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荧光技术在家禽传染病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沈福晓 程安春 汪铭书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介绍免疫荧光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其在抗原定位、组织亲嗜性和蛋白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免疫荧光技术在家禽传染病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家禽传染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技术 家禽传染病 抗原定位 组织亲嗜性 蛋白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梦阁 吴英 +12 位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朱德康 贾仁勇 刘马峰 陈舜 赵新新 杨乔 张沙秋 黄娟 刘韵雅 张玲 于艳玲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3,共9页
禽疱疹病毒主要包括α疱疹病毒亚科的鸡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BDV)和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作为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禽疱疹病毒基因组... 禽疱疹病毒主要包括α疱疹病毒亚科的鸡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BDV)和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作为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禽疱疹病毒基因组庞大,存在多个复制非必需区,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是表达其他禽类病原抗原基因的理想载体。总结了禽疱疹病毒的构建方法、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并对MDV、IBDV和DEV三种禽疱疹病毒的不同重组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进行归纳,旨在为畜禽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疱疹病毒 活载体疫苗 MDV IBDV D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干扰素受体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浩 陈舜 +1 位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3-1280,共8页
干扰素受体作为一种"分子开关",参与调控宿主抗病毒免疫状态和细胞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作为抗病毒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枢纽,干扰素受体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状态。干扰素受体通过介导宿主抵抗外来病原体... 干扰素受体作为一种"分子开关",参与调控宿主抗病毒免疫状态和细胞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作为抗病毒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枢纽,干扰素受体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状态。干扰素受体通过介导宿主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信号级联放大效应来增强机体的抗病毒免疫状态。该正反馈调控机制是抗病毒感染中最重要的免疫扩大反应,也是宿主抵御病毒入侵和增殖的核心反应。禽类干扰素受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干扰素受体的结构和分类,抗病毒效应蛋白质,以及禽类干扰素受体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干扰素受体 抗病毒免疫 正反馈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细小病毒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星翔 汪铭书 程安春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4-519,525,共7页
细小病毒是动物病毒中最小最简单的一类单链线状DNA病毒,其在自然界的宿主范围广,感染后呈长期隐性感染,对畜牧养殖业有重要影响。目前,对细小病毒的防治仍以接种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为主,但它们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灭活疫苗成本高;减毒... 细小病毒是动物病毒中最小最简单的一类单链线状DNA病毒,其在自然界的宿主范围广,感染后呈长期隐性感染,对畜牧养殖业有重要影响。目前,对细小病毒的防治仍以接种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为主,但它们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灭活疫苗成本高;减毒疫苗存在返强的可能性。因此,研制更安全、高效、制备方便的新型疫苗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本文介绍了新型疫苗的发展概况以及近年来细小病毒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细小病毒新型疫苗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新型疫苗 DNA疫苗 亚单位疫苗 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霍乱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圣 赵新新 程安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17-2325,共9页
禽霍乱是一种禽类的接触性、系统性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给养禽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病原菌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疫苗应成为防控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应用于我国家禽产业的疫苗包括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但它们具有... 禽霍乱是一种禽类的接触性、系统性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给养禽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病原菌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疫苗应成为防控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应用于我国家禽产业的疫苗包括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但它们具有一定缺陷,如油乳灭活苗交叉保护差;自然弱毒株遗传背景不明,毒力时而返强等。