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6个月的前瞻对照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傅鹏 原爱红 +3 位作者 于建平 王金花 吴海洋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病综合征3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泼尼松疗法相比较。方法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为43岁。随...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病综合征3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泼尼松疗法相比较。方法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为43岁。随机平均分为2组:CTX联合泼尼松治疗组(C组)和MMF联合泼尼松治疗组(M组)。泼尼松初始剂量均为1 mg/(kg.d)早上一次顿服,后逐渐减量,两组维持治疗方案基本一致。用药前及用药后3、12、24、36个月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总疗程平均为(36.1±7.8)个月。结果 C组和M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的减少和血浆白蛋白的升高在治疗后3、12、24、36个月程度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M组肾病综合征总体缓解率在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69.2%、77.0%,两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肾功能均保持稳定,两组白细胞减少症、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较多。结论MMF联合激素对IMN肾病综合征的36个月疗效与CTX联合激素相近,MMF安全性较好。提示MMF为难治性IMN选用免疫抑制剂的可靠选择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肾活检证实的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越 崔春黎 +3 位作者 张昆 周莹 蒋晓峰 余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70.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中青组高(P<0.05)。(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最为常见(54.5%),其次为微小病变;而中青年组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比例最高(46.2%);老年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最为常见(36.0%),其次是感染相关性肾病;而中青年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比例最高(63.6%)。(3)老年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微小病变,第三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获得随访的老年患者总缓解率为55.7%(34例),未缓解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临床死亡,均为非肾性原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有显著差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老年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肾脏病 临床病理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单体T4治疗IgA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江涛 许晨 +2 位作者 李素 孙向华 马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9-22,共4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单体T4对实验性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肝叶切除 ,4、8周后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制作IgA肾病模型 ,予该模型 12 0 μg·kg- 1 ·d- 1 雷公藤单体T4腹腔注射 4周。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 2 4h尿蛋白量 ,采用EL... 目的 研究雷公藤单体T4对实验性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肝叶切除 ,4、8周后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制作IgA肾病模型 ,予该模型 12 0 μg·kg- 1 ·d- 1 雷公藤单体T4腹腔注射 4周。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 2 4h尿蛋白量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A FN水平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系膜区IgA的沉积。 结果 雷公藤单体T4可抑制IgA肾病大鼠尿蛋白的产生 ,显著降低其血清IgA FN水平 ,明显减少肾小球系膜区IgA的沉积并改善其组织学病变。结论 雷公藤单体T4对该IgA肾病模型有明确治疗作用。其抑制系膜细胞增生、IgA系膜区沉积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雷公藤单体T4 IgA-纤维连接蛋白 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和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马骏 姜文霞 +2 位作者 王慧芳 齐华林 林善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 :研究缺血、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 Na+ ,K+ - 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 ,用左肾动脉灌注法制备肾缺血模型。按左肾动脉处理性质不同分以下 7组 :(1 )正常组 (n=7) ;(2 ) 6 0 m in钳夹组 (n=5 ) ;(3)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注... 目的 :研究缺血、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 Na+ ,K+ - 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 ,用左肾动脉灌注法制备肾缺血模型。按左肾动脉处理性质不同分以下 7组 :(1 )正常组 (n=7) ;(2 ) 6 0 m in钳夹组 (n=5 ) ;(3)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注组 (n=5 ) ;(4 ) NE加酚妥拉明 (PH)灌注组 (n=5 ) ;(5 )内皮素 (ET)灌注组 (n=7) ;(6 ) ET+PH灌注组 (n=7) ;(7)吲哚美辛 (IND)静脉注射加 ET灌注组 (n=7)。术中监测动物血压 ,术后迅速取肾组织制备匀浆 ,测定 Na+ ,K+ - ATP酶活性 (μmol· mg- 1 · h- 1 )。 结果 :实验中系统血压无大变化。