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珍汤加减辅助对鼻咽癌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柳淑洪 彭军 +2 位作者 唐立滨 刘春秋 张立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91-94,100,共5页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辅助对鼻咽癌(NPC)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行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的NPC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辅助对鼻咽癌(NPC)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行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的NPC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行术后放疗,对照组给予放疗后常规营养干预和不良反应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八珍汤加减。比较2组临床疗效、唾液分泌功能、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82.89%(39/47)较对照组63.83%(30/4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唾液腺分泌指数、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CD3+和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能改善NPC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的放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唾液分泌功能,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鼻咽扩大切除术 鼻内镜 放疗 八珍汤 免疫功能 疼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部分中鼻甲的鼻窦扩大开放术在2型炎症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立杰 彭军 +2 位作者 张卫朋 柳淑洪 唐立滨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2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 探究保留部分中鼻甲的鼻窦扩大开放术(EESS)在2型炎症慢性鼻窦炎(C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唐山市人民医院行EESS治疗的2型炎症CRS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 目的 探究保留部分中鼻甲的鼻窦扩大开放术(EESS)在2型炎症慢性鼻窦炎(C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唐山市人民医院行EESS治疗的2型炎症CRS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EESS术中进行中鼻甲切除,观察组行EESS术中保留部分中鼻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5]、病情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Kennedy、Lund-Mackay评分]、鼻腔功能[鼻腔容积(NCV)、最小横截面积(NMCA)、气道阻力等]及嗅觉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EOS、IL-4及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OS、IL-4及IL-5变化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VAS、Lund-Kennedy及Lund-Mackay评分及其变化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CV、NMCA水平及NCV、NMCA气道阻力差值均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加重病例,观察组术后6个月嗅觉功能好转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73%比17.65%)及术后复发率(23.53%比1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部分中鼻甲的EESS利于2型炎症CRS患者鼻腔功能、嗅觉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应激反应,不增加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2型炎症 鼻窦扩大开放术 保留 中鼻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对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卫朋 孟祥毅 +2 位作者 张立杰 唐立滨 彭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1期737-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巴曲酶对预防鼻咽癌放射冶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63例无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1)。放疗开始后,对照组定期给予... 目的 探讨巴曲酶对预防鼻咽癌放射冶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63例无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1)。放疗开始后,对照组定期给予鼻咽部、鼻道及鼻窦口清理并冲洗鼻腔;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巴曲酶。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指征的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耳鸣、耳闷、鼓室积液、鼓室内陷、鼓室“B”型图、气-骨导差>10 dB HL、声反射消失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对预防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炎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伴渗出液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巴曲酶(Batroxobin) 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小霞 李玉凤 彭军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5期1798-1805,共8页
鼻咽癌是起源于人鼻咽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通过癌细胞内的机制以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调节多种转录活动,从细胞增殖到细胞凋亡、炎症、迁移和... 鼻咽癌是起源于人鼻咽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通过癌细胞内的机制以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调节多种转录活动,从细胞增殖到细胞凋亡、炎症、迁移和血管生成,并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在鼻咽癌中,MAPK活性异常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显著相关,可能是鼻咽癌的潜在治疗靶点。进一步明确MAPK在鼻咽癌中的功能及机制,可为鼻咽癌患者诊断、预后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EB病毒 靶向治疗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微环境的免疫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姜思远 李玉凤 彭军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鼻咽癌发病隐匿,确诊时常为疾病晚期。临床上,鼻咽癌治疗通常采用调强放疗,且疗效较好。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靶向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的治疗方式,其通过激活耗竭的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适应性细胞疗法和... 鼻咽癌发病隐匿,确诊时常为疾病晚期。临床上,鼻咽癌治疗通常采用调强放疗,且疗效较好。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靶向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的治疗方式,其通过激活耗竭的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适应性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近年均取得了重大突破。TME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必要因素,TME由细胞和非细胞成分组成,其中许多因素参与免疫耐药,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耐药机制,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仅具有特殊TME的患者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免疫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26和30在大鼠2型糖尿病性耳聋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栾峰 张燕 +3 位作者 陈旭真 王娜 张璞 曲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26和Cx30在大鼠2型糖尿病耳蜗中的表达,及两者在2型糖尿病性耳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以腹腔注射10 mg/L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检测模型成...