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出行背景下嘉兴水上巴士APP 的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霄 王艳敏 滕水生 《设计》 2024年第9期137-139,共3页
减轻人们在水上巴士出行时App预约操作的负担,探索嘉兴水乡文化在数字化出行领域的有效传播途径。梳理了智慧出行背景下嘉兴水上巴士相关服务的现状,并归纳出App操作流程不顺畅、信息难识别和文化元素少等问题,进而结合行为逻辑理论,提... 减轻人们在水上巴士出行时App预约操作的负担,探索嘉兴水乡文化在数字化出行领域的有效传播途径。梳理了智慧出行背景下嘉兴水上巴士相关服务的现状,并归纳出App操作流程不顺畅、信息难识别和文化元素少等问题,进而结合行为逻辑理论,提出水上巴士App的界面设计策略。从精简交互流程、理清视觉层级、突出沉浸体验和融入本地化元素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设计简化了预约的过程,扩展了地域文化在水上出行中传播的思路,为其他出行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巴士App 数字化 交互式界面 嘉兴 绿色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跟踪技术青年女式毛衫图案量态设计
2
作者 李满宇 陈淑聪 车思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深入了解青年女性对毛衫图案的喜好,以青年女式毛衫为研究对象,从毛衫图案量态出发,运用眼动跟踪技术,研究图案在毛衫不同位置以及不同尺寸对青年女性观察毛衫时的兴趣区域和浏览次数的影响,并结合主观评价问卷,将青年女性对图案的视... 为深入了解青年女性对毛衫图案的喜好,以青年女式毛衫为研究对象,从毛衫图案量态出发,运用眼动跟踪技术,研究图案在毛衫不同位置以及不同尺寸对青年女性观察毛衫时的兴趣区域和浏览次数的影响,并结合主观评价问卷,将青年女性对图案的视觉关注变化和兴趣偏好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最受青年女性喜爱的毛衫图案量态。结果表明,受试者的关注点和喜好基本一致,更喜欢偏小型在毛衫正面左上位置和偏大型在毛衫正面中间位置这两种图案量态。该研究结论可以为毛衫图案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数据支撑和一定的设计方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式毛衫 眼动跟踪技术 图案设计 图案位置 图案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宋韵文化图形表征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
3
作者 黄胜红 《嘉兴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嘉兴宋韵文化图形为切入点,探讨地方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构建了基础识别、应用识别和理念识别的三层表征识别系统,提出了表征识别系统应用于文创产品、公共空间和新媒体平台传播的路径和对策,为... 以嘉兴宋韵文化图形为切入点,探讨地方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构建了基础识别、应用识别和理念识别的三层表征识别系统,提出了表征识别系统应用于文创产品、公共空间和新媒体平台传播的路径和对策,为嘉兴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 文化图形 嘉兴 城市文化形象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嘉兴地区读书图考论及当下价值研究
4
作者 逄淑美 杨刚 《嘉兴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嘉兴地处江南文化的中心腹地,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学术发达、私家藏书盛行、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有关读书题材的画作。这些读书图品类繁多、成就突出,在江南读书图文化中较具代表性。以明清时期嘉兴地区的读书图文化为切入点,对... 嘉兴地处江南文化的中心腹地,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学术发达、私家藏书盛行、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有关读书题材的画作。这些读书图品类繁多、成就突出,在江南读书图文化中较具代表性。以明清时期嘉兴地区的读书图文化为切入点,对明清嘉兴地区的读书图进行分类与论证,并从阅读文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探讨明清嘉兴地区读书图的当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嘉兴 读书图 当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嘉怡 徐雪怡 +4 位作者 惠丹婷 童依婷 兰青 楼钧雯 陈淑聪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从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设计运用法则出发,剖析传统刺绣元素在包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模式,旨在解决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发现,传统刺绣元素在包装产品设计中主要有3种运用模式:(1)介质... 从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设计运用法则出发,剖析传统刺绣元素在包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模式,旨在解决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发现,传统刺绣元素在包装产品设计中主要有3种运用模式:(1)介质,即刺绣依附的载体,如罐盖包装;(2)方式,即在刺绣元素如何与包装融合,如在包装外包装上印有刺绣图案或刺绣纹样;(3)部位,即在包装的哪些部位应用刺绣元素,如在内盒的侧边或顶部印有刺绣图案。并从图案配色、材料选择、工艺技法方面的创造性转化法则中进行归纳总结,打破刺绣的传统刺绣艺术形式并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刺绣 包装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老年人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梦云 宋武 +2 位作者 齐延成 韩永 粘旭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7-324,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的认知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包装。方法从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的需求出发,获取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的感性意象词汇库,从而...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的认知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包装。方法从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的需求出发,获取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的感性意象词汇库,从而构建包装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大小,生成关键设计要素的重要程度排序,明确功能性食品包装的适老化设计方向。结果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计流程,完成了一套老年人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验证,结果反馈该方案用户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分析出用户需求的重要度和不同需求的情感倾向,按照设计流程分析得到老年人对功能性食品包装的特殊需求,为老年人功能性食品包装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设计 功能性食品 包装设计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艺双修:服装创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鹤 余美莲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基于服装创意设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学科优势,结合目前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通过明确课程培养和课程思政的目标、开展“获知、融趣、练技、立德”的教学设计、构建“育... 