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AR-γ激动剂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勾海燕 孙威 +4 位作者 朱延梅 贺嘉 郑姣琳 陈岩 朱雨岚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9只,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9只,随机分为三组:吡格列酮SE组(Pio组),生理盐水对照SE组(M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13只)。Pio组预先连续7天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灌胃处理,M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Na Cl)。其中Pio组及M组给予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40 mg/kg腹腔注射制备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发作潜伏期及发作级别。Western blot检测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前列腺素I2(prostaglandin I2,PGI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结果 Pio组较M组发作潜伏期延长(13.880±8.610)s vs(3.750±2.493)s,P<0.05,癫痫发作程度减轻。Pio组较M组Cox-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io组及M组PGI2,PGE2浓度有所降低(0.724±0.025)pg/m L vs(0.734±0.027)pg/m L,P<0.05;(1.818±0.023)pg/m L vs(1.825±0.022)pg/m L,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于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进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PPAR-Γ激动剂 COX-2 PGI2 PG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疗效
2
作者 杨玲 余瀛 朱延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评估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对青少年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delayed sleep-wake phase disorder,DSWP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院68例初诊为DSWPD的青少年患者,最终60例符合... 目的评估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对青少年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delayed sleep-wake phase disorder,DSWP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院68例初诊为DSWPD的青少年患者,最终60例符合条件者纳入研究,在研究的第一阶段(1~4周)所有参与者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agomelatine therapy,AT),在研究的第二阶段(5~8周),根据是否接受CBT分为AT组、AT+CBT组。在AT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4周、8周、12周进行相关量表评估,包括睡眠日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世界卫生组织幸福感问卷(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llbeing questionnaire,WHO-5)。结果AT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在睡眠开始(P<0.001)、睡眠结束(P<0.001)、睡眠时间(P<0.001)、睡眠质量(P<0.001)、失眠严重程度(P<0.001)和日间嗜睡(P<0.001)方面,较基线时明显改善;幸福感(P=0.645)方面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CBT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在睡眠时间(P=0.002)、睡眠质量(P=0.005)、失眠严重程度(P<0.001)、日间嗜睡(P=0.001)及幸福感(P=0.007)方面,AT+CBT组相较于AT组有明显改善;然而在睡眠开始(P=0.099)和睡眠结束(P=0.959)方面AT+CBT组与AT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T治疗联合CBT治疗,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失眠严重程度、日间嗜睡及幸福感方面显示出巩固和维持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 青少年 阿戈美拉汀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原文传递
拉莫三嗪对GHB致失神发作大鼠脑内HCN1、HCN2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贺嘉 朱雨岚 +3 位作者 孙威 郑姣琳 勾海燕 陈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423-426,418,共5页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γ-羟丁酸(GHB)致失神发作大鼠脑电及脑内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的亚型HCN1、HCN2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拉莫三嗪抗失神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拉...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γ-羟丁酸(GHB)致失神发作大鼠脑电及脑内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的亚型HCN1、HCN2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拉莫三嗪抗失神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拉莫三嗪治疗组(低剂量组为8 mg/(kg·d)、中剂量组为12 mg/(kg·d)、高剂量组为24 mg/(kg·d)),每组7只。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应用0.25%的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治疗组每日应用0.25%的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配制的浓度为2 mg/mL的拉莫三嗪混悬液灌胃。手术埋置皮层脑电电极。腹腔注射GHB的前体γ-丁内酯(GBL)200 mg/kg制作大鼠失神发作模型,并监测脑电。免疫组化法检测皮层HCN1及丘脑HCN2的表达。结果:皮层脑电图拉莫三嗪治疗组比模型组失神发作的潜伏期延长,最高波幅降低(P<0.05)。模型组皮质HCN1比空白对照组表达减少,而拉莫三嗪高、中剂量组皮质HCN1比模型组表达增加(P<0.05)。模型组丘脑HCN2表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及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莫三嗪可以改善GHB致失神发作模型脑电图的异常表现;拉莫三嗪抗失神癫痫作用可能与调节HC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失神发作 HCN1 HCN2 皮层脑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