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测定正常肝脾铁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蔡春仙 魏常辉 +1 位作者 赵世胜 曾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6-658,660,共4页
目的利用1.5T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测定正常肝脾铁含量,探讨正常人群肝脾铁含量的分布特点。资料与方法90例正常人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14~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各30例。采用1.5TMRSWI序列对受检者... 目的利用1.5T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测定正常肝脾铁含量,探讨正常人群肝脾铁含量的分布特点。资料与方法90例正常人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14~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各30例。采用1.5TMRSWI序列对受检者进行屏气扫描,获得同层面肝脾T2*值及R2*值,分析不同年龄段肝脾铁含量的分布特点。结果①正常肝脾T2*值及肝R2*值与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r=-0.210、-0.276、0.317,P〉0.05),脾R2*值与年龄呈中等正相关(r=0.490,P〈0.01);②正常肝脾T2*值及肝R2*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R2*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正常人肝R2*值低于脾(F=10.200,P〈0.001)。结论正常人肝脾铁含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肝铁含量增加程度低于脾。T2*值及R2*值均可以作为测量肝脾铁含量的敏感指标,但R2*值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升毅 蔡春仙 +1 位作者 赵卫 罗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81-885,共5页
目的 探讨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和策略,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对15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患者行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术后随访6 ~ 24个月。分析动脉瘤形态和位置、与载瘤... 目的 探讨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和策略,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对15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患者行LEO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术后随访6 ~ 24个月。分析动脉瘤形态和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治疗操作过程以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结果 15例均成功植入LEO支架,支架远端位于同侧A2段13例,位于对侧A2段2例。完全栓塞(包括致密栓塞和近完全栓塞)14例(93.3%),部分栓塞1例(6.7%)。术中支架诱发血栓形成2例(13.3%),予盐酸替罗非班动脉内灌注,支架完全通畅。DSA和(或)CTA随访6 ~ 9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前交通宽颈动脉瘤LEO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高,支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LEO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常辉 唐光才 +3 位作者 蔡春仙 赵世胜 林莉萍 曾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脑结核在SWI m IP的表现,探讨SWI在脑结核检出和转归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7例脑结核患者,总结归纳脑结核灶的SWI m IP表现、进行分类,并比较SWI m IP与普通增强检出病灶的敏感性。结果 1)SWI m IP对病灶的检出率优于磁... 目的回顾分析脑结核在SWI m IP的表现,探讨SWI在脑结核检出和转归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7例脑结核患者,总结归纳脑结核灶的SWI m IP表现、进行分类,并比较SWI m IP与普通增强检出病灶的敏感性。结果 1)SWI m IP对病灶的检出率优于磁共振增强。2)脑结核病灶在SWI m IP的表现可分为四型:I型: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间杂细粒状、线样高信号;II型:呈均匀低信号;III型:呈等信号;Ⅳ型:呈中心等、高信号,周围线样低信号。结论SWI m IP在脑结核灶检出中有较大意义;脑结核在SWI m IP上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可能与其治疗转归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结核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技术在周围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詹先进 郑大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46-48,80,共4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并结合有无淋巴结转移瘤的特征对其进...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并结合有无淋巴结转移瘤的特征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有42例(约占60.8%),其中小细胞淋巴结20例(约占28.9%),腺癌淋巴结16例(约占23.2%),鳞癌淋巴结6例(约占8.7%),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有2 7例(约占39.1%),CT增强扫描未检测出病灶的有1例(约占1.5%);周围型肺癌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的CT净增强程度略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肺窗与纵隔窗胸部CT图以及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增强扫描图,能清楚地显示病灶大小与位置。结论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提高了对病灶的定性能力,为肺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周围型肺癌淋巴转移瘤,CT增强扫描应用更为广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周围型肺癌 淋巴结转移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STIR-EPI序列在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春仙 赵世胜 +1 位作者 林丽萍 罗良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STIR-EPI序列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CT平扫发现肺结节且未进行放、化疗的97例患者进行MR常规扫描及STIR-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观察肺结节的MRI形态学表现,并对肺结节的信号强度进行评分,测量... 