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糖链糖蛋白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章福萍 杨芝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6期164-168,共5页
异常糖链糖蛋白是由肿瘤细胞释放的糖蛋白和钙-组蛋白复合物的总称,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类物质向血液排放,并较多地存在于外周血液。研究表明,TAP在目前常见的多种恶性肿瘤中有较高表达。现就TAP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异常糖链糖蛋白 肿瘤 肿瘤标志物 T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水平对脱落细胞性质不明确的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波 徐茂义 宋斌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367-4371,共5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糖链抗原CA242、糖链抗原CA50、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5项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对脱落细胞性质不明确时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01月至2022年06月26...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糖链抗原CA242、糖链抗原CA50、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5项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对脱落细胞性质不明确时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01月至2022年06月261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良性胸腔积液为良性组88人,恶性胸腔积液根据脱落细胞学性质分为脱落细胞阳性组93人,脱落细胞阴性组80人。比较3组胸腔积液中5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不同肿瘤标志物单独与联合的鉴别能力。结果:3组中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组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及良性组(P<0.01),阴性组中仅CEA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积液脱落阳性组CEA和CYFRA21-1高于血清组(P<0.01);脱落阴性组CYFRA21-1高于血清组(P<0.01)。3组中除CYFRA21-1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胸腔积液脱落阳性组CEA、CA199、CA242、CA50阳性率高于阴性和良性组(P<0.01);胸腔积液脱落阴性组CEA、CA199、CA242、CA50阳性率高于良性组(P<0.01);3组CYFRA21-1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脱落阳性及阴性组CEA诊断效能均优于其它单独诊断;脱落阳性组CEA+CYFRA21-1,脱落阴性组CEA+CA50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鉴别能力。结论: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对脱落细胞性质不明确时胸腔积液的良恶性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脱落细胞学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胸壁肿瘤等中心点选择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明 宋燕薇 李娜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侧后胸壁转移性肿瘤等中心位置的选择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33例侧后胸壁转移性肿瘤患者。每例患者设计2个5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对照组将等中心点位于靶区中心,采用常规射野;实验组将等中心点设在近患者身... 目的探讨侧后胸壁转移性肿瘤等中心位置的选择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33例侧后胸壁转移性肿瘤患者。每例患者设计2个5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对照组将等中心点位于靶区中心,采用常规射野;实验组将等中心点设在近患者身体中线,采用切线野照射。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指标以及Gamma通过率、机器跳数。结果实验组靶区剂量学指标适形性指数(C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5),两组其余剂量参数D98%、D2%、Dmean和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3、-1.70、-1.46、-1.23,P均>0.05)。实验组患侧肺Dmean、V20、V5,健侧肺Dmean、V5,心脏Dmean受照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3、-10.61、-11.37、-8.75、-16.98、-3.30,P均<0.05),两组机器跳数及Gamma通过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3、1.22,P均>0.05)。结论侧后胸壁肿瘤放疗等中心设在近患者身体中线时,通过切线野照射技术在保证靶区剂量精准的同时有助于降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壁转移 等中心点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爱芬 王亚娟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3期1023-1024,共2页
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50×109 L-1).按经济状况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8例,使用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皮下注射1.5 mg/d,使用3~12 d;B组(对照组)10例,为空白对照.每周观察rhIL-11对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体积的影响,连... 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50×109 L-1).按经济状况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8例,使用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皮下注射1.5 mg/d,使用3~12 d;B组(对照组)10例,为空白对照.每周观察rhIL-11对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体积的影响,连续3周.化疗可降低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A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分别降至(42.47±12.89)×109 L-1和(9.21±1.87) fL,对照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分别降至(44.54±11.71)×109L-1和(8.96±1.66)fL.rhIL-11开始使用1周后,平均血小板体积上升至正常(10.47±2.23) fL,2周后血小板计数上升至正常水平(110.78±52.27)×109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1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割放疗方案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杨新妹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656-657,共2页
关键词 脊柱转移性肿瘤 分割放疗 方案治疗 临床研究 癌症患者 治疗方法 肿瘤患者 放疗方案 近期疗效 椎板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MDT联合C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晓芳 徐玉芬 +3 位作者 徐茂义 钱婷婷 顾宇旸 宋斌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的120名实习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的120名实习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互联网+MDT+CBL教学法)和对照组(大纲系统授教法),各60名。比较2组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临床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联合组学生的教学法总评分为(164.58±10.91)分,以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分(125.24±1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总分为(85.80±5.12)分、临床技能实践操作总分为(87.64±3.05)分,均高于对照组[(75.45±5.23)分、(76.35±4.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学生的教学情况满意度总评分为(91.39±2.44)分,以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分(74.25±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将MDT模式联合CBL教学法引入学生到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MDT CBL 临床教学 教育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防渗漏胸腹带的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毛丽萍 王冶楚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0期57-57,共1页
