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果第一重要?高校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深层反思——兼论学科评估的模式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樊秀娣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
高校学科评估对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及学科团队等建设主体对现行学科评估持有的“结果第一重要”价值取向,导致学科发展出现生态失衡和同质化等负面效应。产生问题的表层原因是建设主体站在了功利目的一边,深层原... 高校学科评估对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及学科团队等建设主体对现行学科评估持有的“结果第一重要”价值取向,导致学科发展出现生态失衡和同质化等负面效应。产生问题的表层原因是建设主体站在了功利目的一边,深层原因是数数和排名等计量操作模式所致。认清学科评估不存在固定标准和绝对结果的本质特征,揭示学科评估的主要职能在于促进高校学科生态系统和成果发现机制的建设。提出构建以发挥建设主体自组织功能为主的新型评估模式的设想,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的评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价值取向 结果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歧视当休矣!——从“中专生入围复赛”说起 被引量:1
2
作者 樊秀娣 夏文珺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升学、就业等社会公共事务中歧视职业教育毕业生有违国家教育政策。歧视职业教育有其现实、历史和文化的渊源。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腾飞的意义巨大,且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人才水平同样可以达到一流。破除职教歧视需要政府、学校、用... 在升学、就业等社会公共事务中歧视职业教育毕业生有违国家教育政策。歧视职业教育有其现实、历史和文化的渊源。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腾飞的意义巨大,且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人才水平同样可以达到一流。破除职教歧视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各方主体形成合力、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歧视 职业教育的社会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大学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探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雪怡 樊秀娣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0年第5期40-43,68,共5页
跨学科研究具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本质属性,也是解决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重要切入点。英国即将进行的大学科研卓越框架2021(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2021)建立了完善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对... 跨学科研究具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本质属性,也是解决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重要切入点。英国即将进行的大学科研卓越框架2021(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2021)建立了完善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对评价的内涵与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流程等作了明确阐述和规定,体现出注重严谨、强调全面、关注公平、重视合作的评价理念,能为我国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的建设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跨学科研究成果 高校科研评价 科研卓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校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困境、对策及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樊秀娣 石雪怡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59,共6页
作为与科研创新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研究,其成果在解决全球各领域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评价则是保障高质量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关键。当前英国高校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呈现出其提交的积极性不高以及评价过程的客观性... 作为与科研创新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研究,其成果在解决全球各领域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评价则是保障高质量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关键。当前英国高校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呈现出其提交的积极性不高以及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一致性、公平性难以保证等难题。面对这些困境,英国2021年将要实施的新一轮高校科研评价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科研卓越框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提高各方对跨学科研究的内涵和价值认同、调整评审专家的提名与遴选程序、建立顶层管理组织和合作协调网络等措施。这些经验对推进我国跨学科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高校科研评价 科研成果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背景、走向和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雪怡 樊秀娣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第4期72-79,共8页
在亚洲国家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推动下,澳大利亚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主体走向政府、教育组织、高校三位一体,政策目标走向政治、经济、教育目标并重,政... 在亚洲国家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推动下,澳大利亚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主体走向政府、教育组织、高校三位一体,政策目标走向政治、经济、教育目标并重,政策对象走向国家、高校、学生三层次并行,政策手段走向国内和国际合作手段共同支撑。近十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体现出以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引导、以保证教育质量和国际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核心旨归、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双向交流为路径支撑的主要特点,这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澳大利亚 政策 背景 走向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疫情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支持与对策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石雪怡 樊秀娣 《世界教育信息》 2020年第5期7-12,24,共7页
在世界各国为减缓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态势而选择暂时关闭学校的情形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积极地与受影响国家(地区)的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引入或扩大远程教育模式以保证所有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为了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 在世界各国为减缓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态势而选择暂时关闭学校的情形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积极地与受影响国家(地区)的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引入或扩大远程教育模式以保证所有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为了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教育挑战,诸如教育公平、教育计划的推迟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了为各国提供在线学习的技术援助与资源支持、促进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为各国提供政策指导、建设全球教育受疫情影响情况的监测系统等对策措施,这对推进我国开展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疫情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中需厘清的八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樊秀娣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2期28-31,66,共5页
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初衷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让这一举措有效落地,需要解决其基本内涵、主要对象、考核体系、执行主体等问题。同时,还要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关注教师的保障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 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初衷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让这一举措有效落地,需要解决其基本内涵、主要对象、考核体系、执行主体等问题。同时,还要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关注教师的保障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退出机制 关键问题 有效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的虚假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樊秀娣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3期34-36,42,共4页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的弄虚作假问题,严重伤害了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健康”,根本原因在于科创竞赛的“教育目的”被“功利目的”所取代。科创竞赛的“主战场”应回归到校园内,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相关部门要...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的弄虚作假问题,严重伤害了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健康”,根本原因在于科创竞赛的“教育目的”被“功利目的”所取代。科创竞赛的“主战场”应回归到校园内,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守住科技活动的诚信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科创竞赛 虚假问题 教育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学术同行评议反而不专业?——“科学伪装”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9
