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HaD视角下生命早期环境有害因素暴露对成年MASLD的影响
1
作者 张洪超 Francisco Javier Cubero +4 位作者 赵刚 徐进 刘倩 邵文涛 顾爱华 《生物医学转化》 2025年第1期2-9,19,共9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约30%的成年人口。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肝病的发育起源,生命早期暴露环境化学物可能是成年MASL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生命早期环境化学物暴露可能通过干扰核受体信号、破...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约30%的成年人口。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肝病的发育起源,生命早期暴露环境化学物可能是成年MASL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生命早期环境化学物暴露可能通过干扰核受体信号、破坏线粒体稳态、诱导表观遗传重编程及肝-肝外器官串扰等机制,对肝发育和代谢功能产生“编程效应”,显著增加成年期MASLD风险。此外,父源性暴露可通过跨代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子代肝的代谢功能。本文从DOHaD理论(即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视角出发,对影响成年肝代谢功能的环境有害因素及潜在机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毒性物质相关脂肪性肝病 生命早期暴露 环境污染物 发育毒性 代谢综合征 跨代效应 表观遗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因素对胆石病防治的作用
2
作者 蒋兆彦 沈惟一 胡海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91-93,共3页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肠道相关因素在胆石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胆固醇吸收、胆汁酸浓度、肠道菌群改变等,均与肠道相关。正确认识胆石形成中的肠道因素,有助于胆石病的防治。针对肠...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肠道相关因素在胆石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胆固醇吸收、胆汁酸浓度、肠道菌群改变等,均与肠道相关。正确认识胆石形成中的肠道因素,有助于胆石病的防治。针对肠道不同靶点的治疗方法,未来或许在胆石病预防和胆囊切除术后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病 肠道吸收 胆固醇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分析认识胆石病的内镜治疗
3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治疗以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取石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技术已广泛用于胆石病的治疗,但胆漏、结石复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仍困扰着肝...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治疗以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取石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技术已广泛用于胆石病的治疗,但胆漏、结石复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仍困扰着肝胆外科医师。胆胰管汇合部是指胆总管末端、主胰管开口及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区域,其中Oddi括约肌控制着胆汁及胰液的排泄。该部位的疾病会影响胆汁及胰液的流速及流向,不仅会导致胆胰疾病,而且与胆石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病 胆胰管汇合部疾病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临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49-454,共6页
胆总管囊肿(CC)亦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Todani将其分为5型,其中Ⅰ型最常见,约占80%,Ⅳ型次之,约占15%。胆管癌是CC最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还包括胆管炎、胰腺炎、胆结石、肝硬化等。囊肿切除+Roux-en-... 胆总管囊肿(CC)亦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Todani将其分为5型,其中Ⅰ型最常见,约占80%,Ⅳ型次之,约占15%。胆管癌是CC最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还包括胆管炎、胰腺炎、胆结石、肝硬化等。囊肿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术是目前治疗Ⅰ型和Ⅳ型CC的主要方式,成功率超过90%,但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达16%~25%,主要表现为反流性胆管炎、胆肠吻合口狭窄、胆管结石、胆总管残端结石、胰腺炎、胆管癌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CC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外科手术,我们将结合十余年临床治疗肝胆胰疾病的经验,对CC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中常见的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残端结石、胰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操作技巧等进行论述,为其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远期并发症 胆肠吻合口狭窄 胆总管残端结石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鼻胆囊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5
作者 杜子强 张桂信 张诚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81-485,490,共6页