恶性腹腔积液也称恶性腹水,是发生在全身或腹腔的恶性肿瘤导致腹腔脏壁腹膜发生弥漫性病变而引起腹腔液体异常增多的现象[1]。临床处理腹腔积液患者时,通常采用一次性腹腔穿刺套件进行穿刺并留置导管的方法。
关键词 一次性防渗漏胸腹带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冶楚 程娟芳 +2 位作者 倪静燕 徐海萍 鲁林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5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126例行化疗方案且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126例行化疗方案且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置管期间的健康状况,其中健康状况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持续渗血、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整合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 生存质量 化学疗法 医院社区联动
原文传递
盐酸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强 江一鸣 王爱芬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2-33,36,共3页
目的 针对盐酸埃克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 目的 针对盐酸埃克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治疗持续6个月。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vs.63.33%,χ2=4.104,P=0.0428)。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3.33%,χ2=4.227,P=0.0398)。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vs.28.33%,χ2=4.093,P=0.04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242,5.495,4.023及3.786,P〈0.05)。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可以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埃克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有效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穿刺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林花 邹宝俭 +1 位作者 王玲娟 钱宇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1期57-58,共2页
目的拓展PICC使用范围,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经手臂穿刺失败的31例患者采用经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PICC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穿刺15例,颈内静脉穿刺成功16例,穿刺成功率100%,留置时间最长... 目的拓展PICC使用范围,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经手臂穿刺失败的31例患者采用经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PICC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穿刺15例,颈内静脉穿刺成功16例,穿刺成功率100%,留置时间最长140d,最短43d,发生局部感染1例,意外拔管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颈静脉穿刺PICC置管作为手臂穿刺失败的补充,同样能够发挥PICC的功能,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使PICC穿刺成功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PICC 效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一鸣 徐瑶 +3 位作者 杨新妹 王爱芬 李侠 张炜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分割联合唑来膦酸(单次组)(97例)和常规分割联合唑来膦酸(常规组)(103例)。单次组给予单次...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分割联合唑来膦酸(单次组)(97例)和常规分割联合唑来膦酸(常规组)(103例)。单次组给予单次剂量8GY放疗+唑来膦酸(4mg);常规组给予常规分割30GY+唑来膦酸(4mg),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骨转移癌治疗效果有效率单次组85.57%,常规组71.84%,两组骨转移癌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改善有效率单次组为89.69%,常规组为83.50%,两组骨痛改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KPS)评分变化有效率单次组为86.60%,常规组为78.64%,两组卡氏(KPS)评分变化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疗效明确,单次分割剂量与常规分割剂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单次分割剂量治疗周期短、次数少、费用低,可推荐为目前治疗骨转移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唑来膦酸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耀华 郑加莲 杨芝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8期51-52,共2页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SL)又名马德龙病(Madelung病),是一种罕见的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组织弥漫性、对称性沉积于颈肩部皮下浅筋膜间隙和(或)深筋膜间隙的疾病。本院近期诊治马德龙病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 脂肪代谢障碍 筋膜间隙 脂肪组织 弥漫性 颈肩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斌斌 杨新妹 +1 位作者 朱远 刘鲁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盆腔淋巴引流区放疗剂量45 Gy/25次之后缩野至肿瘤区加量至总剂量为50.4 Gy/28次。同步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盆腔淋巴引流区放疗剂量45 Gy/25次之后缩野至肿瘤区加量至总剂量为50.4 Gy/28次。同步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同步放化疗结束后4-6周进行手术,术后完成围手术期6月的FOLFOX6方案全身化疗。结果经治疗后肿瘤降期率60.0%(18/30)。术后完全缓解率(CR)23.3%(7/30),部分缓解率(PR)60.0%(18/30);稳定(SD)16.7%(5/30);总有效率(CR+PR)83.3%(25/3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畏食、乏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泻、口腔炎等,无4度不良反应发生,无放化疗相关死亡。总体保肛率26.7%(8/30),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提高肿瘤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且不良反应较轻,临床实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存活率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新妹 徐玉芬 +2 位作者 宋斌斌 李侠 刘加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益气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化疗治疗。两组均化疗...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益气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化疗治疗。