因此,研制安全、高效、制备方便的新型疫苗是迫切需求,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本文针对近年来开发的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等多种禽霍乱新型疫苗进行综述,为研制更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禽霍乱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蔡铭升 程安春 汪铭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疱疹病毒是一类具有相同形态和较大囊膜的双链DNA病毒,它不仅能引起原发性感染,还能引起潜伏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此外,某些疱疹病毒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等动物肿瘤的病原因子,因此防制此病毒病不容忽视。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该病... 疱疹病毒是一类具有相同形态和较大囊膜的双链DNA病毒,它不仅能引起原发性感染,还能引起潜伏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此外,某些疱疹病毒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等动物肿瘤的病原因子,因此防制此病毒病不容忽视。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该病毒病的主要手段。文章在简单介绍动物疱疹病毒常规疫苗的基础上对动物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动物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疱疹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 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静玮 汪铭书 程安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9-652,共4页
自1885年Sal mon等分离得到猪霍乱沙门氏菌以来,目前已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2500余种,我国已有292个血清型报道[1]。沙门氏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之一,本文就沙门氏菌基因组学、鞭毛蛋白。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氏菌 分子生物学 人兽共患病 基因组学 鞭毛蛋白 外膜蛋白 血清型 S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TK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葛菡 程安春 +5 位作者 汪铭书 朱德康 罗启慧 贾仁勇 郭宇飞 陈孝跃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简述了疱疹病毒具有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介绍了TK基因作为疱疹病毒化学治疗和构建疱疹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首选靶基因。从TK基因的特点、TK基因的表达调控、TK酶生化特性、TK的功能域等方面做了综合论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 简述了疱疹病毒具有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介绍了TK基因作为疱疹病毒化学治疗和构建疱疹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首选靶基因。从TK基因的特点、TK基因的表达调控、TK酶生化特性、TK的功能域等方面做了综合论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基因 表达调控 生化特性 功能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程安春 朱德康 +7 位作者 王晓佳 王雪平 张莎秋 贾仁勇 罗启慧 韩新峰 陈孝跃 汪铭书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文章回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鉴定、主要抗原、耐药机制等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致病机理研究和疫苗研发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我国水禽生产的角度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 文章回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鉴定、主要抗原、耐药机制等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致病机理研究和疫苗研发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我国水禽生产的角度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防控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学辉 程安春 +5 位作者 汪铭书 汤承 王远微 王英 岳华 张焕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4-560,共7页
测定了从我国分离到的130株鸭病原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Outer membrane protein patterns,OMP型),其中O93、O92、O78和O76优势血清型53株,O46等30个其他血清型分离株77株,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MP型,其中OMP-1型81株,占62.3%(81/13... 测定了从我国分离到的130株鸭病原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Outer membrane protein patterns,OMP型),其中O93、O92、O78和O76优势血清型53株,O46等30个其他血清型分离株77株,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MP型,其中OMP-1型81株,占62.3%(81/130),覆盖O93、O92、O78和O76等29个血清型,占85.3%(29/34),为主要的OMP型;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A基因(omp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从9株优势血清型和1株O46血清型的鸭大肠杆菌中分别扩增得到omp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优势血清型9个菌株的ompA均由1 171个碱基组成,均只有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053 bp,编码由350个氨基酸组成的前外膜蛋白A(pro-OmpA),前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成熟的OmpA由3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O46菌株的ORF全长1 041 bp,在400-411 bp位缺失了12个碱基,成熟的OmpA由3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10个鸭致病性E.coli的ompA基因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相似性达95.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外膜蛋白型 ompA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弱毒疫苗诱导IgA、IgM和IgG产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齐雪峰 程安春 +3 位作者 汪铭书 杨晓燕 贾仁勇 陈孝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05-3310,共6页