基于服装创意设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学科优势,结合目前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通过明确课程培养和课程思政的目标、开展“获知、融趣、练技、立德”的教学设计、构建“育教共融”的教学模式、创建“能力导向”评价体系等课程思政教学措施,将服装创新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创设竞赛情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措施有益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在帮助学生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创意设计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以乡土建筑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俞梅芳 赵斌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不断提升专业高阶能力,增强家国情怀和主人翁精神,实现专业教育促进高校学生思想价值塑造的目标,以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贯穿乡土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全流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学习情境、重组学习...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不断提升专业高阶能力,增强家国情怀和主人翁精神,实现专业教育促进高校学生思想价值塑造的目标,以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贯穿乡土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全流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学习情境、重组学习共同体、搭建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组织和建构正向评价的六项教学措施,帮助学生以“设计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在多元化专业教师团队的帮助下,在专业项目实践中沉浸式融入乡村学习环境,真正理解乡村振兴发展的内涵,提升设计专业促进乡村发展的动力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知识内化与情感共鸣的专业价值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沉浸式 真实情境教学 课程思政 正向激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遇见·敦煌”文化遗产展览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景飒 樊陈佳 余俊杰 《丝网印刷》 2024年第9期99-101,共3页
探讨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展览策略,以“遇见·敦煌”文化遗产展览为案例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在多种技术作用下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增强文化遗产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如何影响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将会带来怎样的展览体验。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化遗产 数字技术 交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泰蓝陶瓷元素在针织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奕蓄 裘玉英 +1 位作者 杨卫勤 曾乐媛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76-78,91,共4页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珐琅彩瓷器,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烧制工艺。它以独特的蓝色为主要色调,纹饰简练、造型典雅、工艺精湛。文章从针织服装特点切入,着眼于针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将针织服装与中华传统美学中的景泰蓝陶瓷元素及其深...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珐琅彩瓷器,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烧制工艺。它以独特的蓝色为主要色调,纹饰简练、造型典雅、工艺精湛。文章从针织服装特点切入,着眼于针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将针织服装与中华传统美学中的景泰蓝陶瓷元素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有机融合,挖掘新时代针织服装的无限可能性,拓展针织服装设计国际化、民族化、时尚化的思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途径,提高国内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为形成中国特色的针织服装文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蓝 针织服装 融合设计 文化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纹样在新中式毛衫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柳苏容 王花娥 汤柯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55-57,69,共4页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瑰宝。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新中式服装的发展,阐述新中式毛衫的概念、特征元素、设计原则,以及在新中式毛衫中,中式元素应用设计时涵盖审美、用户、舒适性和生产4个方面的考虑要点。以国内...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瑰宝。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新中式服装的发展,阐述新中式毛衫的概念、特征元素、设计原则,以及在新中式毛衫中,中式元素应用设计时涵盖审美、用户、舒适性和生产4个方面的考虑要点。以国内品牌毛衫设计为切入点,归类和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常见的3种应用设计手法。结合市场新中式毛衫设计现状,提出新中式毛衫服装的设计原则与相关建议,为毛衫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 新中式 毛衫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土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曹源 王花娥 +1 位作者 柳苏容 汤柯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43-46,76,共5页
随着“Z世代”(泛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新时代人群)的成长壮大,亚文化被主流关注,废土风格为大体量的亚文化流行风格掀起热潮。在明确废土风格概念的基础上,提炼出废土风格服装的特点,并阐述其独特的美感。以国内外服装品牌的服装设... 随着“Z世代”(泛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新时代人群)的成长壮大,亚文化被主流关注,废土风格为大体量的亚文化流行风格掀起热潮。在明确废土风格概念的基础上,提炼出废土风格服装的特点,并阐述其独特的美感。以国内外服装品牌的服装设计实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废土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废土风格服装的发展趋势,重视废土风格服装可持续性、功能性,推动废土风格服装多元化、数字化发展,为服装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废土风格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衣多穿理念下休闲服装的设计研究
13
作者 赵敏 柳苏容 +2 位作者 汤柯杰 邓青林 沈引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在发展全球环保的大背景下,服装一衣多穿的可持续性研究是减少浪费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受社会经济和思想潮流发展影响,休闲服装已在我国服装行业中占主导地位。文章探索人们对休闲服装的追求多元化,结合一衣多穿分析消费者对服装功能性... 在发展全球环保的大背景下,服装一衣多穿的可持续性研究是减少浪费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受社会经济和思想潮流发展影响,休闲服装已在我国服装行业中占主导地位。文章探索人们对休闲服装的追求多元化,结合一衣多穿分析消费者对服装功能性和表达性的需求,总结了一衣多穿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一衣多穿 可持续性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童装循环再利用设计