正常组动物左右肾 Na+ ,K+ - ATP酶活性无差别 (4 .1 8± 1 .4 1 vs3.6 3± 1 .2 2 ,P>0 .0 5 ) ;钳夹左肾动脉6 0 min,其左肾酶活性较对侧明显下降 (1 .96± 0 .4 2 vs5 .33± 0 .77,P<0 .0 0 1 ) ;左肾动脉灌注 NE,左肾酶活力明显下降 (2 .5 9±0 .4 9vs3.73± 0 .81 ,P<0 .0 5 ) ;而 NE与 PH同时左肾动脉灌注时 ,酶活性无改变 (3.80± 0 .4 0 vs3.70± 0 .5 2 ,P>0 .0 5 ) ;左肾灌注 ET处理侧酶活性显著降低 (2 .35± 1 .0 5 vs3.6 0± 0 .99,P<0 .0 5 ) ,ET与 PH同时灌注其结果同 ET组 ,较处理侧酶活性也显著降低 (2 .35± 0 .88vs3.4± 0 .85 ,P<0 .0 1 ) ,ET左肾动脉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去甲肾上腺素 酚妥拉明 吲哚美辛 钠ATP酶活性 钾ATP酶活性 肾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熙 余晨 +4 位作者 张军力 陆春来 宦红娣 杨峻 戴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探讨组合型人工肾不同组合方案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MHD的患者25例,根据患者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探讨组合型人工肾不同组合方案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MHD的患者25例,根据患者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后置治疗(HD+HP)组,即血液灌流放置在血液透析治疗后2h进行;前置治疗(HP+HD)组,即血液灌流放置在血液透析治疗前2h进行。两组患者均经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间隔2周的洗脱期,再交换治疗方案。分别留取两组患者第1次血液灌流前(T0)、血液灌流后(T1),以及第2次血液灌流前(T2)、血液灌流后(T3)的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钙、磷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结果HP+HD组和HD+HP组T1时间点的sCr、BUN、iPTH、FGF-23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T3时间点的sCr、BUN、iPTH、FGF-23水平均显著均低于同组T2时间点(P值均<0.05)。HD+HP组第1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后iPTH、FGF-23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HP+HD组(P值均<0.05),而第2次组合人型工肾治疗(交换治疗方案)后iPTH、FGF-23的下降值均显著小于HP+HD组(P值均<0.05)。结论不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案对毒素的清除率不同。采用先血液透析后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案较先血液灌流后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案对iPTH、FGF-23等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总结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组合型人工肾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残余肾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胜芳 崔春黎 +2 位作者 马骏 吴毅泰 王慧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63-67,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以横断面研究方式,检测58例病情稳定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以及心肾...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以横断面研究方式,检测58例病情稳定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以及心肾功能正常者(对照组A)和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对照组B)的血清NT-pro-BNP浓度,评估CAP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以及营养状况,检测相应的生化参数,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AP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A明显升高(z=-7.65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1,P=0.465)。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BMI、ALB、TSF和MAMC呈负相关(r=-0.304,P=0.020;r=-0.385,P=0.003;r=-0.308,P=0.028;r=-0.333,P=0.017);与SGA(r=0.361,P=0.007)呈正相关。与尿量、rGFR、残肾Kt/V、总Kt/V、残肾Ccr、总Ccr呈负相关(-0.504,P<0.001;-0.616,P<0.001;-0.573,P<0.001;-0.331,P=0.020;-0.616,P<0.001;-0.598,P<0.001);总Kt/v≥2.0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总Kt/v<2.0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1,P=0.289);而总Ccr≥60 L/周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总Ccr<60 L/周的患者(z=-3.24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定量SGA评分和残肾Ccr是影响腹透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两个独立因素(β=0.313,P=0.015;β=-0.418,P=0.002)。结论 CAPD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营养不良、残余肾功能下降是影响CAP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腹膜透析 营养状态 残余肾功能 透析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狼疮鼠肾组织Ⅲ型胶原和层粘素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晨 吴兆龙 +1 位作者 张志刚 郭慕依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 (Tripterine)对狼疮小鼠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  方法 :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BWF1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 2周测鼠 2 4h尿蛋白量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2 0周后检测鼠肾组织Ⅲ型胶原 (colla...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 (Tripterine)对狼疮小鼠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  方法 :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BWF1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 2周测鼠 2 4h尿蛋白量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2 0周后检测鼠肾组织Ⅲ型胶原 (collagentypeⅢ ,ColⅢ )、层粘素 (laminin ,LM)、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 1、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 β1mRNA的表达。  