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抗细菌粘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刚 万昌秀 +1 位作者 段友容 乐以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6,共3页
以植入材料为中心的感染导致的手术失败 ,严重限制了临床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有关细菌在材料表面粘附的理论 ,材料表面自由能与细菌在材料表面粘附的关系。
关键词 植入材料 细菌粘附 表面改性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贾向明 李光宪 +1 位作者 陆玉本 吴兆权 《塑料科技》 CAS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征导电高分子ICP是由普通高分子复合而成的一类新型材料。本文对其导电机理、应用价值及最新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且对其共混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本征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 研究进展 聚苯胺 齐聚物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固定法——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祥林 黄嘉 +1 位作者 何斌 乐以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阐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新方法——光化学固定法 ,指出该方法优于其它化学和物理的表面改性方法。简要叙述了光化学固定法的原理和光活性基团的分类 ,并对光化学固定法在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和前景作了介绍。
关键词 光化学固定法 医用高分子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凯 曾敏 +1 位作者 雷毅 江璐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4-75,70,共3页
介绍了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并制备出了核壳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同时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核壳高分子微球 制备 表征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种子乳液聚合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凯 雷毅 +1 位作者 贾利军 江璐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27-29,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并探讨了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
关键词 核壳高分子微球 制备 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P与生物瓣钙化的研究Ⅱ——从植入材料的组织学变化研究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万昌秀 刘侠 乐以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本文在血磷与生物材料钙化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从生物瓣材料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变化,探讨了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生物瓣组织在植入体内后有进行性形态学变化,包括形成包囊,刺激组织增生和细胞浸润,... 本文在血磷与生物材料钙化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从生物瓣材料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变化,探讨了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生物瓣组织在植入体内后有进行性形态学变化,包括形成包囊,刺激组织增生和细胞浸润,包囊诱使细胞变性,细胞在变性中使AKP活力升高,变性和坏死细胞的降解成分便成为钙结晶的成核部位;AKP使局部PO3-4积累,促进钙化发生。由此本文探讨了生物瓣钙化中AKP的发生机理和AKP与钙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生物瓣钙化 坏死细胞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稳定聚氨酯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谢兴益 钟银屏 +3 位作者 刘日方 何成生 樊翠蓉 乐以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综述了聚氨酯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机理以及所谓的“生物稳定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 生物降解 生物稳定性 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CaCO_3结构复合材料的断裂损伤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任显诚 白兰英 +6 位作者 王贵恒 吴建国 杨小华 郭峰 张芸 洪小秋 文永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通过对纳米级CaCO3 粒子进行表面预处理和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P/纳米CaCO3 复合材料 ,并采用了仪器化冲击试验机对冲击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 粒子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分散在聚丙烯中 ,粒子与基体... 通过对纳米级CaCO3 粒子进行表面预处理和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P/纳米CaCO3 复合材料 ,并采用了仪器化冲击试验机对冲击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 粒子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分散在聚丙烯中 ,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 ;冲击试验证明 ,纳米CaCO3 粒子对聚丙烯有明显的增韧增强效果 ,而材料的增韧是由于基材抵抗外力变形能力的提高和基材的屈服形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CACO3 结构 复合材料 断裂损伤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改性DACRON材料抗细菌粘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万昌秀 段友容 +3 位作者 张尔永 吴刚 乐以伦 黄云超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介绍了对人工心瓣植入用涤纶布 (Dacron)表面以紫外辐照为主进行接枝改性的方法 ,在其材料表面引入聚乙二醇 (Polyethlene glycol,PEG) ,利用 PEG的“化学放大”作用再引入肝素 (Heparin,Hep) ,改性后的材料抗细菌粘附效果显著 ,与未改... 