目的 评估内镜鼻胆囊引流(ENG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年1—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4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其中21例行内镜逆... 目的 评估内镜鼻胆囊引流(ENG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年1—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4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其中21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ENGD治疗(ENGD组),另外25例行ERCP取石+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GD)(PTGD组),比较两组操作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引流管留置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操作成功率均为100%。ENGD组和PTGD组在手术时间[(46.4±4.8)min vs (55.0±6.0)min]、治疗费用[(3.2±0.3)万元vs (3.5±0.3)万元]、患者满意度[5(5,5)分vs 4(4,5)分]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GD组二期LC手术时间[(45.4±7.0)min vs (58.4±9.2)min]、并发症发生率[1(4.8%) vs 7(28.0%)]、腹腔引流管留置率[10(47.6%) vs 23(92.0%)]及住院时间[(3.6±0.7)d vs (4.7±0.6)d]均低于PTG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G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并能降低LC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胆总管结石 内镜鼻胆囊引流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宁片在ERCP碎石术后留置胆管支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达选博 张诚 +2 位作者 胡海 何川崎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价胆宁片在ERCP碎石术后留置胆管支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47例实施ERCP碎石术后留置胆管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服用胆宁片分为观察组(n=135)和对照组(n=112),... 目的评价胆宁片在ERCP碎石术后留置胆管支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47例实施ERCP碎石术后留置胆管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服用胆宁片分为观察组(n=135)和对照组(n=112),其中观察组服用胆宁片,对照组不服用胆宁片。比较两组支架通畅率、肠胆返流率、结石残留率,以及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胆管支架通畅率[89.63%(121/135)vs 57.14%(64/112),χ^(2)=34.36,P<0.001]较高,但肠胆反流发生率[8.89%(12/135)vs 33.21%(26/112),χ^(2)=23.77,P<0.001]和结石残留率均较低[13.33%(18/135)vs 23.21%(26/112),χ^(2)=8.133,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BIL、DBIL、ALP和GGT均有降低,但仅有GG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服用胆宁片可延长胆管支架的通畅时间,减少肠胆反流的发生及结石残留,并促进胆管酶谱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结石 胆管支架 胆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复杂度分级量表在内镜医师培训中的效用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小泥 邵金海 +3 位作者 邱晨 张诚 杨玉龙 章鲁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复杂度分级,在内镜医师培训中的效用。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华东地区两家医院由进修培训医师完成ERCP治疗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ERCP病例均使用已提出的复杂度分级量表进行分类,...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复杂度分级,在内镜医师培训中的效用。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华东地区两家医院由进修培训医师完成ERCP治疗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ERCP病例均使用已提出的复杂度分级量表进行分类,包括: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分级量表、Morriston分级量表和HOUSE分级量表,并与肝胰壶腹解剖特征分类进行比较。记录患者插管成功率、手术治疗成功率和48 h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每一分级中,按严重程度分为亚组,3种不同分级中,亚组组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亚组组间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并发症发生率与ASGE分级(P=0.361)、Morriston分级(P=0.332)、HOUSE分级(P=0.586)之间没有相关性。当只考虑具有原始乳头的病例时,新加入肝胰壶腹解剖特征分类,插管成功率取决于复杂度分级。ASGE组中,亚组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orriston组中,亚组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OUSE组中,亚组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肝胰壶腹特征组中,亚组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成功率与插管成功率亦有相似的发现(P=0.000);并发症发生率与ASGE分级(P=0.586)、Morriston分级(P=0.443)、HOUSE分级(P=0.306)和肝胰壶腹特征分类(P=0.350)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使用肝胰壶腹解剖特征,作为胆管插管复杂度分类是可行的,其可以成为一种替代或附加手段,来预测胆管插管和手术治疗是否成功,未来也可用于评估内镜医师培训学习进度和技术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医师培训 分级量表 肝胰壶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联合经皮空肠穿刺引流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
