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I指数法对唐山市某高级中学女生营养状况的分析
1
作者 段一娜 王英杰 张璐蹯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0-91,共2页
体重(BMI)指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为准确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BMI指数过高的人群患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高中女生作为一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群体,学习任务、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强度都比较... 体重(BMI)指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为准确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BMI指数过高的人群患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高中女生作为一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群体,学习任务、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强度都比较大,营养状况与她们的体质、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关系。本调查通过BMI指数法对336名高中女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提供实证资料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指数 高中女生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涛 张晓艳 +4 位作者 孟娟 龚春燕 杨立新 么作义 潘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659-1660,共2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加用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结果...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加用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BeAb阳转率、HBV—DNA阴转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三维多孔骨支架内部微流体流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士明 李文雷 +3 位作者 赵静一 郭锐 高远 卢子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8-525,共8页
组织工程支架作为培养组织的载体,能为组织提供各种微环境,是决定组织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骨组织工程体外培养对支架内部微流体流场的要求,设计了包括仿生结构和螺旋结构的4种骨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 组织工程支架作为培养组织的载体,能为组织提供各种微环境,是决定组织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骨组织工程体外培养对支架内部微流体流场的要求,设计了包括仿生结构和螺旋结构的4种骨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骨支架内部流场的数学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骨组织工程支架内部营养液和骨细胞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4种骨组织工程支架流场的压力分布云图、速度分布云图和剪应力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仿生结构骨支架主管道与哈佛管、浮克曼管的流速相差很大,而螺旋结构支架流体速度分布均匀;分析了壁面流体剪应力分布情况,仿生结构骨支架壁面流体剪应力偏大,且分布不均匀,而螺旋结构支架剪应力偏小,但分布均匀;通过调整边界条件与优化内部结构,流体压力、流速更均匀,流体剪应力达到0.2~0.3 Pa之间,满足人体组织生长的需要。这对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支架 流场 微流动 流体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韩林华 刘晨 +2 位作者 王红阳 王亚囡 刘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前后有关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的OSAHS患者...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前后有关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的OSAHS患者221例为病例组,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O2),分为轻度组73例、中度组81例、重度组67例。同期查体的健康人为对照组213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apoB)水平,计算apoB/apoAⅠ比值。结果病例组治疗后AH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SO2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TG、LDL-C及apoB/apoAⅠ较对照组增高,且TG、LDL-C及apoB/apoAⅠ均随OSAHS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经无创呼吸机CPAP治疗后重度OSAHS患者的TG、LDL-C及apoB/apoAⅠ有所下降(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脂水平升高,主要表现为TG、LDL-C、apoB/apoAⅠ的升高。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代谢,降低TG、LDL-C、apoB/apoAⅠ比值,且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雪娜 王心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以血清CA199水平≥39kU/L为升高切点,将住院糖尿病患者547例分为血清CA199<39kU/L组(385例)和≥3 939kU/L组(16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以血清CA199水平≥39kU/L为升高切点,将住院糖尿病患者547例分为血清CA199<39kU/L组(385例)和≥3 939kU/L组(162例)。比较2组不同指标水平的差异,计算HbA1c与CA199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观察CA199的风险因素。结果 1血清CA199≥39kU/L组的病程明显长于CA199<39kU/L组(P<0.05),空腹血糖、HbA1c明显高于CA199<39kU/L组(P<0.05),2hC肽明显低于CA199<39kU/L组(P<0.05)。2血清CA199≥39kU/L组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CA199<39kU/L组(P<0.05)。3单因素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A199与HbA1c呈正相关(r=0.299,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是血清CA199≥39kU/L的独立风险因素,HbA1c每增加1%,血清CA199≥39kU/L的风险增加1.196倍;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39kU/L的风险增加1.784倍。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对血清CA199水平升高有影响(β=1.132,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CA199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艳青 谷守山 《西部医学》 2009年第5期822-823,共2页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锥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56例,其中30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9例单侧螺钉松动,8例单侧螺钉短...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锥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56例,其中30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9例单侧螺钉松动,8例单侧螺钉短裂,其余269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脊柱成角及压缩畸形均获较好矫正。结论对于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治疗,椎弓根钉系统具有三维固定、固定牢固、固定阶段少、损伤小、易于取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 AF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组织瓣转移用于保留乳房的乳癌根治术
7