结果 :①雷公藤红素抑制小鼠蛋白尿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局部MMP 1而减少ColⅢ、LM、TIMP 1及TGF β1mRNA的表达 ,改善鼠肾组织学病变。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 3mg/ (kg·wk)和 6mg/ (kg·wk)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ColⅢ及LM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局部MMP 1而抑制TGF β1及T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 狼疮性肾炎 雷公藤红素 治疗 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越 崔春黎 +2 位作者 周莹 张颖莹 余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肾穿刺并表现为NS的19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老年N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获得随访的39例老年NS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肾穿刺并表现为NS的19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老年N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获得随访的39例老年NS患者的治疗转归。结果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占75.6%;老年组患者中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高血压发生率均较中青年组高。老年组常见病理类型依次是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在老年原发性NS中仍是膜性肾病的比例最高,达60.0%;其次是微小病变,占20.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位居第3,占11.4%。老年继发性NS中以感染相关性肾病最多,占30.0%;其次是糖尿病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各占20.0%。老年原发性和继发性NS的总缓解率分别为65.6%和71.5%;老年原发性NS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33.3%的患者病程中出现一种以上感染性疾病,16.7%的患者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而继发性NS患者未出现感染性疾病。结论老年NS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特点,老年NS患者应积极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江涛 马宏星 马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评价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481例,所有患者同步检验99mTc-GFR(reference GFR,rGFR)、血浆肌酐(Pcr),并用简化MDRD方程(aG... 目的:评价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481例,所有患者同步检验99mTc-GFR(reference GFR,rGFR)、血浆肌酐(Pcr),并用简化MDRD方程(aGFR=186×[Pcr]-1.154×[年龄(岁)]-0.203×[女性×0.742])、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c-aGFR=175×[Pcr]-1.234×[年龄(岁)]-0.179×[女性×0.79])计算预测的GFR,二者进行预测偏离度、精确度、准确性比较。结果:(1)总体比较:简化MDRD方程、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的估测GFR(esti mated GFR,eGFR)与rGFR均呈显著相关(P<0.01)。与简化MDRD方程比较,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的eGFR表现了较低的偏差和绝对偏差(P<0.01);除预测的精确度略有增加,校正后简化MDRD较简化MDRD方程15%、30%和50%的准确性、预测的偏离度均有改善(P<0.05)。(2)CKD各期比较:与简化MDRD方程比较,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减小了除CKD 5期外其余各期的偏差(P<0.05),减小了CKD 1期的绝对偏差(P<0.05);提高了CKD2期30%的准确性(P<0.01)。结论: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与简化MDRD方程比较,无论从总体或是CKD各期来讲,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优势。在目前暂无更好GFR评估方程的背景下,可用于我国CKD患者GFR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简化MDRD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王慧芳 马骏 +2 位作者 陈国庆 张秀珍 刘健 《铁道医学》 2001年第5期320-321,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黄对 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小球滤过率 (GFR)和肾血浆流量(RPF)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 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5 2例 ,随机分为大黄组和对照组 ,用同位素方法分别测定用药前后GFR... 目的 探讨大黄对 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小球滤过率 (GFR)和肾血浆流量(RPF)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 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5 2例 ,随机分为大黄组和对照组 ,用同位素方法分别测定用药前后GFR和RPF ,以及尿白蛋白 /肌酐 (Alb/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肌酐 (RBP/Cr)、2 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等。结果 大黄组治疗后GFR下降 ,尿Alb/Cr、2 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RPF、肾功能、GHbA1c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应用大黄可改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 ,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汤晓静 戎殳 +8 位作者 梅长林 倪兆慧 蒋更如 袁伟杰 汪年松 郭志勇 马骏 严海东 张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8、10、12周后,2组Hb水平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12周后,2组SI、SF、TSAT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8、12周后,实验组EPO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血常规参数无明显变化,并且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片可维持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指标,减少EPO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宁片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晓峰 吴毅泰 +1 位作者 李江涛 孙向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8-540,共3页