8
作者 张诚 何川琦 +1 位作者 孔祥余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68-471,490,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经皮空肠穿刺引流(PJD)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取PTCD联合PJD治疗的16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 评估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经皮空肠穿刺引流(PJD)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取PTCD联合PJD治疗的16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16例患者中,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肠吻合口狭窄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左肝管狭窄3例;7例因梗阻性黄疸于外院行PTCD,7例未能找到确切的胆肠吻合的空肠襻,2例引流管穿刺进十二指肠。在我院的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CD,其中左肝管3例,右肝管6例,未发生出血、胆漏、气胸等并发症。16例患者在PTCD引导下成功实施PJD并完成瘘道扩张术,未发生出血、肠漏等并发症。经皮空肠胆道镜(PJCS)下球囊扩张解除胆肠吻合口及左肝管狭窄,经过3~6次胆道镜操作取净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及3例左肝管狭窄经PTCD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FCMS留置6~9个月无移位,经PTCD瘘道取出FCMS后,行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或PJCS检查见吻合口通畅、吻合口黏膜移行良好。随访5~16个月未发现狭窄复发病例。结论 PJD为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路径,PTCD引导不仅能增加PJD成功率,还能降低FCMS的移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囊肿 经皮空肠穿刺引流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胆肠吻合口狭窄 全覆膜金属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右侧卧位睡眠患者采取左侧短单反α法固定鼻胆管对睡眠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高秀珍 尤永梅 +2 位作者 韩丽君 马丽莉 张诚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95-498,共4页
目的 评价采取左侧短单反α法固定鼻胆管对习惯右侧卧位睡眠患者睡眠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4年3—4月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施内镜鼻胆管引流且有右侧卧位睡眠习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评价采取左侧短单反α法固定鼻胆管对习惯右侧卧位睡眠患者睡眠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4年3—4月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施内镜鼻胆管引流且有右侧卧位睡眠习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采取左侧短单反α法固定鼻胆管)和对照组(采取右侧短单反α法固定鼻胆管),两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鼻胆管固定时间及固定满意度评分,术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失眠发生率、舒适度评分、鼻胆管移位率,鼻胆管拔除时间及拔除满意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AIS评分、失眠发生率、鼻胆管固定满意度、鼻胆管移位发生率和鼻胆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鼻胆管固定时间和鼻胆管拔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习惯右侧卧位睡眠患者采取左侧短单反α法固定鼻胆管的操作虽然繁琐,但是能提高患者术后睡眠及护理质量,鼻胆管拔除也更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胆管引流 鼻胆管固定 睡眠质量 舒适度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
10
作者 何川琦 张诚 +1 位作者 孔祥余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63-467,共5页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接受经PTCD瘘道置入FCMS治疗的1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接受经PTCD瘘道置入FCMS治疗的1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超声引导下PTCD成功率66.7%(8/12),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PTCD成功率100%(4/4),PTCD引导下经皮空肠穿刺引流(PJD)成功率100%(7/7)。肝总管长度≥1 cm者5例,经PTCD瘘道成功置入FCMS;肝总管长度<1 cm者7例,经PTCD瘘道成功置入FCMS的同时经PJD瘘道置入塑料支架。12例患者均经FCMS管腔置入单猪尾PTCD管固定FCMS,术后未发生急性胆管炎、出血、胆漏等并发症。FCMS留置6~9个月,未发生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FCMS移位等并发症。5例FCMS直接经PTCD瘘道取出,7例FCMS及塑料支架通过经皮空肠胆道镜(PJCS)取出。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或PJCS观察见吻合口上方局部胆管壁呈增生性改变,胆肠吻合口通畅,黏膜移行良好,未见明显瘢痕。拔除PTCD及PJD引流管后随访5~29个月,未发现狭窄复发患者。结论 经PTCD瘘道置入FCMS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经FCMS管腔置入单猪尾PTCD管可预防FCMS移位,经PJD瘘道置入胆管塑料支架可预防FCMS置入术后急性胆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全覆膜金属支架 经皮空肠穿刺引流 急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联合介入技术治疗二次胆肠吻合术后右肝管狭窄及左肝管闭塞一例
11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1 位作者 何川琦 孔祥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91-494,498,共5页