【目的】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方法】将DPV弱毒苗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 【目的】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方法】将DPV弱毒苗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抗体滴度(以lg表示)。【结果】所有免疫鸭检测样品中均可检测到DPV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血清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G、IgM和IgA,其中IgM检出时间最早,IgG存留时间最长。皮下免疫DPV弱毒苗可更早诱导鸭血清中生成特异性IgG,且抗体滴度最高;气管和消化道分泌液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A、IgM和IgG,其中IgA和IgM检出时间最早,IgA存留时间最长。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鸭消化道和气管分泌液中IgA滴度较皮下免疫鸭高。【结论】不同途径免疫鸭瘟弱毒疫苗均可迅速诱导免疫鸭体液免疫介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以DPV特异性IgA为主要抗体的黏膜免疫在预防DPV强毒早期对鸭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局部黏膜的感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DPV弱毒疫苗快速产生免疫保护的机制从黏膜免疫的角度得到一定程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V弱毒苗 免疫鸭 IGA IGG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胚成纤维细胞中鸭瘟强毒的增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宇飞 程安春 +5 位作者 汪铭书 贾仁勇 文明 周伟光 周毅 陈孝跃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2-357,共6页
通过细胞培养物光学显微观察、细胞超薄切片研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鸭胚成纤维细胞中鸭瘟强毒的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瘟强毒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后42h,可使细胞培养物出现大量明显的蚀斑病变。细胞培养物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通过细胞培养物光学显微观察、细胞超薄切片研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鸭胚成纤维细胞中鸭瘟强毒的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瘟强毒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后42h,可使细胞培养物出现大量明显的蚀斑病变。细胞培养物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研究表明,病毒核酸在胞核内常集中分布,呈直径35~45nm的圆形颗粒状;核衣壳在胞核和胞浆内都有分布,呈直径90~100nm的圆形颗粒状;成熟病毒位于胞浆空泡内,呈直径150~300nm的圆形,有囊膜和皮层结构;病毒通过囊膜与胞膜融合入侵细胞,在核内生成核酸、装配核衣壳,在胞浆中得到皮层,出芽到胞浆空泡内获得囊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胞外。定量PCR研究表明:鸭瘟强毒接种细胞后10h开始明显复制,接毒后30h时含量趋于稳定,接毒后22h时开始向胞外释放,50h时达最大值,细胞和上清中病毒含量的增幅均为103左右,病毒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其含量为上清的102~1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强毒 鸭胚成纤维细胞 蚀斑 电镜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鸭沙门氏菌的遗传相似性及聚类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2 位作者 李淑梅 朱德康 陈孝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感染 遗传相似性 聚类分析 鸭源 RAPD 细菌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导鸭疫里默氏杆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仲崇岳 程安春 +4 位作者 汪铭书 朱德康 张淑华 罗启慧 陈孝跃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6-1073,共8页
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54株耐β-内酰胺类药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一步开展了耐药泵表型检测、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检测以及脉冲电泳指纹图谱和耐药泵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54株RA临床分离株... 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54株耐β-内酰胺类药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一步开展了耐药泵表型检测、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检测以及脉冲电泳指纹图谱和耐药泵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54株RA临床分离株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66.7%和98.15%;耐药泵抑制剂氰氯苯腙可使53株RA对β-内酰胺类药物MIC值显著下降(P<0.01),MIC下降倍数最高达到2 048倍,耐药率依次下降为88.89%、46.30%、22.22%和38.89%;54株RA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4株RA基因组经SmaⅠ酶切后以82%相似性系数为界,可分为13个脉冲电泳群,同一群的不同菌株可以认为是同一菌株不同克隆亚体或突变体。Ⅱ群、Ⅲ群、Ⅶ群、Ⅷ群、Ⅺ群和X群对头孢吡肟和Ⅴ群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是由耐药泵介导的,而其他群的菌株则出现了其他机制。说明,耐药泵只是介导RA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Β-内酰胺类药物 耐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黄曲霉毒素B1单抗介导免疫组化法检测雏鸭感染黄曲霉毒素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安春 刘艳丽 +3 位作者 朱德康 汪铭书 胡骑 陈孝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60-2466,共7页