目的 :探讨氯沙坦干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分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氯沙坦组 (预先喂服氯沙坦 )。检测各组在急性肾缺血 1h、再灌注 1h和 2 4h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与丙二醛... 目的 :探讨氯沙坦干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分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氯沙坦组 (预先喂服氯沙坦 )。检测各组在急性肾缺血 1h、再灌注 1h和 2 4h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与丙二醛 (MDA )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氯沙坦组MDA含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 .0 1) ;氯沙坦组在再灌注 1h和 2 4h ,MDA含量(7.7± 1.0 )nmol·mg- 1pro和 (9.2± 0 .5 )nmol·mg- 1pro较模型组 (9.5± 0 .4 )nmol·mg- 1pro和(11.9± 0 .9)nmol·mg- 1pro明显降低 (P <0 .0 5 )。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OD活力明显降低 (P <0 .0 5 ) ;氯沙坦组在缺血 1h ,再灌注 1h和2 4h ,SOD活力分别为 (81.3± 1.6 )NU·mg- 1pro ,(79± 4 )NU·mg- 1pro和 (48± 4 )NU·mg- 1pro)较模型组 (6 8± 8)NU·mg- 1pro ,(48± 11)NU·mg- 1pro和 (18± 4 )NU·mg- 1pro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肾缺血 再灌注 大鼠 肾组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大鼠血清IgA-纤维连接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江涛 王慧芳 +3 位作者 许晨 吴毅泰 马骏 李素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检测IgA肾病大鼠血清IgA 纤维连接蛋白水平 ,探讨其在IgA肾小球系膜沉积中的作用。 方法 肝叶切除后 ,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制作IgA肾病大鼠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A 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水平 ,半定量法对系膜IgA免疫荧光强度... 目的 检测IgA肾病大鼠血清IgA 纤维连接蛋白水平 ,探讨其在IgA肾小球系膜沉积中的作用。 方法 肝叶切除后 ,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制作IgA肾病大鼠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A 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水平 ,半定量法对系膜IgA免疫荧光强度评分 ,二者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 IgA肾病时 ,血清IgA 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水平升高 ,并与系膜IgA沉积呈正相关。结论 IgA肾病时 ,血清IgA 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水平是升高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IgA-纤维连接蛋白 脂多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价肾功能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慧芳 马骏 +2 位作者 李江涛 孙向华 邵志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 ,Cys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5 6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血肌酐 ,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 ...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 ,Cys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5 6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血肌酐 ,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均显著增高 (P <0 .0 0 1) ,且在肾功能损害早期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较血肌酐的升高更显著 (P <0 .0 2 5 )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GFR呈负相关 (r =- 0 .92 ) ,较血肌酐与GFR负相关 (r=- 0 .86 )更好。结论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尤其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防治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许晨 吴兆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实验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BWF1为自发性狼疮小鼠模型。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小鼠进行连续 2 0周腹腔注射。运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 4h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实验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BWF1为自发性狼疮小鼠模型。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小鼠进行连续 2 0周腹腔注射。运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 4h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Ⅰ、Ⅳ型胶原及MMP - 2、TIMP - 2的表达、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GF - β1的表达。结果 :①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小鼠蛋白尿产生 ,降低其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组织中MMP - 2而减少Ⅰ、Ⅳ型胶原、TIMP - 2及TGF - β1的表达 ,改善小鼠组织学病变并提高其生存率。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 3mg·kg-1·w-1和 6mg·kg-1·w-1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明确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Ⅰ、Ⅳ型胶原的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组织局部MMP - 2而抑制TGF - β1及TIMP - 2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 狼疮性肾炎 雷公藤红素 动物实验 TGF-Β1 免疫抑制 TI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酐估测值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江涛 许晨 +5 位作者 蒋晓峰 崔春黎 王慧芳 吴毅泰 原爱红 马骏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7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肌酐估测值的RIFLE标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基于肌酐观察值的RI... 