胆肠吻合口狭窄是胆肠Roux-en-Y吻合术远期严重并发之一,肝胆外科医师一般倾向于选择扩大吻合口的二次胆肠吻合口重建治疗吻合口狭窄^([1-2])。虽然二次胆肠吻合口重建已有长足进步,但术后2年再狭窄发生率仍高达13.6%,术后5~10年还有15... 胆肠吻合口狭窄是胆肠Roux-en-Y吻合术远期严重并发之一,肝胆外科医师一般倾向于选择扩大吻合口的二次胆肠吻合口重建治疗吻合口狭窄^([1-2])。虽然二次胆肠吻合口重建已有长足进步,但术后2年再狭窄发生率仍高达13.6%,术后5~10年还有15%的患者面临再狭窄风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闭塞 经皮经肝胆道镜 经皮空肠胆道镜 胆肠吻合口狭窄 胆肠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管支架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炎
12
作者 王晓亮 张诚 +3 位作者 张昊 何川琦 周志杰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86-490,共5页
目的 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胆管支架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炎(C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普通外科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采取ERCP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CP... 目的 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胆管支架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炎(C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普通外科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采取ERCP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CP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35例CP患者中,经ERCP诊断为高位胰胆合流异常(PBM)27例,其中胆总管残端结石合并胆管括约肌狭窄20例,单纯性胆管括约肌狭窄5例,胰管狭窄2例;经ERCP诊断为低位PBM 8例,其中乳头括约肌狭窄5例,胰管括约肌狭窄2例,胰管括约肌狭窄并胰管结石1例。35例先行ERCP治疗,结石取净2例,未取净19例;狭窄解除8例,未解除27例。后置入胆管支架,其中22例狭窄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5例狭窄置入塑料支架。术后腹痛缓解率100%(35/3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5.7%(2/35),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4.3%(5/35)。27例支架留置3~7个月后均成功取出,狭窄解除率92.6%(25/27),其中FCMS狭窄解除率100%(22/22),塑料支架狭窄解除率60%(3/5);19例结石取净率100%(19/19),其中结石消失率63.2%(12/19),结石溶解率100%(19/19)。术后随访4~63个月,胰腺炎复发率11.4%(4/35),再次接受ERCP治疗,均存在胰管狭窄,重新留置胰管支架。结论 结石和狭窄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CP的主要病因,ERCP置入FCMS不仅能解除狭窄,还能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慢性胰腺炎 全覆膜金属支架 胰管狭窄 胰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覆膜金属支架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安华 张诚 +3 位作者 张博森 杨玉龙 何川琦 徐美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 评估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FCMS治疗的22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 目的 评估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FCMS治疗的22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FCMS首次置入成功率、FCMS二次置入成功率、FCMS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总管狭窄解除率、FCMS取出成功率,胆总管残端结石消失率、溶解率及清除率,以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FCMS首次置入成功率为72.7%(16/22)、二次置入成功率为100.0%(6/6),FCMS留置92~205 d,中位时间176 d,术后未发生急性胰腺炎、出血、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狭窄解除率为90.9%(20/22),FCMS取出成功率为100%(22/22),胰管结石消失率为68.2%(15/22),胰管结石溶解率为85.7%(6/7),胰管结石清除率为100%(7/7)。随访16~50个月,胆总管残端结石复发率为4.5%(1/22),再次行ERCP成功取出结石。结论 FCMS治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端结石安全、有效,在解除胆总管狭窄的同时可引起结石的溶解、消失,进而提高结石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全覆膜金属支架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胆总管残端结石 胆总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干预对内镜胆管内引流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脱落的影响
14
