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肠吻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免置T管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邢宏立 李恒力 +2 位作者 王艳静 甄平 李新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846-1847,共2页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胆管肠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广 李宁 +3 位作者 张宪峰 鲍鸿斌 李新国 李恒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824-82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35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组(PTBD组)52例,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35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组(PTBD组)52例,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组(PTGD组)46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组(ENBD组)37例。对比各组置管次数、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有效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肝内胆管直径的差异。结果:与ENBD组比较,PTGD和PTBD组患者置管次数偏少(P<0.05),手术时间偏短(P<0.05),手术成功率偏高(P<0.05),术后有效带管时间偏长(P<0.05),术后胆管直径偏小(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低(P<0.05),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与PTBD组对比,PTGD组置管次数偏少(P<0.05),手术时间偏短(P<0.05);与PTGD组比较,PTBD术后有效带管时间偏长(P<0.05)。结论: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PTBD可延长有效带管时间,更适合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定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 经内镜胆道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肝癌患者VEGFR-2和PL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宪峰 窦剑 +2 位作者 李恒力 李新国 彭永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R-2)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R-2)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400mg口服,每天2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血清中VEGFR-2和PLGF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VEGFR-2水平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8577.4±2358.2)ng/L比较,实验组血清中VEGFR-2水平(6088.4±1875.0)ng/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PLGF水平有小幅度上涨,与对照组(653.2±207.9)pg/m L比较,实验组血清中PLGF水平(475.6±141.2)pg/m 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时间(12.5±3.8)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4±3.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能够显著改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R-2和PLGF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癌 VEGFR-2 PL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囊穿孔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恒力 王艳静 +2 位作者 许丙辉 刘昭明 齐双玉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胆囊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部分患者伴发热、腹膜刺激征、黄疸,术前均行B超检查,13例误诊,误诊率34.2%。误诊为胆...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胆囊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部分患者伴发热、腹膜刺激征、黄疸,术前均行B超检查,13例误诊,误诊率34.2%。误诊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6例,消化性溃疡穿孔3例,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各2例。38例均经手术治疗证实胆囊穿孔。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膈下脓肿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脓肿、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死亡4例,病死率1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穿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术后并发症与并存疾病关系密切,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穿孔 老年 误诊 胆结石 胆囊炎 消化性溃疡 胰腺炎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刺引流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艳静 李恒力 +3 位作者 许丙辉 刘昭明 张宪峰 夏时海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589-2593,共5页
目的对比CT引导下穿刺引流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患者126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开腹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穿... 目的对比CT引导下穿刺引流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患者126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开腹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穿刺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出血、胆漏、胰腺假性囊肿、消化道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0%和20. 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对比术后14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 4%和87. 3%,观察组明显增加(P <0. 05)。术后14 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分别为(26. 14±9. 29)μmol/L和(34. 95±10. 49)μmol/L,都明显低于术前的(48. 92±11. 93)μmol/L和(48. 14±9. 82)μmol/L(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对于开腹引流术,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继发胰腺周围脓肿具有更好的微创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穿刺引流 开腹引流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周围脓肿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科室的药物管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攸江华 苏云 刘玉平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2期41-42,共2页
药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根据本科护理人员的建议并吸取同行意见,采用新的药物管理方... 药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配伍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根据本科护理人员的建议并吸取同行意见,采用新的药物管理方法,增长了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我科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采用了新的药物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管理 临床科室 护理人员 医疗安全 护理管理 用药品种 用药种类 药物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恒力 王艳静 +2 位作者 张宪峰 李新国 李广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对54例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刺抽脓或引流,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54例共进行6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9 ...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对54例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刺抽脓或引流,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54例共进行6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9 d。随访1~6个月肝脏完全恢复正常48例,病变部位纤维钙化表现6例,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脓肿反复出现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祯 刘昭明 +4 位作者 许丙辉 齐双玉 姚皓 郑少华 李恒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及7 d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总胆红素]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31%(P<0.05)。两组AST、Che及APTT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AST水平较前升高,Che水平较术前降低,而APTT较术前延长;但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AST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同时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肝血管成像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肝血管3维重建 区域血流阻断 亚甲蓝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51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昭明 王艳静 +2 位作者 李恒力 许丙辉 侯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R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胆...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R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48 h、72 h,治疗组血淀粉酶分别为(367±158)U/L,(92±38)U/L,比对照组(634±308)U/L,(182±36)U/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3 d、7 d,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分别为(50±17)μmol/L,(21±9)μmol/L,比对照组(94±27)μmol/L,(48±13)μmol/L明显降低(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清胰汤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胰酶分泌,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胆源性胰腺炎 清胰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十二指肠镜分别放置胆胰管支架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昭明 王艳静 +2 位作者 李恒力 许丙辉 侯丽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4-66,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分别放置胆胰管支架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经十二指肠镜置入胆胰管支架,对照组行腹腔镜胆...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分别放置胆胰管支架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经十二指肠镜置入胆胰管支架,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率100%。