介绍了对人工心瓣植入用涤纶布 (Dacron)表面以紫外辐照为主进行接枝改性的方法 ,在其材料表面引入聚乙二醇 (Polyethlene glycol,PEG) ,利用 PEG的“化学放大”作用再引入肝素 (Heparin,Hep) ,改性后的材料抗细菌粘附效果显著 ,与未改性材料相比 ,细菌粘附减少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细菌粘附 人工心脏瓣膜 UV DAC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反射干涉生物传感器对生物医用材料蛋白质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晓迎 黄蕙芬 +9 位作者 唐祖明 沈晓峰 张浩康 陈德敏 钟银屏 俞枋 王德育 黄炎 钱卫平 袁春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应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研制的RIfS生物传感器 ,对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两种材料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根据RIfS表征原理和蛋... 应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研制的RIfS生物传感器 ,对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两种材料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根据RIfS表征原理和蛋白质结构大小 ,引入了吸附层数计算公式 ,求出了 2种实验材料对不同蛋白质的吸附层数 .得出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材料对 3种蛋白质实际吸附层数分别为 :IgG 1 0 751 ,BSA 0 9684,FIB 0 7464和IgG 0 81 99,BSA 0 7964,FIB 0 61 2 0 .证实了用RIfS生物传感器进行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干涉生物传感器 羟基磷灰石 聚氨酯 蛋白吸附 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DP改性人工心瓣材料抗细菌粘附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昌秀 段友容 +4 位作者 张尔永 吴刚 冉均国 黄云超 乐以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本实验是在N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LGDP)对Dacron 材料表面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用非反应性气体Ar作载气,在其表面引入一些亲水基团,接枝抗细菌粘附的聚乙二醇和肝素。对改性后的材料作体外表皮葡萄球菌(Staphy... 本实验是在N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LGDP)对Dacron 材料表面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用非反应性气体Ar作载气,在其表面引入一些亲水基团,接枝抗细菌粘附的聚乙二醇和肝素。对改性后的材料作体外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 idis,SE)的动态粘附实验,其抗细菌粘附的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与未改性材料相比,细菌粘附减少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表面改性 细菌粘附 人工心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插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小铃 杜荣昵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29,共5页
对聚合物 ,特别是有机修饰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形成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如格子模型、自平衡场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翁萨格模型对熔体插层聚合物纳米复合... 对聚合物 ,特别是有机修饰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形成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如格子模型、自平衡场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翁萨格模型对熔体插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验上的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硅酸盐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牛心包材料体外降解规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强 万昌秀 +3 位作者 刘建伟 李赛 徐鹏 雷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牛心包材料在体外的降解规律 ,以进一步对其控制降解并引导组织再生。方法 1 .选择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木瓜蛋白酶和胰酶 ,在 37℃ ,3、8、1 5、30d ,对不同交联度的牛心包材料进行处理。主要用失重法、平均孔径法、分光光度... 目的研究牛心包材料在体外的降解规律 ,以进一步对其控制降解并引导组织再生。方法 1 .选择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木瓜蛋白酶和胰酶 ,在 37℃ ,3、8、1 5、30d ,对不同交联度的牛心包材料进行处理。主要用失重法、平均孔径法、分光光度法、红外测试及扫描电镜来表征材料的各种降解特性。 2 .不同交联度的心包材料在PBS溶液中 37℃下进行水解 ,采用失重法 ,分光光度法表征心包材料的水解规律。结果 30d内实验表明在没有酶的作用下 ,未交联的心包材料基本稳定 ,很难发生大分子断裂的降解 ,仅为小分子溶解和扩散过程。酶解的效果显著 ,其中以胰酶最为明显 ,并得到了几种酶的降解失重曲线。酶解产物经分析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短肽、多糖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降解 水解 酶解 牛心包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材料在体外静态接触血浆时血浆中C3a des Arg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嘉 程莉萍 +1 位作者 乐以伦 魏启欧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五种血液净化材料 :磺化聚醚砜 ,聚醚砜 ,聚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醋酸纤维素与人血浆在 37℃温育 30、6 0、90、12 0min后 ,血浆中补体C3激活产物C3adesArg的生成情况。结果发现 :醋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五种血液净化材料 :磺化聚醚砜 ,聚醚砜 ,聚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醋酸纤维素与人血浆在 37℃温育 30、6 0、90、12 0min后 ,血浆中补体C3激活产物C3adesArg的生成情况。结果发现 :醋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聚砜在与血浆温育后 ,血浆中C3adesArg的浓度依次降低 ;以醋酸纤维素激活补体C3的情况最严重 ;磺化聚醚砜的最低 ,并且磺化度越大 ,C3adesArg的浓度越小。说明聚醚砜材料作为血液净化材料有较优异的补体相容性 ,并且通过磺化可大大提高聚醚砜的补体相容性。放免分析法检测材料激活补体C3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可作为开发生物材料时对有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的筛选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材料 补体激活 过敏毒素C3a-des-A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雷毅 王俊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共4页
