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腺病毒基因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1
作者 董敏 谢蕊 +4 位作者 赵红丽 洪珞珈 王宏辉 施婺丹 沈慧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08-109,121,共3页
目的:初步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5例,分为两组,一组联合介入治疗,一组联合化疗,监测治疗前后p53癌基因蛋白阳性率、肿瘤标记物等,观察不良... 目的:初步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5例,分为两组,一组联合介入治疗,一组联合化疗,监测治疗前后p53癌基因蛋白阳性率、肿瘤标记物等,观察不良反应。卡氏评分评估体力状态的变化,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受益。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获益率为78.79%(26/33),有效率51.52%(17/33)。不良反应多为自限性,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畏寒、肌痛,其它为骨髓抑制、血压下降、骨痛加剧。p53癌基因蛋白治疗前阳性率为56.25%,治疗后为50.67%,治疗前后p53癌基因蛋白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卡氏评分平均提高≥10分。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介入治疗、化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有效,患者可耐受该种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腺病毒 基因疗法 联合化疗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ABCG2与胶质瘤血管形成及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宏 胡炜 +4 位作者 张涵 陈赤丹 王来藏 任付宾 王宏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5期6916-6922,共7页
目的:研究ABCG2在胶质瘤血管形成过程中与VEGF、VEGFR和CD34的关系,探讨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脑胶质瘤的组织芯片技术,分析ABCG2、VEGF和VEGFR(fl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计... 目的:研究ABCG2在胶质瘤血管形成过程中与VEGF、VEGFR和CD34的关系,探讨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脑胶质瘤的组织芯片技术,分析ABCG2、VEGF和VEGFR(fl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计数判定微血管密度(MVD);另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ABCG2与CD34、VEGF的共表达;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BCG2对胶质瘤患者预后影响。结果:ABCG2、VEGF、VEGFR(flt-1)和CD34阳性表达率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ABCG2Ⅰ、Ⅱ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级别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BCG2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ABCG2表达水平与MVD显著相关,γ=0.540,P<0.001。ABCG2、VEGF和VEGFR(flt-1)均为阳性表达的肿瘤标本MVD平均值显著高于ABCG2阴性表达者,P<0.001。ABCG2与CD34、VEGF共表达于血管壁。COX回归模型证明ABCG2是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ABCG2阳性表达细胞具有向肿瘤血管细胞分化的潜能,对肿瘤血管研究重要意义,且ABCG2表达可作为考察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