两组均化疗3个周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39.58%),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CD^+8明显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痰方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不良反应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代谢指标PICP、β-CTx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斌斌 李侠 +4 位作者 杨新妹 陈慧 周强 江一鸣 王爱芬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arboxyl-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1 procollagen,PICP)、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测定5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arboxyl-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1 procollagen,PICP)、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测定5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PICP和β-CTx,比较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进行随访。结果 5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临床获益组36例,治疗3月后PICP和β-CTx明显下降(P=0.016,P=0.001);病情进展组20例,治疗3月后PICP和β-CTx有所升高(P=0.008,P=0.042)。临床获益组中20例患者骨代谢指标先于影像学检查提示临床治疗有效。结论 PICP和β-CTx可作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评价疗效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肿瘤 继发性 骨肿瘤 代谢 碱性磷酸酶 生物合成 前胶原 血液 肽碎片 代谢 胶原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孔泡沫板及膀胱充盈在减少直肠癌放疗中盆腔内肠受照射体积和剂量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卫兵 许洁美 杨新妹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8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放疗中垫有孔泡沫板及膀胱充盈对盆腔内肠受照射体积和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24例,均行CT引导下定位放疗,比较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体位和膀胱排空、充盈状态下患者小... 目的分析直肠癌放疗中垫有孔泡沫板及膀胱充盈对盆腔内肠受照射体积和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24例,均行CT引导下定位放疗,比较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体位和膀胱排空、充盈状态下患者小肠及结肠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患者小肠体积、结肠体积、小肠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排空状态,垫有孔泡沫板时以上指标均低于不垫有孔泡沫板,结肠平均剂量低于同一体位下膀胱排空状态及同一状态下不垫有孔泡沫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垫有孔泡沫板且充盈膀胱有利于减少盆腔内肠受照射剂量和体积,但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泡沫板 膀胱充盈 直肠癌 放射治疗 受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两种剂量频次在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斌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3期64-6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唑来膦酸两种剂量频次(4周和12周)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提供参考。方法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2例,按不同剂量及给药频次分为4周组(n=42)和12周组(n=40... 目的对比研究唑来膦酸两种剂量频次(4周和12周)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提供参考。方法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2例,按不同剂量及给药频次分为4周组(n=42)和12周组(n=40)两组,均接受唑来膦酸治疗,通过检测患者血清β-CTX和PICP水平,评价治疗疗效,并同时观察、对比骨相关事件(包括骨折、疼痛、脊髓压迫、高血钙症及需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的骨并发症等)及毒副反应(包括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下颌骨坏死等)的发生率。结果研究两组基线特征有可比性。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C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唑来膦酸两种剂量频次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毒副反应概率无明显差异,临床可根据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病情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唑来膦酸 剂量频次 β-CTX PICP 骨相关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营养支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一鸣 杨新妹 +2 位作者 周强 王爱芬 徐晓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8期76-78,8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营养支持状况,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营养支持状况,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营养风险状况以及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600例患者入选并完成NRS评分,NRS2002适用率为100.00%;入院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7%(37/60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2.67%(136/600),营养不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00.00%,显著高于无营养不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P<0.05);男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600例患者中行营养支持205例(34.17%),存在营养风险者营养支持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NRS2002是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有效工具,可作为临床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金瑞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4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分别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毒副反应差异。方法 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组(研究组,31例)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对照组,31例)。放疗同时予以紫杉醇...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分别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毒副反应差异。方法 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组(研究组,31例)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对照组,31例)。放疗同时予以紫杉醇、顺铂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放疗结束3个月后研究组2例达到完全缓解、22例达到部分缓解,总体缓解率为77.4%;对照组0例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3例,总体缓解率为74.2%。研究组与对照组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5.5%和32.3%。研究组3、4度肺炎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35.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21,P=0.033)。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分别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相比,疗效相似,但前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低,提示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紫杉醇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护记录一致性中的运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宝俭 屠美萍 +1 位作者 鲁林花 王玲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医护记录 一致性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