14
作者 沈引 赵敏 +2 位作者 柳苏容 汤柯杰 邓青林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服装产业作为全球第二污染产业,在环境污染严重,服装资源利用率低,绿色低碳理念的背景下,需不断探索出循环再利用方式。文章在调研了我国近五年废弃童装数量的情况下,重点探索基于童装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环保面料、二次设计、材料... 服装产业作为全球第二污染产业,在环境污染严重,服装资源利用率低,绿色低碳理念的背景下,需不断探索出循环再利用方式。文章在调研了我国近五年废弃童装数量的情况下,重点探索基于童装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环保面料、二次设计、材料处理、循环利用等方式,为降低童装废弃率,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童装循环再利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童装 循环再利用 环保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亲子互动的儿童家具设计
15
作者 刘佳怡 杨亚萍 唐若岚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34-136,140,共4页
文章主要论述亲子互动的类型及家具在亲子互动中的作用,并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设计案例归纳亲子互动家具的设计要点。文章对亲子互动家具的探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具行业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对家长与儿童沟通交流方式的... 文章主要论述亲子互动的类型及家具在亲子互动中的作用,并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设计案例归纳亲子互动家具的设计要点。文章对亲子互动家具的探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具行业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对家长与儿童沟通交流方式的新探索,有助于给亲子带来更多元的互动体验,促成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互动 家具设计 沟通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流苏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淑聪 刘建铅 姚正元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流苏具有摇曳多姿的视觉形象,可表现女装优雅、时尚、活泼、多元、个性等艺术风格特征,是女装设计常见的装饰手段,可满足现代女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情感诉求。合理的流苏装饰可有效提升女装的时尚性和溢价能力。运用案例剖析法、文献梳... 流苏具有摇曳多姿的视觉形象,可表现女装优雅、时尚、活泼、多元、个性等艺术风格特征,是女装设计常见的装饰手段,可满足现代女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情感诉求。合理的流苏装饰可有效提升女装的时尚性和溢价能力。运用案例剖析法、文献梳理法对流苏装饰手法在女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特点、创新模式和设计方法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现代女装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方法和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装 流苏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部特征区域的全成形防护帽的结构建模与工艺实现
17
作者 罗璇 周奕 +1 位作者 李端 刘博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针对现有防护帽主要依赖裁剪和缝制方法以适应人体头面部设计的现状,提出采用全成形编织工艺实现防护帽立体结构的编织。在分析人体头颈部特征参数基础上,结合全成形编织工艺特点,构建正面与侧面编织的防护帽结构模型并进行工艺实现。以... 针对现有防护帽主要依赖裁剪和缝制方法以适应人体头面部设计的现状,提出采用全成形编织工艺实现防护帽立体结构的编织。在分析人体头颈部特征参数基础上,结合全成形编织工艺特点,构建正面与侧面编织的防护帽结构模型并进行工艺实现。以SDS-APEX 3设计系统为开发工具,通过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试织,实现了3款防护帽的编织。研究表明:一体编织成形的防护帽可较好地贴合人体头部、面部及颈部的轮廓曲线,结合不同设计需求可进行不同防护区域开口设计及组织结构的添加,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结合功能性纱线可实现防护帽附加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防护帽 头部特征 结构建模 移针成形 局部编织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滚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8
作者 滕水生 《嘉兴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在充分调研浙北滚灯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艺术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凸显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梳理了其面临的保护与传承困境。在浙江省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背景下,从数字化... 在充分调研浙北滚灯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艺术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凸显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梳理了其面临的保护与传承困境。在浙江省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背景下,从数字化转化、创新、展示、传播和培育五个方面探索浙北滚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路径,以期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浙北滚灯文化遗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杭 海盐 滚灯 文化遗产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的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毛衫基础工艺课程为例
19
作者 裘玉英 《嘉兴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毛衫基础工艺课程特点,采用融入课程思政、重构教学内容、创建多样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等方式对毛衫基础工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创新...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毛衫基础工艺课程特点,采用融入课程思政、重构教学内容、创建多样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等方式对毛衫基础工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课程建设水平、校企合作水平以及师资建设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省内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毛衫基础工艺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三螺旋式”协同育人模式
20
作者 董璐 《美术馆》 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原理,以嘉兴大学为研究对象,探索由应用型高校螺旋、校外企业螺旋和乡村政府螺旋共同组成的“三螺旋式”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乡村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专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原理,以嘉兴大学为研究对象,探索由应用型高校螺旋、校外企业螺旋和乡村政府螺旋共同组成的“三螺旋式”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乡村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了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乡村振兴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