作者 孙秋茹 赵光明 +1 位作者 马传栋 于永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手术的同时进行乳房成形的术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1997年至2002年对20例早期原发乳腺癌进行乳房成形的根治术。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乳头坏死。其中10例患者术后2年以上随访,均无肿瘤局部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手术的同时进行乳房成形的术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1997年至2002年对20例早期原发乳腺癌进行乳房成形的根治术。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乳头坏死。其中10例患者术后2年以上随访,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与不保留乳房的根治手术相比肿瘤的复发和生存差异无显著性。乳房成形根治术按lino Y美观标准评价,优15例,良5例。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进,对乳腺癌手术治疗原则已经转为由大到小的趋势,在充分切除原发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破坏性较小的术式,重视保留乳房的美学理念。应用外侧软组织瓣(lateral tissus flap,LTF)乳房成形,显示出良好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组织瓣转移 乳房保留 乳癌 根治术 术式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术后失血及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7
8
作者 赵洪顺 阿尖措 +2 位作者 高顺红 李永刚 郭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498,共6页
背景:多数研究是在全髋关节置换开始前将氨甲环酸静脉注射入患者体内,观察其对显性及隐形失血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观察氨甲环酸治疗后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失血以... 背景:多数研究是在全髋关节置换开始前将氨甲环酸静脉注射入患者体内,观察其对显性及隐形失血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观察氨甲环酸治疗后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失血以及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就诊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在安置假体后给予氨甲环酸静脉点滴,对照组38例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的氯化钠静脉点滴。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测量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刻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记录2组患者发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治疗组术后引流量、总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输血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治疗组术后3 h、1 d、3 d、7 d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术后3 h、1 d及3 d时2组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逐渐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更多(P <0.05);(4)围置换期2组患者无发热、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提示静脉应用氨甲环酸能够安全有效的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出血,且能够降低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释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手术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组织工程 全髋关节置换 围关节置换期 置换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贫血的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洪顺 高顺红 +1 位作者 李永刚 郭立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485-448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贫血的疗效。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5例贫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7 d开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贫血的疗效。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5例贫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7 d开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术中均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记录两组拆线时间、卧床时间、输血情况、发热、过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均有所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术后1 d、3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均有所下降,观察组在术后1 d及3 d时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较术后1 d、3 d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且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PT、APTT、FIB、CRP测量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输血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行走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要长于对照组。两组未见过敏、发热、伤口感染与延迟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提高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贫血 铁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解手术学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10
作者 孙秋茹 于永林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F002-F002,共1页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各种新兴学科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进步,不少是超出人们所想象的,位于应用科学前沿的临床外科更是如此。
关键词 局解手术学 研究方向 局部解剖学 外科手术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海涛 刘伟 +2 位作者 李琪佳 王斌 张文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36例40指新鲜甲床重度损伤伴或不伴末节指骨骨折,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1岁,平均35岁。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后,于同指中节或近节背侧切取指动脉背侧支...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36例40指新鲜甲床重度损伤伴或不伴末节指骨骨折,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1岁,平均35岁。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后,于同指中节或近节背侧切取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后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不牺牲手指知名血管,是修复同指甲床重度缺损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重度缺损 指动脉背侧支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8
12
作者 荣锦 孙艳杰 +1 位作者 范阿灵 关瑞丽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0-30,59,共2页
