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异物41例胃镜下治疗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小艾 魏义胜 +8 位作者 秦光明 丁敏 张新华 庞祖明 牛敦 丁小龙 景顺萍 李娜 刘静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41例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异物中老年患者多见,异物潴留部位多见于食管(53.6%),异物类型以枣核为主(56.1%),41例患者...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41例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异物中老年患者多见,异物潴留部位多见于食管(53.6%),异物类型以枣核为主(56.1%),41例患者异物均成功取出,合并穿孔1例。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 治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透明帽在18例上消化道黏膜平坦隆起性病变中临床应用
2
作者 秦光明 王小艾 魏义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0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式透明帽在内镜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选择符合内镜黏膜切除术适应症的18例应用改良透明帽,切除了27处病变。对手术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 18例患者中共切除病变27... 目的评价改良式透明帽在内镜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选择符合内镜黏膜切除术适应症的18例应用改良透明帽,切除了27处病变。对手术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 18例患者中共切除病变27处,完全切除率100%。术后病理诊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2处,食管乳头状瘤3处,黏膜慢性炎2处。胃:增生性息肉12处,炎性息肉7处,重度不典型增生1处。并发症主要是岀血,术中创面渗血2处,均行高频电凝止血。1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应用钛夹止血成功。无便血及穿孔发生。结论改良式透明帽在EMR术中可以安全应用,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透明帽 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基因型分析
3
作者 崔蕊 马杈 +2 位作者 杨天芬 周浩军 李萍萍 《肝脏》 2024年第8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索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DAA治疗失败的患者28例,同时期DAA治疗成功者100例。酶法检测肝功能、PCR-反向杂交法检测HCV基... 目的探索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DAA治疗失败的患者28例,同时期DAA治疗成功者100例。酶法检测肝功能、PCR-反向杂交法检测HCV基因型、Sanger测序法检测耐药相关替代突变(RAS)片段,分析DAA观察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结果失败组和有效组HCV RNA>105 IU/mL分别为23例(82.1%)、34例(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26,P=0.001)。DAA治疗失败组男性患者TBil、DBil分别为14.61(10.98,20.78)μmol/L、4.94(3.08,7.48)μmol/L,均高于女性患者的6.65(4.90,8.40)μmol/L、2.50(1.78,3.07)μmol/L(Z=-2.018和-2.456,均P=0.01)。纳入患者共检测出3种HCV基因型,分别为1b、2a及3b,有26例未测出基因型,失败组HCV 1b、2a及3b基因型分别为11例(39.3%)、6例(21.4%)及5例(17.8%),有效组分别为56例(56.0%)、15例(15.0%)及9例(9.0%)。失败组检测出NS5A和NS5B2种基因片段,但是RAS发生率不同。结论DAA治疗失败者会受性别、病毒载量、基因型以及RAS种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DAA)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型 耐药相关替代突变(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E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光明 黄晓俊 魏义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是结直肠癌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Cyclin E是细胞周期最重要的调节因子.研究表明,Cyclin E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可能具有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能力.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E 结直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LF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洁 贾皑 +1 位作者 郑雪丽 肖月梅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目的研究肠道富集Krüppel样因子(IKLF)表达量下调对人胃癌细胞HGC-27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siRNA-IKLF和错配体siRNA-NC转入人胃癌细胞HGC-27中以干扰IKLF的表达。以未转染细胞为空... 目的研究肠道富集Krüppel样因子(IKLF)表达量下调对人胃癌细胞HGC-27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siRNA-IKLF和错配体siRNA-NC转入人胃癌细胞HGC-27中以干扰IKLF的表达。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实验分为三组:siRNA-IKLF组、siRNA-NC组和Normal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转染效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Western blot、qRTPCR检测胃癌细胞HGC-27中IKLF沉默后蛋白激酶B(Akt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siRNA-IKLF重组质粒后,胃癌细胞HGC-27中IKLF表达量下降,且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5),siRNA-NC组和Normal组间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IKLF基因沉默使胃癌细胞中p-Akt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kt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siRNA-NC组和Normal组细胞中p-Akt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沉默IKLF基因可降低人胃癌细胞HGC-27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IKLF下调P13K/Akt1信号通路中p-Akt1水平和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LF 胃癌 p-Akt1 CYCLIND1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小龙 景顺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8-22,26,共6页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体(HBeAb)转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CHB患者均分为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体(HBeAb)转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CHB患者均分为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12、24周后,2组血清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血清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24周后病毒学突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4周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INF-γ、IL-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CHB患者疗效良好,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协同发挥抗病毒作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 