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研究组2例出现黑便,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4~30个月,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结论经十二指肠镜置入胆胰管支架治疗复发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胰腺炎 支架 胆管 胰腺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化疗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恒力 许丙辉 +3 位作者 王艳静 李新国 刘昭明 齐双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肝段染色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需手术切除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开腹后先在DSA...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肝段染色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需手术切除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开腹后先在DSA引导下,行门静脉置管、肝动脉置管、肝段染色,以确定切除范围,并在双化疗栓塞后行精准肝切除。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术后1年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肝门阻断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死亡率、住院时间、术后1年期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肝段染色联合精准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切除术 介入化疗栓塞 肝段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减黄术式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双玉 闫会君 +2 位作者 崔琳琳 许丙辉 杜桂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减黄术式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胆肠吻合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组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 目的探讨不同减黄术式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胆肠吻合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组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3组血糖变化、肝功能、安全性及生存率多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3组空腹血糖均控制在11~12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胆肠吻合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ERCP组和PT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RCP组和PT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在20~22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肠吻合组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及平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胆肠吻合术显著降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2型糖尿病 减黄疸手术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宪峰 李恒力 +4 位作者 李新国 鲍鸿斌 李广 姚皓 彭永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与血清CA125、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36例,静脉滴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1次/天,28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与血清CA125、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36例,静脉滴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1次/天,28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和血清CA125、CA199水平。结果治疗过程中36例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均可耐受,全部完成治疗;治疗后36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病变稳定24例,病变进展6例,临床有效率为83.33%。治疗后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6 原发性肝癌 血清CA125 血清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营养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鲍鸿斌 张宪峰 +3 位作者 邢宏利 李恒力 李新国 李广 《河北中医》 2014年第2期242-243,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高不下,达到30%~60%[2]。2003-06-2013-06,我们采...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高不下,达到30%~60%[2]。2003-06-2013-06,我们采用空肠营养联合清胰汤治疗SAP 7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急性病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门阻断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广智 李新国 邢宏利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8期2414-241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行肝门阻断后提高微波消融对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而治疗组在腹腔镜下阻断第一肝门后进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行肝门阻断后提高微波消融对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而治疗组在腹腔镜下阻断第一肝门后进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提高了肿瘤消融坏死率,降低了复发率,且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阻断第一肝门能有效减少入肝血流,避免微波消融中的热能流失,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比较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门阻断 微波消融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6
作者 鲍鸿斌 赵向前 张文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评价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0月应用LigaSure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5例,其中规则性肝切除11例(Ⅱ、Ⅲ段肝切除9例,,Ⅳb肝段切除1例,Ⅵ段肝切除1例),局部切除4例。结果 15例顺利... 目的评价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0月应用LigaSure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5例,其中规则性肝切除11例(Ⅱ、Ⅲ段肝切除9例,,Ⅳb肝段切除1例,Ⅵ段肝切除1例),局部切除4例。结果 15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0 min,(123±70)min;术中出血量30~800 ml,(100.8±60.8)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为肝细胞肝癌。15例随访6~16个月,(8.5±5.3)月,均恢复良好,腹部CT复查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腹壁戳孔种植性转移。结论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止血有效,是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有力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广智 张宪峰 李新国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557-1557,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手术治疗 MRCP 患者资料 少见病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便携式微量泵经脾静脉置管输注肝素防治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丙辉 邢宏利 +3 位作者 李恒力 李新国 杜桂梅 王保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75-87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便携式微量泵经脾静脉置管输注肝素,防治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月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行脾静脉留置... 目的探讨应用便携式微量泵经脾静脉置管输注肝素,防治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月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行脾静脉留置导管,术后经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注肝素。对照组餐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3次/d),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16mL/d)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腹腔引流液量、导管留置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结果 2组术后血小板计数、腹腔引流液量、导管留置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栓形成率约为3.3%,对照组高达36.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便携式微量泵经脾静脉置管输注肝素,是预防、诊断和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素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的乳酸水平及其与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皓 肖青勉 +1 位作者 王大庆 王维展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2921-292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乳酸水平及其与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胃癌患者92例,其中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Ⅳ期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另选取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入组时(基线)、治疗2周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乳酸水平及其与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胃癌患者92例,其中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Ⅳ期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另选取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入组时(基线)、治疗2周期、治疗4周期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和乳酸水平。比较不同分期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空腹血糖、乳酸的差异;比较Ⅳ期胃癌患者基线、治疗2周期、治疗4周期的乳酸水平,并分析乳酸与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Ⅳ期胃癌患者血清乳酸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分期的胃癌患者(P<0.05);Ⅳ期胃癌患者化疗4周期后的乳酸水平低于基线与化疗2周期时(P<0.05);乳酸水平≤5.0 mmol/L的Ⅳ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长于乳酸>5.0 mmol/L的患者(P<0.05)。结论乳酸水平可能与胃癌患者的病情有关,且高乳酸水平的Ⅳ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乳酸 空腹血糖 糖代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治疗良性肝内胆管狭窄40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国 王国立 +1 位作者 李恒力 袁志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0例经胆道镜及病理诊为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的病例,根据狭窄程度不同采用活检钳撕破狭窄膜、镜身扩张及气囊扩张加支架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治愈,无严重合并症。结论纤维胆道... 目的探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0例经胆道镜及病理诊为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的病例,根据狭窄程度不同采用活检钳撕破狭窄膜、镜身扩张及气囊扩张加支架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治愈,无严重合并症。结论纤维胆道镜下撕除狭窄膜并用镜身扩张治疗肝内胆管膜性狭窄,气囊扩张加支撑管内引流治疗管状狭窄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 良性狭窄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