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开选 程薇波 +1 位作者 王文冬 沈圣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1,40,共3页
目的 :研究 4 0 %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病理变化过程 ,完善 4 0 %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每周两次给予溶剂玉米油 ,实验组每周两次给予 4 0 %四氯化碳 ,0 1ml/ ... 目的 :研究 4 0 %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病理变化过程 ,完善 4 0 %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每周两次给予溶剂玉米油 ,实验组每周两次给予 4 0 %四氯化碳 ,0 1ml/ 10 0g bw。于实验第 1、 3、 6、 8周染毒 4 8h后将动物处死 ,取肝组织作常规HE、Masson和Retculin染色 ,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染毒 1周后 ,中央静脉周围出现较多坏死肝细胞 ,并伴有气球样变和脂肪变性。染毒 3周后 ,气球样变和坏死进一步增多 ,并形成桥接坏死 ,局部网状纤维支架塌陷。染毒 6周后出现肝纤维化。染毒第 8周出现肝硬化。结论 :4 0 %四氯化碳使肝组织严重坏死 ,从而致肝组织第八周就出现明确的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病理变化 大鼠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腿-尾固定法建立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唐学阳 刘利君 +4 位作者 彭明惺 郑虎 陈孟诗 张银柱 王文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5期2131-2133,T001,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建立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为废用性骨质疏松研究提供经济、便利的实验模型。方法采用腿-尾固定方法将大鼠右后肢固定2周和4周,以左后肢作自身对照,通过观察固定后两后肢肌肉、骨骼的大体形态和骨湿重、灰重、...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建立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为废用性骨质疏松研究提供经济、便利的实验模型。方法采用腿-尾固定方法将大鼠右后肢固定2周和4周,以左后肢作自身对照,通过观察固定后两后肢肌肉、骨骼的大体形态和骨湿重、灰重、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组织学等指标上有无差别来判定固定的效果。结果固定2和4周,右后肢肌肉明显较左后肢萎缩,骨骼短小;固定2周后,右后肢股骨湿重(303±31)mg比对侧平均下降了约30%,P<0.01,t=4.36。灰重(55.2±6.4)mg,比对侧下降了近50%,P<0.01,t=5.00。骨密度(7.23±0.76)×10-2g/cm2,比对侧下降了30%,P<0.01,t=3.20有统计学差异;同时生物力学指标值也均明显地较左后肢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组织学显示右后肢胫骨近端骨小梁明显地比对侧稀疏,破骨细胞增加等,符合骨质疏松的组织学改变。结论腿尾固定法是一个成功、简便的制造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尾固定法 大鼠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预防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成旋 程薇波 +2 位作者 颜灏 张素才 王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时效关系。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药物组在给予亚硒酸钠的同时给予80 mg.kg-1原花青素。给药第6,11,16天,分别放血处死每组动物的5只...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时效关系。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药物组在给予亚硒酸钠的同时给予80 mg.kg-1原花青素。给药第6,11,16天,分别放血处死每组动物的5只。测定晶状体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第10,15天的药物组晶状体中MDA含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15天的药物组晶状体中SOD,GSH-Px含量有显著性增高(P<0.01)。其作用机制与其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有关。结论:原花青素可明显抑制大鼠晶状体白内障发生发展,而且晶状体中MDA,SOD,GSH-Px含量在本实验中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推荐给药时间是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原花青素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 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商维维 李强 +3 位作者 高俊 杨开选 程薇波 王文冬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8-1139,1144,共3页
[目的]研究HER2(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2,HER 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各亚型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共32例非小细胞癌中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其中鳞癌8例,腺癌24... [目的]研究HER2(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2,HER 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各亚型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共32例非小细胞癌中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其中鳞癌8例,腺癌24例(高、中、低各8例)。[结果]HER2基因的表达在腺癌中比在鳞癌中高(P﹤0.05);且在腺癌中,低分化比中、高分化表达高(P﹤0.05);中分化与高分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HER2基因在非小细胞癌中各亚型中表达的差异情况,可以为其预后及诊疗方案提供相关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ERBB-2基因 HER-2/NE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氧嘧啶干扰甲状腺功能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素才 郭洁 +3 位作者 蒲栋 程薇波 王文冬 商维维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研究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干扰甲状腺功能的亚急性毒性状况,为PTU致甲状腺肿的组织发生学研究提供实验室基础数据。[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15组,包括3、6、9、12、15、18、21d的试验组和同期对照组,对照组用玉米... [目的]研究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干扰甲状腺功能的亚急性毒性状况,为PTU致甲状腺肿的组织发生学研究提供实验室基础数据。[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15组,包括3、6、9、12、15、18、21d的试验组和同期对照组,对照组用玉米油灌胃,试验组用PTU的玉米油溶液灌胃,于每个实验期结束的d2麻醉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取甲状腺、肝、肾、脾、胸腺,称重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试验组血清TT3、TT4浓度先降低再进入平缓期,TSH浓度是先升高再进入平缓期,甲状腺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均持续升高,和对照组相比,6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U5mg/(kg.day)的剂量染毒大鼠21d,除干扰甲状腺功能,未见其他毒性反应,甲状腺在持续增生,功能尚未代偿。