,44,共5页
地铁施工监测是保障地铁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由地铁施工引起的地表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文中在现代地铁施工技术背景下,以信息化测绘技术为支撑,对地铁施工监测的新内涵进行探讨,对地铁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与... 地铁施工监测是保障地铁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由地铁施工引起的地表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文中在现代地铁施工技术背景下,以信息化测绘技术为支撑,对地铁施工监测的新内涵进行探讨,对地铁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主要方法进行系统论述与总结,并以某地铁站施工监测为例,对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检验,证明技术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测绘 地铁 施工监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RTK在河流沿岸加高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家琳 靳祠 《四川水利》 2016年第4期94-95,共2页
1工程概况成都市清水河沿岸部分地段-侧加高工程建设,目的是以防止河水冲上岸,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该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出这部分地段的高程与对岸特征点的高差,生成断面图,用于计算填方量.清水河部分地段测区呈带状,长约3km,... 1工程概况成都市清水河沿岸部分地段-侧加高工程建设,目的是以防止河水冲上岸,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该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出这部分地段的高程与对岸特征点的高差,生成断面图,用于计算填方量.清水河部分地段测区呈带状,长约3km,沿岸树木茂盛,通视效果较差,但是上空相对较为空旷,房屋离岸边相对较远,没有大型的电磁波干扰源,没有高压电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高改造工程 GPS RTK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滤波与小波阈值法的矿区遥感图像处理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元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0-173,共4页
矿区遥感图像为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提供了大量的精确数据,对于实现矿区开采沉陷高精度监测与预计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矿山遥感图像受到矿区复杂的自然环境、成像系统电压不稳定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实地获取的矿山遥感图像在很大程度上受... 矿区遥感图像为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提供了大量的精确数据,对于实现矿区开采沉陷高精度监测与预计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矿山遥感图像受到矿区复杂的自然环境、成像系统电压不稳定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实地获取的矿山遥感图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噪声干扰,图像整体较模糊,难以准确提取有用信息。为此,将双边滤波算法与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矿区遥感图像去噪算法。鉴于双边滤波算法具有较好的边缘保持性能,故首先采用该算法对矿区遥感图像进行处理,以滤除一部分噪声;然后对初次滤波后的图像进行3层小波分解,对分解得到的低频分解系数不作处理,对高频分解系数提出了一种小波域指数型阈值去噪模型进行滤波;最后通过低频分解系数与滤波后高频分解系数重构,获得了高清晰度的矿山遥感图像。采用某矿区2幅遥感图像进行试验,并采用双边滤波算法、小波软阈值去噪模型与新算法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图像细节信息的完整性,其性能总体优于其余2类算法,对于高效处理矿山遥感图像,进而提高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开采沉陷 双边滤波算法 小波变换 小波软阈值去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地铁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小莉 张立锋 巫山 《地理空间信息》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根据国内地铁监测的工程需求,通过对地铁周边地表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等进行监测,建立了高效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完善的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为地铁施工的动态设计和管理提供了依据。以某地铁站施工监测为例,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了检验,... 根据国内地铁监测的工程需求,通过对地铁周边地表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等进行监测,建立了高效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完善的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为地铁施工的动态设计和管理提供了依据。以某地铁站施工监测为例,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了检验,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信息化 沉降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提取方法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开伟 刘锟铭 郭加伟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第7期19-22,123,共5页
为解决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提取精度不高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提取方法;然后综合地形、树木、建筑物密度等对建筑物提取的影响,以德国斯图加特市法伊英根的LiDAR点云数据为例进行了建筑物提取实验... 为解决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提取精度不高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提取方法;然后综合地形、树木、建筑物密度等对建筑物提取的影响,以德国斯图加特市法伊英根的LiDAR点云数据为例进行了建筑物提取实验;最后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定量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基于影像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提取精度为93.1%;而基于数学形态学图像的处理方法和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方法受建筑物形状和地形等限制较多,提取精度分别为87.6%和81.3%,说明基于影像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提取方法的准确性较高,限制性条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点云 建筑物提取 DSM 形态学 DELAUN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地质灾害信息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小莉 李任之 +2 位作者 梁文旭 白鸿起 汪仁银 《测绘》 201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滑坡监测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对滑坡进行实施监控、事故预警的关键技术,是保障工程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为由滑坡引起的地表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在现代滑坡监测技术背景下,以信息化测绘技术为支撑,... 