目的探讨磁共振STIR-EPI序列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CT平扫发现肺结节且未进行放、化疗的97例患者进行MR常规扫描及STIR-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观察肺结节的MRI形态学表现,并对肺结节的信号强度进行评分,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信噪比(SNR)值。结果 MR对肺结节形态学的细微结构的显示并不优于CT(P>0.05),但对肺结节宽基底与胸膜相连征的显示优于CT,对鉴别诊断有意义(χ2=7.762,P=0.005);恶性肺结节的信号强度评分(3.93±1.2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2.26±1.3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9,P=0.001);恶性肺结节的ADC值(1.392±0.237)×10 mm-3/s)明显低于良性结节(1.948±0.416)×10 mm-3/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06);恶性肺结节的SNR值(275.01±77.33)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95.63±58.2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629,P=0.033)。结论磁共振STIR-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非常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可成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快速反转恢复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常辉 蔡春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27-929,934,共4页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腺瘤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SCT多期扫描(平扫、增强皮质期及实质期),其中2例进行了排泄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肾嗜酸性细胞...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腺瘤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SCT多期扫描(平扫、增强皮质期及实质期),其中2例进行了排泄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均单发,病灶最大径约1.3~14.0cm;平扫显示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且中央可见不规则瘢痕者4例,其中瘢痕内钙化者3例;所有病例增强后皮质期均显示肿瘤实质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10~50HU,而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减低;增强扫描显示中央瘢痕者6例,低密度假包膜者6例。结论肾嗜酸性细胞腺瘤有一定的CT特征性表现,病灶中心瘢痕,瘢痕内钙化及假包膜可提示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体失稳与椎动脉狭窄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光华 郑书东 熊恒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颈椎椎体失稳 椎动脉狭窄 诊断 X线表现 MRI检查 TCD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MRCP结合血清CA199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春仙 魏常辉 +1 位作者 田正茂 李恒国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MRI、MRCP征象结合血清CA199检测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低位性胆道梗阻并同时进行血清CA199检测的患者51例。分析比较良恶性梗阻的MRI、MRCP征象及血清CA199水平。结果(1)低位性胆道... 目的探讨MRI、MRCP征象结合血清CA199检测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低位性胆道梗阻并同时进行血清CA199检测的患者51例。分析比较良恶性梗阻的MRI、MRCP征象及血清CA199水平。结果(1)低位性胆道梗阻恶性组与良性组间的血清CA19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恶性组肝内胆管中重度扩张者占88.9%,良性组轻中度扩张者占87.8%,两组间轻度及重度扩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9);(3)恶性组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者占55.6%,而良性组呈枯枝状者占87.8%,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4)恶性组胆总管下端表现为杵状或菜花状改变者占44.4%;良性组胆总管末端表现逐渐变细者占72.7%,但除菜花状改变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种征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胆囊增大及胰管扩张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及MRCP能较清楚的显示低位性胆道梗阻的影像征像,结合血清CA199水平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可达100%,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低位梗阻 磁共振成像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病变的X线鉴别诊断
9
作者 郑大伟 吴克拉 +2 位作者 罗笛 胡蜀豫 张国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回盲部病变 X线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外伤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学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10-10,共1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复查证实的腹部外伤患者的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肝损伤15例,脾损伤24例,肾损伤12例,空腔脏器损伤10例,胰腺损伤2例。结论:CT扫描能迅...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复查证实的腹部外伤患者的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肝损伤15例,脾损伤24例,肾损伤12例,空腔脏器损伤10例,胰腺损伤2例。结论:CT扫描能迅速而准确地显示腹部脏器有无损伤,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腹部外伤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1