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 乙型肝炎E抗体转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患者血浆miRNA-21和miRNA-143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小平 张熊 秦光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2-75,1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21,miRNA-143水平在鉴别早期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和25例良性食管疾病患者(良性食管疾病组)的血液及临床资料,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21,miRNA-143水平在鉴别早期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和25例良性食管疾病患者(良性食管疾病组)的血液及临床资料,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血浆miRNA-21,miRNA-143水平的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浆CEA和CA72-4水平,探讨两标志物的变化与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血浆miRNA-21,miRNA-143的表达量分别为0.93±0.17和0.27±0.05;两标志物在良性食管疾病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25±0.03和0.99±0.15;两标志物在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23±0.03和1.02±0.15。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表达量分别与良性食管疾病组比较呈现上调、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7,11.55,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呈现上调、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9.07,均P<0.01)。良性食管疾病组血浆miRNA-21,miRNA-143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1.39,1.19,均P>0.05)。血浆miRNA-21,miRNA-143分别在食管癌组、良性食管疾病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5%(22/27),4.0%(1/25),0(0/24);85.2%(23/27),4.0%(1/25),0(0/24)。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阳性率分别与良性食管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9,34.39,均p<0.01;x^2=34.42,37.23,均P<0.01),良性食管疾病组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X^2=0.980,0.980,均p<0.01)。血浆miRNA-21,miRNA-143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4%,97.9%;85.1%,97.9%。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的灵敏度分别与CEA和CA72-4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P<0.01;x^2=5.33,P<0.05;X^2=15.03,P<0.01;X^2=6.95,P<0.05)。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的特异度分别与CEA和CA7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3,0.000,均P>0.05,X^2=1.043,0.000,均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食管癌组中,血浆miRNA-21,miRNA-143表达量呈负相关(r=-0.658,P<0.01)。在该组中miRNA-21,miRNA-143表达量分别与CEA和CA72-4水平也具有相关性(r=0.607,-0.623,均P<0.01;r=0.579,-0.610,均P<0.01)。结论通过检测miRNA-21,miRNA-143水平在早期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为早期食管癌的病理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良性食管疾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MIRNA-21 miRNA-1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外科手术治疗枣核引起的食管穿孔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艾 秦光明 +6 位作者 李娜 景顺萍 刘静 丁小龙 张新华 庞祖明 魏义胜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估由枣核引起的食管穿孔患者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由枣核引起的6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例穿孔部位位于食管颈段,1例位于胸段,2例位... 目的评估由枣核引起的食管穿孔患者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由枣核引起的6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例穿孔部位位于食管颈段,1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腹段。3例食管颈部穿孔留置胃管并应用内科保守治疗,1例胸段穿孔应用钛夹闭合,2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 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有明显不良后果。结论由枣核引起的食管早期穿孔,非外科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穿孔 枣核 非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前置透明帽代替成人型肠镜在成人患者结肠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秦光明 魏义胜 +6 位作者 王小爱 刘静 张新华 丁小龙 景顺萍 牛敦 庞祖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前置透明帽代替肠镜在成人患者结肠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6月至8月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检查的137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和实验组(69例),全部检查均在非麻醉状态下操作。对照组予以行常规... 目的探讨胃镜前置透明帽代替肠镜在成人患者结肠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6月至8月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检查的137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和实验组(69例),全部检查均在非麻醉状态下操作。对照组予以行常规结肠镜检查。实验组应用胃镜前置透明帽代替肠镜进行结肠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平均插镜时间、平均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结肠检查的成功率分别为91.2%(62/68)和94.2%(65/69)P>0.05。平均插镜时间分别为(4.90±1.34)min和(4.13±1.26)min(P<0.01)。平均疼痛分数分别为(3.41±1.39)分和(2.93±1.08)分(P<0.05)。