滑坡监测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对滑坡进行实施监控、事故预警的关键技术,是保障工程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为由滑坡引起的地表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在现代滑坡监测技术背景下,以信息化测绘技术为支撑,对滑坡信息化监测的新内涵进行探讨,对滑坡监测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进行论述与总结,并以某地的滑坡监测为例,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检验,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监测 信息化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无人机高分影像地震泥石流信息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加伟 李永树 +1 位作者 王洪蜀 鲁恒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地震后经常会引发大量的泥石流灾害(称作地震泥石流),容易造成极大的破坏,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其便捷、时效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快速获取灾害信息的手段,但其影像的光谱信息较为缺乏,较难准确地检测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针对以上问题,... 地震后经常会引发大量的泥石流灾害(称作地震泥石流),容易造成极大的破坏,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其便捷、时效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快速获取灾害信息的手段,但其影像的光谱信息较为缺乏,较难准确地检测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机制地震泥石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已构建地震泥石流灾害样本库的基础上,将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特征迁移到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中,完成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的自动检测,并将面向对象的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结果与迁移学习支持下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迁移学习的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结果在精度上稍优于面向对象的地震泥石流灾害信息检测结果,且前者在保持地震泥石流的平滑性和完整性上要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泥石流 无人机高分影像 迁移学习 信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树冠体积计算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洪蜀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8年第9期1731-1734,1739,共5页
树冠体积的大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环境,是评价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研究以18棵长势均匀的玉兰树为试验对象,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Leica Scan Station C10精确获取单木树冠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构建三维体元模型,利用分层... 树冠体积的大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环境,是评价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研究以18棵长势均匀的玉兰树为试验对象,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Leica Scan Station C10精确获取单木树冠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构建三维体元模型,利用分层的思想,引入二维凸包算法分层提取不规则树冠轮廓,然后计算分层棱柱体积累积之和得到树冠体积。实验结果表明,树木冠体体积分布较为稳定,与实测林分因子树高、胸径、冠幅综合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35。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快速测量树冠体积是可行的,可为社会生态环境评价和改善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 树冠体积 体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形中GPS定位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讨论
11
作者 靳祠 秦岩宾 贾家琳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第19期99-99,共1页
介绍了GPS定位测量中的误差影响和来源,重点对高山,峡谷特殊地形中的GPS点位的选取、施测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GPS测量技术 误差分析 特殊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陆地成像仪影像和主成分分析的水体信息提取——以鄱阳湖区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小莉 郭加伟 刘锟铭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84,共8页
利用卫星影像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水体分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对水体灾害监测、水资源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陆地成像仪(OLI)遥感影像,通过对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获得影像的地表反射率值;然后通过分析典型水体指... 利用卫星影像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水体分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对水体灾害监测、水资源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陆地成像仪(OLI)遥感影像,通过对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获得影像的地表反射率值;然后通过分析典型水体指数的构建方法及地物的主分量空间特征,构建了一种主成分水体指数(PCWI)。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选取枯水期两个不同时间的OLI影像,利用PCWI进行了水体提取,提取总体精度分别为95.92%、95.52%。与其他已有的5种典型水体指数的水体信息提取效果对比显示,PCWI对两期OLI影像水体提取的总体效果最好。综上表明,利用PCWI进行水体提取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陆地成像仪影像 主成分水体指数 水体提取 鄱阳湖
原文传递
地基激光雷达的玉兰林冠层叶面积密度反演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洪蜀 李世华 +1 位作者 郭加伟 梁祖琴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0-578,共9页
叶面积密度LAD(Leaf Area Density)是表征冠层内部叶面积垂直分布的重要参数,其分布廓线的准确反演对研究植被碳氮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电子科技大学校内建立实验样区,利用地基激光雷达Leica Scan Statio... 叶面积密度LAD(Leaf Area Density)是表征冠层内部叶面积垂直分布的重要参数,其分布廓线的准确反演对研究植被碳氮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电子科技大学校内建立实验样区,利用地基激光雷达Leica Scan Station C10和数码相机获取玉兰林高分辨率3维激光点云数据和真彩色影像。利用监督分类将真彩色影像中枝干等非光合组织与叶片分离,再将像素分类信息映射给点云数据,从而提取叶片点云。通过点云数据体元化,并引入2维凸包算法确定垂直方向分层树冠边界,获取激光接触冠层的频率;随机选择不同高度的多个叶片,利用特征值法进行叶片平面拟合,估算出叶倾角,并结合天顶角估算叶倾角校正因子;最后基于体元的冠层分析VCP(Voxel-based Canopy Profiling)方法实现树林冠层LAD反演。结果表明体元化的叶片点云数据能准确确定树林冠层边界和统计接触频率实现LAD反演;反演的LAD变化走势与区域林木冠层叶片垂直分布相吻合,在冠层中下部随着高度的增加叶面积密度也随之增加,在4 m高度处达到最大值1 m2/m3,之后随着高度的增加叶面积密度逐渐降低。根据LAD计算得到的累积叶面积指数LAI为3.20 m2/m2,与LAI-2200实测的叶面积指数相比,相对误差为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雷达 叶面积密度 VCP方法 阔叶林冠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