作者 刘万玉 高秀珍 +1 位作者 尤永梅 张诚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99-502,共4页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内镜胆管内引流(ERBD)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脱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及ERBD置入7 Fr 5cm单猪尾胆管支架治疗的...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内镜胆管内引流(ERBD)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脱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及ERBD置入7 Fr 5cm单猪尾胆管支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病区A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试验组,n=209),病区B的患者采取常规饮食干预(对照组,n=106),比较两组患者餐后腹痛发生率、不同时间段支架脱落率、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果 试验组餐后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2%(13/209) vs 25.47%(2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总脱落率高于对照组[86.60%(181/209) vs 85.85%(91/106),P=0.854],其中试验组术后1~2 d支架脱落率低于对照组[4.78%(10/209) vs 12.26%(13/106),P=0.016],术后3~7 d支架脱落率低于对照组[27.14%(54/199) vs38.71%(36/93),P=0.046],但术后8~30 d支架脱落率高于对照组[80.69%(117/145) vs 73.68%(42/57),P=0.274]。试验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9%(3/64) vs 18.37%(9/49),P=0.022],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4.83%(7/145) vs 5.26%(3/57),P=0.898]。试验组术后残石率低于对照组[0.96%(2/209) vs 7.55%(8/106),P=0.002]。结论 特定的饮食干预能显著降低内镜胆管内引流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早期脱落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符合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胆管内引流 饮食干预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胰壶腹特征分类预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
15
作者 蔡小泥 邵金海 +1 位作者 杨玉龙 章鲁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肝胰壶腹特征预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3年10月华东地区两家医院行ERCP治疗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胰壶腹特征,将患者分为不突出组(n=184)、突出组(n=76... 目的探讨肝胰壶腹特征预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3年10月华东地区两家医院行ERCP治疗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胰壶腹特征,将患者分为不突出组(n=184)、突出组(n=76)、憩室、黏膜褶皱组(n=101)和扭曲、肿瘤累及组(n=39)。记录插管时乳头接触次数、插管成功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扭曲、肿瘤累及组插管时乳头接触次数最多,为(8.95±6.30)次,不突出组接触次数最少,为(4.01±2.42)次,4组患者乳头接触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6,P=0.000)。扭曲、肿瘤累及组插管成功时间最长,为(353.96±263.42)s,不突出组插管成功时间最短,为(161.03±118.06)s,4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3,P=0.000)。共31例患者(7.75%)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胰腺炎最多,无穿孔和死亡病例。结论肝胰壶腹特征是预测ERCP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未来,其有望成为预测胆管插管难易程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壶腹特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十二指肠乳头形态 胆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胰胆反流的胆胰管汇合部解剖模拟分析:基于Fluent研究
16
作者 吕贝宁 侯念宗 +3 位作者 项雨凯 达选博 杨玉龙 田伏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结合有限元法对胆胰管汇合部解剖结构进行2D数值模拟,分析胆胰壶腹隔膜、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方向和形状对隐匿性胰胆反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BR)的影响.方法:利用网上资料获得胆胰管汇合部解...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结合有限元法对胆胰管汇合部解剖结构进行2D数值模拟,分析胆胰壶腹隔膜、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方向和形状对隐匿性胰胆反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BR)的影响.方法:利用网上资料获得胆胰管汇合部解剖结构数据.通过计算流体力学Fluent 2020R2软件2D重建.将胆胰管汇合部按以下条件绘制出不同模型:胆胰壶腹隔膜(有/无)、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方向(偏向胆管/居中/偏向胰管),共6组模型,分析引起OPBR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胆胰管汇合部解剖结构正常情况下,即壶腹隔膜存在,无论十二指肠乳头形状和开口方向如何改变,均未见胰胆反流.当壶腹隔膜缺失导致共同通道>5 mm,十二指肠乳头偏向胆管侧时,胰液少量反流进入胆管下端;当壶腹隔膜缺失导致共同通道>5 mm,十二指肠乳头居中时,反流进入胆管内的胰液流速、流量增大,反流程度维持在胆管下端;当壶腹隔膜缺失导致共同通道>5 mm,十二指肠乳头偏向胰管侧时,胰胆反流程度更严重,胆管全程可见胰液反流.在此反流模型基础上缩短胆胰管共同通道长度,扩大流出道开口后,胰胆反流现象消失.结论:基于Fluent研究发现,壶腹隔膜、十二指肠乳头等解剖结构与OPBR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缩短胆胰管共同通道长度、扩大流出道开口可终止胰胆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壶腹隔膜 ANSYS Fluent软件 隐匿性胰胆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的肠肝循环:肝脏和小肠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兆彦 胡海 +1 位作者 韩天权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在我国,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的发病率在近10年内上升较快,特别是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2011年至2012年间上海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在人群中发病率接近13%。