结论胃镜前置透明帽代替肠镜对成人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插镜时间较短,腹部不适感较轻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帽 成人型胃镜 结肠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对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静 丁小龙 +5 位作者 魏义胜 秦光明 丁敏 李娜 景顺萍 王小艾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在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运用NLR和LMR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临界值对分组肝癌患者,采用Kaplan-meise...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在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运用NLR和LMR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临界值对分组肝癌患者,采用Kaplan-meis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结果NLR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分期密切相关,LMR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AST水平及临床分期相关。NLR与LMR均与预后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AST、CTP分级、中国肝癌临床分期、BCLC分期、NLR、LMR均与肝癌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CTP分级、中国肝癌临床分期、BCLC分期、NLR均为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LR、LMR是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 肝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经钆塞酸MRI增强后的特征性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瑾 魏义胜 景顺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0期3069-3071,共3页
目的探索钆塞酸(EOB)增强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影响,提高轻度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进行上腹部MRI扫描及肝特异性对比剂EOB增强扫描数据的67例患者,患者均在检查后1周内进行病理活检或肝穿刺活检证实,... 目的探索钆塞酸(EOB)增强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影响,提高轻度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进行上腹部MRI扫描及肝特异性对比剂EOB增强扫描数据的67例患者,患者均在检查后1周内进行病理活检或肝穿刺活检证实,其中轻度肝纤维化31例、中度肝纤维化22例、重度肝纤维化14例。通过后处理软件选择动态增强图像中感兴趣区,测量动脉血流量(F_a)、门静脉血流量(F_p)、总血流量(F_t)、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常数K^(trans)和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对比分析这些参数与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 F_a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即纤维化程度越高,F_a值越大。F_p、F_t及MTT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即纤维化程度越高,F_p、F_t和MTT值越小。Fa和Fp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_t和MTT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数K^(trans)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而ADC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常数K^(trans)和ADC值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B增强灌注扫描常数、常数K^(trans)和ADC值对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进行定量评估,根据Fa和Fp能够有效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提高轻度肝纤维化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 灌注成像 定量分析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直视下置入医用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晓妮 高青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515-7516,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食管内支架放置的护理措施。方法:重视胃镜直视下置入医用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在30例胃镜直视下放置食管支架的患者中,有3例支架发生移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均在10 ...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食管内支架放置的护理措施。方法:重视胃镜直视下置入医用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在30例胃镜直视下放置食管支架的患者中,有3例支架发生移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均在10 d后消失,2例位置偏低,重低放置。此5例无呛咳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应及时置入食管内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梗阻 医用记忆合金支架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58例胃息肉患者的短期随访效果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丁小龙 庞祖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短期随访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5例胃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短期随访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5例胃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新华 丁小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究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胶... 目的探究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消石利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溶石效果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症状积分、PRI、PPI评分以及血清IL-6、hs-CRP、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腹胀、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PRI、PPI评分、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溶石总有效率,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消石利胆胶囊 熊去氧胆酸胶囊 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晓妮 高青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0期25-25,共1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胃镜检查患者95例,按照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无痛胃镜检查。结果:观察组均一次性顺利...