创伤骨科类疾病多属于疼痛水平较高的突发性病症,在治疗以及恢复过程中均对患者的耐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我院对创伤骨科病房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并就此展开了护理研究,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创伤骨科类疾病多属于疼痛水平较高的突发性病症,在治疗以及恢复过程中均对患者的耐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我院对创伤骨科病房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并就此展开了护理研究,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先将其具体内容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的90例创伤患者作为的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模式 伤骨科病房 疼痛 应用 创伤患者 突发性病症 创伤骨科 恢复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对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砚军 陈长河 李冀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骨缺损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常由肿瘤、外伤、囊肿等引起。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人工合成材料填充是临床常用的手段。自体骨植入是被认为疗效最为肯定、价格低廉的方法,但它来源有限,供区疼痛,出血,限制了它的应用。异体... 骨缺损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常由肿瘤、外伤、囊肿等引起。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人工合成材料填充是临床常用的手段。自体骨植入是被认为疗效最为肯定、价格低廉的方法,但它来源有限,供区疼痛,出血,限制了它的应用。异体骨取材广泛,但它易传播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生物活性玻璃 同种异体骨 自体骨植入 人工合成材料 临床治疗 价格低廉 供区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双林 董政艳 钱磊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心态分析 大学生 心理状态 人才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皮下包埋法治疗双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斌 李康华 +1 位作者 刘德群 王桂芝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91-191,F0004,共2页
关键词 完全离断 末节离断 皮下包埋法 双手 左手环指 治疗 手指疼痛 病例资料 功能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淑丽 《安徽医学》 2011年第5期614-615,共2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依照是否为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将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 DM组与非DM组患者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依照是否为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将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 DM组与非DM组患者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心衰、心律失常和院内感染发生率与非DM组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心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调脂效果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桦 夏春香 +4 位作者 于海亮 杨立艳 李淑忱 李树荣 苏兵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13-215,240,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调脂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20 mg阿托... 目的探讨短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调脂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服药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G、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升高(P<0.05),心肌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明显降低(P<0.05),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5)。结论短期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ACS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保护心肝肾功能,减轻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脂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跟骨后上缘线与距骨颈位置关系的X线片研究
18
作者 李文祥 杜晓健 施忠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跟骨后上缘线与距骨颈的位置关系。方法收集200例正常成人跟骨侧位X线片,其中男101例,女99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8岁。在跟骨侧位X线片上,取跟骨后结节最高点与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的连线并向距骨延长,此线与距骨上...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跟骨后上缘线与距骨颈的位置关系。方法收集200例正常成人跟骨侧位X线片,其中男101例,女99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8岁。在跟骨侧位X线片上,取跟骨后结节最高点与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的连线并向距骨延长,此线与距骨上缘的交点为Q,观察并记录Q点在距骨上缘的位置,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描述Q点在距骨上缘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性别、左右侧Q点位置的差异,并分析年龄与Q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200例正常成人的跟骨侧位X线片中,有130例(65%)Q点位于距骨颈内,68例(34%)Q点位于距骨颈后上方,2例(1%)Q点位于距骨颈前下方。正常成人男性与女性Q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左侧与右侧足Q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正常成人年龄与Q点位置呈极弱负相关或无相关性(Pearson相关值为-0.19)。结论在正常成人跟骨侧位X线片中,跟骨后上缘线与距骨上缘的交点一般位于距骨颈切迹内或其后上方,且不易受性别、左右侧及年龄的影响。临床上也许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判断跟骨骨折复位高度是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距骨颈 Bohler角 跟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 Fraser I型与Ⅱa型浮膝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克亚 李力更 +2 位作者 吴啸波 吴国杰 王宏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比较浮膝损伤I型与Ⅱa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浮膝损伤患者共80例。Fraser I型患者49例、Ⅱa型患者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 目的:比较浮膝损伤I型与Ⅱa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浮膝损伤患者共80例。Fraser I型患者49例、Ⅱa型患者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型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随访8~26个月,平均15个月,I型和Ⅱa型的Karlstrom和Olerud功能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2.9%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型术后疗效优于Ⅱa型浮膝损伤,但对Ⅱa型患者早期进行韧带、半月板的重建配合积极康复锻炼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膝损伤 骨折固定术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产前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立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运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产检的2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待胎儿出生后,密切随访,对其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运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产检的2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待胎儿出生后,密切随访,对其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结果:本组的2500例孕妇中,初步诊断100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占4%;100例可疑心脏异常胎儿中,终止妊娠55例,于本院引产并行尸解,与超声检查结果一致;45例继续妊娠,随访结果显示,除2例误诊外,其余均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一致,准确率为95.56%。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能够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