【目的】(1)建立单抗介导的、能够对黄曲霉毒素AFB1进行亚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方法;(2)探明AFB1侵染和分布于雏鸭靶器官(细胞)规律,为阐明AFB1对雏鸭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为AFB1感染人类提供研究模型。【方法】(1)利用AFB1单抗、... 【目的】(1)建立单抗介导的、能够对黄曲霉毒素AFB1进行亚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方法;(2)探明AFB1侵染和分布于雏鸭靶器官(细胞)规律,为阐明AFB1对雏鸭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为AFB1感染人类提供研究模型。【方法】(1)利用AFB1单抗、免疫组化理论和方法,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建立检测感染雏鸭组织器官和细胞中AFB1方法;(2)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为150μg·kg-1的全价饲料,分别于6、12、24、48、72、96、120、144、168和192h各剖杀2只,取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胰腺等组织器官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建立的单抗介导免疫组化对AFB1在感染雏鸭体内侵染的组织器官和细胞进行定位检测。【结果】(1)建立的单抗介导的免疫组化能够特异性检测到感染雏鸭组织中的AFB1,而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沙门氏菌和鸭大肠杆菌感染鸭组织呈现阴性反应;(2)雏鸭采食含AFB1饲料后,24h可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AFB1,随后在脾脏(48h)、胰腺(96h)、十二指肠(120h)、心肌(144h)及法氏囊(168h)检测到AFB1,其中肝脏和肾脏的阳性结果最强;AFB1分布于肝脏肝窦及汇管区周围炎性反应带的肝细胞,肾脏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脾脏白髓及炎性细胞,胰腺腺上皮细胞,十二指肠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心脏血管周围和心脏发生空泡变性的心肌纤维中;AFB1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内,而细胞膜和细胞浆内也有少量的分布。【结论】(1)单抗介导免疫组化能够特异检测AFB1感染雏鸭组织石蜡切片中的AFB1和亚细胞定位,还可用于AFB1感染雏鸭的实验室诊断和甲醛固定组织的回顾性诊断;(2)AFB1可广泛侵害感染雏鸭各个组织器官,以肝脏和肾脏最为严重。AFB1主要蓄积于被感染的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黄曲霉毒素 雏鸭 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IFN-α成熟肽基因的原核表达、复性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永强 程安春 +4 位作者 汪铭书 杨梅 张瑶 陈斌 钟小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53-1758,共6页
为获得鸭α-干扰素(DuIFN-α)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将DuIFN-α成熟蛋白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后转化到BL21(DE3)获得工程菌BL2l(DE3)/pET32a+-DuIFN-α,对其表达产物的纯化和复性关键技术及其抗水疱性口炎病毒(VSV)、鸭瘟强毒(D... 为获得鸭α-干扰素(DuIFN-α)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将DuIFN-α成熟蛋白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后转化到BL21(DE3)获得工程菌BL2l(DE3)/pET32a+-DuIFN-α,对其表达产物的纯化和复性关键技术及其抗水疱性口炎病毒(VSV)、鸭瘟强毒(DPV)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L2l(DE3)/pET32a+-DuIFN-α经0.4mmol/L 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7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经镍金属螯合介质(Ni-MIAC)进行纯化和复性后获得理想效果,其抗VSV活性的比活力达到12 800 U/mg;利用定量PCR检测到15 U/mL的重组DuIFN-α对鸭瘟强毒表现出抑制作用,为重组DuIFN-α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IFN-α 成熟肽基因 原核表达 色谱复性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S蛋白结构与抗病毒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超 陈舜 +1 位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2-685,共4页
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OAS)是由Ian Kerr等最先在人体细胞中发现的,之后在小鼠、猪、牛、犬和低等生物如海绵动物体内也陆续发现了OAS[1-2]。
关键词 抗病毒机制 OAS蛋白 聚腺苷酸 蛋白结构 低等生物 核苷酸转移酶 SYNTHETASE 西尼罗河病毒 结构域 水疱性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大为 周春宇 +1 位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家禽 免疫失败 疫苗 免疫程序 免疫抑制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薇 隋丽华 +5 位作者 刘大伟 赵爽 张慧洋 赵源 汪舟佳 刘永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08-311,I0007,共5页
目的建立CAR杆菌的PCR监测方法 ,筛查国内部分实验动物样本中CAR杆菌携带状况。方法利用CAR杆菌的特有16SrRNA基因序列片段267bp设计引物,通过从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获取的CAR标准株DNA,建立实验动物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 目的建立CAR杆菌的PCR监测方法 ,筛查国内部分实验动物样本中CAR杆菌携带状况。方法利用CAR杆菌的特有16SrRNA基因序列片段267bp设计引物,通过从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获取的CAR标准株DNA,建立实验动物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结果利用建立的CAR杆菌16SrRNA基因PCR监测方法对国内455份实验动物样本进行筛查,未检出CAR杆菌感染。结论建立了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实验动物CAR杆菌PCR监测方法 ,未见动物携带CAR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CAR杆菌 16SrRNA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dUTPase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招丽婵 程安春 +1 位作者 汪铭书 袁桂萍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304-308,共5页
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 pyrophosphatase,dUTPase)广泛存在于真核、原核细胞和病毒等生物有机体中,通过催化水解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减少尿嘧啶在DNA合成中的错误掺入,降低细胞中的dUTP/dTTP比例,保证DNA复制的正确性和顺利进行。病... 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 pyrophosphatase,dUTPase)广泛存在于真核、原核细胞和病毒等生物有机体中,通过催化水解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减少尿嘧啶在DNA合成中的错误掺入,降低细胞中的dUTP/dTTP比例,保证DNA复制的正确性和顺利进行。病毒编码的dUTPase具有种属特异性,且与病毒的毒力和高效复制密切相关。本文就dUTPase的生物学功能、分类特征、表达调控、分布定位及病毒dUTPase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深入开展dUTPase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TPASE 生物学功能 病毒增殖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