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不同区域收集土壤,分离到一株高产黑色素的菌(MV5002).对MV5002菌株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成分做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g/L):甘油1,牛肉膏10,NaC l 6,CaC l20.05,L-酪氨酸1.5,pH8.0,在优化条件下,产量达到3.45 ...从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不同区域收集土壤,分离到一株高产黑色素的菌(MV5002).对MV5002菌株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成分做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g/L):甘油1,牛肉膏10,NaC l 6,CaC l20.05,L-酪氨酸1.5,pH8.0,在优化条件下,产量达到3.45 g/L.将黑色素分离纯化后,对其理化性质做了初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从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不同区域收集土壤,分离到一株高产黑色素的菌(MV5002).对MV5002菌株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成分做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g/L):甘油1,牛肉膏10,NaC l 6,CaC l20.05,L-酪氨酸1.5,pH8.0,在优化条件下,产量达到3.45 g/L.将黑色素分离纯化后,对其理化性质做了初步研究.
文摘为了利用四氮唑脱氢酶还原法测定川贝母悬浮培养细胞的活力,并对影响其活力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选取四氮唑脱氢酶还原法测定了经三次继代培养的川贝母悬浮培养细胞的活力,并研究了不同四氮唑溶液浓度、缓冲液种类和pH值以及脱氢酶还原反应时间对川贝母悬浮培养细胞活力测定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用四氮唑脱氢酶还原法测定川贝母悬浮细胞活力的最佳条件为:四氮唑溶液最适浓度0.6%,脱氢酶还原反应在Tris-HCl缓冲液中的效果优于磷酸缓冲液和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最适pH为7.0 ~7.5;脱氢酶最适还原反应的时间为18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