目的探讨基于肌酐估测值的RIFLE标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基于肌酐观察值的RIFLE标准为金标准,探讨基于肌酐估测值的RIFLE标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于术后7d内)AKI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119例患者纳入研究。基于肌酐估测值的RIFLE标准与金标准比较:①二者诊断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AKI的发病率及各期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者诊断的AKI均为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二者诊断的AK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OR值较为接近。③二者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切基线肌酐水平未知的情况下,对于AKI前肾小球滤过率接近正常的患者,基于肌酐估测值的RIFLE标准可用于其冠状动脉搭桥术后AKI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冠状动脉搭桥术 RIFLE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在肾脏病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颖莹 崔春黎 余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4-8,共5页
21世纪的医学教育几大改革特点包括器官为模块的整合、注重胜任力为导向、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济大学医学院自2012年启动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针对上述几项热门问题开展教学改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作为泌尿病模块整... 21世纪的医学教育几大改革特点包括器官为模块的整合、注重胜任力为导向、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济大学医学院自2012年启动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针对上述几项热门问题开展教学改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作为泌尿病模块整合课程的牵头科室,针对教改过程中的思政教学及如何提升早期临床胜任力两个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将改良的叙事医学模式引入泌尿病学理论课教学中。我们选取肾脏替代治疗这一章节,邀请3位典型患者,分别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患者进入理论教学课堂,向医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主观及客观教学评价、学习反馈、思政教学等各个方面对该课堂改革进行教学评估。目前,该课堂改革已进行3年,本文将通过该模式的建设初衷,临床教学反馈、教学评估、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课堂改革实践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情景课堂 肾脏病学 医学教育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金花 原爱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835-837,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微血管并发症 终末期肾衰竭 持续性蛋白尿 肾小球基底膜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在肝硬化肾钠潴留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振宇 蒋晓峰 +2 位作者 陶春华 施嫣红 郭传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应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缬沙坦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肝硬化肾钠潴留中的作用。方法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缬沙坦(80 mg/d)一周和常规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 目的应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缬沙坦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肝硬化肾钠潴留中的作用。方法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缬沙坦(80 mg/d)一周和常规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及24 h尿钠(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per 24h,UNa+)。结果用药后PRA、AⅡ升高,同时UNa+排出增加,有腹水和肝损严重者尤为明显。结论缬沙坦使尿钠排出增加,表明AⅡ在肝硬化肾钠异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 缬沙坦 肝硬化 肾钠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D在CKD5期心肾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春黎 陈胜芳 +3 位作者 张昆 徐雁 李江涛 余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107-109,11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济医院)30例慢性肾脏疾病5期心肾综合征予以腹透置管术后并立即进行自动化...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济医院)30例慢性肾脏疾病5期心肾综合征予以腹透置管术后并立即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观察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前后心功能不全症状、血肾功能、血红蛋白、血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平均收缩压、血钾等指标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经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平均疗程为109.2±36.4 h,腹透液总量为8.67±4.34 L,平均每日腹透液超滤量为640.0±480.0 ml。其中29例心功能不全症状均好转,治疗后患者氮质血症症状、血BNP、收缩压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CKD5期心肾综合征患者腹透置管术后两周以内应用APD治疗CKD5期心力衰竭,能早期改善患者毒素潴留和心功能不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D5期 心肾综合征 自动化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