因此用该方法研究甲状腺的组织发生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U 甲状腺激素干扰物 甄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成旋 程薇波 +2 位作者 颜灏 张素才 杜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4027-4029,共3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预防大鼠硒性白内障的作用机理并初步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12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和原花青素高剂量组,模型组参照张家萍等人亚硒酸钠性白内障大鼠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预防大鼠硒性白内障的作用机理并初步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12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和原花青素高剂量组,模型组参照张家萍等人亚硒酸钠性白内障大鼠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原花青素低、高剂量组为在给予亚硒酸钠的同时给予原花青素,剂量分别为20mg/kg体重和100mg/kg体重。在实验d16处死全部大鼠。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晶状体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原花青素高剂量组晶状体中MDA含量有显著性降低(P﹤0.05),SOD、GSH-Px含量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原花青素具有抑制大鼠晶状体白内障发生发展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原花青素 SOD MDA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对急性胰腺炎小鼠氧化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静 赵秋玲 +1 位作者 张银柱 黄承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64-1266,1273,共4页
目的:探讨海带对急性胰腺炎(AP)小鼠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模型组和海带组,给对照组和AP模型组小鼠喂养正常饲料,海带组小鼠喂养含2.5%海带粉饲料3周后,用L—精氨酸制备AP模型,检测AP模型制备后12 h的... 目的:探讨海带对急性胰腺炎(AP)小鼠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模型组和海带组,给对照组和AP模型组小鼠喂养正常饲料,海带组小鼠喂养含2.5%海带粉饲料3周后,用L—精氨酸制备AP模型,检测AP模型制备后12 h的小鼠血清淀粉酶活性、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24 h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海带组、AP模型组小鼠的血清淀粉酶、病理评分秩和、SO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海带组与AP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带组小鼠胰腺组织MDA、NO含量低于AP模型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未发现含2.5%海带粉的膳食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此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急性胰腺炎 海带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初步分析
8
作者 李鸣 黄承钰 +1 位作者 王向东 刘兴会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对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二者的联系,为研究早产的发生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方法分别收集早产和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一般情况、ICP-OES检测两组母血和脐血血浆铜含量。首次对胎膜胶原采用天狼红染色,图像... 目的对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二者的联系,为研究早产的发生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方法分别收集早产和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一般情况、ICP-OES检测两组母血和脐血血浆铜含量。首次对胎膜胶原采用天狼红染色,图像分析比较两组胎膜厚度和Ⅰ型、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胎膜早破在早产儿母亲和足月儿母亲的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9·09%。早产儿母亲孕前体重、早产儿身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足月儿母亲和足月儿(P<0·05)。早产儿脐血血浆铜显著低于足月儿(P<0·05)。足月儿母亲非破裂处胎膜厚度显著大于早产儿母亲(P<0·05),而且也显著大于其自身破裂处胎膜厚度(P<0·05)。早产儿母亲非破裂处胎膜的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低于足月儿母亲(P<0·05)。结论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都低于足月儿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胎膜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欣牌骨乐胶囊增加骨密度的动物实验研究
9
作者 张素才 程薇波 +2 位作者 黄芹 商维维 王文冬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641-4642,共2页
[目的]检测润欣牌骨乐胶囊是否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的作用。[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结果]高剂量碳酸钙组左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低碳酸钙组(P﹤0.05),润欣牌骨乐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左股骨骨密度与低... [目的]检测润欣牌骨乐胶囊是否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的作用。[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结果]高剂量碳酸钙组左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低碳酸钙组(P﹤0.05),润欣牌骨乐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左股骨骨密度与低钙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润欣牌骨乐胶囊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铜模型的建立及缺铜对大鼠重要脏器的损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选珍 李鸣 +1 位作者 黄承钰 张银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01期127-130,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缺铜模型,并考察缺铜对大鼠重要脏器的损伤.方法选用27只5周龄断奶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3×9),对照组1、对照组2和铜缺乏组(CuD),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实验.对照组1饲喂铜含量为7.0 mg/kg的商品饲料,对照组2和缺... 目的建立大鼠缺铜模型,并考察缺铜对大鼠重要脏器的损伤.方法选用27只5周龄断奶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3×9),对照组1、对照组2和铜缺乏组(CuD),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实验.对照组1饲喂铜含量为7.0 mg/kg的商品饲料,对照组2和缺铜组大鼠饲喂铜含量为0.73 mg/kg半纯合基础饲料;每天下午分别按体重的1%灌喂铜含量为0(对照组1),1.33(对照组2)和0 mg/ml(CuD)的硫酸铜溶液,因此对照组2摄入的饲料中理论铜水平为11.37 mg/,kg.所有大鼠均自由采食和自由饮用去离子水.在实验末处死所有大鼠,采集其血液和内脏样品,用于测定血浆铜蓝蛋白酶的含量(PPD值)及其活力(:PCP),红细胞Cu-Zn SOD酶活力(EC Cu-Zn SOD),肝脏铜(LC)和金属硫蛋白(LMT)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脏、脑、心脏、肝脏、脾脏、肺、睾丸等内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缺铜组大鼠的血浆PCP、PPD值、LC、LMT和EC Cu-Zn SOD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EC Cu-Zn SOD除外);缺铜组部分大鼠的心肌纤维断裂,小灶性嗜酸性变,冠状动脉分支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内皮下间隙增宽,肺小动脉肌层肥厚,管腔狭窄闭塞,其余内脏没有观察到明显病变.结论断乳大鼠经过饲喂低铜饲料6周即可成功地建立缺铜模型,缺铜组少数大鼠心肌及小动脉可见轻度异常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