9
作者 查自力 樊秀娣 朱晨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6,共10页
同行评议是国际通用的学术评价制度,但目前在中国高校中遭遇信任危机,这与评议中的“科学伪装”现象有关。以同行评议之名行量化评价之实、以同行评议之名行管理之便、以同行评议之名为个人目的“背书”严重影响了同行评议的科学性。科... 同行评议是国际通用的学术评价制度,但目前在中国高校中遭遇信任危机,这与评议中的“科学伪装”现象有关。以同行评议之名行量化评价之实、以同行评议之名行管理之便、以同行评议之名为个人目的“背书”严重影响了同行评议的科学性。科学性受阻主要源于同行评议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内在的复杂逻辑。科学性困境的突破需要在多重逻辑互嵌下构建同行评议的“协同治理”模式,建立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四者相互分工、相互支持、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理顺高校牵头的评议组织者、评议人和被评议人的权利责任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学术共同体尽责、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现代学术同行评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科学伪装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科研卓越框架”同行评议制度的改革及启示 被引量:13
10
作者 樊秀娣 石雪怡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1,共8页
同行评议制度是英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科研卓越框架)的精髓。英国将要实施的REF2021吸取了先前同行评议制度经济性、公平性、可靠性不足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相应改革,提高了对评审专家的信息技术和定... 同行评议制度是英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科研卓越框架)的精髓。英国将要实施的REF2021吸取了先前同行评议制度经济性、公平性、可靠性不足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相应改革,提高了对评审专家的信息技术和定量数据支持,调整了专家遴选制度,完善了跨学科研究评价体系,展现了计划性、透明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这对提高中国科研评价中同行评议制度的科学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靠性,以及完善专家遴选机制、接受业界内外的公众监督、突出科研成果实际价值、重视对跨学科合作研究的科研评价等方面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科研卓越框架 科研评价 同行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科技人才发展评价及对策——基于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樊秀娣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7,共3页
随着中国教育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正视和解决本土科技人才的评价和发展问题。客观上,目前国内存在本土科技人才不如"海归"人才"吃香"的现象,深层原因在于国内学术评价导向的偏颇。因此,需要建立一视同仁、同... 随着中国教育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正视和解决本土科技人才的评价和发展问题。客观上,目前国内存在本土科技人才不如"海归"人才"吃香"的现象,深层原因在于国内学术评价导向的偏颇。因此,需要建立一视同仁、同台竞技的学术、科研环境和政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人才 歧视 评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水平视角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秀娣 王晓茜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69,共5页
大学学科在以创新驱动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成为提高区域创新竞争力、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很均衡的状况,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通过"区域学科实力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指... 大学学科在以创新驱动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成为提高区域创新竞争力、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很均衡的状况,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通过"区域学科实力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两大指标将相关中国大陆省市划分为"四大创新分区",并对其未来创新发展战略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发展战略 学科实力指数 创新能力指数 波士顿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总体方案》,深入探讨“三改”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秀娣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从基层教师角度探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三改”问题。“三改”是改革的基本性问题。为什么改?教育评价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改什么?当前最需要改革的是教育评价中的行... 从基层教师角度探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三改”问题。“三改”是改革的基本性问题。为什么改?教育评价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改什么?当前最需要改革的是教育评价中的行政化问题;怎么改?让教育评价回归到评价教育科研成果内容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评价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要坚决扭转“SCI至上”局面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秀娣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共2页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本文的“SCI至上”是指SCI论文(SCI论文,即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在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里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说得更明确些,就是国内不少教育科研机构把“SCI...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本文的“SCI至上”是指SCI论文(SCI论文,即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在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里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说得更明确些,就是国内不少教育科研机构把“SCI论文”作为教育科研人员求职、晋升职称、申请基金、评奖评优等的主要甚至唯一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 《科学引文索引》 扭转 评价体系 科研管理 科研人员 科研机构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为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新兴领导者”的战略思考——兼论“新兴领导者”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举措
15
作者 樊秀娣 李旭超 《北京教育(高教)》 2024年第6期19-22,共4页
“新兴领导者”代表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中国成为“新兴领导者”对中国并跑和领跑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围绕人才培养,介绍了“新兴领导者”相关概念产生的背景、基本内涵以及人才培养的一些独到做法。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新兴领导者” 战略机遇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异化与回归 被引量:6
16
作者 樊秀娣 《北京教育(高教)》 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
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出现偏离“以赛促学”初衷的异化倾向,会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反向作用力。竞赛的“育人目的”被“功利目的”所取代是其异化的实质。竞赛异化导致一系列认知和行为“乱象”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需要相关各方合力整治。
关键词 大学生 学科竞赛 异化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第五轮学科评估走出现实困境的实策思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樊秀娣 《北京教育(高教)》 2021年第1期55-57,共3页
第五轮学科评估要避免参评单位因为过度看重评估结果而出现有违评估初衷的问题,各级管理部门首先要破除把学科评估结果与资源、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大历史... 第五轮学科评估要避免参评单位因为过度看重评估结果而出现有违评估初衷的问题,各级管理部门首先要破除把学科评估结果与资源、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掐尖投资 价值导向 学术共同体
原文传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教育理念演变、推进策略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雪怡 樊秀娣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4,共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后的七十多年间,坚持将女童教育作为全球优先发展事项之一,其促进女童教育的理念与时俱进,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刻而前瞻。为了将其女童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从传统线下到线上线下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后的七十多年间,坚持将女童教育作为全球优先发展事项之一,其促进女童教育的理念与时俱进,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刻而前瞻。为了将其女童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从传统线下到线上线下并举推进、从保证女童教育公平到通过女童教育促进公平、从关注顶层设计到注重本土化特点三大推进策略,并分别从优化政策研究手段、加强网络技术应用、建设创新合作机制和改善数据获取渠道四个路径来加以贯彻实施,使全球女童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国际组织的职能与国家功能间存在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需重视行动策略的本土化,协助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女童教育战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女童教育 性别平等 教育公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