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在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120号),将1~60号分为对照组,61~120号分为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二甲双胍降糖干预,在此...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在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120号),将1~60号分为对照组,61~120号分为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二甲双胍降糖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同时施以中医五行情志干预,两组均观察6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心境状态[抑郁(SDS)、自我负担感受(SPBS)],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生活质量(A-DQOL)评分及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DS、SPBS评分及A-D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 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血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及心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境状态及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方在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唐山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方在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唐山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各60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3组患者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疏肝健脾方、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疏肝健脾方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中医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精神抑郁、胁肋胀痛、倦怠乏力)、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G)]、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2组、治疗1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89.83%(53/5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精神抑郁、倦怠乏力、胁肋胀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治疗1组精神抑郁、倦怠乏力、胁肋胀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精神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FPG、2 h PG水平及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治疗1组FPG、2 h PG水平及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方可控制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减轻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目的:探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沙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沙格列汀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达标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FCP)、血清2 h C肽(2 hPC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12周后,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FCP、2 hPCP和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不良反应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在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120号),将1~60号分为对照组,61~120号分为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二甲双胍降糖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同时施以中医五行情志干预,两组均观察6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心境状态[抑郁(SDS)、自我负担感受(SPBS)],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生活质量(A-DQOL)评分及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DS、SPBS评分及A-D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 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血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及心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境状态及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高。
文摘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方在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唐山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各60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3组患者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疏肝健脾方、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疏肝健脾方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中医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精神抑郁、胁肋胀痛、倦怠乏力)、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G)]、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2组、治疗1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89.83%(53/5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精神抑郁、倦怠乏力、胁肋胀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治疗1组精神抑郁、倦怠乏力、胁肋胀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精神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FPG、2 h PG水平及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治疗1组FPG、2 h PG水平及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方可控制肝郁脾虚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减轻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文摘目的:探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沙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沙格列汀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达标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FCP)、血清2 h C肽(2 hPC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12周后,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FCP、2 hPCP和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