作者 徐定华 蔡春仙 黄光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结节疾病患者依据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结节疾病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n=32)和乳腺癌组(n=58),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钼靶X射线摄片检查;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6例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受试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乳腺癌组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和CYFRA2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射线片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度较低,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特异度较高,钼靶X射线片联合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9.66%,特异度为78.13%。结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和CYFRA21-1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的敏感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X射线摄片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蜀豫 周小龙 袁碧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680-681,共2页
目的比较X线、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对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MRI表现进行影像对照、对比分析。结果长骨骨巨细胞瘤多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 目的比较X线、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对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MRI表现进行影像对照、对比分析。结果长骨骨巨细胞瘤多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X线表现为长管状骨骨端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壳多薄而完整,其间可见骨间隔,典型者构成皂泡样改变。CT扫描显示大多数骨壳并不完整,肿瘤内看不到真正的骨间隔。溶骨性巨细胞瘤呈溶骨性改变,多无完整的骨壳和骨间隔,肿瘤的边缘残留的骨壳仍保留膨胀的特征,并可看到和骨壳缺损区相一致的软组织肿块。CT还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内有无出血、破坏、钙化等内部结构。肿瘤呈膨胀性破坏,T1WI呈均匀中等或低信号强度,T2WI呈混杂信号,有些区域呈高信号,为液化、坏死或出血。结论大多数骨巨细胞瘤有典型的X线表现,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结合CT、MRI可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核磁共振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中段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平片、CT、MRI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修芳 胡蜀豫 +1 位作者 郑学玉 古少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长骨中段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平片、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长骨中段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X线平片11例,CT 10例,MRI 6例。结果11例中多数患者有局限性疼痛,肿胀、压痛... 目的探讨长骨中段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平片、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长骨中段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X线平片11例,CT 10例,MRI 6例。结果11例中多数患者有局限性疼痛,肿胀、压痛,影像检查均为长骨中段的溶骨性破坏,沿骨髓腔纵向发展,骨干膨胀变粗,有骨膜反应,骨皮质变薄或穿破,可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平片具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和主要方法,结合CT、MRI能够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中段 嗜酸性肉芽肿 X线平片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FS-SPGR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永 王洪 简圣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513-151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矢状位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FSPGR)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膝关节软骨损伤病例42例共44个膝关节,MRI检查采用3D-FS-FSPGR扫描序列,1周内行关节镜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矢状位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FSPGR)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膝关节软骨损伤病例42例共44个膝关节,MRI检查采用3D-FS-FSPGR扫描序列,1周内行关节镜检查,同时其中10例患者11侧膝关节软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3D-FS-SPGR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67%、96.57%和92.05%;3D-FS-SPGR序列和关节镜关节软骨分级Kappa值为0.803,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常规序列和关节镜关节软骨分级Kappa值为0.488,P<0.05,一致性一般;3D-FS-SPGR序列和病理学关节软骨分级Kappa值为0.635,P<0.05,一致性尚可。结论3D-FS-SPGR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及分级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与病理学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膝关节 软骨
原文传递
简易造影方法诊断先天性食道闭锁
15
作者 王远瑜 金失 郑大伟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78-78,共1页
我院采用简易造影方法对二例先天性食道闭锁的新生儿作X线诊断,获满意效果,该法取材容易,危险性小,适应于广大基层卫生单位。一、临床资料:如附表。二、器械及药物:8号导尿管一根,夹子一把,空针:一副,稀钡5~10ml。三、方法:检查前先用... 我院采用简易造影方法对二例先天性食道闭锁的新生儿作X线诊断,获满意效果,该法取材容易,危险性小,适应于广大基层卫生单位。一、临床资料:如附表。二、器械及药物:8号导尿管一根,夹子一把,空针:一副,稀钡5~10ml。三、方法:检查前先用低压吸引器基本吸净口鼻分泌物,将调好的稀钡先注入导管内,再用夹子夹住导管远端,避免钡剂流出,经鼻孔插入至食道约8~10cm,进行视透可见导管至食道盲端不再下行,若继续插入即见导管弯曲在食道,此时将导管向外缓慢拉出,使管头至食道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道闭锁 造影方法 低压吸引器 钡剂 导尿管 基层卫生单位 鼻分泌物 临床资料 口腔分泌物 入气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