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26和Cx30在大鼠2型糖尿病耳蜗中的表达,及两者在2型糖尿病性耳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以腹腔注射10 mg/L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检测模型成功前及成功后第1、2、3、4、5月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耳蜗形态变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Cx26和Cx30在两组大鼠耳蜗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模型成功后第1、2、3、4、5月Click-ABR 60dBSPLⅢ波、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实验组螺旋韧带和螺旋神经节中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x26和Cx30在成模后2、3、4、5月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种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Cx26和Cx30在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耳蜗中表达减少,且与听力损害出现时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26 缝隙连接蛋白30 耳聋 2型糖尿病 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外耳道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昱 彭军 刘汝利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外耳道胆脂瘤(E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47例EACC和18例正常外耳道皮肤(对照组)进行RANKL及MMP-2的检测。结果 EACC组织中RANKL及MMP-2的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外耳道胆脂瘤(E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47例EACC和18例正常外耳道皮肤(对照组)进行RANKL及MMP-2的检测。结果 EACC组织中RANKL及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0%(36/47)和78.72%(37/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83、21.177,P值均<0.05)。EACC组织中RANKL及MMP-2的阳性表达与骨质破坏程度有关(P<0.05)。RANKL及MMP-2共同阳性33例、共同阴性7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72,P<0.05)。结论 RANKL及MMP-2在EA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骨质破坏程度有关,表明两者可能共同参与骨质吸收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外耳道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警分级结合集束化干预对急性会厌炎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小娟 张燕 +2 位作者 李月华 范秀杰 李婧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讨预警分级结合集束化干预对急性会厌炎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进行急性会厌炎治疗的96例患者,等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预警分级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警分级结合... 目的探讨预警分级结合集束化干预对急性会厌炎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进行急性会厌炎治疗的96例患者,等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预警分级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警分级结合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救治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会厌高度水肿、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咽喉疼痛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会厌炎应用预警分级结合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救治率与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分级 集束化干预 急性会厌炎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导向的干预策略在急性会厌炎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秀杰 李月华 赵小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710-271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会厌炎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基于需求导向的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接受治疗的急性会厌炎伴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急性会厌炎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基于需求导向的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接受治疗的急性会厌炎伴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需求导向的干预策略,统计2组急性会厌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后咽喉疼痛严重度、血糖指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咽喉疼痛、会厌肿胀、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咽喉疼痛严重度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的3个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2 d后、5 d后咽喉疼痛严重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5 d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的3个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的干预策略在急性会厌炎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加速急性会厌炎康复进程,强化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负面情绪的问题,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 急性会厌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集束化干预对急性会厌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月华 范秀杰 +2 位作者 张燕 赵小娟 李婧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789-3791,3795,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集束化干预对急性会厌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研究不同时间段分为2组,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 目的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集束化干预对急性会厌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研究不同时间段分为2组,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1例急性会厌炎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1例设为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干预,后者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集束化干预。分析两种干预方式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or、PSI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集束化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会厌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度,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评分 集束化干预 焦虑 疼痛程度 急性会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中抗PD-L1/PD-1治疗及非编码RNA调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涂巧铃 李玉凤 彭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35-141,共7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来源于鼻咽上皮组织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难点为晚期或复发患者的治疗,目前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对患者有效。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NPC组织中表达增加,与T细胞...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来源于鼻咽上皮组织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难点为晚期或复发患者的治疗,目前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对患者有效。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NPC组织中表达增加,与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结合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导致NPC免疫逃逸。非编码RNA在调节NP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寻找能够调节PD-L1/PD-1轴的上游非编码RNA可以为NPC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论文对PD-L1/PD-1轴在NPC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非编码RNA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1 非编码RNA 免疫治疗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