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胃镜检查患者95例,按照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无痛胃镜检查。结果:观察组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操作(100.0%),对照组有4例因不配合放弃检查;观察组检查完成时间(4.05±1.01)min,对照组完成时间(4.75±1.0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胃镜检查中流涎、恶心、呕吐、呃逆、躁动、呛咳等不适反应明显减少,术后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咽部不适感,提高了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配伍哌替啶在胃镜检查中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徐晓妮 孔小静 高青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配伍哌替啶在胃镜检查中的清醒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需胃镜检查的16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只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1,治疗组在胃镜检查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配伍哌替啶在胃镜检查中的清醒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需胃镜检查的16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只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1,治疗组在胃镜检查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1与肌肉注射哌替啶0.05mg·kg-1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血压和检查后的病人遗忘程度。结果在治疗组中,镇静效果和遗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血压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配伍哌替啶在胃镜检查中有较好的清醒镇静效果,在胃镜检查中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镇静 胃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制针状刀在消化道黏膜病变切除术中出血的止血应用
17
作者 魏义胜 秦光明 +2 位作者 何玉柱 孔小静 郭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5期57-58,共2页
目的评价改制针状刀在消化道黏膜病变切除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内镜下黏膜病变切除术时36例出血的患者均用改制针状刀单极电凝止血,观察效果。结果圈套器电切术引起出血16例患者,12例用改制针状刀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引... 目的评价改制针状刀在消化道黏膜病变切除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内镜下黏膜病变切除术时36例出血的患者均用改制针状刀单极电凝止血,观察效果。结果圈套器电切术引起出血16例患者,12例用改制针状刀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引起出血13例患者,11例用改制针状刀成功止血;黏膜下层剥离术引起出血7例患者,6例用改制针状刀在镜下成功止血。结论在消化道黏膜病变切除术中出血,改制针状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改制针状刀 消化道肿瘤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炎的文献分析
18
作者 田娜妮 牛敦 +4 位作者 朱琳 杨蕊 李霄 惠娇娇 何青青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47-51,67,共6页
目的 研究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为更好地识别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的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 目的 研究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为更好地识别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的纳武利尤单抗相关胰腺炎的病例报道,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处理及转归等信息。结果 共纳入20例患者,男性12例,60岁及以上13例,免疫相关性胰腺炎发生在首次用药后第1~730天,中位数为第129天。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脂肪酶、血淀粉酶升高,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渗出。大部分经停药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 在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期间应密切关注腹痛等临床症状,警惕免疫相关性胰腺炎的发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与普通胰腺炎相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与普通胰腺炎差别较大,应尽早鉴别免疫相关性胰腺炎,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免疫相关性胰腺炎 再挑战治疗
原文传递
小习惯,对胃肠伤害却很大
19
作者 唐秀丽 《祝您健康》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根据《公众消化健康调研报告》,高达93%的受访者表示面临亚健康的困扰,其中胃肠问题排名第一,89%的受访者表示曾出现胃肠不适.饮食、作息、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胃肠功能,保护消化道健康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当心日积月累的坏习惯... 根据《公众消化健康调研报告》,高达93%的受访者表示面临亚健康的困扰,其中胃肠问题排名第一,89%的受访者表示曾出现胃肠不适.饮食、作息、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胃肠功能,保护消化道健康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当心日积月累的坏习惯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胃肠功能 调研报告 受访者 消化道 伤害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与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光明 田金徽 +3 位作者 刘静 牛敦 张新华 魏义胜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与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CNKI、Wanfangdata、PubMed、Springerlink、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与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CNKI、Wanfangdata、PubMed、Springerlink、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相关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TP与临床胃癌化疗敏感性相关,且一线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的病例对照研究,累计TP阳性表达病例共289例,累计TP阴性表达共21 2例。结果显示10篇文献具有同质性,χ~2=7.84,P=0.550,I^2=0%,TP表达阳性的患者与TP表达阴性的患者对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31,95%CI(1.702~3.762),[结论]TP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对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较为明显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胸苷磷酸化酶 氟尿嘧啶 化疗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