对胆石病防治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虽非目前诸多研... 在我国,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的发病率在近10年内上升较快,特别是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2011年至2012年间上海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在人群中发病率接近13%。对胆石病防治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虽非目前诸多研究所追逐,但一直是本领域研究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肠肝循环代谢 胆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鼻胆管导丝引出法探讨自制引导器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兰 宋玲玲 +7 位作者 高秀珍 陈益清 张诚 杨玉龙 何川崎 韩丽君 尤永梅 倪艳丽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4期75-80,共6页
目的基于短鼻胆管导丝引出法探讨自制引导器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1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120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引导器的类型分为:A组(乳头扩张球囊导管头端制... 目的基于短鼻胆管导丝引出法探讨自制引导器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1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120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引导器的类型分为:A组(乳头扩张球囊导管头端制作引导器,n=60)、B组(取石球囊导管头端制作引导器,n=40)和C组(不使用引导器,n=20)。比较3组患者鼻胆管引出时间,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评分以及鼻黏膜出血发生率。结果A组鼻胆管引出时间为(5.13±0.85)s,B组为(7.20±0.88)s,C组为(11.30±1.42)s,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04,P=0.000);A组对刺激的反应程度评分为1.00(1.00,1.00)分,B组为2.00(1.00,2.00)分,C组为2.00(2.00,3.00)分,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89,P=0.000);A组鼻黏膜出血率1.67%(1/60),B组为20.00%(8/40),C组为40.00%(8/20),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1,P=0.000)。结论采取短鼻胆管导丝引出法行鼻胆管口鼻转换时,使用乳头扩张球囊导管制作引导器,可加快鼻胆管引出速度,减轻患者不适反应,减少鼻黏膜副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鼻胆管 口鼻转换 导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氯杀虫剂致脂肪酸和胆汁酸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倩 邵文涛 +1 位作者 顾爱华 蒋兆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4-938,共5页
有机氯杀虫剂(OCP)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被人体吸收后可在体内累积数年并危及健康。OCP与多种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有关。体内、外研究发现,OCP暴露可增加脂肪酸合成,并因损伤肝线粒体结构功能而影响脂肪酸β-氧化。另外,OCP可通过影响小鼠... 有机氯杀虫剂(OCP)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被人体吸收后可在体内累积数年并危及健康。OCP与多种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有关。体内、外研究发现,OCP暴露可增加脂肪酸合成,并因损伤肝线粒体结构功能而影响脂肪酸β-氧化。另外,OCP可通过影响小鼠肠道菌群促进次级胆汁酸形成,降低肠道对胆汁酸重吸收,进而促进肝代偿性胆汁酸合成。本文对OCP导致脂肪酸和胆汁酸代谢异常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杀虫剂 脂肪酸 胆汁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高龄高危IPMN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飞 刘波 +2 位作者 祁春春 马跃峰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496-498,50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诊治高龄高危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中的意义。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的1例高龄高危IPM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诊治高龄高危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中的意义。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的1例高龄高危IPM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见胰管轻度扩张,管壁不光滑,胰液为血性,胰管插管收集胰液5 mL行细胞学病理检查确诊IPMN,术中放置Fr 5号、长度9 cm单猪尾型胰管支架通畅胰管“流出道”,患者顽固性腹痛明显缓解。术后给予ENPD管引流;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后缓解;无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无腹痛复发、支架脱出、胰管堵塞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高龄高危因素不能手术或拒绝行手术治疗的IPMN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不仅可术中收集胰液行细胞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还可行介入治疗缓解病痛,达到损伤控制目的,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胰液 顽固性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