综述了碳 /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如沥青、酚醛树脂、邻苯二甲腈树脂和炔类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碳 /碳复合材料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碳/碳材料 树脂 基体先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化材料专题讨论—国产聚氨酯涂饰剂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家华 王武生 +3 位作者 兰云军 李正军 杨文堂 高庆时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3-10,共8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皮化产品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八·五”的科技攻关 ,使国产皮化材料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使用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尤其是有关聚氨酯的研究。聚氨酯是一种...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皮化产品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八·五”的科技攻关 ,使国产皮化材料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使用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尤其是有关聚氨酯的研究。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皮革涂饰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环保的要求 ,它已由溶剂型向水乳型方向发展。近年来 ,国内科研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对聚氨酯涂饰剂进行改性研究 ,力求其性能的不断完善。那么国产聚氨酯涂饰剂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与国外材料相比差异何在 ?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如何 ?为此 ,我们征询了一些相关的专家和科技人员 ,就以上问题请他们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化材料 聚氨酯 涂饰剂 水乳型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霞石复合材料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瑞海 盛兆碧 何贵才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7-51,共5页
霞石又称霞石正长岩.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钾钠,在欧美各国及日本,霞石被广泛应用塑料工业和涂料工业,以改善塑料和涂料的耐磨性、光学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霞石作为填充改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霞石填充PVC材料的物... 霞石又称霞石正长岩.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钾钠,在欧美各国及日本,霞石被广泛应用塑料工业和涂料工业,以改善塑料和涂料的耐磨性、光学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霞石作为填充改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霞石填充PVC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霞石在大多数塑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热稳定性。聚氯乙烯/霞石复合材料具有均衡的物理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低于PVC,但抗冲性能,表面硬度高于P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霞石 复合材料 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蛋白质在生物材料表面吸附时的Vroman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嘉 乐以伦 郑昌琼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1-376,共6页
以吸附时间,血浆稀释倍数,狭窄空间的高度为变量研究纤维蛋白原(Fg)从血浆吸附到生物材料表面时,会发现Fg 的吸附出现一最大值,此即Vrom an 效应。研究证实Vrom an 效应并非纤维蛋白原所独有的现象,而是一普遍... 以吸附时间,血浆稀释倍数,狭窄空间的高度为变量研究纤维蛋白原(Fg)从血浆吸附到生物材料表面时,会发现Fg 的吸附出现一最大值,此即Vrom an 效应。研究证实Vrom an 效应并非纤维蛋白原所独有的现象,而是一普遍现象,它反映了血浆中的蛋白质对表面有限位点的竞争吸附。我们综述了影响血浆蛋白质在生物材料表面吸附时的Vrom an 效应的实验因素,Vrom an 效应的机理以及Vrom an效应对于研究血液材料相互作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蛋白 吸附 Vroman效应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等离子体改性PET编织材料抗细菌粘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昌秀 段友容 +3 位作者 张尔永 吴刚 冉均国 乐以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氮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心瓣用Dacron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单因素(气体流量、输出功率、处理时间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选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对改性后的材料体外作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 采用氮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心瓣用Dacron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单因素(气体流量、输出功率、处理时间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选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对改性后的材料体外作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SE)的动态粘附实验,其抗细菌粘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细菌粘附 人工心瓣 PET编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高岭土复合材料抗紫外线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显诚 蔡绪伏 陈健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6-39,共4页
制备了聚丙烯 /高岭土复合材料 ,并对其抗紫外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 ,高岭土对聚丙烯耐老化性能的增强效果优于碳酸钙和滑石粉。
关键词 高岭土 聚丙烯 抗紫外线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